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全文]道可道非常道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7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道可道非常道篇(1):道可道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道可道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规律。可以描述出来的形状、特性、功能,就不是永恒的本质。空灵虚无,用来形容万事万物的原始状态。具体形态,用来形容展现万事万物的发展进程。所以保持空灵虚无的状态,可以发现万物的本来、根源;认识具体形态的过程,可以观察万物的演变规律。“无”——空灵虚无和“有”——具体形态,是“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起源根本同出于“道”而只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统称为玄妙。不断地探索这玄妙的内涵,就能发现万事万物的真正奥秘。
  点评:
  本章是对宇宙根本大规律的这个“道”作了个基础性的阐述。
  首先,“道”是什么?“道”就是规律。那么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定不疑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道”有大“道”,也有小“道”,有“常道”,也有“非常道”。有一般的“道”,也有特殊的“道”,有局域性的“道”,也有全局性的“道”。
  道德经重点讨论的是代表宇宙根本大规律的那个“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彻悟的“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勉强地翻译为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这个规律是言语永远无法“说”——解释得彻底的,不是老子表达不出,而是凡人不可能听懂。正如“夏虫不可以语冰”、对先天的盲人去解释什么是红色一样。不但从来没有接触过,连勉强地去想象都是不可能的事。《心经》中说:“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规律不是凡人可以通过一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六个基本识(色、声、香、味、触、法)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受、想、行、识)等途径以了解一门“世间法”、“有为法”的方法来了解的。
  反之,可以被人们通过以上途径去了解、掌握并运用的任何一门“世间法”、“有为法”,那都不是“常道”——永恒而广大的根本规律。这也与佛在《金刚经》最后重点强调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如出一辙。
  真正的宇宙大“道”,哪里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呢?这就是个“空中无色”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六根产生六识是向外的,因此,这是一个依靠环境来决定意识的过程。但是这个环境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这个环境是在不停地变化的。不同的时空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环境,如果我们始终追随着这些林林总总的环境,这叫“心随物转”,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本心给迷惑掉了。如果,仅仅立足于向外去认识环境的方法去理解宇宙的根本法,那就叫“缘木求鱼”,也叫“刻舟求剑”,根本就是犯了方向性的大错。
  比如有一个人,他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一下头,他就好奇:为什么啊?为什么苹果会砸我啊?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啊?好,根据这个环境给他的信息,他最后在一个大环境里发现了一个规律——万有引力。但是,以他所处的环境他是不可能知道,苹果其实是可以不往下掉的,也就是说这个万有引力的规律是“有漏”的,有破绽的,有局限性的。
  现代科学走的就是这么一个方向,不说它是错误的,至少它是片面的。因此,这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必然是漏洞百出的。
  我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间,都知道所谓科学研究的程序是这样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个假设就是个很唯心的东西,而且从假设到求证中有一系列人为的逻辑判定,如最著名的“三段论”法,这些是否真的是那么绝对正确?本身就是有疑问的。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与真实的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误差,经过辗转、叠加、放大的效果,也会使所谓的理论远远地偏离现实情况。更何况求证的客体——环境,本身就是个不稳定的客体。不仅同类的这个客体与那个客体不完全一样,甚至自身的这个时刻与下个时刻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如何保证求证的过程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考察对象的真实面目呢?如果不能做到,那么所谓的实验、试验结果又能有多少可靠性呢?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那些由人(哪怕是科学家)主观制定的规律、法则又能有多大的适用范围、时限和参考价值呢?
