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1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篇一:[厄尔尼诺现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上升流海区形成渔场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学课件;《世界洋流分布图》(空白图)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新课』
  利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复习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寒、暖流的理解导入新课。
  『教学新课』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的案例(1)。
  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课件展示】
  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
  (1)在书本上图3.6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
  (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第三、四组讨论的问题:
  (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
  【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2.渔场的成因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②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③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④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以“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图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渔场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分析渔场的形成原因,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习思维的展开和知识的延伸。
  【知识拓展】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能否根据渔场的成因(或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的海区),找到其它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呢?
  「知识链接」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
  3.影响海洋航行
  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沉没
  【提出问题】漂浮在北大西洋的冰山是来自于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巨大的冰山靠什么力量的推动不断向南移动呢?
  创设情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提出问题】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有这么大的差异?(结合“大西洋洋流分布”图由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若从欧洲横跨北大西洋至北美洲,而后再返回欧洲,要求一路都要顺水,请同学们设计一条路线。(在空白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上用箭号表示洋流,绘出此路线)
  【学生归纳】哪位同学能归纳出洋流对航海的有利影响呢?
  【知识拓展】人们很早就了解正确利用洋流对远洋航行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利用洋流航海的故事,同学们能举一、二例吗?
  例: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分析: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总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
  「设计意图」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从播放学生熟悉的《泰坦尼克号》片段入手,引出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再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历史事件,设计悬念,展开讨论,能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体现“有用”的地理。
  【教师小结】洋流规律很早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利用,而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此外,寒流、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也极为不利,海上船舶碰撞事件有60%~70%是由海雾引起的,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的杀手” 。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泰坦尼克”号就是因航行到此海域后,能见度差,触冰山而沉没的。
  「学情预设」“寒流、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可能会引发部分学生的困惑,对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先预留时间给学生质疑,然后,教师以 “什么是海雾”、“海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的讲解作为知识铺垫,逐步引导学生析疑。
  【过渡】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洋流对污染物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阅读书本P64,由学生归纳: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2)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威望号油轮泄漏事故”
  【学生讨论】石油污染将对该海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此部分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用事实来说明海洋石油污染的严重性,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洋流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同学们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吗?“厄尔尼诺” 现象会影响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探究活动』“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 ——— 学习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厄尔尼诺事件是海洋和大气间不稳定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洋流对气候影响的生动例证。教材抓住这个热点现象,设计了探究活动。但有些相关问题需要学生进一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分析和思考。因此,这部分内容先布置学生阅读,查找相关资料,各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前进行分析、讨论,课堂教学中仅用些时时间进行小组交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学情预设」此部分内容虽由学生自学并查阅相关资料,但认识“厄尔尼诺”的突破口仍然在于教材P64所配备的一张图——“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它能够使学生直观地判断出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的异常。但是,如果有的同学对“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成因有充分了解的话,读完这张图后定会产生疑问,因为图中所显示的水温,明显地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高出西部海区4—5℃,而实际情况应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高出4—5℃,显然,图中有误。因此,课堂上可预留点时间给有疑问的同学发问,然后再对图进行纠误。
  【教师小结】“厄尔尼诺”现象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之一是形成原因,尚未能解释清楚。有人认为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大气环流减弱造成的结果;且“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有没有自身的规律?发生周期长短受什么制约?等等,这些谜团正等待着我们去一一解开。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从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来看,由于设计的问题针对性较强,既能紧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且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学习小组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讨论基本上能利用所学知识解析地理现象,而且小组的交流 , 使那些个性相对内向或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也能很容易地进入交流状态,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节奏的调整,提高参与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然而,由于我把学习小组人数定为6—7人,致使小组讨论时无法做到每个小组成员很好地进行交流,学习小组大多仅限于本组内的讨论、交流。与老师间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较少,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摸索和加强。
  “神奇的厄尔尼诺”这部分内容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展开课堂交流、讨论,但从各学习小组课前准备的相关材料来看,各小组都能认真地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有的学习小组甚至关注“厄尔尼诺”对南美洲西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学习效果还是较令人满意的。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认识洋流形成的多种因素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地理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标注四大渔场位置、画航海路线图等活动,培养绘图能力,能用简明阐明自己的观点。
