[铜壶煮水]铜壶煮三江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7-26 10:00:04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铜壶煮三江篇一:电影中的名言大全

  008花样年华: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009重庆森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010无间道: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
  011阿飞正传:这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完成了。
  012饮食男女:人生不能像作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
  013东邪西毒:如果感情可以分胜负的话,我不知道她是否会赢,但是我很清楚,从一开始,我就输了。
  014少林足球:大家不要紧张,我本身是一个汽车维修员。这个扳子呢,是我工作时用来上螺丝的,很合理吧?
  015大话西游: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干嘛这么认真呢?需要吗?
  016河东狮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
  017有话好好说:安红,俺想你——
  018不见不散:(咦,这谁的钱包啊?)哪呢那呢?我看见了,我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啊!
  019闪闪的红星: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020东宫西宫:这不是*,这是爱情。
  021手机:你开会呢吧?对。说话不方便吧?啊。那我说你听。行。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啊。昨天你真坏。嗨。你亲我一下。不敢吧?那我亲你一下。听见了吗?听见了。
  022红色恋人:如果不能骄傲的活着,我选择死亡!
  023卧虎藏龙:就算坠入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024向左走向右走: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
  025喜剧之王:(干什么?)走了?(是啊。)去哪里呀?(回家。)然后呢?(上班喽。)不上班行不行?(不上班你养我呀?)喂。(又怎么了?)我养你呀!(你先照顾好你自己吧,傻瓜!)
  026沙家浜: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027冰山上的来客:阿米尔,冲——
  028玻璃之城:我手上的爱情线、生命线和事业线,都是你的名字拼成的。
  029 2046:我曾经试做另外一个梦,然而,我却失败了。我终于明白,我的梦只属于那个离去的人。我也发现,有梦原来是一件痛苦的事!
  030没完没了:(大伟,想吐吗?) 想吐,想吐我也不吐,十八,路易的......
  031英雄本色: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
  032半生缘: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033绿茶:这世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生意人。
  034玻璃樽: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只有一半,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世间行走。有的人幸运,很快就找到了。而有人却要找一辈子......
  035大话西游:跑都跑得那样帅,我喜欢。
  036变脸:猜疑、撒谎。妈的,这越来越象婚姻了。
  037国产零零柒:你以为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象你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刀法,和那杯dry martine,都深深地迷住了我。不过,虽然这是这样的出色,但是行有行规,无论怎样你要付清昨晚的过夜费呀,叫女人不用给钱吗?
  038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008花样年华: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009重庆森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010无间道: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却改变不了事情。
  011阿飞正传:这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完成了。
  012饮食男女:人生不能像作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
  013东邪西毒:如果感情可以分胜负的话,我不知道她是否会赢,但是我很清楚,从一开始,我就输了。
  014少林足球:大家不要紧张,我本身是一个汽车维修员。这个扳子呢,是我工作时用来上螺丝的,很合理吧?
  015大话西游: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干嘛这么认真呢?需要吗?
  016河东狮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
  017有话好好说:安红,俺想你——
  018不见不散:(咦,这谁的钱包啊?)哪呢那呢?我看见了,我看见了!这是爱情的力量啊!
  019闪闪的红星: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020东宫西宫:这不是*,这是爱情。
  021手机:你开会呢吧?对。说话不方便吧?啊。那我说你听。行。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啊。昨天你真坏。嗨。你亲我一下。不敢吧?那我亲你一下。听见了吗?听见了。
  022红色恋人:如果不能骄傲的活着,我选择死亡!
  023卧虎藏龙:就算坠入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024向左走向右走: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
  025喜剧之王:(干什么?)走了?(是啊。)去哪里呀?(回家。)然后呢?(上班喽。)不上班行不行?(不上班你养我呀?)喂。(又怎么了?)我养你呀!(你先照顾好你自己吧,傻瓜!)
  026沙家浜: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027冰山上的来客:阿米尔,冲——
  028玻璃之城:我手上的爱情线、生命线和事业线,都是你的名字拼成的。
  029 2046:我曾经试做另外一个梦,然而,我却失败了。我终于明白,我的梦只属于那个离去的人。我也发现,有梦原来是一件痛苦的事!
  030没完没了:(大伟,想吐吗?) 想吐,想吐我也不吐,十八,路易的......
