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讨的文言文]学生写文言文检讨

来源:教育教学方案 时间:2018-05-08 14:07:16 阅读:

【www.bbjkw.net--教育教学方案】

学生写文言文检讨篇1: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
  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
  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
  (1)18个虚词
  (2)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译的方法准则
  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
  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按教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
  具体操作如下:
  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
  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及其含义?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全六册。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
  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词的含义讲过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复!记忆需要理解加重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以为,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课堂限时做文言文练习(1至两篇),做完后马上评讲,解决练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点。学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后,老师再把这篇文言文中考查过的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卷子,再次考查。
  题目内容设置为:
  1.实词解释(多个解释的也要写出来)。如:
  比:①②
  竟:①②③④
  2.虚词辨析(可以用填空的题型,也可用选择题的题型。)
  3.翻译(包括“白译文”“文译白”两种题型)
  “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这也是高考翻译题采用的翻译方式。
  “文译白”就是用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
  例如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考查: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
  原句:
  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译,仍以这句为例: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
  原句:吾还也!
  高考考的是“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为什么还要练习“文译白”呢?我认为有以下作用:
  (1)、熟记文言语句,增强语感。
  通过考查的方式,给学生稍稍施加压力,让他们更加注重对文言文原句的记忆,积累语感。相当于是背文言文,由于背整篇难度太大(当然,教材中经典篇目还是要一丝不苟全文背诵的),于是我选取其中重要的句子让学生记忆,日积月累,文言语感则可增强。
  (2)、培养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
  通过每次考试学生的翻译情况来看,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这种意识。
  比如,2012级5月份第一次强化训练,有一道翻译题是这样的:
  原句: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5分)
  译句应是:华皎反叛,派使者招引诱惑程灵洗,程灵洗斩杀华皎的使者,并且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重点词是“反”“招诱”“以状”“闻”)
  有个学生这样做答:华皎反过来被灵洗招诱,灵洗斩了华皎的使者,以表忠心。
  这个学生就没有“文白对应”的意识。“以表忠心”对应原文中的哪句?“以状闻”吗?“忠心”对应“闻”吗?平时有遇到过“闻”表示“忠心”这样的情况吗?同样,“遣使”在译句中也找不到对应之处。我想,这个学生如果写完后再仔细读一读原句和自己的译句,再仔细推敲推敲,应该不难发现“别扭”之处。
  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指导学生有“文白对应”的意识,写完后,检查一下你的译句中的词在原句中是否能找到“母词”,要有“踩点”得分意识。文言文翻译要尽量遵循“逐字翻译”原则,而对有些特殊句子的翻译,因为要遵循“信”“达”“雅”这个大原则,则又需要灵活地“意译”,“意译”后的句子虽然不能和原句严整地一一对应,但从意思上来看,整体上还是对应的。翻译完后,学生还应该读一读自己的译句是否是病句,并联系全文的内容来检查逻辑上是否有问题,是否跟这篇文章的大意相符合。这点也很重要。
  比如,仍是这次考试中的一道翻译题:
  原句: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5分)
  译句应是:程灵洗一向被乡里人敬畏,前后几任守长常常派他招募年轻人,驱逐拘捕窃贼强盗。(重点词:“素”“为……所”“恒”“逐”)
  有个学生这样翻译:程灵洗一向害怕乡里人,前后守长恒使他召集少年,抓捕盗贼。
  从全文来看,程灵洗作为本文的叙述对象,是被褒扬的人物。文章说到了他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平生立下的功绩。这样的人深受国家重用,也是深得百姓爱戴的。他为何要“害怕乡里人”?这层意思从何而来?且不论他行为坦荡,抓捕盗贼,为民除害,不需害怕乡里人,就凭他的社会身份、地位以及他的性格为人(“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他也不至于如此胆小,害怕乡里人啊!
  我问这个学生为什么这样翻译,并告诉了他我的疑惑。他说:“我在写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但考试时间很紧,我就懒得再想了,就这样写算了!”殊不知,这一“算了”,这2分也就“算了”啊!
  还是回到上面介绍的“文译白”的练习方法。比如填空式的“文译白”翻译,由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来还原成原句“吾还也!”空处应该填什么词呢?它对应的是译句中的哪个词呢?一比照不难发现应该是“还是”,表委婉的商量语气。再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不难知道此处应填“其”。就算不知道此处应填“其”,通过自己的查找,或是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对“其”的含义加深了印象。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把原句和译句一一对应,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谨慎的习惯,而非天马行空、想当然地胡乱翻译。且有针对性地强化记忆了“其”有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气“还是”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很有价值的。
  (3)、培养学生的“踩点得分”意识。
  其实培养了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也就培养了他们“踩点得分”意识。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踩点得分”意识非常薄弱,看到给出的句子,不会去思考,这个句子哪些字词可能是考察的重点,也就是一定要翻译出来才给分的。哪怕整个句子的大意你翻译对了,而这个关键字你没有译对或是没有明确地翻译出来,都会扣分。比如上面那个把“以状闻”翻译成“以表忠心”的同学就没有踩点得分意识。这里的“状”“闻”都没有很明确地译出来。而通过“白译文”和“文译白”这两种方式交叉训练,让他们学会判断,哪些是关键词,并知道这些词是一定要译出来才有分的。久而久之,他们对待翻译题就不会那么大意和随便了。
  总之,学生做翻译题时,总体显得较急躁,因为看不懂文章,急!越急则越看不懂。又加上没有严谨的答题习惯,有些也许本来会做的,或是只要稍微冷静点就能做对的,也做不对了,甚至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答题习惯,知道做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训练之后,我想,学生的文言文翻译题得分应会有所提高。
  以上的几点内容只是自己在这轮文言文复习过程中或之后所积累的,有些方法是自己实行过的,有些只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总结的教训,也许有些方法还不成熟,权且当作自己这一年的所谓“经验”吧,或许能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学生写文言文检讨篇2:《木兰诗》的教学反思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的教学反思篇一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孙老师这堂网络课的导入非常自然,说是带来一款网络游戏《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 “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 ,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三、改进措施

