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古诗原文和意思]古诗望洞庭的意思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5-29 12:13:49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古诗望洞庭的意思一:望洞庭刘禹锡 教案


  刘禹锡的望洞庭诗词的教案要怎么写呢?大家会写吗?
  【教材阅读】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把握好两点:
  ⑴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作业设计】
  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古诗望洞庭的意思二:望洞庭优秀教案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二)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
  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三)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二)学习一下生字词: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三)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
  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四)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1.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
  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2.白银盘里一青螺: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
  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
  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
  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
  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古诗望洞庭的意思三:望洞庭古诗 刘禹锡


  望洞庭古诗是刘禹锡的作品,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拓展:刘禹锡的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64678/

推荐访问:望洞庭古诗原文和意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