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华门]中华门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06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中华门篇(一):南京中华门导游词

  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组成。但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郭早已毁坏殆尽,唯有高大的京城屹立不倒,所以人们便把京城称为南京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南京中华门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南京中华门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华门城堡。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城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屏障。我国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有两千多座大小城池。建于600多年前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南京城垣全长33.676公里,比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要长,是世界至今保存最好最大的都城城垣,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集庆路,改名“应天府”。朱元璋接受了皖南休宁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就是巩固根据地防守,贮备充足的粮草,不先出头,避开群雄的矛头,蓄积力量,后发制人,争霸天下。筑起高大坚固的明城墙,就是实现这个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用了黄金600万两,这样的巨资一半是由国库所拨款,另外一半是由江南的富户摊派的。
  而江南首富沈万三认领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建城费用。城砖大多为质地细密的青灰色砖,少量为质地较好的白色瓷砖,个别的还有红砖和黄砖,这时由于各地制砖均就地取材,土石质量颜色不同烧成的砖也就略显差异。修城所用的砖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五省,由20多万工匠烧制。五省烧制的城砖共3.5亿块,砖的规格长40~50cm、宽20~22cm、厚10~15cm、重约15~20公斤。每块砖的侧面都刻有烧砖工匠、提调官等人的名字以及烧制时间等字样,以示责任到人。相传交砖验收时,由检验官指使两名士兵抱砖相击,如铿锵有声清脆悦耳,并不破碎,属合格砖块;如相击断裂,必须退回重烧,再不合格就将处死。
  因此,送到南京的城砖可以说绝无次品,质量非常优良。也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责任制才使600多年前的这座明城墙历经战火依然保留至今。城墙上的字揩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至今可见,刻字方法有阴刻和阳刻,城砖上的字数最多的达69字。南京明城墙中还使用了六朝、南唐旧城砖。南京城墙的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都城建设初期,在南宋建康府城和南唐故都城池基础上扩建,疏浚河道,以便漕运,在城垣建设中并没有太大的突破;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南京都城方面并没有扩大其当年应天府新城的范围,把旧城向北扩宽到江边,对其他城垣只是维修和加固,但对建城的材料等方面有了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城砖统一规格,统一烧制的标准等;第三阶段是大规模建造时期,朱元璋放弃对凤阳中都城池的营造,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点建设南京城,并开辟了13座城门;第四阶段是南京城墙建造的后期,这时开始修建外郭,周长60公里,是南京城的又一道屏障。另外还修建了外城门十八座。城垣的建造从1366年到1386年,历时21年。南京城墙周长33.676公里,高度一般在14~21米,城基宽10~20米,顶部宽7~14米。城墙上分别建有200座屯兵的窝棚和13616个垛口,它是作战时的掩护物。南京城垣的建造因地制宜,负山绕水,采取沿岗垅之脊筑城,即利用山体来筑城,把制高点掌握在手中,既利于防守和攻击,还可以省时省料,缩短工期;另外利用天然河湖,挖土方填充城墙形成高城深壕,以实战的需要而建造。城下部以石灰石条石为础,上部砌城砖,砌砖用蓼草浆、石灰、细沙、桐油拌成的夹浆粘合。明城墙之所以600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黏合剂。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具有历史、建筑、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组成。但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郭早已毁坏殆尽,唯有高大的京城屹立不倒,所以人们便把京城称为南京城。京城的南城以南唐旧城为基础改造,北城扩到下关江边,比南唐城大三倍。中国古代的城池一般是“棋盘式”四方形的格局,而明都城打破了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以实战的需要建造,呈葫芦形,南北10公里,东西5.67公里。“内十三,外十八,城门栓子向外插。”这句南京的谚语正好说出了南京的城门数目。南京京城的十三个城门可以用清朝吴敬梓的歌诀来说:“三山聚宝临通济,洪武朝阳镇太平,神策金川定钟阜,仪凤淮清到石城。”即三山门(水西门),聚宝门(中华门),通济门,洪武门(光华门),朝阳门(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兴中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汉中门)。其中有7座城门增建瓮城加强防守。三山、聚宝、通济四城三瓮,石城门三城二瓮,正阳(洪武)、清凉、神策二城一瓮。南京的瓮城有不同于其他城的独到之处,就是瓮城在主城门内,仅有神策门一道瓮城在外,城内有层层防御。这也是朱元璋讲求实效,匠心独具的地方。现存的明代南京城门有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清凉门、石城门和重修的朝阳门(中山门)。在排水方面,明城墙的顶部用砖砌成外高内低的斜坡,城墙两边内侧有水槽。女墙每间隔60米,就设一个出挑70cm的石水槽,将城墙上的水排到城内石明洞,再由排水沟将水排出城外。