  3)通过四个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洋流随地理环境影响等问题的深入认识,增强探究地理事物奥秘的兴趣;懂得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通过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认识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
  学会看图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案例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疑:撒哈拉沙漠向西一直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也是荒漠地带,但东岸则是森林景观,为什么同是海边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观?(使学生对洋流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产生悬念。)
  板书: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1
  展示: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的气候差异,
  学生观察地图、归纳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的纬度差不多,1月都柏林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气温多在0℃以下。为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地图、归纳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结合上一节课所学到的世界洋流分布图的知识,可以看出,图上的爱尔兰都柏林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而纽芬兰圣约翰斯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由于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地方,所以,就好比把热水倒进冷水里会使冷水变热,它的道理是一样的。而暖流流经会使海区的水温度变高,蒸发量加大,水汽充足,气流上升,最终导致降水量增大;寒流则刚好相反,使所经海区蒸发量变小,水汽减少,气流下沉,降水量变小。所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活动:展示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图
  提问:为什么西部是沙漠?而东部降水较多?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寒流使水温降低,下冷上热,空气不能上升,空气湿度降低,降水少。
  暖流使水温升高,蒸发加大,下热上冷,气流上升,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多。
  我们在来看一些关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的例子,展示热带雨林与热带沙漠的分布图,讲述洋流对它们形成的影响。
  板书: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探究活动2
  通过日本人的饮食喜好,引出渔场
  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渔场 鱼 饵料 浮游生物 光合作用 光照(海洋200米深处都有光照);营养物质 海底,那么如何将深藏在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述):很好,一种是寒暖流交汇,由于温度差异很大,所以搅动异常剧烈;还有一种是上升流,将深藏在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所以能形成渔场的一共有两处,就是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流(出示世界洋流分布图),请同学们现在P57页上标出你认为可以是渔场的地方。
  (学生活动)
  (师述):很好,刚才同学指出的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叫北海道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叫纽芬兰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叫北海渔场;还有秘鲁寒流上升流处的秘鲁渔场。(展示四大渔场的分布补助理解)
  板书:2、 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上升流:秘鲁渔场
  探究活动3
  引用“泰坦尼克号”海难案例,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这次海难.
  (1).造成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的冰山来自哪里?为什么会在纽芬兰岛附近出现?
  (2).假如你是船长,你认为怎样改变航向可以安全、快速地从英国伯尔发斯特港驶向美国纽约港?
  学生阅读、讨论并且请同学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出事的海区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而由于我们说过,洋流是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大规模的移动,所以洋流可以带动表层海水中的物体一起移动。正是由于拉布拉多寒流将北极附近的冰山带到了出事地点,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由于墨西哥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在此交汇,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遇冷容易形成小水滴,并形成海雾,常常会对航行也很不利。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洋流的第三个影响是:对航海事业:带来冰山和海雾的威胁。
  板书3、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利:顺行快,节约燃料
  弊:逆行慢、海雾、冰山
  探究活动4
  [承转]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新闻,巴哈马籍油轮在西班牙海域沉没的事故。
  [多媒体展示] 巴哈马籍油轮在西班牙海域沉没地点示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一事故不久之后,法国政府因为海岸遭受石油污染而向西班牙提出了强烈抗议。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探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知道,失事地点附近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石油随着北大西洋暖流地运动,影响到了法国西部海域。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有2方面的。首先,海水有净化作用,污染物扩散范围越大,净化越快,所以好的方面是加快净化速度,而不好的则是扩大污染范围。
  4、 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有利:污染物的扩散,加速净化 不利:扩大污染范围
  课堂练习:1.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拉布拉多寒流
  2.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中受洋流影响而形成的是( )
  A.美国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
  B.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
  C.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D.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
  3.下图中的B为美国的夏威夷群岛,二战中日军偷袭夏威夷群岛上的珍珠港时,在线路M、N中选择线路M的原因是:(从航速及天气方面分析)
  五、板书设计: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 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上升流:秘鲁渔场
  3、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利:顺行快,节约燃料 弊:逆行慢、海雾、冰山
  4、 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有利:污染物的扩散,加速净化 不利:扩大污染范围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反思
  1、整体思路把握较好,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世界洋流分布”图,合理地运用了教材,讲知识点回归到教材。
  3、通过引用生活中的现象及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
  4、教学中安排标渔场、设计航海路线等小游戏,问题设计新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
  5、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的设计针对性不强,太口语化,导致效果不佳。
  6、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

篇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以云南干旱景色为话题的记事作文


  第1篇:云南干旱
  云南特大干旱,百年一遇。全省就已经有780万人、48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00万多亩,占已播种面积的37%。因干旱原因全省农业经济社会损失超过127。88亿元。这种极端干旱是怎样形成的?气象专家认为:全球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这是导致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云南干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卫生队深入灾区为群众送医上门,人民武警组织车队长途送水,并挨家挨户送水。各地组织机关干部及群众捐款……听着每天新闻的报道,看着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村民吃野菜充饥,用锅盖给小孩喝水,一个月没水洗澡……我思绪万千:云南的小朋友无水可饮,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不注意节约用水,水龙头“哗哗”流水也不主动关。云南的干旱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要“节约用水”,不能口头说说而已,应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应爱护水资源。我相信:全人类,如果每人节约一滴水,地球妈妈会笑的更开心,万物也会更加生机勃勃!