  话说回来,这就说明“道”如果“可道”就不是“常道”。
  那么“常道”是什么呢?“常”是个道家与佛家共有的词,它是指在宇宙特性基础上的不变。“古往今来谓之宇,上下四方谓之宙。”所以说“常”就是在宇宙这个时空层次上保持不变,就是在最广大范围内的永恒。
  我认为这个意思是在表达至少在我们这个宇宙的时空层次上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一个总规则,是宇宙宪法,是古代所说的“天意”、“天命”。我们古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说到头,就是要符合这个宇宙根本法。
  要研究这个“道”——宇宙根本法,应该用什么途径呢?当然不能仅仅是向外探索,还要向内探索。《道德经》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向内探索。佛家重点要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这就有必要先说一下“道”的特性,首先,“道”是无所不在的,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性”,任何一个层次上都有“道”的存在,所谓“道在屎溺”、“狗子也有佛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但有“天道”、“地道”、“人道”、也有“棋道”、“茶道”、“酒道”、“花道”,甚至也有“屎溺道”和“狗道”。其次,“道”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无”和“有”。“无”就是以上所有这些“道”的共性内容,与宇宙根本大道是一脉相承的。而“有”则是千奇百怪的“个性”。而这个“个性”的表现就是“名”。
  什么是 “名”?“名”就是“大道”——宇宙根本规则(绝对真理)衍生出来的在各个不同层次(子系统)里的“小道”——局部规则(相对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等等。这个“名”的有些层次是可以被生活在那个层次的一般人感知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名”是可以勉强描述的,描述的精当与否取决于对这个具体的“名”的认识水平。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对全局性的大“名”描述得很精当、理解得很深刻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怎么理解“道”和“名”的关系呢?比如“道”在一个苹果里,是对“名”起决定作用的,而“名”就是苹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如:红的,甜的,脆的,含水的等等。但即使是一个苹果,也没有人敢说苹果的所有外在特性已经完整、准确地被掌握了,更加不要说从已经获得的这些外在的特性里去找出苹果的“道”——由宇宙根本法所构成的核心。
  顺便说一下,这个“名”的字义是形容、描述的意思,而不是命名的意思。最早人们都是用形容的方法来命名的,后来,这个“名”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命名”的意思。
  “道”不是用“说”这种低层次的人类沟通方式可以完全承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的作用一点也没有,否则,就没必要有这本《道德经》,佛也不用对大众“说”法。“说”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可以说是极重要的,因为“说”可以引导人们去体味、实证“道”,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有以后高层次的沟通,也不会有真正见“道”的一天。但是这个工具又是最容易被污染和充满歧义的,甲传乙,乙传丙,几个人辗转相传以后,一件简单的事也可能会被传得面目全非,更何况是这样深奥玄妙的道理。而且还可能有人为的增减篡改,那可信度就更低了。所以,老子推崇“不言之教”,佛家讲究“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甚至佛临入灭前还反复强调“转了四十九的法轮,未曾讲了一字”,都是怕落下文字障把后人引入歧途。
  “说”尽管不好,但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说”至少能留下一点,总比什么都没留下好。可以提供一点隐约的轨迹给后人去琢磨也好。因此,老子还是开始“说”了。
  “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核,根本精神之所在,那就是“无”。还有一个是围绕这个核起作用的外在作用,那就叫“有”。“无”是里,“有”是表;“无”是根本,“有”是枝叶;“无”是内涵,“有”是外延;“无”决定“有”,“有”证实“无”;“无”代表了源头,“有”代表了发展;“无”就是“空”,“有”就是“色”。
  所以研究“无”,就是向内研究,就是研究根本,就是研究源头。而研究“有”就是向外研究,就是研究枝叶,就是研究发展。
  向内研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研究自己。因为人也是宇宙万物之一,人的核心也有“道”,也有与宇宙大“道”相通的那个“众妙之门”。而向内研究才是最根本和最彻底的,因为研究的对象是“无”——“道”的核心、内涵、源头、根本。而现代的科学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向外研究,在研究那个“有”。
  “无”和“有”这两个部分看起来好象截然相反,但是从本质上说它们是“道”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创造了发展的原动力,统一构成了系统的和谐稳定。佛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有不异无,无不异有,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是最高层次的对立统一。因此,“同谓之玄”。尽管有着主次之分,但“无”学和“有”学都同样是很深奥的学问。
  “玄之又玄”,不断地去通过修行、实证去接近、探索这个“道”,那么“众妙之门”就打开了,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道可道非常道篇(2):谈余秋雨“问道青城山”


  常到青城登山锻炼,每每琢磨余秋雨为都江堰市题的名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余秋雨先生为目前最具含金量的文人。有好事者为当今文坛英杰估了个价,秋雨先生以1600万元雄踞榜首,其余如王蒙、莫言、刘心武等老牌作家,其价值则不到余先生的三分之一,刘心武以200余万元屈居末位。以“马小跳”风靡全国各个小学校的儿童作家杨红樱,则以800余万元的高价成为文坛新贵。因此,余先生所题的名句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余先生一直在凤凰卫视开设《秋雨时分》专栏,学贯中西,纵论古今,深受华人世界的追捧。偶尔进入余先生的博客,留言者每每达数百人之众,堪称博客世界之最,叹为观止!
