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物理教案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6-27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物理教案篇(一):物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物理开学第一课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
  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
  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3、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基础不好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教师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
  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
  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摩擦力的事例很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即可.
[物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1.开学第一课主题教案
2.新春开学第一课主题教案
3.开学第一课教案音乐
4.大班教案:开学第一课
5.开学第一课主题教学教案
6.小学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教案
7.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范例
8.一年级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9.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10.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教案

物理教案篇(二):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
  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
  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此时我会说:“同学们,咱们来看这组图片,图片中小红踩着雪橇版在雪地上轻松的行走,而小明显得较为吃力,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深深的陷阱雪地里,请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我此时并不立马给予答案,交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开这个谜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环节,我组织大家进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试验,本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因此在试验开始之前,结合试验工具“海绵,砝码,小桌子”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说明在设计时我们要控制变量的重要性,此时安排前后左右四人为一小组,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谈论如何进行实验操作,而后根据不同小组的回答,整理得出统一的操作流程。按照设计思路,班级以中线右边的小组做“在同一海绵上放两个小桌,其中一个小桌上放一砝码”,班级中线左边的小组做“在同一海绵上放两个小桌,一个小桌上放砝码,另一个小桌倒置放砝码”。在此过程我会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经过十分钟的小组探究总结,请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并再次展示雪地图片,从而学生很快会理解到受力面积不同,发现雪橇的作用原理。
  那么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在此突出强调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板书标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并提问由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再次交代根据比值定义法得出公式P=F/S,单位N/M2。我将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业名称:帕斯卡(Pa),并且1Pa=1N/M2。
  【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的环节,本着对忠于教材,回归教材的理解,此时我将结合书上例题,来使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公式进行深化理解。并且结合生活实例,比如铺铁轨要用宽大的枕木,来说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
  【小结作业】
  在小结作业环节,我会采用生生总结,师生总结的方式,来使学生重温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最后结合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指导学生去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实例我们是采用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原理,以此作为小结作业,来深化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相关文章:
1.《压强》教案
2.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
3.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
5.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8.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9.八年级物理下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备课教案
10.语言类教案中班教案

物理教案篇(三):初中物理《电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
  [生]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
  [生]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
  [生]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
  [生]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什么是电压.
  二、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是电压?
  [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发光.
  [师]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不亮.
  [师]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
  [生]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
  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生]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师]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想想做做]
  [师]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
  [生]接入电路中的电池不同时,灯泡的亮度不同.
  [生]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
  [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
  [生]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师]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说明大家对电压的概念已有所掌握.哪位同学还知道电压的代表符号及单位是什么?
  [生]电压的符号是“U”.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V=103 V   1 mV=10-3 V   1 μV=10-6 V.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5,阅读书中小数据,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
  [同学们练习,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还了解过“生物电”,生物体内也会产生电压吗?
  [投影]
  电鳐
  电鳗
  [师]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内容.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电池及电压已有所了解.如果老师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由于不小心将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帮助我吗?
  [生]找到和老师的电池相同的电池,看看上面标的值是多少.
  [生]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师]大家的主意不错.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但是,什么样的表是电压表呢?
  出示几种电表,让同学们分辨.
  [师]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生]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A,电压表符号应该是○V.
  [投影]“电压表”
  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认识电压表.
  [生]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 V”,每一小格表示“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 V”,每一小格表示“0.5 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电压表.该怎样用它来测量,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使用说明书”,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提醒同学们不需要读懂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
  问题(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
  [生]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具体的接法是:标有“+”号的接线柱应靠近电源的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要靠近电源的负极.
  教师通过引导应使学生明白: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问题(2):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
  [生]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生]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 V,可以先用“0~15 V”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 V,可以改接“0~3 V”的量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使用电压表.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另两位同学一起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端.
  [投影]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
  全体同学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师]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如何读数呢?
  [生]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压越高.
  [生]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第三,看清测量时,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
  [师]如果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而是指在两刻线之间,该如何读数呢?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测量时,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投影]练习题
  1.读数练习: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
  (1)量程已知且不变: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指针的位置不变,接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2.一名同学使用学生用电压表测电压.这只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0~15 V.经判断选用0~3 V这一量程连入电路.但是0~3 V的刻度盘上的数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读出实验数据,于是他从0~15 V刻度盘上看到指针在12.5 V处,从而判断出实验测得电压是_________V.
  通过思考此题,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从0~15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从0~3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的5倍.
  [师]电压表、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板书:二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
  [师]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号.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通入,从“-”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请同学们思考:
  [投影]
  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怎样选择量程?
  [生]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生]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
  经过大家的讨论并结合演示(注意不允许学生效仿),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
  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连接好电路后,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断开,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偏转过激,指针超出了表盘刻度线,则电压表量程太小,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电压表量程太大,应换用小量程.
  “试触”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
  [师]请一位同学将干电池装入手电筒,并能使手电亮起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装电池,才能使手电发光?
  [生]第一节电池正极朝前,第二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第三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二节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画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图形,并请一位同学将正确的图画在黑板上.
  [师](结合学生画出的正确的电路及电路图)说明:像这样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就叫电池的串联.这几个电池合在一起叫电池组.余下的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就是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探讨什么是电池的并联.
  [师]请同学们分组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用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就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池两端.电压表可以不经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吗?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好.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这也正是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中的一个区别.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毕,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组:用两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为3 V.
  第二组:用三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是4.5 V.
  第三组:…
  [师]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谁能总结出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之间的关系?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比较电池的倒接和顺接究竟有什么不同,电池“并联”成电池组电压会怎样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利用投影仪投影如下的表格,请同学们填写.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连接图如下:
  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以及量程的选择要正确.
  也可以换用其他电器进行练习.
  2.如下图,将图中连接正(或负)接线柱的导线松开,将电压表正(或负)接线柱的塑料帽扭下来露出接线的金属柱.用导线(线芯的金属丝)迅速碰撞电压表的金属柱,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若电压表反偏,说明电压表正接线柱接的是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负接线柱接的是电源的正极.若电压表正偏,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着的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这就是用“试触”法判电源极性.也可以用“试触”法来判断电表接入量程的大小是否合适,这种方法在实验中经常要用到.
  3.如图:甲连接的是0~3 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1 V,所以甲的读数为2 V;乙中连接的是0~15 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5 V,因此乙读数为12.5 V;丙中连接着小量程,其读数为0.1 V×6=0.6 V.
  4.这位同学连接的电路,测量的是两只灯泡的总电压,而不是左边灯泡的电压.正确的连接如下图:
  五、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0327/

推荐访问:初中物理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