  031英雄本色: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

铜壶煮三江篇二:汪曾祺与京剧《沙家浜》

  引导语:京剧《沙家浜》,大家知道?下面就是小编收集汪曾祺京剧《沙家浜》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962年1月,摘掉右派帽子的汪曾祺,结束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长达三年的“流放”生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北京,调任北京京剧团专职编剧。1963年冬,他与杨毓珉、肖甲、薛恩厚一起,参与改编沪剧《芦荡火种》为现代京剧,如同林斤澜所说:“由此揭开了他与样板戏、与江青十多年的恩怨与纠集,构成他一生写作中最奇异、最复杂、最微妙的特殊时期。”
  从某个角度说来,所谓“八个样板戏”,首先是源于现代京剧《红灯记》和《沙家浜》,这两个戏都是由沪剧改编而成,并且,这两个沪剧本都是由江青看中,进而于1963年先后分别推荐给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的。在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江青接连选中两个沪剧改编为现代京剧,直至后来立为“样板戏”,她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的。首先,就剧种来说,沪剧仅流行于沪、江、浙一带,受众面远不及京剧那样宽广。其次,就题材而言,这两个戏都是歌颂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压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独立、自由、民主、幸福的新中国,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前赴后继、顽强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第三、戏剧是面向广大民众的群众性艺术,这两个戏都具有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戏词明白晓畅、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等特点,易于观众接受,便于广泛流传。第四、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戏所具备的极具战斗性的主题,呼应了毛泽东刚刚在北戴河会议上发出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江青有把握断定,把这两个戏抓好了,既肯定能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也定然能推动本人政治地位的上升,为她后来成为“文艺革命旗手”积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本。
  当时,江青还不能直接指示北京的京剧团把她看中的沪剧本改编为京剧,她把任务交给了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由林默涵出面具体操作。在得知北京京剧一团已经落实改编创作《芦荡火种》的任务后,她便急不可待地从幕后走了出来,于1964年元旦,亲自召见北京京剧一团的主要演员,给他们各送了一套《毛泽东选集》,要求演员们“坚决按沪剧原剧本改编,不能随意乱改”,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把这场具有世界意义的京剧革命坚决进行到底!”
  北京京剧团不同于中国京剧院,这个团是由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等名角挑班的私人剧团合并而成的,隶属于北京市。当时的北京市书记彭真比较喜欢京剧,与京剧名角的私人关系也很密切。1958年“大跃进”时,彭真和其他领导曾经有过尝试排演京剧现代戏的想法,但遭到一些名演员的变相抵制,如马连良就明确表示不愿参加,不愿看现代戏,此事只好从长计议,暂时搁置。到了1963年,客观形势起了变化,北京市文化宣传系统越来越感受到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已经寻找了几个现代题材的剧本,准备从中挑选合适的改编为京剧。就在这时,接到江青推荐来的沪剧本《芦荡火种》,本来就不敢怠慢,更何况沪剧本在已经看到的剧本中基础最好,加之此戏的主角阿庆嫂是党的地下联络员,又是茶馆老板娘的身份,由1958年曾演过《白毛女》,有一定的现代戏经验的赵燕侠扮演,不但非常对路,预计也肯定有戏。就这样,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现代京剧的任务,很快就及时顺利地付诸行动。其时,北京京剧一团刚从香港成功演出后载誉归来,接到上级交来的沪剧《芦荡火种》剧本后,从领导到演员都很高兴,下决心改编好、演出好这出戏。首先成立了剧本的改编创作组,由四人组成,除汪曾祺外,另外三人是:剧团党委书记薛恩厚,副团长肖甲,编剧兼艺术室主任杨毓珉,执笔的任务自然地落在汪曾祺身上。
  上级特地安排编创人员住入颐和园龙王庙,除了写作环境宜人,生活安排上也很好。上级如此重视,创作人员本身的写作情绪也十分高涨,多年后,汪曾祺在题为《关于〈沙家浜〉》的文章中这样记述道:“我和肖甲、杨毓珉去改编,住颐和园龙王庙。天已经冷了,颐和园游人稀少,风景萧瑟。连来带去,一个星期,就把剧本改好了。实际写作,只有五天。初稿定名为《地下联络员》,因为这个剧名有点传奇性,可以‘叫座’。”
  在“实际写作只有五天”的时间里,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创作成剧本《地下联络员》后,北京京剧团趁热打铁,立即投入排练。全团有一个共同的急切的想法,抓紧时间把这个戏排好,早点与观众见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已决定于1964年6月在北京举行。中国京剧院同样是从沪剧移植改编过来的、由阿甲执导的《红灯记》,早已紧锣密鼓地投入排练之中。与此同时,全国其他省市的京剧团体也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排演现代戏,准备到北京亮相。北京京剧团由此承受了巨大压力,情急之下,他们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仅用五天时间匆忙移植改编出来的《地下联络员》这出戏上。
  全团再次总动员。夜以继日地抓紧时间排练以后,《地下联络员》逐渐显出雏形,但首场彩排的效果不很理想。北京市市长彭真、总参谋长罗瑞卿以及江青等都来看了。全剧演完后,反映一般。江青尤感失望,上台接见演员时,她冷着脸,一句话也不说。与之相反,彭真、罗瑞卿对这个戏却颇有好感。他们在彩排后接见演员时,一边与演员们热情握手,一边鼓励他们继续把戏改好。此戏原准备先在12月初的北京市的现代戏观摩演出周期间上演,然后于1964年的元旦对外正式公演,而且已经在报纸上登了广告,但江青坚持反对的态度。看完彩排后,她记着这件事。不仅让秘书打来电话,传达她的指示,说还要改,改好了再演;甚至自己还亲自赶到排练现场,声色俱厉地批评了剧团匆忙赶戏的做法,当场下令把已经刊登的广告撤了。她说,就这样匆匆忙忙把戏搞出来,不行!
