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刀枪]铁骑突出刀枪鸣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10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铁骑突出刀枪鸣篇(一):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篇一:《琵琶行》知识整理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 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冲出。
  4、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5、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 轻易,随便
  9、梦啼妆泪红阑干 纵横的样子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 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 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介后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 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 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使者,名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 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 假使,如果,连词
  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未始:未曾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这次运动的口号)。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写作艺术】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4、描写音乐的手法:(1)以声喻声(听觉角度) 、以形摹声(视觉角度),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2)大量运用拟声词、叠音词,既描摹了美妙的琵琶音乐,又使语言具有音乐美。(3)用景物描写、人物的反应等侧面描写,烘托气氛。(4)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作者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目的是通过描写音乐的美妙,表现琵琶女过人的音乐造诣,反衬出她的沦落与孤独,从而寄寓诗人自己遭遇贬谪、不得施展抱负的悲伤与憾恨。
  【琵琶女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理解性默写】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
  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
  5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6、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7、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8《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 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侧面描写。
  篇二:语文必修二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推荐】
  【字】
  一、通假字
  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用拔子划。
  【实词】
  二、古今异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
  2.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
  3.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
  4.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
  5.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
  6.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
  7.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发出; 今:1.鼓出来。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3.使超过..
  一般。
  8.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动词,命名、题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委身为贾人妇。(作,动词。)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v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n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悄悄)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8)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9)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10)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词类活用
  1.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n做状:在夜里)
  2. 遂命酒。(n作v,摆酒席。)
  3. 商人重利轻别离。(adj词“重”“轻”的v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4.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5. 血色罗裙翻酒污。(污,被动,被玷污)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4、其他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介词“于”)
  ·司马青衫
  【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江州司马
  【含义】形容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篇三:琵琶行知识点
  通假字
  1. 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
  2.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用拔子划
  3.曲罢曾教善才伏:同“服”
  词类活用
  1. 浔阳江头夜送客。(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2. 遂命酒。(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
  3.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重”“轻”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4.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5.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古:因此创作;今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2.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发出; 今:1.鼓出来。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
  3.暮去朝来颜色故。古:容颜;今: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的;今:表方位。
  5.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的第二年;
  6. 7.凝绝不通声暂歇 古:时间短促,忽然;今:暂时。 8.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今:长兄,长子。
  9.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10.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一词多义
  言
  1.感斯人言。(话,名词。)
  2.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3.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4.东船西舫悄无言。(声音,名词。)
  5.感我此言良久立。(话,名词。)
  数
  1.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2.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是
  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2.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动词。)
  为
  1.因为长句。(写,做,动词。)
  2.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3.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委身为贾人妇。(作,动词。)
  语
  1.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轻
  1.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形容词。)
  2.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暂
  1.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泣
  1.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2.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其他重点字词
  左迁:降职
  贾人:商人
  悯默:忧伤不语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凡:总共
  弦弦掩抑声声思:悲
  低眉:低头
  信手:随手
  间关:鸟鸣婉转
  凝绝:凝滞
  铁骑:带甲的骑兵
  等闲:轻易,随便
  去来江口守空船:助词,无义
  阑干:纵横的样子、
  呕哑嘲哳:声音嘈杂凌乱
  良久立:很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
  掩泣:掩面哭泣
  文言句式
  1、 状语后置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 省略句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 被动句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衍生成语
  【词目】司马青衫
  【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江州司马
  【词目】江州司马
  【拼音】jiāng zhōu sī mǎ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原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文本含义】代指白居易自身。
  【含义】形容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典故
  杜鹃啼血: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铁骑突出刀枪鸣篇(二):琵琶行-并序原文|翻译|赏析


  引导语:《琵琶行》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琵琶行-并序原文|翻译|赏析
  琵琶行 / 琵琶引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鉴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http://www.ruiwen.com/wenxue/)、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知识拓展]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每二课时
  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 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 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 重闻琵琶青衫湿
  二、细节探讨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2、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京官 谪官 恨
  ③“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明确:音乐(琵琶声)。
  补充: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3、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4、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5、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三课时
  本课时学习重点;欣赏音乐描写
  本课时学习重点;欣赏音乐描写。
  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附:[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D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 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问: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
  5、小结: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三、总结全诗、布置作业。

铁骑突出刀枪鸣篇(三):《蜀道难》相关的中考题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整理了《蜀道难》相关的中考题答案,以帮助同学们复习。
  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B.只是当时已惘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百年多病独登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解析:选C。C.均为介词,比。A.名词,对男子的尊称/名词,生成、出现;B.形容词的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名词,疾病/动词,担心、忧虑。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峨眉颠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选D。D.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古今意义相同。A.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或能够;许可”。B.突出:古义为“突然冲出”,今义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老大:古义为“上了年纪”,今义为“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对首领的称呼”。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转徙于江湖间 D.血色罗裙翻酒污
  解析:选D。D项为被动句,其余均为状语后置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侧身西望长咨嗟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雄飞雌从绕林间
  解析:选D。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理解性默写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解: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951/

推荐访问:龙刀枪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