  这个排水系统同时也可以将城内地面涝水排出城外。中华门城堡的排水系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中华门城堡原名叫“聚宝门”,因为正对着城南的聚宝山而得名。1931年因在它的北面修了一条中华路,而更名为“中华门”。我们现在看到的门上的三个字,
  是由蒋介石手书的。中华门一带是秦淮河河谷地带,是最早开发南京先民们的聚居地之一,自古繁荣,也是南京建城最早的越城旧址,至今有2500余年。中华门城堡坐北朝南,南接长干桥,以120米宽的外秦淮河为护城河,北引镇淮桥,以内秦淮河为内堑,是内外秦淮河距离最近的地方,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也是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中最大最雄伟的一座。中华门城堡东西长128米,南北深129米,占地16512平方米。中华门城堡一城三瓮,平面呈一个“目”字型,两侧有二道登城马道,城堡内有27个藏兵洞。各位游客,什么叫瓮城呢?瓮城就是在主城门的内外加建一至多道圈城,形状似盛水的陶瓮。有了瓮城可以增强防御纵深层次,利于歼灭犯敌。中华门城堡共有瓮城三道,以城墙相连。朝南的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为城墙,中间为城门通道,长52.6米,高11.05米;第二层为楼基,长47.2米,宽65.15米,高9.1米,均为砖石结构;第三层是宽阔的平台,原有七开间三重檐歇山顶的镝(dí)楼及三面环绕的厢房廊庑,下面是一道围墙屏护,气宇轩昂,雄镇城关。
  它于1937年毁于日军攻陷南京的炮火,但楼基柱础石仍整齐排列。距第一道城门北沿16.14米处建第一道瓮城,呈凹形与城墙相连,城墙全长104.7米,通高8.4米。第二道城门与第一道相距15.8米,第三道与第二道相距19.3米,体态与第一道相同。三道瓮城的门洞之上各筑一基座,南北向,高1.24米,长20米,宽7.65米。其东西各设一宽2.35米、长2.5米的七级台阶,上面原建有闸楼,后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闸楼是2007年重修的。城堡的东西两侧,有两条宽11米的登城马道,是战时运送军用物资上城的快道,也是将领驱马直上的通道。马道、内墙使守兵可居
  高四面向下攻击,令突入之敌无处遁逃。城堡的每道拱门都是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洞内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每道瓮城上正中原来都设有一个小城楼,楼内有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现在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已无存。现在城门洞两侧可以见到从底到顶宽20厘米的石槽,就是当年升降千斤闸的长槽。在中华门城堡南侧的秦淮河上有一座吊桥,当敌军通过吊桥攻进城堡时,就可以将这个吊桥收起,切断他们的退路,将四座城门上的千斤闸都放下,将敌军关在这三个瓮城中,然后藏兵洞中伏兵四出,或万箭齐放,或

中华门篇(二):作文阅读:游金陵

  初秋,我站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天空中雪白的云朵,暑假快要结束了。在这美好而短暂的假日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8月的那趟金陵游了……
  汽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走出车门,看着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及满眼的葱绿,我不禁大喊一声:“南京,我来了!”一阵微风吹过,树木花草们在风中摇曳着,欢迎我的到来。
  在游览过莫愁湖和“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后,充分领略了金陵园林风光的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南京保存最完好的城墙——中华门城堡。
  来到城门脚下,只见两扇高大的红门敞开着,城门顶上“中华门”三个字有收有放,潇洒自如。据说,这是蒋介石的“墨宝”。跨入城门,眼前出现了好几座城墙和小一点的城门。看着大家疑惑不解的样子,导游热情地介绍起来:“中华门又叫瓮城。瓮,是古代的一种容器。战时,凡是有敌军进入这个城,守门的军士便把相对的主城门关起来,这样,敌军就成了瓮中之鳖。而那些小门洞,叫藏兵洞。战时藏兵,闲时贮粮。”“哦,原来如此。”大家恍然大悟。我抚摸着藤蔓覆盖的城墙,耳边仿佛听到远古战马的嘶鸣和敌军无助的哀号,不禁对祖先巧妙的设计赞叹不已。
  踏着古旧的城砖,我们一步步向城顶走着,这时,不少细心的游客发现,这些城砖上有许多小小的铭文。导游告诉大家,这上面刻着烧制这些城砖的府衙和官员名字。如果这批砖在检验时有两块不合格,就必须重烧,第二次还不合格,官员就会被砍头。正是因为这种责任到人的严谨认真,城墙才会历经六百年风雨而威然屹立。
  终于,我们登上了城楼顶。放眼望去,半个金陵尽收眼底。脚下,镌刻着六百年风雨的古城墙,好似一条蜿蜒的长龙盘据在金陵城上。也许,她还要再立六百年……
  一阵微风卷起了窗帘。我把玩着手中几块美丽的雨花石。或许,它会时时让我回忆起这趟愉快之行的点点滴滴。
[作文阅读:游金陵]相关文章:

中华门篇(三):南京概况导游词3篇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南京概况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南京概况导游词一:
  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到华东线的第一站南京参观旅游。初来乍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这座城市。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   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是江苏省的省会。全市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辖4县11区,人口545万。其中市区面积约881平方千米,人口270多万,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东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钟山)为主体的宁镇山脉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贵山、五台山及石头山(清凉山)等。西北面的长江奔流而过。城内外多低丘,广州出发欧美专线,河湖相连,可谓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为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以后,于公元前472年所建的。约公元前356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山上筑城。传说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情势险要,怕往后有人在此称王,就在狮子山北边的江边埋下黄金,以弹压王气,称为“金陵”,从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称。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前后在南京建都,这就是“六朝古都”。后来,五代时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都南京,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
  南京曾有许多名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称。至于南京的得名源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津于1368年定都南京,当时南京叫应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为南京,后来国都虽未迁成,但“南京”一位就沿袭下来了。
  游客们:南京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向大家讲讲南京的气候。由于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中,每当夏季来临,高空遭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流不断下沉,气温逐步上升。骄阳似火,每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达50”C以上,发烫的大地成了这座城市的热源。加上南京独特的地势,它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当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挡住了空气的活动,禁止热量向外发散;来自海洋上的湿润东风和熏风被东郊紫金山和东南一带山体遮挡,使南京始终处于酷热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热难熬,素有“火炉”之称。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绿树成荫,特别是东郊的中山陵景区,更是树木葱宪,平均每一个人占有10棵以上的树木,成为中国著名的绿色城市,北京地接报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南京夏季酷热的气候起到了调理作用。
  南京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航空有禄口国际机场和大校场机场,每天有数百架次飞机在这两大机场起降。铁路有京沪线和宁铜线在此接轨,特别是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直接沟通了长江南北的铁路、公路交通,从而使“天堑变通途”。另外,沪宁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已成为南京的主要交通动脉。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地区水陆交通要冲,同时还是著名的内河港口城市,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港启航,经过中国的南海诸岛,逾越亚、非两洲的。现在的南京港,经过不断地扩建改造,年吞吐量达3000多万吨,成为长江沿岸的第一大港。
  最后再向大家扼要介绍一下南京的旅游资源。南京已构成了以城中为核心,辐射东南西北的五条旅游线。
  城东旅游线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以中山陵为中心,有明孝陵、灵谷寺、美龄宫、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个旅游景点。城南线以秦淮风光带为主,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东起东水关,西止西水关,有乌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园等古迹,此外还有中华门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风景点。城西有清凉山、石头城、莫愁湖等景观,构成山、水、城、林融合一体的景观特点。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区,距市区11千米,是南京地区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南京长江大桥也在城北。城中景区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围绕,碧波荡漾,风景十分娟秀,另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我们可以把南京这座城市特点作一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绿”四个字。“古”,是指南京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大”,旅游黄页,南京是中国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还有中国现存最大、最完全的城墙;“重”,南京在历史上、地理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绿”,南京植被良好、绿化先进,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绿色城市。因此,南京这座城市的特色又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梅红松绿市,虎踞龙盈城。
  游客们:南京概况就介绍到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六朝古都”,去细细领略她的“秦淮风韵”吧!