  就这样,虽然北京京剧团归北京市领导,而且彭真认为不妨先演几场,听听意见,但最后还是得听江青的。如同肖甲多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都得按当时的气氛生活,江青是那个地位,我们都得尊重她。”
  江青的阻止给正在兴头上的北京京剧团兜头一盆凉透心的冷水,全团弥漫着一股看不见,却人人感受得到的灰心丧气的氛围。万幸的是,市委、市政府依然明确支持,认为这出戏基础不错,只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再下一番扎实工夫,就一定能把这个戏改好。彭真市长虽然工作很忙,但他一有工夫就来看望演员,还多次鼓励大家:“我看这个戏能改好,你们不要泄气。”这样,北京京剧团的劲头又鼓起来了,决定重排,首先重写剧本。   1964年初春,改编者们移师广渠门文化局招待所,仍沿用最初定下的每人分头改几场、然后由汪曾祺统稿的办法。但这一次,杨毓珉病了,另两位,一位是剧团党委书记,另一位是副团长。事情明摆在那里,汪曾祺无可选择,再重的担子也得挑起来。他,作为主要执笔者的身份从此确立,这一次重写,几场重头戏和一些重要唱段都出自汪曾祺之手。
  在局外人看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正式举行的日期一天天迫近,已写的《地下联络员》江青不让上演,要想重新排戏,必须首先重写剧本,全团上下、甚至全国京剧界的人都有意无意地盯着北京京剧团,汪曾祺身负主要执笔者的重任,首当其冲,他的压力一定是难以想象的沉重吧?压力大是事实,但汪曾祺本人,并不十分紧张,更没有因为紧张乱了方寸。究其原因,江青早期抓现代戏时,对剧本不是抓得很紧,这就无意中给了创作人员一点创作自由,汪曾祺正可利用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的机会,实践他久藏心中的关于京剧本写作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中的最主要之点,是提高京剧的文学性。不错,京剧是国粹,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京剧的文学性太差了,它自问世以来就有了与生俱来的文学性差、语言粗糙等毛病,甚至像《二进宫》这样有名的戏里也大量充塞似通非通,并且缺少真正幽默感的念白与唱词。更有甚者,很多剧本的唱词不知所云,像《珠帘寨》中的定场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摔死国舅段文楚,唐王一怒贬北番。”听演员念来韵味十足,细推敲内容,却是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那李克用和李太白两人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不知怎的竟被拉扯在一起。不少唱词岂止文理不通,而且有悖生活常识。如《花田错》里有一句唱词:“桃花不比杏花黄……”桃花不黄,杏花也不黄呀!据此,汪曾祺说:“我搞京剧,有一个想法,很想提高一下京剧的文学水平,提高其可读性,想把京剧变成一种现代艺术,可以和现代文学作品放在一起,使人们承认它和王蒙的、高晓声的、林斤澜的、邓友梅的小说是一个水平的东西,只不过形式不同。”(《两栖杂述》)
  当然,重写剧本,绝不仅仅是一个提高唱词文学水平的问题,在精心构思核心唱段、仔细推敲人物唱词的同时,汪曾祺更在人物塑造和场次及情节设计上下工夫。在汪曾祺看来,京剧传统剧目中的人物大都存在性格简单化的缺点,这和中国戏剧脱胎于演义小说有很大关系。演义小说一般只讲故事,不太注意塑造人物。汪曾祺认为,如果京剧现代戏的人物性格仍然像传统京剧写李逵、张飞、牛皋那样简单化,虽然还会有人看,但肯定无助于京剧艺术的提高。为此,他反复研究沪剧《芦荡火种》剧本,特别对戏中主要人物郭建光、阿庆嫂以及刁德一、胡传魁等进行了仔细剖析,在改编时既吸收了原来剧本中塑造人物的长处,又进行了大量的发展与提高,使剧中人物性格进一步丰富、多侧面起来。如阿庆嫂,既写好她作为茶馆老板娘的干练、泼辣、精明,又写好她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者的机警、聪明、多思;既着力写她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又用心写她对人民群众的似火真情。如郭建光,写他在敌人面前是横眉冷对的无产阶级战士,在以沙奶奶为代表的人民群众面前是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子弟兵;对战士,他既是果断、英明的指挥员,也是情同手足的好兄长。对胡传魁、刁德一这两个反面人物,也决不作简单的漫画式处理,特别是刁德一,甚至写出他过人的分析特长,这就表现了他狐狸般的狡诈与阴险,更进一步地反衬出始终与其针锋相对的阿庆嫂、郭建光,能制服任何狡猾狐狸的大智大勇和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在对剧中人物塑造下工夫时,汪曾祺注意吸收传统京剧折子戏的长处,尽可能把每场戏写得集中、紧凑,防止松散、拖沓。如今,这出戏中的《智斗》《授计》《斥敌》等场都已成为久演不衰、脍炙人口的折子戏,它们既独立成篇,又是全剧中不可分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剧中闪烁出熠熠发光的迷人风采。这次改写,前后花十多天时间,改定后,恢复了沪剧原名《芦荡火种》。
  在切实抓好对剧本重写、加工的同时,剧团领导又在演员阵容上作了加强和调整,其中重要一着,是把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电影的著名老生演员马长礼调回演刁德一,仍由赵燕侠演阿庆嫂,谭元寿演郭建光,周和桐演胡传魁,阵容齐整,人人称职,每个角色都闪现出耀眼的光彩。