  第2篇:云南干旱
  大旱情况,近2000万人饮水困难。旱情严重的云南曲靖陆良县城区居民已开始限量供水,持续干旱使得陆良县可用水越来越少,只能支撑到4月底。而西南旱区许多地区与此类似,用水只能撑一个月。连水资源丰富的云南都开始为水而战了,可想而知,其他那些缺水地区滴水贵如油的时日似乎也不再遥不可及。云南的今天,没准就是很多地方明天的写照,而作为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西南大旱可谓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水危机教育课。“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
  西南的干旱虽然离我们比较远,但我们西北地区也是干旱少雨,大部分农村还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节约用水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我发现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带来的浪费水现象随处可见。据说在德国,父母亲会经常教育子女,洗澡用多了水就是在洗欧元。可是在我们这个具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国度,常见的生活却是:每月多用几吨水,大不了就是多缴点水费嘛!于是在用水上,不少人向来慷慨大方,怎么舒服怎么用。据有关报道,广州市民一年要用掉770个湖的水量。具体到每个广州人,平均每天用水255升,相当于14桶纯净水。真不敢想象,作为重点缺水城市,当广州有一天也像今天的西南地区一样缺水时,大手大脚用水惯了的广州人该如何适应得了?
  有一则公益广告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会怎样?”随后的画面就是: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人们,向天空伸出干枯的双臂,发出绝望的呻吟和企盼。“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同时也警示着国人:节水,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更需要从水资源的管理上做起。
  据了解,世上的水只有十分之三的水是淡水,而且,这些淡水大多数分布在南极、北极,水被结成了冰,所以只有很少的水才可以喝,我们却不能节约用水,在这样的浪费水资源。这样,持续不了多久,人类就会灭亡,世上的所有生灵将残遭灭绝,这美丽的地球将又成为一片废墟。就算有水,那也将是人类的一滴眼泪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农村游玩时,那天正好逢集,我到乡政府上厕所时却发现了一种我不理解的情况。在我上完厕所洗手时,那里的水龙头坏掉了,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像瀑布一样往外流,我费劲心思的想把它停住了,但是,总不能如愿以偿。我连忙叫来一位叔叔,想让他帮我关一下水龙头。可他却若无其事地说:“小朋友,不用管了,那是自来水,用也用不完,没关系的,它天天都这样淌着。”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颤抖了起来:“天那!这山水虽多,但也有用尽的时候。”听了这位叔叔的话,我马上辩解到:“水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他却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实在看不惯他的这种习惯,也只有默默地低着头,自己来关这水龙头。这水龙头虽没有完全关掉,但总比以前开的水小的多。
  第3篇:云南这场干旱那场雨
  云南这场干旱那场雨
  他们告诉我说,云南渴了……
  他们还说,我们可以做点什么的,哪怕是一滴水……
  ——题记
  一天,星期四,早晨。
  望着窗外,满天乌云,寂静一片,心里闷得慌,很是不快。我渴望大晴天,渴望穿裙子很久了。转过头,一脸忧戚地对同桌说:“好像要下雨了呢……”他看一眼窗外,速回道:“下雨不好吗?云南干旱很久了呀!”他那激动的脸上灿烂的笑容令我晕眩……
  下午。
  倾倾盆大雨。淋湿了晒在屋外的鞋,晾在室外的衣。舍友们一片淡然,倒是那毫不掩饰的笑容印在心上,暖在心里。校园中的情侣们,同样饭后散步,打着一把把小伞,温馨一片。我竟是穿上了靴子,听到雨声,看着被雨打落的花瓣,竟没有伤春的情怀。我想,它们比我更懂“化作春泥”的温暖吧。这场雨,滋润了所有云南人的心!
  第二天。
  “昨天下的雨好大呀!”
