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九年级化学下册 练闯考

来源:英语演讲稿 时间:2019-04-26 20:30:05 阅读:

【www.bbjkw.net--英语演讲稿】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下面是www.zzxu.cn小学作文网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 练闯考,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化学下册 练闯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2分)(2016•湘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干冰升华 C.

  品红扩散 D.

  蜡烛燃烧

  2.(2分)(2016•湘潭)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3.(2分)(2016•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2分)(2016•湘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5.(2分)(2016•湘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B.用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

  C.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生活和生产有利无弊

  D.海鲜可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鲜

  6.(2分)(2016•湘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7.(2分)(2016•湘潭)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KNO3 C.(NH4)2HPO4 D.Ca(H2PO4)2

  8.(2分)(2016•湘潭)某同学经体验发现缺少维生素,该同学饮食中需要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

  A.米饭、面条 B.蔬菜、水果 C.瘦肉、鸡蛋 D.奶油、花生油

  9.(2分)(2016•湘潭)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A.A B.B C.C D.D

  10.(2分)(2016•湘潭)测定人体内体液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

  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

  11.(2分)(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12.(2分)(2016•湘潭)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13.(2分)(2016•湘潭)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化反应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14.(2分)(2016•湘潭)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15.(2分)(2016•湘潭)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3+、NO3﹣、OH﹣ B.K+、NO3﹣、CO32﹣

  C.Ba2+、MnO4﹣、SO42﹣ D.NH4+、Cl﹣、SO42﹣

  16.(2分)(2016•湘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17.(2分)(2016•湘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8.(2分)(2016•湘潭)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H2(水蒸气)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溶液(Na2CO3) 滴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CaCO3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9.(2分)(2016•湘潭)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20.(2分)(2016•湘潭)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

  B.该气体一定含有C2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4、C2H2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21.(4分)(2016•湘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

  (2)镁离子

  (3)3个二氧化碳分子

  (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

  22.(4分)(2016•湘潭)请从A、生石灰、B、氧气、C、小苏打、D、干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1)可用于人工降雨使用的是

  (2)能提供动物呼吸,却使食物变质的是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4)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

  23.(4分)(2016•湘潭)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

  (1)如图A、B是两钟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      .

  ②若B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      .

  ②若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4分)(2016•湘潭)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使得中国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式为C15H22O3,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对热不稳定,易分解,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蒿素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      .

  (4)根据描述请你写出一点青蒿素的物理性质      .

  25.(4分)(2016•湘潭)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      (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      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      .

  26.(4分)(2016•湘潭)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在图1中,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甲、丙在      ℃时溶解度相同.

  (3)图1中,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字母序号)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6分)

  27.(8分)(2016•湘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中含有      和      ,无色气体X为      (均填化学式).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3)操作a的名称为      ,在该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为      .

  (4)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28.(8分)(2016•湘潭)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      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值得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

  29.(8分)(2016•湘潭)为了探究酸碱等溶液的性质,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分别试验乙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实验灯泡不会发光,该组实验烧杯中装的药品是      .

  (2)NaOH子啊水中会解离出      和      等带电的粒子,所以可以导电.

  (3)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硫酸、盐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能解离出      .

  (4)往装有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滴加过程中国测得烧杯中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中b点除了表示温度最高、放出的热量最多,还可以表示      .滴加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灯泡发光的情况为      (填字母序号)

  A.亮度保持不变 B.逐渐变暗至熄灭 C.逐渐变亮

  D.由亮变暗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E.由暗变亮再变暗至熄灭.

  30.(12分)(2016•湘潭)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思考与交流】

  (1)上述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      ,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的是      (均填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

  (2)取上述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由于取用固体较多,在溶解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和      .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经过以上探究,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

  (5)为了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实验小组取22克该固体粉末,溶于110克水配制成不饱和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

  ②22克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需写出计算过程)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需写出计算过程)

  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2分)(2016•湘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研碎 B.

  干冰升华 C.

  品红扩散 D.

  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胆矾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品红扩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6•湘潭)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钠等物质.

  【解答】解:A.NaCl、氯化钠、食盐,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故正确.

