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故事|长篇纪实《风雨毛乌素》

来源:话题作文 时间:2019-03-22 05:30:03 阅读:

【www.bbjkw.net--话题作文】

长篇纪实《风雨毛乌素》

  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受好评

  天津日报 2015-07-13 00:00

  本报讯(记者 周凡恺)一年前,本市知名作家岩波在中国作家协会和天津市作家协会的支持下,赴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地区体验生活,最近,他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风雨毛乌素》已经出版,并广受好评。

  去年,岩波来到毛乌素沙漠,与治沙英雄石光银同吃同住了两个多月,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岩波表示,石光银是我国治沙最成功的典型代表,写好他不仅是我一生的光荣,同时也会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因每天和石光银朝夕相处,他与石光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石光银的性格及各种生活细节、治沙办法和经验,为长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作家还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有治沙公司在岗和退休的员工,也有市县及国家林业部门的老领导和媒体人士,使写作视野更加开阔。

  描写石光银不凡业绩的《风雨毛乌素》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年“七一”期间,石光银治沙公司召开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邀请了中央机关及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近千人参加,其中每个人都得到了这本书。陕西榆林市委宣传部领导表示:这部作品非常成功,是有史以来叙写治沙故事、叙写石光银的最突出的作品,我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也要人手一册,作为学习贯彻中央“三严三实”精神的辅助材料,并将改编为影视剧。(中国作家协会)

  【相关评论】

  拜读岩波《风雨毛乌素》

  悫悫小书斋

  《风雨毛乌素》是著名作家岩波先生的第十四部长篇著作,是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该作客观、真实记录了位于内蒙、宁夏、陕西交界处定边县的治沙英雄石光银同志的治沙经历和丰硕成果,及其“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精神。岩波先生早就关注中国的生态问题,在中国作家协会和天津作家协会的支持下,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家那样——也是他的作家责任感使然,深入生活,不顾惜自己年近花甲,头顶炎夏的烈日,与著名摄影家深入毛乌素沙漠地区,和治沙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文革前要求的干部“三同”);与主人公朝夕相处;遍访当地群众和上级有关领导,跑了几千公里路程;凭籍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和创作经验积累,用最短的时间创作了这部气势磅礴地弘扬主旋律、充盈正能量的纪实文学。

  拜读佳作以后,掩卷不由得仰天长叹,两个月时间、二十四万字,将治沙英雄石光银半个世纪的经历描述的真实客观,栩栩如生;将主人公与时俱进、在社会大浪淘沙的洪流中方显出西北汉子本色的个性描写得既有立体感,又有分寸感;引领读者走进沙漠,走近英雄,走近这个治沙群体,领略毛乌素农民兄弟的沙漠绿洲,感受陕北汉子们所拥有的淳厚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使读者开卷有益、登高望远,看到了我国在世界地球家园的环境保护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以文学载体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小康社会树立了榜样。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岩波先生的这部创作完全是“公益性”的,顾名思义,作家从深入毛乌素到作品出版,前后一年的时间,纯粹是义务劳动,分文不取。

  这部佳作,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励志教材,更是供各行各业人士在职场做人、供职充电、借鉴人生经验的“他山之石”。

  《风雨毛乌素》以文学载体记录、描述、再现了西北汉子、治沙英雄石光银的立体形象。

  岩波先生准确把握、驾驭纪实文学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学的的特点,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以石光银的生活细节为材料,塑造出个性丰满、成果卓著的治沙英雄,奉献给社会一个立体形象。

  岩波先生的笔端,从几个角度把握、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及其业绩。作家(还是用《风雨毛乌素》)在特定的历史时势中记录、描述、彰显主人公的业绩及其秉性。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自幼受到沙暴的肆虐袭击,八岁时曾在放马的路途中被沙暴卷出三十华里,同行的伙伴葬身沙丘,而多年来饱受贫困饥饿更不必说。他十八岁入党,先后担任队长、大队长,二十岁担任村书记,这是六十年代初最年轻的干部了。在全民“吃大锅饭”而不得温饱的时候,他率先给农户留“自留地”;为挣出树苗钱而去内蒙古贩马,导致“运动”来了挨批斗,就在被冤枉被批斗的时候仍念念不忘发展生产;在误伤人命服刑期间,因菜种得好而备受各方面嘉许,并治沙初衷不改,以至于获减刑出狱后立即走马上任农场场长;率先“承包”国营农场实行责任制治理沙地;举家搬进风沙口,立军令状,把全身心交给治沙事业;率先将“股份制公司”引进农村治沙事业等。五十多年里,他承包“风沙口”,移居“四大壕”,三战“狼沙窝”。苦和累自不必说,还要冒着被风沙卷走、埋葬的生命危险,其对生命的威胁程度,不亚于铁马冰河刀枪剑戟。他创造了全国几个“第一”:他是全国劳模中第一个治沙英雄,他是成立公司进行企业化治沙的第一人,又是以股份制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治沙的第一人,他还是获得“世界杰出林农奖”荣誉称号的第一人。堪称现代的老愚公。

