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方程的意义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5-23 09:41:32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一:[方程的意义]高中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习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习: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习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习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习: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B)、(D)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二:[方程的意义]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以下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 41人,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看,孩子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作业能够认真、按时独立的完成。不论是听课时看学生的课堂常规,还是课下看学生的课间活动,以及学生早、午到校的情况,都不难看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这些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横看学生的情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后进的学生需要及时的辅导。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这是学生的苦恼,也是老师的心事,后进的学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学习造成的,家庭的影响、孩子自身的素质所致等等。因此本学期要进一步认真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采用跟踪调查、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及时辅导等方法,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有所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通过“5+35”模式启迪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和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6、认真备课,精细分层设计练习及作业,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一、珍稀动物

三:[方程的意义]七年级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将其转化为理性思维。通过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后巩固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七年级数学老师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班情分析
  通过查阅新生录取成绩册,对比小学平时成绩与小学毕业成绩,以及对部分新生的调查摸底,发现本班新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不乏高分,但普遍成绩较差。数学不及格的人数达到半数以上,甚至多名学生数学成绩是十几分。从小学毕业试卷分析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简单计算,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大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将其转化为理性思维。通过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后巩固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探索、学会总结规律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有理数和整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代数式进行描述。通过对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5787/

推荐访问: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