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静女教案]静女教案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5-23 09:53:14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静女教案篇(一):最新《诗经》教案设计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 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
  二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 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
  教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
  (二)教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 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问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 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行,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
  《诗经》三首
  一 题解: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赋、比、兴。
  2 .各诗内容:《氓》 家庭生活;
  《无衣》 军旅生活;
  《静女》 爱情生活。
  二 分析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由解答《氓》所运用“兴”的手法一题而导入)
  二 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删去《氓》的三、四章,即“兴”的内容,是否会影响本诗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性的表达?《无衣》和《静女》在上述两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帮助?
  三 教师点拨归纳
  1.艺术性:《氓》在第三四章所使用的起兴诗句是在用自然现象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变化,而从“其叶沃若”到“其黄而陨”,是否恰恰象征着恋爱生活有幸福到痛苦的巨大转变呢?由此还可生发出诸多联想。《无衣》运用反复吟唱的手法,意在强化那种军人责任感的目的。《静女》在细节描写上既做到了丝丝入扣,又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天地。
  2.思想性:《氓》中夫妻情感上的危机;《无衣》中军人特有气质的显现;《静女》中青年男女恋情上的真诚,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四 布置作业
  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的前两章。(根据课时情况,亦可当堂布置背诵并加以抽查)
  板书设计
  艺术性 :“兴” 反复吟唱 细节描写
  思想性:《氓》痛斥了负心丈夫的薄情寡意
  《无衣》歌颂了军人的伟大精神
  《静女》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世界
  .教案点评:
  我们所接触的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形式和所知道的当时的某些概况,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应紧紧扣住两个字——“了解”:了解那时的语言,了解那时的文学,了解那时的风土人情。为此,本课教学设计以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品读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介绍,诵读品味,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静女教案篇(二):邶风·静女


静女教案篇(三):《诗经·邶风·静女》教案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诗歌·卫风·氓》和《秦风·无衣》,知道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赋比兴、重章叠句、微言大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邶风·静女》,看看它有什么特色,这首诗的诗味、诗性与诗情、诗美在何处?
  二、自习
  师: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原诗,你发现这首诗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动与惊奇?请你在书上划下来或写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
  生自习完毕,请学生交流发言。
  生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方法。
  师:体现在何处?
  生1: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师:《秦风·无衣》的重章叠句可是一叠到底,这首诗第三章是否与前二章构成重叠?
  生2:就其表面而言不是,但内在是一样的。因为它仍然是写静女。
  师:如此看来,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创新,它是一种重章叠句的变式。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诗仍然用了重章叠句,我们在前面讲过,这种写法有利于背诵和歌唱,同时,也具有极高超的暗示技巧,即大框架一样,里面个别地方稍作改变,以此推动整个思想线索或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从而抒发诗人浓郁的思想情感,我们认为这叫微言大意。
  依照我们对《秦风·无衣》的解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与子同仇-偕作-偕行。”请同学们找出其内在的同型结构,并破译其情节发展的线索。
  生3:其姝-其娈-其美,俟我城隅-贻我彤管-归我牧荑
  师:能说出它们内在的发展线索吗?
  生4:这首诗其实跟《秦风·无衣》一样,描写了三个镜头,采用了蒙太奇手法(这是上堂课讲的)。第一章主要约会,或者说是初恋,第二章是热恋,第三章应该是结婚。
  师:前两章,我们一看便知,第三章如何说是结婚?
  生5:不是结婚。
  师:为什么?
  沉默……(看来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
  师:也许这个问题带有难度,但只要我们看一看注释12就明白了。不是有个成语叫结草衔枚么?大概就是与此相关的。但同学们要注意,第三章是写结婚么?
  生6:不是,只是表示求婚。
  师:你看书很仔细。你觉得是写结婚好,还是写求婚好?
  大家热火朝天,莫衷一是。
  师:为何不是结婚?我这里给同学介绍一个概念,叫“最富孕蕴性的瞬间”,是德国美学家拉辛在《拉奥孔》中提出来的。他曾经举米隆的《掷铁饼者》为例来说,这个雕塑表达的是运动员快要掷出铁饼的一霎那,这时他的肌肉是结实,一旦掷出去,肌肉就会松驰下来,就无法表现力度美了。虽然诗歌艺术与雕塑艺术有些不同,但它也是要塑形象的,此处如果写结婚,感情上就会有一定的松驰,从而把我们完全拉回到现实中。
  师:如此看来,这三组镜头,三幅画面,如烘云托月般推出了一个形象——静女。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静女的性格特点,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来写。
  请四名同学上台板书,他们依次写下了:俏皮,害羞,细腻,热情,主动,忠贞……
  师:请上台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写这些词?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四、欣赏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绝妙之处吗?
  生7:我觉得这个静女主动约人家来,又藏起来,很好玩。
  生8:我觉得静女很会送东西。“彤管”从颜色上看,是鲜艳的,热烈的,令人心旌摇曳的,给人视觉上的喜悦感;另外,那时没有手机与电话,约会自然很不方便,于是静女想起一个主意,给他支乐管,要约会则吹起他们熟知的乐曲,对方不就知道了吗?
  生9:他们约会选的地方也很好,很幽静,很浪漫,没人打扰的。
  师:我觉得同学们讲得非常棒,我在读这首诗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其与《卫风·氓》对比起来。同学们能对比一下吗?
  生10:《氓》是悲,《静女》是喜。《氓》是对爱情的怨歌,《静女》是对爱情的恋歌。
  师:同学们,人生没有美好的爱情来支撑,这是最遗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开错了季节,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护,即使开对了季节,也是要凋谢的。我想,静女,作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蚕娘,他们都是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学们拥有生活的诗意!
  五、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背诵一下这首诗,看看有什么诀窍?(我一贯要求学生找背诵诀窍)
  生11:抓重章叠句的线索。
  生12:抓押韵。
  生13:抓修辞方法,如第二章“彤管”顶针。
  生14:还有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在的“回环”——“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师:所以,我们背到第二章,背第三章时,倒过来,从后面往前背,这样便于记忆!
  师生齐背。
  六、作业
  1、 课后用现代诗的形式改写或扩写《静女》。
  2、 综合《氓》《无衣》《静女》,归纳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6538/

推荐访问:诗经静女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