  作家在描述石光银的事迹的过程中,适时引用一些相应年代的歌曲、信天游、民谣,如《社员都是向阳花》反映的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生活,《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幸福不会从天降》歌唱的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情怀,《信天游》是毛乌素当地的风情。能让读者在这些歌唱艺术中理解和感悟到当时主人公的理念、行为,都是与社会形势同呼吸共命运的。所以让读者了解主人公生活的年代,更能理解“时势造英雄”的含义。

  更值得点赞的是,众所周知,那个年代是处在“左”的形势下,政策就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如果越出政策范围而行为,就会“犯错误”甚至“犯罪”。石光银未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采取的“自留地”、“承包”都是不符合当时政策的。但是他实事求是,大胆改革,以“蹭饭吃”试探书记郭天成的态度,郭天成内心支持但表面上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允许石光银“暗度陈仓”。这个情节启发我们,无论社会风云如何变化,“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的法则不变。当政策的某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时候,到了基层干部群众这里,都是从有利于民意、民生的角度理解和行动的。郭天成类型的基层干部实践了这个法则,作家岩波先生为人民代言,弘扬了这个法则。

  作家在细节中表现西北硬汉亦柔情。

  作家通过与主人公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遍访乡亲,获取了很多石光银的故事,他以这些故事作为枝干,对细节进行了合理演绎和虚构,合情合理地、多侧面地展示了主人公任凭社会风云怎么变换,治沙初心不改的雄心壮志。在贫困不得温饱的光景下,穷则思变;在被冤枉被批斗的会场上,思索治沙的蓝图,在过失伤人服刑失去自由的日子里,信念阳光……这是作家让我们看到的西北汉子豪杰的一面。但作家还展示了石光银柔情的一面。表现在:

  石光银与大翠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也没有海誓山盟,石光银是大翠心仪的男人,大翠是石光银心中的传统女人,他们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结合,又遵循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大翠对他治沙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键时候的出谋划策,应了那句老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作家让我们看到一个以德报怨、施善聚善的石光银。村民姬善峰想贩马挣钱,但买马需要介绍信,石光银为了不让大队会计作难,私下里刻了一枚一次性的公章,帮助姬善峰过了难关。事后姬善峰诬陷石光银私刻公章,使石光银被批斗。但石光银以德报怨,帮助姬善峰一家脱贫逐渐致富,赢得了恩将仇报之人的人心;孤儿马六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石光银收他为干儿子管吃管住,并安排给他投资帮他盖房子,操心给他娶婆姨,把他引领到治沙事业上来;附近村民放牧破坏了林木,他以酒招待,团结他们共同治沙,既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又扩大了治沙队伍,成为两全其美的事情。

  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石光银痛失爱子,对于进入老年的他无异于灭顶之灾。是他把儿子培养成治沙精英,他在痛失爱子的同时也失去了他治沙的传承人,都说子承父业,他却要子业父继,他在掩埋爱子的第二天,便召开公司大会,研究布置下一步方案。何当悲壮呀!感动的读者也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当儿子出了车祸,英年早逝以后,公安局要对儿媳进行拘捕甚至判刑。石光银出于对大局的考虑,毅然摒弃前嫌,将儿媳领了回来,当婆姨大翠不原谅儿媳的时候,又是他出面给予了结,使儿媳大受感动,铁了心在丈夫去世后仍然一心一意跟随石光银治沙种树。