  1、“读木兰”这个环节要加强,加强朗读。

  2、“译木兰”要加强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学生写感想时出现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应予以指导,保持汉语纯洁性。

  《木兰诗》的教学反思篇二

  《木兰诗》教学反思

  我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按照 “朗读诗歌——了解情节——疏通文意——揣摩语言——体会主题——背诵积累”的步骤来欣赏这首乐府民歌,课前的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实际课堂组织教学当中,效果却不够理想。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问题,也许是作为一名新教师的关系,在这堂课的组织教学上我仍然使用了传统的串讲法进行教学,过分注重了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这堂公开课,我的这个缺点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今后我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木兰诗》这篇课文我在教学设计中计划用二个课时来完成,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课文字词语句翻译以及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上。第二课时的教学,这就要求我在第一课时完成对全文的正音、字词翻译、音节停顿,进而将课文熟读成诵的教学任务,以便第二课时展开对花木兰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思想的解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第一课时并未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影响到了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课文,二是也影响到完成自己备课时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而我也没有根据第一课时的授课情况对第二课时内容及时做出恰当的调整,这一点暴露了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说是我在教学准备上存在不足。

  《木兰诗》的教学反思篇三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导入新课我就用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片段,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拉近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另外我设计了多组竞赛题目,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加强他们的诵读能力。

  一、

  抓住情节,了解课文

  文言文语言精练,让学生觉得没有现代文的容易理解,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所以上课之初,我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录像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让学生通过对各段故事情节的简述感知到课文的大概内容,再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木兰身穿戎装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军的艰辛,感悟花木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花木兰是一位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女英雄。这是教学的基础。

  二、

  深化问题,自主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在课文的复习中,我设计了一些选择题,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深化,让学生在自己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有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另外,有些题目以学生自我感悟诵读,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诵读有侧重进行指导,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加以巩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诵读体会,激发感情

  诵读有利于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语文课堂教学就应书声琅琅,情趣浓浓。从学生们学习时的反映可以看出,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和多种形式的竞赛题目,引导学生去诵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听他们的朗读,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浑身是胆的花木兰驰骋在沙场上。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让学生通过背诵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在朗朗书声中巩固语言,理解语言,从而学会运用语言。这一课时的内容挺多,但由于学生积极投入,整堂课感觉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木兰诗》的教学反思篇四

  这节课让我感到,课堂教学做到既真实又扎实,既生动又生效才是一节好课。这节课使用了EEPO方式中的要素组合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加强他们的诵读能力,努力体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等特色。首先,我认为我这节课的优点有:

  (1)课件制作比较精心,经过认真整理,化繁为简。课前我花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准备课件,为的是更好的梳理课文思路,让学生目的明确。

  (2)分析文本和学情,找准切入点和实破口。

  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本课时的设计理念,木兰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把“通过课文原句,找出人物形象”确定为本次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也是本次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认为这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找的比较好。

  (3)注重朗读,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朗读的语调、语速、情感方面,我都认真点评、引导、分析,学生的朗读比较理想。

  (4)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6人小组合作完成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成果呈现多元化,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一开始的“温故知新”环节,此环节设计意图是想感悟诗意,检测学生前一节课学习情况和概括能力。不过学生还不在状态,我的调动还不到位。一两个学生后,状态恢复,回答和朗读渐入佳境。

  其次是经验不足,第二个教学目标没有全部完成到位。只抓木兰形象,忽略分析本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并且没能实现在课上讲本诗背诵下来。

  EEPO有效教育,是教师有效的指导,有效的调控,更是学生有效的学习。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学习,这么做,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能够有效的被激发出来。而自己只当后台老板,从旁指点,甚至把自己也作为同学们中的一员来参与学习,这样不单起到了监督学习的作用,还让学生感到老师非常亲切。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

  我还要多花心思,继续实践EEPO模式,让课堂变得更扎实,而不只是一个花架子!