  B.CaO、氧化钙、熟石灰,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熟石灰应改为“生石灰”,故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O3、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故错误;

  D.NaOH、氢氧化钠、烧碱,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故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2分)(2016•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2分)(2016•湘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分)(2016•湘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B.用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

  C.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生活和生产有利无弊

  D.海鲜可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鲜

  【考点】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锈蚀后的铁除锈后仍有价值分析.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C、根据化肥、农药要合理使用,以避免污染水体解答;

  D、根据甲醛有毒解答.

  【解答】解:

  A、锈蚀后的铁制品回收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保护环境、节约金属冶炼的成本,故错误;

  B、用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故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不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易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D、甲醛有毒,海鲜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鲜,对人体有害,故错误.

  答案:B

  【点评】本题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6.(2分)(2016•湘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C、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D、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氢气不含有碳元素,能够燃烧,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不能燃烧;

  【解答】解: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B、用扇子扇蜡烛,之所以一扇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之下,不能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熄灭,故选项错误;

  C、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必须有助燃剂参加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D、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

  7.(2分)(2016•湘潭)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KNO3 C.(NH4)2HPO4 D.C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含磷复合肥料是指含有磷元素的复合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C、(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且含有磷元素,是含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2016•湘潭)某同学经体验发现缺少维生素,该同学饮食中需要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

  A.米饭、面条 B.蔬菜、水果 C.瘦肉、鸡蛋 D.奶油、花生油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米饭、面条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瘦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奶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2016•湘潭)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A.A B.B C.C 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2016•湘潭)测定人体内体液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

  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D、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2分)(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太阳能的特点进行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的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煤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

  D、根据可燃冰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太阳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不污染环境,属于绿色新能源;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煤中不仅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即使完全燃烧也会对环造成污染,故C错误.

  D、“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

  12.(2分)(2016•湘潭)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分析;

  B、根据火灾中逃生的正确方法分析;

  C、根据火灾中会停电等分析;

  D、根据火灾中逃生的正确方法分析.

  【解答】解: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

  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

  C、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故C方法错误;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暂时自我保护的目的,故D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掌握灭火的原理、自救措施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意义重大.

  13.(2分)(2016•湘潭)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化反应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题意: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的化学性质,及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正确;

  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所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

  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正确;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碳的化学性质、合金的特性,并能结合题意正确提取信息解答问题.

  14.(2分)(2016•湘潭)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此题有两个条件,一是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质量增加.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错误.

  C、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质量增加,故正确.

  D、石灰石化学性质稳定,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2分)(2016•湘潭)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3+、NO3﹣、OH﹣ B.K+、NO3﹣、CO32﹣

  C.Ba2+、MnO4﹣、SO42﹣ D.NH4+、Cl﹣、SO42﹣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OH﹣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Fe3+的水溶液黄色,故选项错误.

  B、CO32﹣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Ba2+、SO42﹣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6.(2分)(2016•湘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D、根据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否饱和考虑.

  【解答】解: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A说法正确;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B说法正确;

  C、溶质质量分数: =9.5%,故C错;

  D、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相等,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不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溶质的种类,物质溶于水吸热和放热情况,知道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17.(2分)(2016•湘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丁质量增加了8g﹣1g=7克,是生成物;乙质量减少了4g﹣2g=2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甲质量减少了6g﹣1g=5g,所以甲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是化合反应.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g:7g=5:7;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

  【解答】解: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

  B、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

  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g:7g=5:7,正确;

  D、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8.(2分)(2016•湘潭)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H2(水蒸气)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溶液(Na2CO3) 滴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CaCO3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灼热铜网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但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2分)(2016•湘潭)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

  A、a至b段是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说法错误;

  B、d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溶质种类为两种,故说法错误;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氢氧化钠增多,碱性变大,pH变大,故说法错误;

  D、c点时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溶质种类最少,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难度不大.

  20.(2分)(2016•湘潭)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

  B.该气体一定含有C2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4、C2H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 ):(9× )=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1:2,

  A.C2H4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正确;

  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

  C.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正确;

  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

  故选:AC.