  作家彰显了先富带后富公益为先的典范

  我们在《风雨毛乌素》里看到,石光银治沙不是孤军奋战,有父亲、婆姨等家人的支持,有上级领导如书记郭天成、副主任胡雪林等的保护、支持,更有志同道合的团队齐心协力。他起初承包植树种草的时候,有七位合伙人。后来成立公司的时候,有十三人结为金兰之好,成为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他带领的团队成员尽管也曾有的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动摇过,但最终还是像磁铁一样互相吸引在一起,使治沙事业逐渐走向辉煌。

  石光银在客服重重困难治沙逐步成功的过程中,也不断适时做公益事业,如为了加强沙漠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变“沙路为马路”。为了村民的孩子就近上学,筹集资金创建了“黄沙小学”,并带头捐款。改善了沙漠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造福一方。

  我们看到一位顺应社会改革开放的大潮,坚持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勤劳农民,带领小范围的乡亲脱贫致富以后,没有小富即安,而是向风沙更肆虐、治沙更艰苦的地方进军,他认为“一把手不仅是引路人,还应该是发动机”,治沙和带动大家脱贫、共同致富同步,帮助残疾人刘二倔,贫困户邢志刚等贷款、栽林地,一两年脱贫。后又制定了新的规划:逐户落实致富规划,在哪里建房、造林、造田、打井、架高压线等,都有招有对,井然稳妥。[p176]当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只许种树而不能砍伐,很多群众看不到利益而退出治沙队伍的时候,石光银又背着沉重的债务贷款兴办副业:奶牛场、矿泉水厂、砖厂、马铃薯育苗基地、樟子松育苗基地等企业,经过殚精竭虑赢得利润,再反哺主业,养林护林。这样的境界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绝无仅有。稍稍有了积蓄之后,又把贫困地区的50户农民引来建立移民村,帮这些穷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当这一切完全在石光银的热土上实现了的时候,他也没有大富昏头,他的治沙事业也更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不断更新树种,使能够生存几年、十几年的树木达到百年;由脱贫治沙上升到环保综合治理,由生存需要上升到了发展层面,并发扬老愚公精神,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风雨毛乌素》在叙写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让读者产生读专业书、枯燥乏味的感觉,反而会让读者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崭新领域、进入了一个故事的过程、进入了一个刚刚开篇的悬念,会急于看下去,从而找到结果和终点。这样的阅读体验,来自作者对石光银事迹的叙事技巧和周密构思。这本书看起来岩波只用了两个月就写完了,实际岩波研究石光银的资料已经有两年时间。他在赴毛乌素沙区的时候,故事脉络早已了然于胸了。他深入毛乌素的目的,一是寻找鲜活的原始的故事,二是亲身体验治沙种树是什么滋味,三是深入所有当事人的内心,探寻故事发展的轨迹。当事人不一定对以往的事件经过完全记住,但他们往往记得住当时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岩波则抓住这种心理状态进行合理演绎与虚构,让事件呈现出立体感,并一下子鲜活起来。这样的写作,在通篇作品中占到30—40%的比例。同时,岩波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也进行了合理的演绎和虚构。即根据当时事件发生过程而推导和联想到必然出现、肯定发生的心理活动。如此两方面的相互补充,使故事和人物都丰满起来。

  《风雨毛乌素》的创作过程,就是作家实践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的过程,产生的成果,就是作家心血与实际生活相混合的结晶。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去年夏天,正是沙漠高温的季节,作家岩波先生和摄影家高蕴辉先生在中国作家协会和天津作家协会支持下,乘上西去列车,来到三省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地区,走近治沙英雄石光银同志,走进他的公司,采访,体验生活。回来后创作了二十四万字的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传播治沙英雄的业绩,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造福人民的精神,奉献给社会一部荡气回肠的创业励志著作,开了公益文学的先河。今年七一,石光银的治沙公司举行成立30周年庆典,中央机关、省市县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其他与会代表,来了近一千人,岩波的《风雨毛乌素》成为会上发放的纪念品。许多已经读过此书的上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皆对此书给予充分肯定和热烈赞许。榆林市委宣传部领导还说,要购买500本发给市委机关,人手一册,做为学习贯彻中央“三严三实”精神的辅助材料;很多人抢着请岩波先生签名留念。而岩波先生此次西行和创作,完全是公益性的,也就是说,没有分文稿费,但岩作家乐此不疲。他把以文学载体普及环保意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视为作家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据说,类似的公益创作,他还承担过很多次。也正因为如此,岩波先生创作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硕果累累、精品不断。令读者由衷地高山仰止。祝福治沙英雄石光银同志沙漠绿洲之梦逐步成真,健康长寿。祝福岩波作家的创作之路宽阔,前程锦绣,多出精品,以飨社会!