  南京概况导游词二: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秦汉时
  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被国家9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 “四十优”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0佳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站立桥头,眼前宛然是历史在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神龙”般延续着千年的守卫;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内的沧桑繁华刻写着它的年轮。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纪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无限。
  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文明的经济都市,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园林城市风貌。
  南京概况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中华旅行社对大家来南京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我姓王,是本团导游。能为大家做导游是我的荣幸,我和司机王师傅一定为大家服务,尽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和困难,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让古老而又美丽的南京给大家留下一个难忘的印象。在此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现在我将南京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南京简称宁,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处于长江下游黄金地带,地跨长江两岸。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南京市面积约6597平方公里,人口近800多万,下辖11个区2个郊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旅游胜地。
  南京历史悠久,是我国著明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誉。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建“越城”开始,已24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正式建都于南京是从东吴孙权开始的,以后东晋、宋、齐、梁、陈都先后在此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此后南唐、太平军天国、中华民国也在此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会”之说。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初年,当时的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南京,后来国都虽然没有迁成,但是南京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下来。
  南京的气候令人畏而生惧,夏天像个大火炉,那个热呀,恨不得苍蝇蚊子都能中暑;冬天像个大冰窖,那个冷呀,好像睡觉也会冻翘翘。为什么会这样呢?就要说到它的地势了。
  且听听诸葛孔明怎么说的。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应孙权之约,下江南共商抗曹大计,骑着小毛驴,摇着鹅毛扇,考察建邺后(今南京),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也就是说,在南京,东有绵延起伏的钟山,像一条盘龙;西有巍然的石头城屹立于大江之滨,像一只猛虎蹲踞着,这一切暗合古时传统的好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后人简称为“虎踞龙蟠”。大山小山整把南京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了个口儿。造物主偏爱南京,又送给她什么?长江,对了。古人没翅膀,没大桥,没飞机,没大炮,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所以嘛,封建帝王想:“南京好,美景多,美人娇,躺在里面睡大觉”。
  明朝。葬朱元璋马皇后的明孝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提到朱元璋,不能不提长35.267公里的明城墙,这个数据是最新的,用美国佬的军用卫星测量出来的。当年朱元璋采纳谋士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借沈万三的聚宝盆修筑了固若金汤的城墙。如今以
  中华门城堡最雄伟,也是保存得最好。如果有机会,登临中华门,我们既可领略明城墙的雄伟坚固,又可以回味书上报上口头上的种种历史传说,还可以幻想种种可能的结果。当年,为了不按约定在五更鸡叫时还聚宝盆,朱元璋下令杀光全城的鸡。从此,南京没有鸡子,就吃鸭子了。南京的板盐、盐水鸭,皮白肉粉骨头绿,极具地方特色。
  说到咱们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吃”、“喝”、“玩”、“穿”相对应的四大特产:盐水鸭、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锦。盐水鸭皮薄肉嫩、口味鲜美,是受到中外游客普遍欢迎的著名特产。雨花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茶叶条索紧直、形似松针,茶水色香味俱全。雨花石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纹理优美、象形绝伦,是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云锦是明清两代的贡品,色彩艳丽、灿若云霞,与苏州宋锦、成都蜀锦齐名。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32869/

推荐访问:南京中华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