  重写的剧本基本完稿了,主要角色的演员到位了,立即投入排练。虽然离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始的日子越来越近,但北京京剧团上上下下信心十足,气氛热烈。排练场上挂着“百排不烦,百练不厌”的大幅标语,每天排练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主创人员与演员们一道坚守在排练场,发现不妥处立即当场研究修改办法。对如何把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真实、生动感人,编导组更是殚精竭虑、动足了脑筋,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只要有了新的想法,有关人员立刻约好见面地点进行磋商。肖甲和迟金声都是导演,两人既紧密合作,又有明确分工,肖甲主要抓阿庆嫂的戏,迟金声主抓新四军的戏。一次,两人在一起再次研究阿庆嫂的唱腔设置时,都觉得阿庆嫂的唱段,在“智斗”一场里基本按着沪剧的路子顺下来很好,但到了后面的《授计》一场,就显得缺失了。汪曾祺在这里给阿庆嫂写了四句唱词,显然是少了,不论按剧情人物需要,还是按赵燕侠的表演特长来说,都得唱上一大段才合适。两位导演有了共识以后,立刻就约上汪曾祺,直奔赵燕侠家,就在赵燕侠家里由汪曾祺现场落实兑现。“只见汪曾祺在房间里低头凝神来回踱步,口中似有似无般地念念有词。也就是二十来分钟的样子,说声:‘行了!’,于是落座提笔,一段长达18句的唱词一挥而就。这就是后来阿庆嫂那脍炙人口的‘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大段唱腔的由来。”(迟金声: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许多年以后,回忆起这经典唱段诞生的经过,迟金声依然恍如昨日,记忆犹新。肖甲的评价只七个字:“汪曾祺才气逼人!”
  1964年3月底,北京市市长彭真等领导人重新审看了北京京剧团面目一新的《芦荡火种》,大加赞赏,当即批准他们对外公演。大幅海报贴出后,北京舞台上竟掀起一个京剧《芦荡火种》热,一发不可收,连演了100多场,仍欲罢不能,盛况空前。彭真市长高兴地让《北京日报》专门为该剧上演发表社论,以示祝贺。同时报纸还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和观众来信,人们一致称赞京剧《芦荡火种》既成功地表现了现代革命斗争生活,又不失传统京剧的浓郁韵味,是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成功尝试。在北京京剧团公演《芦荡火种》的那段时间里,北京的大街小巷传遍了学唱声:“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就在京剧《芦荡火种》的影响在日益扩大逐渐成为国内演艺界的重点关注目标的同时,引起了原本对此戏失去信心、基本撒手不管的江青的注意。她不但要出场横插一杠子,而且从此要把《芦荡火种》抓在自己的手里,成为她口口声声说的“我抓的戏”。
  江青是在从上海飞往北京的专机上偶然从《北京日报》上发现京剧《芦荡火种》公演并受到广大观众欢迎与赞赏的消息的。她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地下联络员》竟然脱胎换骨一举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芦荡火种》。这个性格乖戾的女人此时心中不是为一个戏的进步而欣喜,相反却是妒意猛涨,怒火中烧。她断定此戏一定进行了加工提高。到北京的当晚,她就迫不及待地赶去看戏,戏结束后直奔后台,大发雷霆:“你们好大胆子,没经过我就公演了。”她当众霸道地宣布:“这出戏我抓的……”“彭真给你们发了一篇社论,我以后让《日报》连发两篇社论。”这样一来,《芦荡火种》就被看成了她抓的戏,北京京剧团就被看成了她的阵地,包括汪曾祺在内的演职人员从此以后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就再也不得安宁了。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出席观看京剧《芦荡火种》,这不仅对北京京剧团是一次巨大的鼓舞,也把正在进行中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活动推向高潮。
  江青插手京剧《芦荡火种》的创作以后,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陆续不断地听到毛泽东关于京剧和京剧《芦荡火种》的有关指示,最初这些意见是江青向薛恩厚、肖甲等传达的,汪曾祺是间接知道的。毛泽东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期间看了几场戏,其中包括《芦荡火种》。他对《芦荡火种》予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意见。汪曾祺一直认为,毛泽东的这些指示是正确的,是高明的艺术见解,对改好《芦荡火种》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汪曾祺清楚地记得,毛泽东前后对京剧和《芦荡火种》的指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京剧要有大段唱,老是散板、摇板,会把人的胃口唱倒的。上世纪50年代的京剧现代戏确实很少有“上板”的唱,只有一点儿散板、摇板,顶多来一段流水、二六。《芦荡火种》里安排了阿庆嫂的大段二黄慢板“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就是受毛泽东指示的启发,才敢这样干的。