  岩波不是一个异数

  ——《风雨毛乌素》读后感

  天津作协会员:管淑珍

  在当下文坛,异数似乎是一个褒义词,一般来说,是用来夸人的话。不过,我则愿意宣称——岩波不是一个异数,他的创作与潮流和时尚是背道而驰的。初识岩波,是在天津作协第四届重点扶持项目签约会上,此前,虽然在不同场合见过,但是,并未深谈过。既相识,又同路,每次散会,就与岩波一起在地铁中畅谈人生与文学,说出来或许无人相信,每次谈话,谈的大抵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内容,一路高谈阔论起来,令同车之人颇为诧异:当下还会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吗?

  熟识一些后我才知道,岩波的人生位置并不卑下,在单位,他已经干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却毅然决然地将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创作上来,这种决心和勇气,令我瞠目结舌,以我愚见,岩波比起那些左手势位金钱,右手笔墨纸砚,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文坛异数们,显得过于执著而耿介了。

  我说岩波不是一个异数,是因为他居然创作《风雨毛乌素》这样的一本书。当下文坛,似乎可以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个字来形容,“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植《与杨德祖书》)亦是人才过剩现象的真实写照。被某种热情驱使的才子才女们纷纷亮招,大多以翻新出奇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与之相比,《风雨毛乌素》是一个受累不讨好的创作任务,岩波却干得兴致勃勃,每次谈到毛乌素,都像谈起久违了的故乡。他对毛乌素的热情,引起我的好奇,我急于要了解他创作这本书的真实动机,我一直认为,作家在创作任何一部作品时,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驱动力。

  岩波创作《风雨毛乌素》这部作品的驱动力,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一篇中所说的“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不谋而合,形式只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本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风雨毛乌素》内在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而沙漠化,更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许多时候,人们对英雄这个称谓是存有偏见的,一般来讲,英雄的概念都囿于人与人的关系中,好人战胜坏人,即是英雄。而大家往往忽略了一点,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创造条件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也是一种英雄行为。石光银所率领的团队为治理沙漠大量种树,他们所种的树“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半还要多”,这种勇气、毅力和恒心,是一个真正英雄方能具备的。

  《风雨毛乌素》这本书可以洞悉作者的历史观,从一个作家的历史观则可以分析他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

  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年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那些水肥草美的地方,都成了秦朝的疆域,而“胡人”也不敢到此来放牧了。历史过去了,如今,那些水肥草美的地方,几乎都成了不毛之地,沙尘暴甚至吞噬过不少人的生命,石光银童年时的伙伴虎娃就是这样被沙尘暴卷走的。

  许多人对历史的理解就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乃至民国,仿佛只有过去了的才是历史,纵观古今,瞻前顾后,假如我们能够站在未来的高度看今天,一切皆成历史,而石光银则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英雄人物,岩波这样一位历史的记录者,其眼光和胸怀,显然与庸常之众迥然不同。

  岩波将石光银看成一个有异秉的英雄,他在书中这样写道:石光银不是一般人,是个龙种,他脖子后面有梗子,那是龙鬃。

  将一位治沙英雄描写成具有异秉的人物,这样比较另类的历史观,让我想起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本纪》,以一个失败了的英雄项羽与功成名就而位列九五之尊的刘邦相提并论,以“本纪”冠于项羽的传记,应该说,是司马迁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手法。《史记》中有十二本纪,其中所叙,上有三皇五帝,下有开国明君,中间夹着一个项羽,体现了司马迁不同凡响的历史观,而司马迁在描写历史人物时“不溢美,不隐恶”的严谨态度也被岩波很好地学习应用了。岩波笔下的石光银是一个有缺点的英雄,他不识字,而且,他不识字的原因有点另类,年少气盛的石光银是因为跟老师赌气才不上学的。初读此处,颇不理解,如此刚愎自用的孩子,实在让人感觉有些不悦。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大凡豪杰志士,除了具有常人不具备的优点之外,也必有一些怪癖,脂砚斋点评《红楼梦》时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套用此话来评价石光银——“真正英雄方有一陋处”。石光银对待来自大城市的采访者,以一句“我要给你们来自大城市的人一个下马威”,彰显了个性,确实体现了塑造独特的“这一个”形象的创作理念。石光银的性格是果敢而坚定的,他在1984年签订治理沙漠的合同时,其严峻性可与“安徽凤阳小岗村私分土地的生死状相提并论”。饱受沙漠化之苦的石光银,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以壮士一去不复回的精神上阵了,从此,开始了一场与沙漠苦苦争夺绿色植被的战斗,这期间经历了无数常人难以想像的挫折与困难,也牺牲了家庭利益,还损害了身体健康,石光银甚至牺牲了儿子的宝贵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英雄情怀啊!真是值得大书特书,并且永远载入史册。