  【点评】主要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推断时,要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21.(4分)(2016•湘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 P

  (2)镁离子 Mg2+

  (3)3个二氧化碳分子 3CO2

  (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故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 O;

  故答案为:(1)P;(2)Mg2+;(3)3CO2;(4) 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4分)(2016•湘潭)请从A、生石灰、B、氧气、C、小苏打、D、干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1)可用于人工降雨使用的是 D

  (2)能提供动物呼吸,却使食物变质的是 B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C

  (4)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A .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D;

  (2)氧气能提供动物呼吸,具有氧化性,也使食物变质,故填:B;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故填:C;

  (4)生石灰吸水,可用作干燥剂,故填: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23.(4分)(2016•湘潭)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

  (1)如图A、B是两钟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 7 .

  ②若B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 27:14 .

  ②若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O2+4NH3 6H2O+4NO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①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②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①D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可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对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AB的分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进而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

  (1)①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所以若A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17﹣2﹣8=7;

  ②B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是大于10 的数字,观察选项,故填:a;

  (2)①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其方程式是3O2+4NH3 6H2O+2N2,则水与氮气的质量比=(6×18):(4×14)=27:14;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B的分子个数比5: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5O2+4NH3 6H2O+4NO;

  答案:

  (1)①7; ②a;

  (2)①27:14;②5O2+4NH3 6H2O+4NO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分子的构成和从分子、原子角度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要初步形成微观概念,学会用微观粒子思想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24.(4分)(2016•湘潭)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使得中国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式为C15H22O3,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对热不稳定,易分解,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蒿素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 .

  (3)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 90:11 .

  (4)根据描述请你写出一点青蒿素的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 .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4)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解答】解:(1)青蒿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青蒿素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22)+(16×5)=282,

  (3)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90:11,

  (4)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或易溶于乙醚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1)有机化合物;(2)282;(3)90:11;(4)不溶于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4分)(2016•湘潭)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 元素 (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 煮沸 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 洗菜水浇花等 .

  【考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2)根据各种“水”的组成分析类别;

  (3)根据生活中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的措施分析回答.

  (4)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在自来水、河水、蓝墨水中产含有可溶、不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生活中节水措施有很多,例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

  故答为:(1)元素;(2)B;(3)煮沸;(4)洗菜水浇花(或洗衣水冲厕)等.

  【点评】水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物质,可以用作反应物、生成物、溶剂、处理有毒物质等,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6.(4分)(2016•湘潭)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在图1中,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60 g.

  (2)甲、丙在 t1 ℃时溶解度相同.

  (3)图1中,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C (填字母序号)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D.无法确定.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2)甲、丙在t1℃时溶解度相同;

  (3)在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次之,甲、乙物质在降温后悔析出晶体,丙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是C.

  故答案为:(1)60g;

  (2)t1;

  (3)乙、甲、丙;

  (4)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6分)

  27.(8分)(2016•湘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中含有 铁 和 铜 ,无色气体X为 H2 (均填化学式).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类型中的 置换 反应.

  (3)操作a的名称为 过滤 ,在该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为 引流 .

  (4)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 >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步骤①中加入的铁是过量的,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2)根据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以及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4)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铁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进行分析.

  【解答】解:(1)步骤①中加入的铁是过量的,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固体A中含有铁、铜,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无色气体X为H2;

  (2)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所以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在该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为引流;

  (4)铁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铁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故答案为:(1)铁,铜,H2;

  (2)Fe+CuSO4═FeSO4+Cu,置换;

  (3)过滤,引流;

  (4)>.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8.(8分)(2016•湘潭)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长颈漏斗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 带火星的木条 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bac (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B (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值得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澄清的石灰水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和验满的方法.

  (3)据排水法收集氧气及氧气的密度分析解答.

  (4)①该装置适合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并且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解答.

  【解答】解: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酒精灯;b长颈漏斗;

  (2)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为反应需要加热,应该选择A装置.验满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3)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①该装置适合制取固液常温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氢气,可以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值得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1)a酒精灯;b长颈漏斗;

  (2)A;带火星的木条;2KMnO4 K2MnO4+MnO2+O2↑;

  (3)bac;

  (4)①B;②澄清的石灰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仪器名称的判断、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及其验证气体是否收集满等方面的内容.

