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格莱尼的团聚]莫格莱尼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6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莫格莱尼:外国文学名著


  没事多看看书,养成一个常读书的习惯,会受益终身,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外国名著,希望对你们有用。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
  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佛朗西斯科·阿亚拉《惨死如狗》
  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
  吉马朗埃斯·罗萨《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
  德尔·帕索《帝国轶闻》
  劳拉·埃斯基韦尔《恰似水于巧克力》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简·里斯《藻海无边》
  莱萨马·利马《天堂》
  卡夫雷拉·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
  塞维罗·萨多伊《眼镜蛇》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阿尔瓦雷斯·加尔德阿萨瓦尔《白痴市场》
  何塞·玛利亚·阿格达斯《深沉的河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
  布里塞·埃切尼克《胡利乌斯的世界》
  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
  依莎贝尔·阿连德《幽灵之家》
  埃内斯托·萨瓦托《英雄与坟墓》
  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
  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罗亚·巴斯托斯《人子》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造船厂》
  罗伯特·佩·沃伦《国王的人马》
  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
  卡波第《冷血》

  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
  约翰·欧文《加普的世界》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抉择》
  艾丽丝·沃克《紫颜色》
  威廉·肯尼迪《斑鸠菊》
  拉里·麦克默特里《孤独鸽》
  托妮·莫里森《宠儿》
  E.L.多克特罗《比利·巴思格特》
  简·斯迈利《一千英亩》
  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
  安妮普鲁《船讯》也不要忘记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
  帕特里克·怀特 《人树》
  汤玛斯·肯纳利《辛德勒的名单》
  彼得·凯里《奥斯卡和露辛达》
  伊夫林·沃《旧地重游》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
  威廉·戈尔丁《蝇王》
  莫丽尔·斯帕克《布罗迪小姐的青春》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维·苏·奈保尔《大河湾》
  A.S.拜厄特《占有》
  石黑一雄《千万别丢下我》
  伊恩·麦克尤恩 《阿姆斯特丹》
  朱利安·巴恩斯《亚瑟与乔治》
  J.唐利维《姜人》
  阿尔贝·加缪《鼠疫》
  让·吉奥诺《屋顶轻骑兵》
  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
  阿·罗伯—格里耶《橡皮》
  米歇尔·布托尔《变》
  雷蒙·格诺《地铁姑娘扎姬》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熔炼》
  勒克莱齐奥《战争》
  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铺街》
  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
  菲利浦·索莱尔斯《女人们》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安德列·马奇诺《法兰西遗嘱》
  让·埃什诺兹《我走了》
  柯莱特 《流浪女伶》。
  E.P.雷马克《凯旋门》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
  海因里希·伯尔《莱尼和他们》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
  托·迪·兰佩杜萨《豹》
  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
  皮兰德娄《忘却的面具》
  黛莱达《风中芦苇》
  马莱尔巴的《蛇》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
  索尔仁尼琴《癌症房》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第二篇莫格莱尼:外国五十年经典长篇小说书单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外国五十年经典长篇小说书单,想了解更多关于外国小说知识,尽快收藏来看看吧。还要了解更多的外国小说,请进入应届毕业生网文学网(http://www.ruiwen.com/wenxue)。
  日本(7部)
  川端康成《雪国》(创作期:1935—1947)
  谷崎润一郎《细雪》(1948)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1956)
  安部公房《砂女》(1962)
  大江健三郎《性的人》(1963)
  村上龙《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1976)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1987)
  印度(2部)
  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1981)
  阿伦德哈蒂·罗易《卑微的神灵》(1997)
  以色列(1部)
  阿摩司·奥兹《我的米海尔》(1968)
  摩洛哥(1部)
  塔哈尔·本·杰伦《神圣的夜晚》(1987)
  南非(1部)
  娜汀·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1990)
  美国(21部)
  1、罗伯特·佩·华伦《国王的人马》(1946)
  2、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1948)
  3、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
  4、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1952)
  5、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1957)
  6、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1957,又译《伙计》)
  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1958)
  8、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1960—1990)
  9、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
  10、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1962)
  11、楚曼·卡波第《冷血》(1966,又译《凶杀》)
  12、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1969)
  13、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1975)
  14、约翰·欧文《加普的世界》(1978,中译为《诱惑》)
  15、威廉·斯泰伦《苏菲的抉择》(1979)
  16、艾丽丝·沃克《紫颜色》(1982)
  17、威廉·肯尼迪《斑鸠菊》(1983,中译为《铁草》)
  18、拉里·麦克默特里《孤独鸽》(1986)
  19、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
  20、E.L.多克特罗《比利·巴思格特》(1989)
  21、简·斯迈利《一千英亩》(1991)
  加拿大(2部)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1992)
  卡萝尔·希尔兹《斯通家史札记》(1995)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人物。
  澳大利亚(3部)
  帕特里克·怀特《人树》(1955)
  汤玛斯·肯纳利《辛德勒的名单》(1982)
  彼得·凯里《奥斯卡和露辛达》(1988)
  英国(9部)
  伊夫林·沃《旧地重游》(1945)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1948)
  威廉·戈尔丁《蝇王》(1954)
  莫丽尔·斯帕克《布罗迪小姐的青春》(1961)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1962)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1962)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
  维·苏·奈保尔《大河湾》(1979,原为《特立尼达人》)
  A.S.拜厄特《占有》(1990)
  爱尔兰(1部)
  J.唐利维《姜人》(1956,书名又译《眼线》)
  法国(16部)
  阿尔贝·加缪《鼠疫》(1947)
  让·吉奥诺《屋顶轻骑兵》(1951)
  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1954)
  阿·罗伯—格里耶《橡皮》(1953)
  米歇尔·布托尔《变》(1957)
  雷蒙·格诺《地铁姑娘扎姬》(1959)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1960)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熔炼》(1968)
  勒克莱齐奥《战争》(1970)