  在《风雨毛乌素》中,“额、磕、尔格”这些方言的穿插运用,以及用白描手法进行的景物描写,自有一番“味在咸酸之外”(司空图倡导的诗歌学理论)的意韵。在场感的营造,既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功夫,亦是作者与人物命运水乳交融的最终体现。

  《风雨毛乌素》的封底赫然写着,上架建议:文学/非虚构。对于非虚构,我一直心怀警觉,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总是在问:文体创新或云体裁的变化,是在怎样的情势下才产生的?换言之,是原有的文学体裁限制了作家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的有效反映了吗?不论怎样,非虚构这种写法,在岩波笔下,既不突兀另类,也不生硬做作,叙事与描写,都在一条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壮阔的河流中流动着。也就是说,岩波没有闲情逸致打着“非虚构”的幌子招摇过市,忧思忡忡的他一心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对话之中。

  关于岩波的非虚构创作,我还想多说几句。日本作家南条竹则针对纯文学销路下降的现象,提出一个“中间文学”的观点,即创作一种介于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小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他特别强调,这种“中间文学”还必须由纯文学作家来完成才会获得成功。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曾经探讨过,我认为,岩波心中对读者的期待,始终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沟通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岩波擅长中国画的创作,在古代画论中有一句话也适用于他的文学创作:技进于道。技巧的运用永远是为问道人生这个伟大目标而服务的。因此,岩波说:“真正的高手,应该是让自己回到历史当中,以‘当事人’的角度和口吻讲故事。”在作者与读者在价值观上取得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可读性,是岩波坚守的底线。胡适在读到苏雪林批评鲁迅的文章时曾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扪心自问,我的这篇书评,大体持平,不偏不倚,尽量保持着持平之论的水准。至于读者怎样理解这个问题,人言言殊,或许通过某种读者论坛,方能揭晓这个答案。

  敢叫日月换新颜

  作者:刘炜

  《风雨毛乌素》是一部可以唤起自强、忧患意识及令人肃然起敬的上乘之作。开篇一首诗即道出了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交界处的毛乌素四万余平方公里沙漠的特点:“冬冷夏热无活物,人畜走上往下陷”。毛乌素也曾有过水草丰美、也曾有过风光宜人,可由于战乱和过度开垦等原因导致这里地面植被永久破坏,使得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只剩下这“浑浑莽莽一大片,遥远前方看不见”的茫茫大漠。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歌颂祖先们的睿智、耐劳,他们修建了被称作“世界第七大奇迹”的万里长城,将中国大地划出了一道分界线:城内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城外的人放牧牲畜循水草而居,阴山脚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城内城外均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虽然后来因种种天灾人祸让大量肥沃的土地慢慢沙化,可是我们不是还有万里长城吗?连凶悍敌人都奈何不了的长城难道还挡不住风和沙子?而且我们的邻居,举国建于沙漠中的蒙古国,不也过得好好的吗?不过,如果在读了《风雨毛乌素》后,所有的这些想法都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只留下对沙漠吞噬灾害的正视和对先前幼稚想法的自嘲。虽然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可书中提到,沙魔正以每年30万亩的沙化速度不断的蚕食,拥有再多的土地也无济于事。闻名遐迩的敦煌莫高窟、国家制定的18亿亩可耕地红线,都受到了沙漠化的严重威胁。也就是在这种危急关头,居住在毛乌素沙漠边上的陕西定边农民石光银挺身而出,以他为代表的治沙英雄们植树造林抗击沙魔,一干就是几代人,为世人作出表率,堪称当世愚公。

