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述格式]研究综述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23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篇一:[研究综述]研究综述:李清照


  导语: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文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清照的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李清照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女性作家,她以其女性身份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成为20世纪宋词研究中仅次于苏轼的第二大研究“热点”。2000—2001两年间有关李清照其人其作的研究论文多达60余篇。本文试就两年来李清照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化观照
  近年来,以女性的视角对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文化观照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动向,这种新动向突出地反映在李清照研究之中。罗斯宁《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考察了李清照的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大成,成为宋代女性词的杰出代表。由于李清照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抱负,故而其词具有了一种超乎女性词的“丈夫气”。这种丈夫气表现为:(一)芬馨神骏,柔中见刚。(二)意境沉博,大家风度。(三)感性与理性并重,自然而尖新。这样便对兼有女性词与士大夫词之长的“易安词”有了比较全面的体认。
  杨海明《凄清孤寂:李清照词所表现的女性情怀》(《文史知识》2000年第8期),认为李清照词之所以能卓然自成一家,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笔触去感知人生和抒写感情。这种女性特色体现在词中便是那一种凄清孤寂的情怀。接着他从社会背景、婚姻家庭生活和个性气质等方面阐述了这种情怀产生的原因。文章最后结合朱淑真和魏夫人这两位女性词人的生平与创作,指出哀怨心绪和孤凄情怀是宋代女性词人所共有的“时代病”。
  张忠纲、綦维《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文史哲》2001年第5期),对李清照这位生活在男性本位文化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文学家的心态进行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李清照追求男女平等,刚强洒脱,但又不失女性之柔美。她厌恶俗世,心志高洁,深受隐逸思想的影响,甘心“隐于闺阁”,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着辅君报国的人生价值。她真诚地对待爱情婚姻,既隐忍大度,极尽为妻之道,又勇毅决绝,断不与无耻小人苟且为伍,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李清照的女性意识。透过作者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李清照身上折射出来的聪慧典雅、柔婉坚韧的东方女性美的光辉。
  二、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探寻
  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是李清照研究的重要内容。莫惊涛《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及其表现形式》(《理论学刊》2000年第2期)、苏建新《从李清照的词看她一生的情感历程》(《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李淑芬、廖雄飞《闺阁情·丈夫气·家国思:李清照思想性格特征浅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王树荣《李清照的人格魅力》(《西部社会》2001年第5期)、李卫东《易安词的心路历程及其独特风格》(《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等数篇论文,即是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继续探讨。其中莫惊涛一文是值得关注的一篇。作者认为李清照词作“无论是表现少年的天真活泼,还是反映初嫁的夫妻温情;无论是抒发离别的绵绵情思,还是展示晚境的凄凉悲苦,都渗透着一个‘情’字”。进而对其情感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概括:内容上,以李清照的爱情词为观照对象,指出李清照的爱情是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她对于夫妇爱情生活的抒写纯洁高尚,艺术品位较高;表现技巧上,易安词善于移情于物、融情入景,审美体验摇曳多姿;语言上,作者认为李清照以惊人的才华,创造出明白如话、清新自然、音律和谐的诗词语言,淋漓尽致地传达着她内心的情感。苏建新一文谈到了李清照词对苏轼“自是一家”(即抒发真实性情)的继承,人们可以从李词中清晰看见她一生各个阶段欢快、幸福、相思、自信、悲凉的情感历程。李淑芬、廖雄飞一文则从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个人遭遇和对李清照诗、词、文论作品的具体分析入手,充分展示了李清照既有女性柔婉的闺阁幽情,又有丈夫的倜傥豪迈之气以及慷慨激昂的家国之思的多重人格魅力。
  三、关于李清照的比较研究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不平凡的女性作家,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去其自身非凡的才华、渊博的学识之外,还与她善于学习和吸收前人的艺术经验有关。吴帆《论李清照词及〈词论〉对李煜创作的继承与借鉴》(《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就探讨了李煜对李清照的影响。首先,二李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这种概括性表现为拓开了词的时空跨度与容量。其次,二李词都善于以独特的抒情手法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最后是李清照《词论》对李煜《书评》的借鉴与继承。它表现为:1、两文的论证形式十分相似。2、两文俱敢于大胆揭露评析前贤,语势咄咄逼人,风格遒劲而有魄力。3、两文皆善用比喻,形象而逼切。谢皓烨《论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作中悲剧体验的差异》(《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二李后期词的情感特质进行了研究,以二李后期词带有浓郁的悲剧性为着眼点,指出由于个人经历和思想意识的不同,二李词在传达生命感受和生命体验方面的差异性:李煜置身于生命无常的视点,仰视宇宙自然的永恒,表现了生命的现实悲剧性;李清照则置身于日常生活的视点,直面社会自然的变幻不定,传达了一种生活层面的悲剧性体验。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李清照对其它作家的学习与借鉴。王爱玲《纤细幽微显个性:秦观李清照词异同比较》(《河北学刊》2000年第4期)一文从风格、题材内容、语言及艺术表现几个方面论析了秦观与李清照词作同中见异的美学特征。陈祖美先生《〈香奁集〉和〈漱玉词〉》(《文史知识》2000年第12期)一文考察了韩