  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1970)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铺街》(1978)
  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1978)
  菲利浦·索莱尔斯《女人们》(1983)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1984)
  安德列·马奇诺《法兰西遗嘱》(1995)
  让·埃什诺兹《我走了》(1999)
  德国(5部)
  E.P.雷马克《凯旋门》(1946)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1959)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1968)
  海因里希·伯尔《莱尼和他们》(1971,又译名《女士及众生相》)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1985)
  瑞士(1部)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1957)
  意大利(3部)
  托·迪·兰佩杜萨《豹》(1958)
  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1979)
  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1980)
  俄罗斯(4部)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1957)
  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1966)
  索尔仁尼琴《癌症房》(1970)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1975)
  希腊(1部)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1955)
  塞尔维亚(1部)
  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1984)
  捷克(2部)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1982)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
  西班牙(1部)
  佛朗西斯科·阿亚拉《惨死如狗》(1958)
  葡萄牙(1部)
  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1982)
  拉丁美洲(总计23部)
  巴西(2部)
  吉马朗埃斯·罗萨《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1956)
  若热·亚马多《加布里埃拉》(1958)
  墨西哥(4部)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1955)
  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
  德尔·帕索《帝国轶闻》(1987)
  劳拉·埃斯基韦尔《恰似水于巧克力》(1989)
  危地马拉(1部)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1949)
  多米尼加联邦(1部)
  简·里斯《藻海无边》(1966)
  古巴(3部)
  莱萨马·利马《天堂》(1966)
  卡夫雷拉·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1967)
  塞维罗·萨多伊《眼镜蛇》(1972)
  哥伦比亚(2部)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967)
  阿尔瓦雷斯·加尔德阿萨瓦尔《白痴市场》(1974)
  秘鲁(3部)
  何塞·玛利亚·阿格达斯《深沉的河流》(1958)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1966)
  布里塞·埃切尼克《胡利乌斯的世界》(1971)
  智利(2部)
  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1970)
  依莎贝尔·阿连德《幽灵之家》(1982)
  阿根廷(3部)
  埃内斯托·萨瓦托《英雄与坟墓》(1961)
  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1963)
  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1976)
  巴拉圭(1部)
  罗亚·巴斯托斯《人子》(1960)
  乌拉圭(1部)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造船厂》(1961)

第三篇莫格莱尼:企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企业管理是大学一个重要的专业之一。你知道怎样写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企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1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把握市场行情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科学管理信息,同时要进行管理创新,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发展形态称为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路、新理论层出不穷,使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 “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 “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 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1. 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2. 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工,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
  要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调试企业与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中国台湾体育用品巨豪、光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男在讲述自己在调试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方面的经验时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主动调试客户,使自己与客户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最根本条件。其次,在和谐管理中还必须处理好“和”与“争”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和”与“争”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不可偏废。
  3. 组织运作的虚拟化。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运作的类型主要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
  4. 营销方式网络化。企业在传统营销中,一般分销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企业与消费者不能做到“一对一营销”,造成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internet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条件,使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和虚拟化运作模式能得以实施,使企业能与顾客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营销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不仅从网上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在网上进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参加网上经营的新战场。 业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 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 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4. 开辟企业与信息群或信息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建立一种紧密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对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5. 在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对于获得的信息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面对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