  把石光银老英雄比作愚公,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都知道,愚公敢于移山的动力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老英雄石光银治沙所要面临“沙进人退”的压力却是每天每时都在上演。或许有人会说,愚公移山只不过是虚构的神话故事,学他干什么,要学就学智叟,与其跟沙漠过不去不如索性搬家。是啊,老英雄石光银的父亲石发富就是从别处迁到定边,石发富拉骆驼跑运输一走就是好几年,一路上见多识广,还愁找不到个新家么。可是,石光银老英雄没有这么做,反而倾其一生都在进行着治沙大业。那么,石老英雄治沙的信念又源于什么呢?用书中那句评价石光银之子石绿洲的话来概括再适合不过了:“一个人最初的意念往往成为心底的种子,种下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实。”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孩童时不喜读书,他偶遇一位老婆婆磨铁杵作绣花针,被这种执着精神感动的小李白从此发奋攻读终成大器,被后人冠以“诗仙”大名;元朝末年贪官污吏横行,农民朱重八的父母竟因饿死,憎恶的种子被幼小的朱重八深埋心中。后来,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称帝后的他大力惩处贪官即使因滥杀背负恶名也在所不惜,权当是为父母双亲报仇了。和李白、朱元璋一样,老英雄石光银治沙的信念也是在儿时就已确立:那年大漠深处牧草边,三只骆驼一匹马,还有两个玩弹球的小娃娃,远远望去仿若一幅优美的画。可是忽然狂风大作沙暴袭来,将八岁的小石光银卷起刮出很远很远,待他醒来时已经是离家三十里的内蒙境内,幸得好心人相救而后被阿爸接回家中,而那个叫虎娃的小伙伴却永远的离他而去,虎娃留下的,就只有自己口袋里的那颗小小的玻璃球……“额日你狗怪的沙漠,额一定要制伏你!” 这可能是老英雄石光银最早的治沙誓言,也是他用了一生去为伙伴履行的承诺。

  从二十岁开始算起,今年已经古稀的石光银治了半个世纪的沙。从最开始为了粮食增收围绕定边圪垯套村简单的植树种草治沙治碱,到在村南1.4万亩的沙荒地栽树;从承包无人敢接的四大壕村3000亩农场沙漠,到三战环境极其恶劣的长茂滩林场狼窝沙5.8万亩荒沙。支持治沙的伙伴也从仅有爱人大翠、领导郭天成等几人支持到志同道合其利断金的七人组,从拉起一支五百余人的治沙队伍到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以企业经营方式治沙的公司。半个世纪来总共治理沙漠25万亩,有人按每亩土地植树百棵的保守算法,25万亩土地就是2500万棵树,如果将这2500万棵树间距一米的排开,围着地球赤道绕上一圈半都绰绰有余。石光银老英雄还作为中国的治沙代表两次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世界级会议,获得“世界杰出林农奖”,成为了事业与人格都臻于成功和圆满的人(本书作者岩波语)。

  归纳起来的话,石光银老英雄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岩波先生在本书后记中已经道出,这里再去重复的话略显多余,不过许多事情的成功往往源于众多微小的细节与合力,如书中评价石光银贩马攒树苗钱一事所说,这是综合力量的结果。岩波先生在其《地下交通站》中更引用了恩格斯的话:“很多历史事变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由于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石光银老英雄最终的成功也正是由无数个微小力量综合交错的结果。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石光银老英雄的父亲石发富只是一个老实规矩的平凡庄稼汉,搬到圪垯套村这个穷乡僻壤靠给别人跑运输为生。可穷山恶水却没有出刁民,相反在他身上却折射出难能可贵的良善精神。“骆驼这牲畜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你虐待它,可能它当时不发作,但关键时刻会报复你”,记着主家的告诫,石发富在带着骆驼跑运输时给它们喂鲜草、喝清水,抿盐巴,还让骆驼踩着自己的后背过河。所以当沙尘暴袭来时骆驼自发的围成圆圈保护主人,人畜落水时又稳稳的泅水给攀抱着的主人以安详。石发富带着小石光银跑短途时每逢下雨父子俩就躲在骆驼搭起的油布下,骆驼懂事、忠厚、耐力,绝不会中途趴下,这一切都被小石光银看在眼里。“养不教,父之过。”老爸石发富没有什么谆谆的言语,但他做人的良善和骆驼的吃苦耐劳在小石光银心里早早就播下了同样品质的根芽。书中石光银曾经违反纪律私科公章给村民姬善峰救急,却反遭其恩将仇报的告发被关入牛棚改造,平反后的石光银竟要保释姬善峰而后还与其结为兄弟,连公社书记郭天成都说出“你没有文化,但所思所想、为人处世让有文化的人都自愧不如”的感慨之语。后来石光银又先后做出收盗卖树苗的马六作干儿子让他走上正途,无偿帮助贫困的刘二倔、邢志刚脱贫致富成了万元户等一系列的感人善举,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善举与他儿时随父亲跑运输受到父亲甚至骆驼的正能量感染是绝对分不开的。