篇二:[研究综述]关于论文的文献综述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文的文献综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逐渐朝着爆发方面发展,数据信息数量急剧增加,为了给广大用户提出更合理的幅度,人们开始重视大数据。大数据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数据挖掘、预测分析、人工智能、统计分析语言处理以及存储数据的综合技术,形成了数据工程新研究领域。可视化技术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形式,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是在数据自动分析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人们挖掘数据过程中对于可视化技术的分析和认知能力,充分融合人类自身和机器的各自特征,依据交互技术,辅助人们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数据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 可视化 信息时代
  1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基本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逐渐朝着数字化、新信息的方向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社会充满数据,因此,使得数据成为了新的信息资源,需要人们进行适当的利用,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要求。基于此,导致呈现指数形成增长,并且变的更加复杂化,使得大数据区别与传统的数,增加了内涵。可视分析实际是一种融合了信息可视化、科学可视化、数据挖掘、人机交互、信息论、认知科学等方面的新方向学科。可视化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能够利用交互式可视化界面来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可视化基本流程为数据、知识、循环数据,主要包括可视化技术以及自动化分析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利用自动化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的时候,在使用能够进行分析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能够进行信息可视化的界面来融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得到观察大数据的能力[1].
  2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2.1 文本可视化
  作为大数据时期文本可视化数据的一个典型文本信息,实际上也是最主要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也是物联网通过一定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类型,在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文本形式的电子文档。文本可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观的体现文本主要优势和特点,例如,逻辑结构、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主体聚类等。最基本和典型的文本可视化就是标签云,依据词频来合理的把关键词进行排序和归类,然后利用一定的颜色、大小等属性来进行文本可视化。
  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字体大小展现的关键词使用在互联网中主题热度的识别。随着关键词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设计阀值,就会出现重复覆盖以及局部密集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提供一定的交换窗口来操作[2].
  2.2 网络可视化
  在大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关系就是网络关联,例如,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实际上层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网络信息。依据连接拓扑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直观的体现出网络中隐藏的关系。例如节点,实际上是进行网络可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在大规模边和节点的网络中利用有限空间进行一定的可视化,是现阶段大数据研究的重要和难点。除了能够可视化静态拓扑关系,还具有相应的动态流动演化性,所以对动态网络进行一定的可视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随着网络中边和节点数目的增多,很容易出现覆盖、重叠以及聚集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进行可视化,影响效果。因此处理大规模可视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图简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多尺度和层次聚类进行交互,把大规模数据变化为具有一定层次的树结构,然后利用多尺度进行不同的可视化。另一种是对边进行适当的聚集,保证具有清晰的可视化效果。这些都是简化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看出引入交互技术,是可视化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3].