  《木兰诗》的教学反思篇五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著名民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如何上好这一类的诗歌鉴赏课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琢磨的。关键在于怎样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欣赏古典文学,提升古典文学的修养,而不是上成简简单单的一节课。

  一、探索诗歌教学,与课堂思路相结合。

  这节课我主要就是考虑以朗读和分析木兰形象作为主线,体现诗歌教学的特点。因此,设计为“朗读诗篇----赏析诗歌-----朗读诗篇-----认识木兰-----聆听豫剧-----想象表演------构思练笔-------赞颂木兰”这样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教学,让语文的人文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这样设计也是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因为一直以来不是说学生不重视诗歌的鉴赏,即使教师平时又有几个重视对诗歌的鉴赏教学呢?鉴于此,我认为首先就是加强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味道读出美感读出意境;

  二、抓住朗读教学,在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力量。

  在朗读中感悟形象,木兰这样一位千百年来备受喜爱的形象,如何准确解读不仅需要学生会借助文本解读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才是重要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形成民主气氛。因为自己朗读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在看到网上有非常纯正的朗读时就决定用名家朗诵来营造一种朗读的氛围,再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走进文本之中真切感受木兰的伟大形象。在第一次讲的时候,按照这种思路进行,学生自己在下面读的很不错,然而当让他们主动起来展示时,就有些扭扭捏捏的不敢起来,是课堂陷入一种沉闷氛围,究其原因其实不怪学生不主动,还是我们平时教学上训练的不够,尤其是朗读的训练上比较的缺失,没有还语文课真正的语文味,所以才使学生不敢站起来朗读。这启示我自己今后一定要重视朗读的教学,不能使之成为一种形式而已。

  再者,以读促写是落实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想充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准确的百搭和写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额,因此,我在写这个环节上注重学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尝试表演加写作,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三、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即教师引领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教师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好的切入点使课堂衍生着意外和精彩,使师生享受这解牛析薪般的快感。

  《木兰诗》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赞歌。“英雄”是什么呢?英雄就是保家卫国的人,会打仗,很勇敢。可是关于“打仗”就写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作者却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木兰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凯旋归来及家人团聚的欢乐。因此本文立意的重点不是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而在于她是一个“女英雄”。战争的责任本来并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子,她承担起了“阿爷”和“长兄”也就是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不单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她主动参战,为国而战,立了战功却辞官还乡,享受父母、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文本突出的恰恰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木兰还尤其为自己成功的掩盖了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

  所以,我便抓住“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从什么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

  四、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个性解读

  “追问”,在已提出问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甚至出新出彩的问。“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而我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现有的对诗歌的理解做出迅速的判断,并且巧妙地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追问,更有利于对文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同时在《木兰诗》课堂中也存在这缺陷。在如何能让学体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其实,让每位同学都能提笔来写一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我意识到,在分析木兰形象这个环节中,我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上做一些旁批——你从哪些情节了解到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旁边标注出来,这样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是在生字词的训练方面,某些同学回答错误,我却没有意识到,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总之,诗歌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训练,但有些细节在这堂课上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们的教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肯定、否定与再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进步的。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正因为遗憾,它才吸引我不断前行,不断追索!

学生写文言文检讨篇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篇讲述鲁肃与孙权之间的故事的古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全班齐读。

  (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5)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三、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模仿表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②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③课后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不可不学 学习的必要性 正面描写

  劝 现身说法 学习的可能性 人物对话

  结友而别 鲁肃的言行 侧面烘托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119个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故事性很强,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对刚刚步入初中的弱班同学,我想不会有太大难度,我把教学目标定得比较低。从施教过程看,有启发之处,有不足之处。

  本堂课的优点是:重难点突破较好;环节设置到位。缺点是:问题设置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够明确,让学生无所适从;老师在导入、教学环节衔接方面还应讲究些艺术性,小结时要有针对性地突破重难点。

  经过认真反思,我不仅认识到本堂公开课的缺陷,而且意识到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不敢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总是试图设计一个个框框把他们圈住,希望他们按照我的思路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到达我的预定目标。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是极大的障碍。

  其次,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发展型、学习型的人才。可我在教学中“沉”得不够,往往是充当教材解说者的角色。总想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全都灌输给学生。细想之下,才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是学不完的,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作出恰当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再次,对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生搬硬套,结果只学到皮毛未掌握其精髓。其实,方式方法好不好,并不在于它新颖不新颖,而在于它适合不适合教材和学生。最后,我还感觉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不很适合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了,因此,多接触新鲜事物,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也是今后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301/

推荐访问:关于检讨的文言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