  毛泽东指示,《芦荡火种》中兵的音乐形象不饱满,要鲜明地突出新四军战士的音乐形象,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
  二是沪剧《芦荡火种》的结尾是新四军利用胡传魁结婚,化装成吹鼓手、轿夫,搞出其不意的袭击。最初改编为京剧,一直到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时的本子,也都是这样处理的。毛泽东认为,这样一来,结尾成了闹剧,全剧就成为风格不同的两截子了。应该改成新四军正面打进去。他说:“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强调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
  三是剧名定为《沙家浜》。在这以前,谭震林也曾对《芦荡火种》这个剧名提过意见。他认为《芦荡火种》所描写的这段历史,革命已成燎原之势,称之为“火种”给人以软弱之感。毛泽东在看了京剧《芦荡火种》之后,不乏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毛泽东明确指示要改剧名。他说:“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尽管京剧《芦荡火种》比之《地下联络员》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演出产生很好的反响,也得到毛泽东的肯定,但这个演出本还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离成熟还有着不小的距离。仅就剧本写作角度看,从拿出新的修改本到搬上舞台只一个多月时间,没有宽裕的时间进行严格认真的推敲与打磨。作为主要执笔者的汪曾祺,虽然在修改时下工夫写出面目一新的《智斗》《授计》等重要场次,写下为全剧增光添彩、后来成为经典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等华美唱段,但整个说来,他还没有进入自由放松的写作状态,也没有完全突破原沪剧本的框架。此外,当京剧《芦荡火种》几乎从一开始就得到那么多领导、专家的重视,这是好事,也是压力,特别对他们提出的观后感和建议,汪曾祺必须广为采纳,还要尽可能体现在修改本中,这也多多少少束缚了他的手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3月6日,田汉在观看彩排时,大加赞赏,但他激动之余,突然提出能否给剧中的阿庆嫂配一把小枪,而且要在明场交待。这个建议出乎众人意料,为何要配枪?理由何在?田汉没有具体说明,让在场的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就是这样一条让人听了一头雾水的意见,汪曾祺在重写剧本时,还得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安排进第九场之中……
  1964年八九月间,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谈了观看京剧《芦荡火种》后的意见,彭真很快把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向北京市有关部门转达,并要求抓紧落实。北京京剧团立即全团发动,上下齐心,从此开始将《芦荡火种》进一步修改为《沙家浜》。
  差不多与此同时,江青加强了对北京京剧团,主要是对《沙家浜》剧组的控制,抓得很紧,三两天就会下达修改的指示。
  毛主席观看京剧《芦荡火种》后提出:“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强调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这一批示是从艺术上,从戏的完整性上考虑的,不牵涉到政治。但江青却寻章摘句,紧紧抓住“要突出武装斗争”这句话任意发挥,提高到“究竟是武装斗争领导地下斗争,还是地下斗争领导武装斗争,”这样的原则高度,还说彭真要通过这出戏来反对武装斗争,无限上纲,胡搅蛮缠。江青强调,突出阿庆嫂,还是突出郭建光,是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据此,她明确要求:把郭建光提成一号人物,把阿庆嫂压成二号人物,郭建光的形象必须提高。革命战争的胜利靠的是主力部队,阿庆嫂和几个伤病员只能起配合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要突出武装斗争,消灭胡传魁,解放沙家浜,应当是新四军从正面打进去。要删掉别的场次,腾出篇幅来表现新四军,要千方百计树立郭建光的音乐形象,要有成套唱腔,要有精彩唱段。
  心细的汪曾祺把江青的历次指示记录下来,并且制成卡片,既作为自己写作的依据,也供导演和演员们参考。多年以后,汪曾祺回忆起当年江青下达的这些指示,他觉得——从剧本方面来说,江青的“指示”,有些是有道理的。比如《智斗》一场,原来只是阿庆嫂和刁德一两个人的“背供”唱,江青提出,要把胡传魁拉进矛盾里来,这样不但可以展开三人之间的心理活动,舞台调度也可以出点新东西。此后,经过认真修改的《智斗》的舞台调度是有创造性的,而原剧本重点放在阿庆嫂和刁德一斗心眼,胡传魁就只能踱到舞台后面,对着湖水抽烟,等于“挂”起来了。江青嫌原来饰演十八位伤病员的演员岁数过大,称他们为“胡子兵”,剧团从戏校调来年轻学生,这就顿使伤病员队伍有了青春活力,他们的戏也因此显得整齐了许多。江青还指示,郭建光等在芦苇荡里隐蔽时要派侦察员过湖去侦察,不能坐待,不能无所作为。还有一次讨论芦苇荡一场戏时,江青忽然想起一句台词:“敌人的汽艇过来了。”这多少起了烘托气氛的作用。   有些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沙奶奶的儿子原来叫七龙,她说生七个孩子,太多了!这好办,让沙奶奶少生三个,七龙变成四龙。