  2.3 时空数据可视化
  时空数据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时间标签和地理位置的数据。
  移动终端与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使得时空数据逐渐成为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数据类型。充分结合地理制图学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分析和研究空间和时间对于可视化表征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的展示空间和时间以及规律模式。大数据时代发展模式下,时空数据具有实时性和高维性,同时这也是数据可视化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信息随着空间和时间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可以利用信息对象来逐渐实现数据可视化。流式地图是最典型的可视化方式,充分融合地图和时间事件流。为了可以打破二维数据的局限性,出现了时空立体方,是利用三维模式来展现空间、时间、事件[4].
  2.4 多维数据可视化
  多维数据可视化实际上就是说拥有很多个维度的数据变量,在数据仓库以及数据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商业智能系统、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多维数据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发现多维数据的模式和规律,合理展示不同纬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多维数据可视化具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图标、基于图结构、几何图形、基于层次结构、基于像素、混合方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几何图形是研究多维数据可视化的重点。
  最常用的多维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就是散点图,二维散点图可以适当利用多维度中的两个维度综合的体现映射到两条轴上,利用不同的图形在二维平面内合理反映维度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等来表示一定的离线或者连续性。投影是从多维度方面来体现可视化的一种方式。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维度的属性值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体现多维度之间的关系[5].
  3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式,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的弥补计算机自动化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可以很好的融合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和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在依据数据挖掘前提下进行的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 唐家渝 , 刘知远 , 孙茂松等 . 文本可视化研究综述 [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3,25(3):273-285.
  [2] 杨彦波 , 刘滨 , 祁明月等 . 信息可视化研究综述 [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4,35(1):91-102.
  [3] 刘法建 , 张捷 , 章锦河等 . 旅游流空间数据获取的基本方法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比较 [J]. 旅游学刊 ,2012,27(6):101-109.
  [4] 裴晓黎 . 信息栅格环境下美军数据策略研究综述 [J]. 舰船电子工程 ,2014(7):11-14,129.
  [5] 王静远 , 李超 , 熊璋等 . 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4,51(2):237-259.

篇三:[研究综述]秦瀛诗文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秦瀛的诗文造诣颇高,清代已有不少评述,散见于各种文史碑传,但不成系统;而今人对其诗文则鲜有提及,研究较为薄弱。本文整合各类文献中的相关重要内容,理清秦瀛诗文研究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秦瀛;诗文;综述