  只是,每去一次青城,都会为秋雨先生的名句犯傻。“拜水都江堰”,写得好!都江堰不论从什么角度,都是应该拜的。从世界科学发展史的角度,都江堰历时2400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人类最古老、最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河道清淤技术,远胜于解放后在黄河中上游建设的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使我们不得不敬佩李冰父子卓越的智慧。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角度,“天府之国”的美名,全都是拜都江堰之赐,缔造了灿烂神秘的蜀汉盛世。成都平原的富庶、兴盛,让天下人为之羡慕、妒忌。古有“少不入川”的名句,勾引了李白、杜甫等诗坛帝王,不怕“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要到四川来“安逸安逸”。今有老谋子,将成都煽情得成了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与都江堰的赫赫盛名比肩,相隔咫尺的青城山,也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名山。青城更以其道教文化的发祥地,奠定了世界名山的地位。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天师后来乘鹤而去,“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唐王朝祟奉道教,唐僖宗封青城山为希夷公,亲草祭文,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设醮位2400个。除秦始皇封泰山之外,好像青城山就是第二个得到皇帝封赐的了。现今,青城山仍是弘扬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场所。中国道教协会于1995年在青城山举行中国全真派第二次传戒法会,全国各大道教名山住持参加传戒。青城山住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被推举为“全真律坛嗣天仙正宗第23代傅圆天大律师”。
  道教是原产于中国本土的第一大教派。虽然中国亦有儒教的说法,信奉儒教,礼拜“天地君亲师”者,远胜其他教派,儒家思想深入到几千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文化沉淀,代代相传。即使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还有不少的中国人潜意识领域,仍然有孔孟思想的影子。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儒教不是一种有组织形势的宗教,只能算是一种文化。而且,儒家学说讲求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训练人们积极投身于仕途正道。而当人们的这种参与热情屡屡受挫、厌倦红尘心灰意冷的时候,就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乃至向虚幻的精神世界发展。于是,修行、悟道、成仙,就成了人们高雅的选择。
  幽幽青城,诞生了拯救人类灵魂的道教,经过数千年的修炼,也成了得道者心目中的圣地。秋雨先生遍历世界历史文化,博采中外众家英华,不仅文思敏捷、学富五车,而且才智过人、思想深邃,深受学界推崇、世人景仰。他是一个成熟的文化人,因此,既没有一般文人“粪青”的愤世嫉俗、慷慨激越,也没有消极文人的悲观厌世、归隐山林。我个人理解,他是站在入世与出世的顶端,俯瞰世间万象。他对“道”的认识,是追求思想的羽化。因此,可能他对道教,是带着欣赏,甚或是崇敬的心里,对青城山,是带着崇拜的心里。人对任何宗教的膜拜,在大自然的伟大胸怀里,往往都会回归到自然的震撼。于是,秋雨先生的青城山匆匆一行,便成就了他的“问道青城山”之名句。
  进入青城山门,在长长的登山梯旁,有一块石匾,刻着一句道家明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常见游客念读,读完却是满脸的迷惘,真真是“玄之又玄”!