  “是呢是呢!只是,好不容易来的雨都是人工降的……”
  心中黯然,觉着老天爷真不公平。随即又开心起来,毕竟,有雨便好,有雨便好了……
  某日。
  洗衣服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些圆形的方形的棱形的图标。一个地球一个水龙头一滴水……一个地球一片干涸的土地……一个世界一片干枯的木枝……多有创意的图标呢,又是多残酷的现实。猛然,心在颤抖。它们同时呐喊着“云南渴了!”。脑中浮现了一个画面:一张张黝黑黝黑的脸,仰着头,抢着水……一旁的妇女看着,抹着泪……那是撒哈拉还是云南呢?。愣了半晌,迅速拧紧了开着的水龙头。心中便得些许安慰。
  我来云南半年的感觉,就像我于中国生长将近二十年的感觉一样。它们给了我安全感,也让我忽视了很多。在平日,我从不曾想过爱不爱国的问题。只是记得,每一次听到日本首相朝拜靖国神社,听到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时,心中恨那不负责任的国家,极力地维护自己的祖国。可是,却又似乎无能为力……今日,听闻云南干旱,经历这干旱的时期,我想,没错,我们可以做点什么的,哪怕是节约一滴水……
  真诚祝愿:云南解渴,一切安好!
  第4篇:旱肆虐云南
  自从去年入秋以来,西南五省区就糟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灾害,直到现在干旱情况仍未缓解,现已导致两千多万人饮水困难,一亿多亩耕地干旱,大量土地减收甚至绝收,西南人民生产生活遭受了巨大的危机。五省区中,受灾最严重的是云南省,云南全境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许多人一天只能喝上两三百毫升的水,农村地区还要靠人背马驼从好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水,所有云南人民都是干旱的受灾者,但他们都在不断自救,政府组织打水,各级党政机关都在带领人民坚苦奋斗力求将这次天灾的破坏降至最小!可以说,这次干旱灾害给云南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看着网上一些云南的孩子喝不上水那种渴望的眼神,心中不禁颤抖,我们每天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但云南的人民在这次灾害面前却只能每天喝一点点水,这些水甚至是不能饮用的脏水,饮用水毕竟太少了,云南是一个不缺水的地方,各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而当天公发了威,人是渺小的,再多水的地方都会因为缺水而倍受破坏和折磨!但是,天虽无情人有情,水断了爱没断,地旱了心没旱!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身上流着一样的血,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手牵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云南人民有难,我们理应出手相助!捐一千块我们不嫌多,捐一块我们也不嫌少,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点滴爱心也是伟大!请让我们伸出援手,踊跃捐款捐物帮助云南人民度过难关,我们也相信,伟大的云南人民一定能战胜这次干旱灾害重建那美丽的云南!云南人民感谢你们的帮助和关心,云南四千五百万各族人民将世世代代铭记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

篇三:[厄尔尼诺现象]关于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前言:在新春的喜悦中,我们仍然不能忘记保护地球的责任。本次寒假,我通过走访调查,查阅有关书籍,阅读报刊,观看电视,上网浏览,社会调查等方式,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为了人类自身的的利益,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必须带着一份责任心去深刻地体会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同心协力,保护环境,关注气候变化。
  参加者:
  主题:关于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的调查
  时间:寒假
  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气候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日常的热门话题。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一.世界气候变化的表现
  (一)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用的俗称。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海平面上升
  2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等。
  (二)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是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全球升温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
  4.许多小岛将会无影无踪。
  5. 将感染疾病等传染病。气候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
  (三)两极及山岳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弄的,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将直接导致两极冰川融化。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雪融化速度加强了,北极冰川融化的后果是什么?对地球的影响有多大,这都是全球人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分析,如果冰雪继续融化,地球或许会被淹没
  二.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二)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全球变暖将对我国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积、结构及生产力等产生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三)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
  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由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如非洲乞里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1912~2000年间减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围绕,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围绕,且主要由季节性冰雪覆盖。
  据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平方公里左右。
  (四)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以我国青海湖为例,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缩的因素之一。
  (五)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沿海主要验潮站的实测资料显示,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近几年上升速率加快。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这将会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湖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六)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对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甚少。现有的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
  (七)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全球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三.应对措施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和清洁化的进出口结构。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3.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完善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各类能耗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节能工作
  (三)农业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四)工业生产过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五)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管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六)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扑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灾评估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资源,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综合防治,扩大生物防治。
  (七)海岸带及沿海地区
  1.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2. 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3.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
  (八)相关科技工作
  1.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
  2.加强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九)公众意识
  1.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鼓励公众参与 ;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总结: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不管或利或避,我们都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且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地球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科学中国人》期刊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0607/

推荐访问:2017厄尔尼诺现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