  “风声紧”唱段前原来有一段念白:“一场大雨,湖水陡涨。满天阴云,郁结不散。把一个水国江南压得透不过气来。不久只怕还有更大的风雨呀。亲人们在芦荡里,已经是第五天啦。有什么办法能救亲人出险哪!”这段念白,韵律感较强,是为了便于叫板起唱。江青认为这是“太文的词儿”,于是改成“刁德一出出进进的,胡传魁在里面打牌……”这是大白话,真是一点也不“文”了。这段念白是江青口授的,倒可以算她的创作。就为这事,江青总疑心汪曾祺对她有意见,甚至在《沙家浜》定稿时,她一坐下来就问:“汪曾祺同志,听说你对我有意见?”汪曾祺赶紧说:“没有。”江青“嗯”了一声说:“哦,没有。”但江青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她后来对肖甲说:“汪曾祺懂得一些声韵,但写了一些陈词滥调,我改了,他不高兴。”深受人们喜爱、百听不厌的《智斗》一场中阿庆嫂大段流水“垒起七星灶”,也曾差一点被江青砍掉,她说这是“江湖口”,“江湖口太多了”,只是因为汪曾祺觉得太难改,才瞒天过海地保存了下来。
  江青更多的精力用在抓唱腔,抓舞美。唱腔设计出来,试唱之后,要立即将录音带送给她,她要逐段审定。“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设计出两种唱腔方案,她坐在剧场里听,比较后当场拍板。沙奶奶家门前那棵柳树,江青怎么看都不满意,说要江南的垂柳,不要北方的。搞舞美设计的人去杭州写生,回来重做了一棵,好不容易才获通过。汪曾祺在一旁看了偷偷地想,实在看不出这舞台上的柳树是杭州“柳浪闻莺”的,还是北京北海的,只是一棵用灯光照得碧绿透亮、亮得很不正常的不大的柳树而已。
  当彭真及时地将毛主席观看京剧《芦荡火种》的意见转告北京市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后,北京市文化局领导马上赶到正在京郊昌平演出的北京京剧团,进行原原本本的传达。全团人员深受鼓舞,下决心落实毛主席指示,努力争取早日把《芦荡火种》修改成毛主席亲自命名的现代京剧《沙家浜》。
  这任务首先交给编导人员。

铜壶煮三江篇三:游沙家浜的作文7篇

  导语: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沙家浜游玩。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游沙家浜的作文7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畅游沙家浜】
  虽然是个阴天,但却抹灭不了我高兴的心情,因为我将要去参观沙家浜。我心里十分激动动。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了一大片荷花。它们红里透白,白里又透红,美极了!再加上有那么碧绿而又宽大的荷叶衬托,荷花就显得更加艳丽,更加夺人眼球了!走着走着,大家便看见了地上的一座小船上长满了花朵。大家开玩笑说是里面藏有人呢!正当大家笑得开怀时,姐姐便说:“前面有一顶隐湖桥。”大家又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只见一大批大学生从桥上飞奔过来,因为那顶桥很长,而且不停地左右摇晃,走上去还真有点害怕呢!就这样,一路上我们路过了湖上的一座长木桥、拍电影用的沉沉、白菜园、春来茶馆、黄宅、翁家槽坊。另外还有白露桥、蒹葭桥、八字桥等。
  大家看得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沙家浜呢!不过横泾老街上的东西还是挺多也挺好玩的呢!
  到了横泾老街,我们就开始买东西吃了。那里的好吃的与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胜数。首先,我们买了海棠糕、绿豆汤、臭豆腐……我最喜欢吃臭豆腐了,虽然它样子不怎么好看,但是却非常好吃,那香辣的汁不停地往我嘴里溅,好吃极了!
  沙家浜不仅是个让我大饱眼福的地方,还是个让我大饱口福的地地方呢!
  【篇二:畅游沙家浜】
  微风荡漾,秋高气爽。这儿的景色秀丽宜人,芦苇丛中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小路上绿树成阴。这就是国家4A景区—沙家浜。这次秋游,我们就去了如诗如画的沙家浜。
  我们乘旅游车到达沙家浜。一到大门前,“沙家浜”三个大字就映入眼帘,一旁的柱子上还刻着两句古诗。进入大门之后,老师就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们就开始了环游沙家浜之旅。
  我们首先来到了万竹岛。顾名思义,万竹岛就是有很多竹子的一座岛。一听这个岛的名字,我与我的组员都很好奇,便走了进去。开始时,我们觉得里面的风景挺不错的,翠绿的竹子成片成片的,还有一些花花草草。可是我们越走越不对劲,感觉这条小路走不通,齐毓杰甚至说:“我们回去吧,这条路还不知道去哪儿呢。”可我却依然相信一直走下去,我们又走了好久,我终于忍耐不住了,说:“要不我们回去吧。”须伯然反驳说:“回去怎么行呢,我们都走了这么多了,说不定终点就在前面!”我们就继续往前走,没想到我们继续走了二十来米,就到了终点,结果发现终点就是起点。这次万竹岛之旅,锻炼了我们的胆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军事拓展训练区,我们玩了铁索桥、爬轮胎等。还参观了各种飞机、坦克与大炮等军事武器。最后,我又去用真实的枪去打了一次靶。
  沙家浜的风景与游乐设施都非常好,不愧是国家4A级景区啊!