  6. 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拼搏、竞争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思想观念。要改进分配方式,从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向按知识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学习,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管理创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而构成的企业内外的成长协调系统,其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进行。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企业自己培养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培养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1)演化法。指经营者选定一个目标,由全体员工在原有工作岗位上一起努力,设法在合理的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涉及多种组织活动的事实和调整。(2)孵化法。指企业专门抽调人员,组成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小组,负责在2年~3年内建立核心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营造一种培育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核心能力成长起来。
  2. 通过知识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知识联盟是企业间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一个组织只有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立于不败之地。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可以帮助公司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核心竞争力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以其特定的行业正在结成联盟以得到像技术这样关键领域中的外部专门知识。制药业和软件业就属于那些带头从其他行业借用技术以提升其自身竞争力的行业。其通过与human genome sciences公司的合作,skb公司极大地扩展了其研制新药的能力。
  3. 通过企业兼并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加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理论上说,竞争力是不能移植的。但是通过兼并收购,企业把外界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并入企业内部,经过资产重组和企业结构调整,可以将被兼并企业的技术专长整合成企业自身的专长和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的“活鱼吃休克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已经转变成21世纪的“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竞争方式。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英国葛兰素威廉公司并购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就是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并购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这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改变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五、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
  2. 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之中。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六、结束语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xx,(2).
  [2]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xx,(11).
  [3]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广东科技,20xx,(11).
  [4]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xx,(1).
  企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2
  论文摘要:自1958年,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发表《资本成本、公司价值与投资理论》 提出MM理论,开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对资本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受到资本结构的影响。我们认为,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具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建立了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计量联立方程模型,通过运用EXCEL和Eview3.1统计软件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论:资本结构和总资产收益率之间具有强相关性。
  关键字: 资本结构 企业业绩 线性回归
  一、资本结构的概念
  对于资本结构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西方学者认为:“相对于负债率、杠杆率和其它衡量一个公司总负债情况的术语,资本结构通常严格地用于支持公司运作的‘永久性’或长期性资本。”沈艺峰(1999)①持有类似的观点:“资本结构这个词是现在通行的提法,早些时候,它更习惯被称为财务结构。现在大部分的文献都把资本结构和财务结构看成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两个词,都是指“企业长期融资工具的组合”,也就是“企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有些学者的观点则不同,他们认为:“广义上说,资本结构涵盖了一个公司(包括它的子公司)的公募证券、私募资金、银行借款、往来债务、租约、纳税义务、养老金支出、管理层和员工的递延补偿、绩效保证、产品售后服务保证和其它或有负债。”它代表了对一个公司的主要权利。张维迎(1995)②提出了与之相近的观点:“在一个给定的时点上,资本结构就是资产负债表右边不同项目的比率,包括总股本与总负债的比率,不同股东持有的股本的比率,不同债务之间的比率等等“。
  不同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对负债的认识上,第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结构是企业取得长期资本项目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另一种则认为资本结构表现为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不同项目的比例关系。这里,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二、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相互作用分析
  (一)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作用分析
  通过以上对资本结构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资本结构主要是指负债与总资本的比例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或者负债/(负债十权益),因此,这里我们提出假设,资本结构中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此首先分别阐述负债与权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1.负债与公司业绩
  自从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以来,MM定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MM定理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是没有影响的。MM定理认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随着负债/权益比的提高而降低,较高的财务杠杆可以提高公司业绩;权衡理论认为,由于企业负债率的上升所带来的风险和相关费用的增加,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追求减税收益。随着企业债务的增加,公司陷人财务困境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相应的破产成本、财务困境成本以及有关负债代理成本都会随之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价值,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会产生非线性影响,即“倒U型”的影响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提出融资次序理论,根据该理论,当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时,公司更有可能从内部进行融资以满足其资金的需求,因此,业绩优良的公司拥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所以该理论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所有者权益与公司业绩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所有权结构,是指资产扣除负债之后,公司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占有控制性的地位,涉及到公司内部控制权的分配。