  其次,关于文化的问题。八岁的小石光银因为打了欺负同学的老师侄子而被退学,因此一辈子都不识字。书中石光银老英雄也总是抱怨没文化带来的麻烦:因为没文化,每次到别的乡村学习技术时无法做笔记只好多次往返;因为没文化,参加联合国会议出入海关需要签字时会臊得慌,后来开公司被骗子坑害更是没文化惹的祸。岩波先生在后记中也提到了没文化导致治沙过程“事倍功半”。不过,凡事总有正反两面,或许没文化在日后的某些人生阶段确实带来了许多麻烦,可正因为没有文化,青年石光银开始植树治沙时的行动和遭遇挫折时信念是异常的决绝,说干就干!绝不停留,绝不含糊,没有丝毫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在纸上侃侃谈兵者是根本无法理解壮士断腕时的悲壮,那不是白纸黑字所能讲明白的。三国时的马谡,自诩为饱读兵书深通韬略,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误的不单单是自己,还误国,误军!相反,当时在马谡身边有一位苦苦相劝的副将王平。史书上记载王平这个人大字不识十个,可没文化的他比起马谡更能把控全局果敢沉稳。后来十多万敌军来犯,守军仅有两万多,双方实力悬殊巨大。众将都认为应该放弃关城,王平力排众议率万人据守险要强退敌军,终成国之砥柱。在书中,石光银老英雄治沙也并非一帆风顺,老爸的泼冷水,之前别人植树治沙但以失败告终的前车之鉴,还有更是两战告负的狼窝沙植树,极大打击着石光银的信心,治沙团队因此差点散伙。如果此时按照别人的理论、听信“继续治沙就是违反科学”的所谓真理而就此罢手,也就不会有今日成绩斐然的英雄石光银了。王世襄先生有云:“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没有文化的石光银正如这“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的菜蔬一样,没有被挫折打败、没有被伪真理击倒,誓要治沙到底,终于第三战取得了成功!如此看来,有时候,文化反而成为了阻碍实际行动的桎梏。最为重要的是,石光银没有文化但不代表他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当初被公社书记郭天成批评时能引用党章反诘让郭书记大为惊讶、结婚不久就去邻县定边学习先进的植树技术、在看守所学习种菜、两战狼沙窝失利后去榆林学习新式的“障弊治沙法”,可以说,也正是孜孜不倦的学习才造就了不断进步直至最终成功的英雄石光银。

  再次,石光银老英雄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凡事均能以身作则。《论语》中有一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话,意思就是说当管理者领头人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去做;相反如果领头人自己就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也不会有人听从的。而石光银正是一位身正的领头人,无论是植树治沙时不惜力气扭伤脖颈,还是在看守所种菜拉大粪时的自告奋勇,全是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第一次圪垯套村治沙需要的树苗钱是从他自己做起,硬是吃草籽、榆树皮、糠麸从牙缝中挤出的。书中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承包治理四大壕村3000亩沙漠时七人组凑十万元树苗钱一事,当时七人组之一的村书记隆之冲全家年收入也不过是两百元而已,十万元,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玩笑。怎么办?凑!变卖家中过活的牲畜去凑!如书中所说,即使种树成功当年也不能受益,需要几年的一个周期,可在这个周期里家家的柴米油盐都要断顿,晚上煤油灯都不敢点了。即使如此,石光银毅然呵斥爱妻大翠,硬是将家中的羊群和唯一的骡子变卖,七人组中的隆之冲、关漠长也都是卖光了家中的牲畜。他们能这做得如此破釜沉舟、意志坚决,乃至最后整个治沙事业的成功,石光银这位领头人一直以来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没。