  【篇三:畅游沙家浜作文】
  星期三,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常熟沙家浜,这里也算是老革命根据地了,每年的游客数量超过上万。沙家浜以水为主,紧挨着阳澄湖,有一片接一片,浩浩荡荡的芦苇荡,样子十分壮观。秋天,湖光秋月,大雁低飞,芦苇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蕴文化
  抗日年间,由郭建光为首的十八个伤病员在地下党阿庆嫂的负责下,被安置在沙家浜休养,他们与百姓一起作战,结下了如鱼水一样深厚的友情,其中,阿庆嫂的名字更是被广为流传,她用来掩护转移伤病员的“春来茶馆”如今也成一处景点,它与芦苇荡交相辉映,“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上午,我们一起观看了与著名电影同名的舞台表演《让子弹飞》,它欢快轻松,诙谐幽默的再现了胡司令在沙家浜结婚时的一幕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阿庆嫂的聪明机智与新四军的英勇无畏。在欢声笑语中令我们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让人着实回味无穷。
  趣乐园
  中午,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型的游乐园,享用完自带的午餐后,便像飞翔出笼的小鸟一样,快乐的奔向游乐设施,有来回摇晃的独木桥,有可供攀爬的“金字塔”,有乐趣无穷的射击场……最受欢迎的,要数那座“金字塔”,但此“金字塔”非彼金字塔,这里的金字塔用几根柱子撑着,空白部分用麻绳编成一张大网,上面人很多,像一个个蜘蛛侠在努力向上爬,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嬉皮笑脸,动作敏捷,有的神态自若,稳扎稳打,有的登上巅峰,喜上眉梢……
  其它地方人也不少,独木桥上小心翼翼,攀岩墙上稳稳当当,射击场里仔细瞄准,跷跷板上上下起伏……同学们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观展馆
  下午,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座塑像,表现的是伤病员在一株茂密的柳树下喝茶的场景,四面的墙上介绍的是在沙家浜抗日的烈士与勇士,一张张灰色的照片沉淀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进入第二个展厅,在两个玻璃箱中分别放着大小两挺机枪,我想那应该是在沙家浜抗日时留下来的遗物。这个展厅从抗日慢慢转变为了现在人民子弟兵抗击天灾,其中一组塑像便是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奋勇抗洪的镜头,真实的表现了我国人民子弟兵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那种韧劲与可贵的品质。参观完这个展馆,我们秋游也已接近了尾声。
  秋风吹动着波光粼粼的秋水,一丛丛的芦苇荡漾着,宛如一道道波浪,偶尔有几只小鸟“叽叽”叫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我们告别了清爽美丽的沙家浜,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篇四:畅游沙家浜】
  沙家浜,一个承载着抗战革命光辉历史的地方,一个芦苇密布,古色古香的景点,它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天,我也跟着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沙家浜,开始了一天的红色之旅……
  优美芦苇荡
  漫步在小桥上,脚下的湖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阵阵湖波上好像撒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金,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不远处,一簇簇的芦苇像是在窃窃私语似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好似一块又一块的绿色小岛,一阵风吹来,一片片的芦苇轻轻晃动着脑袋,那感觉就如同毛绒绒的毯子,我恨不得飞过去摸一摸。再走近一看,微风下的芦苇好像在对我们微微点头,又像一位位羞涩的姑娘为我们献上舞蹈。密密麻麻的芦苇,将周围的水面遮掩了起来。看到这儿,我就仿佛穿越了时空。只见一位位身穿蓑衣,头戴草帽的战士,在芦苇荡中潜藏,追踪,侦查,为队伍获取了更多敌人的信息,又在芦苇荡中狙击,偷袭,厮杀,歼灭了更多狡猾的日军。那丛丛芦苇见证了新四军战士们的足智多谋,让我也不禁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搞笑情景剧
  将近中午,我们观看了一场情景剧,虽然中间掺杂着一些喜剧元素,但依然将当时的情形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增长了对沙家浜历史的了解。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十八个新四军因伤病被地下党阿庆嫂安排休息。当时正值“忠义救国军”司令大喜之日,日寇前来搜捕新四军,阿庆嫂并没因此慌乱手脚,智斗日寇,最后在新四军的帮助下,将所有敌人一并捉住,圆满收场。阿庆嫂的沉着镇定,让我很是难忘,我想象中的阿庆嫂头扎丝巾,身着朴素的外衣,穿着一双花布鞋,一身正气。而她临危不乱的精神也正是代表了那些面对敌人毫不惧怕的新四军们,他们的临危不乱,让我对他们由衷的敬佩,当时还有多少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呢?我慢慢思索起来……
  快乐训练地
  前面是什么?吊环,攀爬,走钢绳,分明就是一个野战训练地吗!只见同学们一窝蜂的冲向了各种器材,我也按捺不住我满心的惊奇,像出笼小鸟猛“飞”过去。抬头望一望,呀!那个高如铁塔的东西是什么,上面还有几个身影在往上攀爬“哇!简直太棒了!”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了过去。仔细看看,这座铁塔由绳索搭成,同学们正徒手一步步往上爬。我什么也没想,便冲进铁塔最底层。看着那高耸的塔顶,我默默鼓励自己,随后,牙一咬,手一攥,腿一蹬,身一跃,跨上了一阶。有了这次的成功,我乘势往上爬,经过好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塔尖。俯瞰脚下的风景,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让我满心得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时的战士,他们是不是也经受过这种训练呢?还也许更加苦。想着想着,我仿佛看到他们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一心只为祖国与平。
  时间慢慢流逝,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沙家浜,结束了这次的红色之旅。然而这个见证历史的地方,却永远会留在我心中,成为我记忆星河中,一颗闪亮的星星。
  【篇五:畅游沙家浜】
  “春夏芦荡一片绿,秋后芦花赛雪飘”,正是在芦花赛雪飘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常熟沙家浜芦苇荡。
  沙家浜芦苇荡是芦苇的世界。瞧,那芦苇一丛丛、一簇簇,密密匝匝,紧紧挨在一起。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绿中带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昂首挺胸,有的无精打采。想当年,勇敢的新四军战士就是靠这些芦苇战胜日本鬼子的,芦苇还真了不起。一阵风吹过,芦苇随风摆动,就象掀起了绿色波浪。
  走下东进桥,我拾起一杆芦苇细细端详起来:芦苇有一米多高,茎细细的,象铅笔那么细,一节一节,每一节都长着跟胳膊那么长的叶子,华考|zk168叶子是带形的,中间最宽,但也只有两厘米左右,最细的地方像一根细丝。开在枝头的芦花灰白灰白的,像松鼠的尾巴,风一吹,芦花就像雨丝一样纷纷飘落下来,真漂亮!
