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知有儿童挑促织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4 15:00:04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知有儿童挑促织篇(1):夜书所见古诗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sì zōng),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知有儿童挑促织篇(2):小学三年级古诗8首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知有儿童挑促织篇(3):夜书所见 叶绍翁阅读鉴赏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
  (1)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2)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评分标准:第(1)(2)两题各5分,内容3分,语言2分。其中第(1)题答出某种“感情”,第(2)题答出某种“表现手法”,各给1分,有分析各给2分。本题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种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夜书所见 叶绍翁阅读鉴赏及答案]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9217/

推荐访问: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