  本人初读此文,亦是“玄之又玄”,在“可”与“非”、“有”与“无”之间绕过去绕过来,绕得我头昏脑涨,糊糊涂涂。翻看老子《道德经》,以及不同版本的注解,仍不得要领。干脆闭上眼睛想。看来,攀登青城真不简单,第一道题目就解不了。可是,秋雨先生是名满天下的文化人,他要去问道简单多了,自然有天师洞、上清宫的高人为其讲解“道”之要义,而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怎么去“问”呢?向谁去“问”呢?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就讲的是“道”。读完全部八十一章,还是讲的这个“道”字。美善之道、君民之道、圣贤之道、不争之道、盈亏之道、取舍之道、贵贱之道、虚静之道、智朴之道、无为之道、仁德之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不管怎样,“道可道,非常道”,开篇第一句,就一句顶万句!“道”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有无之间的。如果可以用一两句话,甚或一篇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就不是“常道”、真正的“道”了;如果是哪一个人能够讲得出来的,也不是“常道”了。何况,此“道”非彼“道”,学有学“道”,文有文“道”,政有政“道”,商有商“道”,儒家有儒家的“道”,佛家有佛家的“道”,道家自有道家的“道”。“道不同,不相与谋”,各人有各人的“道”,岂是谁人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呢?即使在青城这样的名山大川里修炼多年的真人、仙人,他们说出来的道,也未必就是真正的“道”。像这样,企求“问道”于青城高人,无异于“问道于盲”。
  道,究竟是什么呢?在道教中,有多层含义,其中一层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等物质属性的永恒存在,它很难用人类现有的语言概念描述得清楚的,真可谓在时空之外的“第三世界”。庄子亦言,“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也就是说,“道”并不像我们通常所感知的物质有形有状、有生有灭、而是超然于万物而存在,无始无终、无生无灭,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的一种永恒的东西。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就需要人们抛开一切物质的、空间的、时间的概念,去体会、去感悟、去冥思、去神想,整个的身心进入到玄妙的境界,才能打开“众妙之门”。
  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理念。道是一个人对自己走过的路,进行全面回顾、反思以后得到的感悟和体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升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从事的职业、人生的经历都不相同,自然,也就会悟出不同的道,也不会有终极之道、共同之道。有人将“道”解释为自然的规则、法则、准绳,如果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东西,那很简单,经过人类世世代代的摸索和积累,规律性的东西是很容易发现的。但是,对人生道路而言,会有一个规律性、结论性、共同性的东西吗?因此,才有无数的高人苦修冥想,在玄冥之中追求永恒之道。
  偶得一本小册子,为青城山鹤翔山庄推出的中国名宴《长生宴》。“长生宴”据传是东晋时期著名道教首领、“山中宰相”范长生所发明的道家名宴。本人有幸品尝,吃过以后,除了感觉一点药味之外,没留下特别的映象。倒是这本小册子扉页上一个太极图案的“道”字造型,让我有些感悟。从“道”字的结构来看,上者为天,下者为地,天地之间,则为阴阳之气,将上天下地融为一体。但要贯通天地,参透其灵气,则离不了外面的“走”字旁。也就是说,悟“道”者,必须靠自己身体力行,靠自己的实践,亲自去体验人生。只有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路,才能感悟到自己的“道”,才能达到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
  攀登青城山,通往上清宫的道路有很多条。道,是靠人们用辛劳的双脚走出来的,是靠自己去寻出来的。哪一条道才是适合自己的道路;怎么走,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全都靠自己。因此,“道”,并不是问出来的。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道”。
  由此,我想斗胆将秋雨先生的名句改一个字:“拜水都江堰,寻道青城山。”
  不知妥否。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0627/

推荐访问:道可道非常道全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