  清代及近代关于秦瀛及其诗文的研究或评价,主要散见于一些碑铭、史传、序跋及诗话等文献中。
  秦瀛生平事迹方面的记载见于陈用光所写的《墓志铭》②,陶澍所撰的《神道碑》,徐世昌的《清儒学案小传》,还有《清史稿列传》、《清史列传》、《国史馆本传》、《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以及《国朝诗人徵略初编》等,主要叙述其家世源流、性情为人、生平经历与交游以及著述成就等,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
  以上文献中的相关评价均较为简略零散,多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显得较为单薄。
  而《小岘山人诗文集》③则收录了陈用光所写《墓志铭》与陶澍撰的《神道碑》,还附有清人所写的几篇集序,较为详尽地反映了秦瀛诗文的概貌与特点。其中,凌鸣喈的序对其诗文的评述最为详细,其言“诗始宗盛唐,继泛滥于苏陆诸家,浑浑浩浩无所不有,而要归于性情敦厚,风格高迥,其文出入韩欧,大约于震川为近,而义法简严,则得之望溪方氏”,“举凡立身行己之方,谋国治民之术,俱见之于其文”;袁钧对秦瀛文章的看法与凌鸣喈相似,也认为其文章“因文见道”,“有德者之言”,“深有得于古之立言者之指”;王芑孙则言“诸体靡不工”“雄峻绝出,实有得于古作者”等;吴兰庭对其诗歌的评价则较为精到、形象,“诗变化驰骤,而神味俱足,如雷雨之动满盈,而百谷草木皆甲坼也。此当于唐人中求之,下此弗论也”;吴德旋主要评价了其文,“考其师友渊源,所渐渍固已及乎熙甫灵皋,而驯至乎永叔子固,盖不相袭也,而神与为合……于以上追孟旬之徒而从之,则其途既正而可以无戾乎,六经之旨矣”[6]。
  另外,还有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对秦瀛诗文的评价较为详细全面,并十分准确精彩地点出了其诗文的精要,有借鉴前人一些看法,但亦有不少独到见解,其中提到“其为文渊懿纯雅,不染尘氛,清婉有味,深得古文义法,得此道之正宗。诗亦取法王孟韦柳,一洗侧艳,力追古人风格而能有所自得”;在《补遗》中又提到“古文因文见道,冲夷平易,不染尘氛。一篇之中,清醇雅淡之旨使人往复不厌,大约于归有光为近,而义法简严则得之方苞、姚鼐。其立言之旨非徒词章,实深有得于古作者。年少时即能为各体诗,义法一禀唐法,虽学王孟,兼采范陆之胜,清回苍浑,确为正音,而五七律尤雄健”[7]。刘声木的点评可谓是用词精雅、评价详实。
  现当代人的相关著述或编著中有关秦瀛及其诗文的研究或评价也有不少,但只有少量独创见解,大部分是引用清人或近代人的评述。
  今人所著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诗集叙录》、《清人别集总目》和《清人文集别录》,有关秦瀛的生平事迹均来自以上提及的清人的文史碑传等。不过,关于秦瀛诗文的评价虽亦多是来自前人,但也有一些个人见解。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对秦瀛诗文的评价8均是来自《小岘山人诗文集》的几篇序文。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对秦瀛诗文的评述也多是来自前文已提及的《湖海诗传》、《国朝诗人徵略》、《群雅集》等,但另有引述洪亮吉的《北江诗话》“秦方伯瀛,诗如久旱名山,尚流空翠”;侯学愈的《续梁溪诗钞》“所为古诗文词,渊懿纯雅,不染尘氛”;以及聂铣敏的《蓉峰诗话》“诗格超隽,风骨异人”[9]。不过,其选录了秦瀛的十三首诗,并在各首诗后附上清人各类诗话中的相关叙述,这是其他现当代编著所没有的。
  袁行云的《清人诗集叙录》部分评述来自清人,但有独到见解,如“虽无奇思壮采,而长篇短章,杂施见闻,亦称宏富”,“虽不能独辟町畦,然根基既深,阅历又广,篇什极富,法度谨严,自非凡手也”[10];并摘录多篇诗作题目,进行归类和总的评述。
  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提到“工文章,学归有光、方苞,与姚鼐相推重,体亦相近。七言诗,宗唐,兼法范成大、陆游”④。
  以上是古今各类著作或编著中的相关研究,虽然称不上是至论,但与其诗文的大体情况也相差无几,评价总体上较为中肯,但相对于其丰硕的诗文作品而言,显得过于简略,不够详尽。
  今人的相关论文则只有寥寥几篇,可见国内有关研究十分薄弱滞后。汪孔丰的《谫论秦瀛与桐城派、阳湖派的关系》⑤探讨了秦瀛与桐城派和阳湖派的关系,认为秦瀛所作古文应归到桐城派阵营,但所用材料略显不足,论述不够充分。其余几篇论文是放在整个锡山秦氏中的研究,论述的篇幅较小。如高田的《锡山秦氏家族文学研究》⑥只以寥寥数语提及秦瀛的性情与诗文,且均是引自清人所写,缺乏个人创见。姜丽丽的《明清时期无锡秦氏家族研究》⑦虽相对较多,以一小节论述了秦瀛的家世、生平等,但只限于无锡秦氏的家族研究。孙明露的《锡山秦氏诗歌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6888/

推荐访问:研究综述格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