  最后,石光银老英雄的成功更离不开他的家人朋友。即使是英雄伟人,也是一点一滴摸爬滚打的历练中慢慢成长成熟的,而在这期间亲朋鼓励与帮携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青年石光银在被关牛棚时也有在撑不住时用老鼠药一了百了的打算,可贫苦老人旺信叔一番充满希望的朴实之语让他彻底打消了这一念想;石光银因夜晚重伤盗贼而入狱,后来老领导郭天成做了县长,他立即与监狱商讨将他破例释放。还有石光银一直以来的贤内助大翠,平心而论大翠嫁入石家后没少吃苦受罪,结婚时没有大摆宴席,在丈夫被关牛棚、入狱后完全是大翠一个人撑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变卖家畜时,石光银呵斥了爱妻赶着牲畜走远后,他也知道对不起爱妻,忍不住的痛哭起来。可宣泄够了回家时,看到的却是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的大翠,孩子们也非常懂事的不去动爸爸爱吃的炒果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此时此刻,既是英雄更是妻子丈夫、孩子爸爸的石光银再次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也正应了那句歌词: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英雄石光银成功的因素还有许多,如他的睿智,善于化敌为友收编破坏林地的放牧者;两战狼窝沙失利后的吸取教训百折不挠;还有像县长郭天成、林业部申主任这样负责任领导的鼎力支持,都是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岩波先生在书中告诉了读者一个不愿相信但又无法反驳的可怕事实:沙是有灵性的,谁敢治理沙漠,沙魔就会报复他,报复他的家人儿女,让治沙者痛苦一生!在老英雄石光银之前有一位治沙者李守林,他家房子数次被流沙掩埋,而李守林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靖边县治沙女劳模的丈夫因癌症去世;一直支持治沙的老领导郭天成的儿子、治沙老战友隆之冲均死于交通和意外事故。最为可怕是,石光银老英雄的儿子兼治沙接班人石绿洲,一位堪比父亲的硬汉,竟在3月12日植树节那天,也因交通事故撒手人寰。可惜英雄之子,天不与寿!白发人送黑发人,恐怕也是这世上最为痛苦的事情了。虽然极为悲痛,虽然大家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从悲伤中恢复过来,但老英雄石光银并未垮掉,治沙更不能停!我们并不清楚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沙魔,即使有,又能将所有的治沙者全部诅咒吗?如愚公那句人定胜天的“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一样,在治沙公司董事会上,老英雄将公司最多的股份给了孙子石磊,重用隆之冲的儿子隆翔北,未来的治沙大业将由第二、三代人继续下去!

  《风雨毛乌素》的后记中提到:本书出版后受到榆林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好评,市委机关购买了500册,要求机关干部人手一册作为学习贯彻中央“三严三实”精神的辅助材料。此外,本书还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好评和宣传中心金志成主任(书中林业部申主任的原形)的高度赞赏。时至今日,石光银老英雄治沙已经有半个世纪了,该用怎样的文字才能概括这种精神呢?书中给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名晚。如书中所说,这句话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象征,又是石光银的精神内核。不过,这句话虽然高大上,但用来概括半个世纪来的终极治沙目标却显得有些脱离地气。思前想后,如果加上宋代抗金英雄李纲描写老黄牛的“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嬴病卧残阳”就更能体现这伟大的治沙大业了。毕竟,“为民造福,让众生得饱”才是石光银老英雄倾其一生治理沙漠所追寻的目标。就像那年新婚燕尔的石光银,做了一个美滋滋的梦。在梦中,村里长满了绿生生的参天大树,乡亲们家家都吃上了白面馍馍,人人都在欢天喜地的唱信天游、扭秧歌。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257273/

推荐访问:长篇纪实文学 长篇纪实小说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地 看守所死刑犯长篇纪实 长篇军事纪实小说 长篇纪实文学研讨会 纪实长篇小说老街 毛乌素沙漠地图 毛乌素沙漠治理 风雨无阻 风雨同路 风雨咒 庭审纪实 纪实档案 风雨官道 纪实频道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