  这一丛丛的芦苇给沙家浜的湖增添了生机。正是中午时分,太阳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湖面像镶嵌了许多晶莹剔透的钻石。橹声咿呀,渔歌阵阵,是艄公撑着乌蓬船来到了这里,给江南水乡增添了几分古色。这时,几只水鸟飞来,它们有时钻到水底捉鱼,有时站在船头,有时在芦苇丛中穿梭,有趣极了。
  我爱你——美丽悠闲的沙家浜芦苇荡!
  我爱你——家乡常熟!
  【篇六:畅游沙家浜】
  早就听说沙家浜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沙家浜不仅风景优美,还是一片革命热土。经常听人家说阿庆嫂、沙奶奶这些历史英雄人物。所以,我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沙家浜游玩。
  一进门,就看见一座石雕像。石像上有三个人。一个是刘飞,另一个是想必是阿庆嫂,身后还有一个士兵。石雕像后面有两面墙,墙上安放着许多历史英雄的铜像。看着墙上的那些革命烈士,我仿佛看见了先烈打击日本人的英勇场面。
  继续向博物馆的大门走去,只见在门口有一面字:石楚材(1909-1929)原名石嘉梁,常熟横泾人。1927年入党,1928年5月任常熟县委委员。1929年6月因叛徒出卖伤重被捕,牺牲于狱中。读完我非常伤心,非常气愤。伤心的是这位革命烈士仅20岁就死了,气得是不知是哪个叛徒,这样出卖国家,出卖同志。接着,有一张名单出现在我眼前:在反“清乡”斗争中及前后牺牲的部分党政军干部名单。褚学潜、赵熙、陈岳章、钱国华、张纪华、杨子清、朱凡、戴仲青、李田文、徐坪、白桦、等十二位烈士。看到这些血斑斑的革命事迹,我无不想到:“当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带兵,打到日本人那儿去”。想完,我跟着爸爸参观了当时革命烈士缴获与使用的手步枪、卡宾枪、重型机关枪、轻型冲锋枪等许多枪。
  最后,我们在游乐园玩了手划船、踏水车……看了风景如画的芦苇滩。
  这时,我们才发现现在已经是四点钟了,只好依依不舍得离开了。
  啊!一片洒满革命先烈的热土,我下次还会来的。
  【篇七:畅游沙家浜】
  国庆期间,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沙家浜。
  那天的天气格外好,天空蓝蓝的,白天像一条条绸带在空中,一阵阵微风迎面吹来,让人心旷神怡!
  沙家浜的芦苇真多呀!我一走进园区,就被一片片的“甘蔗”吸引了,一片片“甘蔗”挨挨挤挤、像一群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正当我被眼前的景色而吸引时,妈妈对我说:“傻孩子,这是芦苇,不是甘蔗。”此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懂的知识太少。我细细地端详着这些芦苇,全身翠绿,一节一节的,酷似甘蔗,顶上开着许多白色的小花,十分美丽。我们又坐竹筏,穿梭在芦苇荡中,这里的芦苇,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成了芦苇的海洋。要是我们自己游览,准迷路!一阵阵秋风吹来,芦苇对我们又是弯腰,又是点头,仿佛在欢迎我们来的沙家浜!
  沙家浜的湖水真美呀!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十分耀眼!在这美丽的湖面上,还有一大片荷叶,在荷叶之间结满了一个个莲蓬。有的莲蓬咧开了嘴,露出了黑色的莲子。有的饱满翠绿,湖面上还时儿飞过一些鸟儿。在这水天一色的湖面上,坐在竹筏上游览,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呀!
  沙家浜的螃蟹真鲜呀!都说阳澄湖的螃蟹十分有名气,沙家浜的螃蟹也不它逊色!个儿大,肉嫩味鲜儿,公的有膏,母的有黄,我们每人品尝了一对,真是回味无穷呀!
  这就是秋天的沙家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1374/

推荐访问:铜壶煮水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