  29.(8分)(2016•湘潭)为了探究酸碱等溶液的性质,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分别试验乙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实验灯泡不会发光,该组实验烧杯中装的药品是 乙醇 .

  (2)NaOH子啊水中会解离出 钠离子 和 氢氧根离子 等带电的粒子,所以可以导电.

  (3)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红 色,硫酸、盐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能解离出 氢离子 .

  (4)往装有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滴加过程中国测得烧杯中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中b点除了表示温度最高、放出的热量最多,还可以表示 恰好完全反应 .滴加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灯泡发光的情况为 D (填字母序号)

  A.亮度保持不变 B.逐渐变暗至熄灭 C.逐渐变亮

  D.由亮变暗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E.由暗变亮再变暗至熄灭.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3)根据酸碱指示剂和酸的通性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以及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都能解离出带电的粒子,而乙醇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没有导电性,灯泡不会发光,故填:乙醇;

  (2)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可以导电,故填: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硫酸、盐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填:红;氢离子;

  (4)往装有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滴加过程中测得烧杯中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图中b点除了表示温度最高、放出的热量最多,还可以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随着适量的Ba(OH)2溶液的滴加,硫酸减少,而生成的水不导电,硫酸钡是不溶于水的沉淀,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弱,流过灯泡的电流变小,灯泡变暗至熄灭,当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时,溶液中有自由离子,所以导电,灯泡又会发光;故填:恰好完全反应;D.

  故答案为:(1)乙醇;

  (2)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3)红;氢离子;

  (4)恰好完全反应;D.

  【点评】此题是一道跨学科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以及化学反应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30.(12分)(2016•湘潭)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思考与交流】

  (1)上述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 BaSO4 ,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的是 CuSO4 (均填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

  (2)取上述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由于取用固体较多,在溶解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和 玻璃棒 .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4)经过以上探究,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NaCl (填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

  (5)为了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实验小组取22克该固体粉末,溶于110克水配制成不饱和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10g .

  ②22克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需写出计算过程)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需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科学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常见盐的溶解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BaCl2不能共存,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5)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当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为5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沉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BaSO4不溶于水,硫酸铜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

  (2)取上述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则一定不含硫酸钡、CuSO4,Na2CO3、BaCl2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则Na2CO3、BaCl2不能共存.在溶解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氯化钠与上述物质均不反应,经过以上探究,不能确定的物质是氯化钠.

  (5)①由图示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g.

  ②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100

  y x 10g

  x=10.6g

  ③ y=11.1g

  由图示可知,恰好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溶液中还氯化钙的质量也为11.1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5%.

  故答案为:(1)BaSO4;CuSO4;(2)烧杯;玻璃棒;(3)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4)NaCl;(5)①10g;②22克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10.6g;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盐的溶解性、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初二数学下册预习教案(北师大版) 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2015年初三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四年级小练笔大全 名校课堂九年级下册28.马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一食或尽粟一石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内容 2016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答案 八年级政治书下册课本 天津2016年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5课 初二下册的25课是什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课文 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日月潭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7年级下册数学复习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9的尿素溶液 8年级下册语文2全解21课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黄河PPT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材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远去的乡村答案 七年级下册知识网络 一数下册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8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雪】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15课第一框,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预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著导读答案 9年级数学下册沪科版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黄河我的母亲河答案 七年级月考学生数学分析 5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 七年级下册阅读语段,不必说 2015湖南省长沙一中月考数学 6年级数学下册数学考的答案 一年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数豆子教学反思 七年级认识三角形教案 一张旧照片八年级 七年级历史试后反思 2016七年级数学 8年级下册语文6课雪夯基达标梳理 6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答案 一年语文下册风教学反思 4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二年语文下册5泉水教学反思 二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 练闯考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wendang/980323.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04433/

推荐访问:练闯考九上化学答案 九年级物理练闯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闯考 九年级英语练闯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英语练闯考 练闯考五年级下册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练闯考 练闯考六年级下册语文 练闯考物理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数学练闯考答案 练闯考九下化学答案 练闯考数学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物理练闯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练闯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练闯考 七年级下册英语练闯考 九年级上册英语练闯考 练闯考6年级下册答案 练闯考五年级下册数学 5年级下册练闯考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