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教案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5-14 09:51:38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化学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作为老师想要把一节课上好,那么就需要课前做相关规划,那就是教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1.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4.人教版正数与负数教案
5.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
6.人教版英语八上册教案
7.小学人教版英语教案
8.人教版五下因数与倍数教案
9.人教版钓鱼的启示教案
10.人教版梅花魂教案

化学教案篇(二):制取氧气化学教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实验准备:
  1、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2、仪器:大试管,酒精灯、木条、火柴,集气瓶、水槽。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旧识回顾:
  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情景导入:
  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
  3、探究新课
  [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现象:
  结论:
  过氧化氢  氧气+水
  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
  [实验2—6]: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加热
  结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与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有什么不同?
  明确: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
  A       C+B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氧气
  1、旧识回顾:
  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
  2、探究新课:
  思考:实验室采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
  出示:图2-17和图2-18
  讨论:
  1、在图2-17和图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陈述:略
  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
  强调注意事项: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分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什么后果?)
  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总结:略
  作业:
  课后反思:
[制取氧气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1.初三化学教案:制取氧气
2. 氧气的性质化学教案
3.初中化学教案:氧气
4.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5.高一化学教案
6.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7.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8.初三化学教案:水
9.初三化学教案:分子和原子
10.初中化学教案:水的净化

化学教案篇(三):高一化学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一氮和磷的化学教案。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教案——氮和磷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
  [引入]
  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 磷 砷 锑 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 PH3 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
  +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 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  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  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 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  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   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 SPACE PREFIX =O />;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 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 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   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
  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
  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完成以上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 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
  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       (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 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
  (A)把空气液化, 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
  (A)0.045 (B)0.036 (C)0.026 (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 CaO+CO2↑; CaO+3C CaC2+CO↑;CaC2+N2 CaCN2+C ; 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 E+H2O, E+O2 D,
  C+D B+F, B+O2 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 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2)NO2+SO2=NO+SO3。
  (3)SO2+Ca(OH)2=CaSO3↓+H2O。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6848/

推荐访问:初中化学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