  西方的学者曾经做过研究并提出,由于股权分散可能会导致对企业的监督不力,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发达资本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在实际运用时,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中国的证券市场并不十分发达,而且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股权分散,同时存在着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三大类不同类型的股权,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权市场,难以发挥市场的监督管理作用。因此,只有法人股股东可能对公司的决策控制起一定作用。所以,本文对不同的持股股东与公司的业绩之间的关系不做研究,只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我国学者肖作平(2005)③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业绩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认为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业绩呈现倒U型的关系。这说明大股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激励,大股东具有较强的激励来监督经营者一行为,且大股东也有这种能力来保证其自身利益不受经营者损害。但是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大股东的利益与外部小股东的利益常常不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这样会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权益代理成本大。而董梅生,李致平(2005)④的研究结论却是,公司业绩和股权集中度不存在倒U型的关系。可见,从目前来看,我国学者并没有对此达成一致的看法。
  (二)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的作用分析
  下面我们考虑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的反作用,我们认为由于市场是不完善的,税收、破产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产生反作用。主要包括两个观点:
  一是效率风险。该观点认为:高效的经营管理可以减少预期的破产和清算成本,因此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将倾向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因为在现有既定的资本结构下,利润效率(profit efficiency)可以创造更多的预期收益。因此,高效的经营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比来抵御未来的风险。其成立是建立在以下两个条件上的:利润效率和未来的预期收益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从高效的经营管理中获得的超额收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来控制风险;
  二是特许权价值。此观点从收入效应的角度考察的。认为,如果公司能够预期保持高效率的运转,那么高效的利润效率会产生大量的经济租。而现有的股东为了保持它们的经济租不会因为破产或者清算而丧失,法律论文就必须维持更多的股份来维护他们的利益。因此,按照该假说,由于股东为了保护它们从利润效率产生的特许权价值不会因为清算或者破产的原因而丧失,所以高业绩的企业将选择较高的权益资本比率。
  三、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之间相互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企业的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每股净收益,市赢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些指标相对来说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其数据的取得都可以在企业财务年报中获取,因此相对简单。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在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本文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描述公司绩效的指标,我们认为,这指标可以用来描述了公司业绩,因此,可以用其检验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一)研究问题
  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盈利能力能够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在这一观点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对于企业业绩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意见。
  我国的上市公司比较不成熟,并且由于企业面临政策不稳定、资本控制权变动和投资者权益定义模糊、法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所以,采用保留盈余融资的方式相对更为普遍,并且由于企业在盈利能力上缺乏稳定性。因此为了求持续发展和安全稳定问题的考虑,更多的考虑权益融资,企业还未真正树立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理念,在盈利年度保留较多盈余资金来改变自身资本结构仍然是主要现象,而很少采取避税来获取收益。所以,提出我们研究问题: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具有较强的作用,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也起到了反作用,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二)引入控制变量及选择的原因
  经过对其他学者文献的总结,我们一般认为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风险、股权结构、资产的流动性、公司治理状况等几个因素对资本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规模的大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从破产的威胁来看,大公司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来规避风险,具有较稳定的现金流,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强,不易受到财务困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规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度量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此,公司规模对资本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2.对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代理问题比较严重。当债权人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会要求更多的利息作为补偿。因此,引起所谓的投资不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推断:公司成长性和资本结构之间有影响作用;
  3.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初中物理论文主要是通过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使其持有一定的股份和外部大股东通过对公司施加控制,从而决定其资本结构这两种途径发挥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控制权市场,公司管理者的持股比例非常低,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上市公司更愿意通过股权融资来筹集资金。因此,股权集中度会影响资本结构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机制,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但是过度集中可能会损害公司业绩,引起代理成本。因此,本文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
  4.资产流动性流动性高的公司支付短期到期债务能力较强,流动性应与杠杆正相关,但具有较多流动资产的公司也许会用其为投资融资,资产的流动状况便会对杠杆产生负面影响;
  5.流通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发达,上市公司基本上被国家或法人控制,小股东缺乏监督约束经理层的动力和手段,对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公司绩效与流通股负相关;
  6.一般认为,规模较大的监事会、更多的独立外部董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可以较为有效地对经理人员实施监督。其有效的发挥作用可以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因此本文选择监事会规模作为影响公司业绩的变量之一。
  综上所述,本文将上述几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分别研究其对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影响。
  (三)样本数据集
  本文选取了日用轻工产品行业40多家上市公司的2005年的数据(2005年共有60家本行业上市公司,剔除了几个样本),选择同行业,是为了保证可比性,对资本结构和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数据来源于金融界网及证券之星---财务风向标,均为手工收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8222/

推荐访问:莫格莱尼的团聚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