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后期年号]唐玄宗年号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7-26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唐玄宗年号篇1:《易经》与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号、年号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五经”之首,对它的评价一向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备受尊崇的。

  严格地说,(《易经》是一部哲学巨著,令人惊奇的是,《易经》可以用来解释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中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易经》充满了辩证法。中国旧时的文人如果不通晓《易经》那是非常可笑的。
  《易经》的卦名、“卦辞”和释辞因含义特殊又语多吉祥,催人奋发向上而常常被历代帝王和普通民众所喜爱并应用。几乎所有的帝王都能接受文官的建议在国名和年号中注重《易经》的“卦名”“卦辞”和释语的应用。
  大元帝国之秘闻
  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接受了汉人刘秉忠的建议,取自《易经》第一卦“乾卦”中“乾元亨利贞”中的“乾元”之意,废弃“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大元”。他在诏书中说:“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可建国号曰‘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
  年号在中国起于汉文帝刘恒所使用的“前元”(公元前179~公元前164年),以后的王朝均有年号,这为历史纪年纪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个皇帝的年号不但便于纪年纪事,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战略口号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皇帝心思愿望的强烈表现。
  元朝的年号多与《易经》的卦辞相连,如中统、至元、元贞、元统、至正等。
  以“乾”“元”为词组作年号例谈
  我们拿《易经》“乾卦”中的“乾”字当首字为词组来说,首先就有唐代的“乾元”年号,那是唐肃宗李亨的年号,李亨在“安史之乱”的次年于宁夏灵武县即位后而改,表现了他要勤奋、自强不息而顺利地肃清叛乱、复兴大唐的理想和愿望。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安史之乱”终被平息。
  乾符,唐僖宗李儇年号(874~879年)。乾化,后梁太祖朱温年号(911~912年),末帝沿用而不改(913~915年)。乾宁,唐昭宗李晔年号(894~898年)。乾贞,五代南吴杨溥年号(927~929年)。乾兴,宋真宗赵恒年号(1022年)。乾亨,1.南汉刘龚年号(917~925年);2.辽景宗耶律贤年号(979~983年)。乾明,北齐废帝高殷年号(560年)。乾和,南汉刘晟年号(943~958年)。乾定,西夏献宗李德旺年号(1123~1126年)。乾封,唐高宗李治年号(666~668年)。乾

唐玄宗年号篇2:唐玄宗三哭张九龄


  唐玄宗能有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全靠宰相张九龄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做了四十六年皇帝,是唐朝年间23代皇帝治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这四十六年中,前二十四年因有张九龄,唐朝天下太平。后二十二年因失去了张九龄,朝政即时晦暗、没落,最后导致八年长的“安史之乱”。

  张九龄上京科考及第那年正好是太子李隆基准备登基做皇帝那年(公元713年)。李隆基在东宫亲自策问张九龄,九龄应试作策论三篇,深得李隆基赏识,乃即授为朝廷谏官左拾遗(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主席最高参谋了)。从此以后张九龄就一直在玄宗身边辅政。九龄为政献策出谋一切都从国家和国民的利益出发,时时处处为玄宗把关政审。这样一来必然会得罪那些奸臣奸相,招人妒忌和排斥。特别是杨贵妃受宠后,唐玄宗为贵妃艳色着了迷,越来越喜欢听奉承话,越来越疏于朝政,对张九龄的逆耳忠言就觉得生厌了。
  在张九龄五十九岁那年(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因连续发生四件事,唐玄宗与张九龄闹翻了。
  第一件事是唐玄宗要为安禄山(节度使)赏功加官,张九龄不但坚决反对,还奏请皇帝非杀安禄山不可,直言安禄山不但有罪,还有反相,有劣迹,不杀必有后患。但唐玄宗偏信了杨贵妃(因安禄山认了杨贵妃做干娘),坚持已见不纳忠言。
  第二件事是唐玄宗要拜牛仙客为尚书(宰相职)征求张九龄意见,九龄对玄宗说:“万万不可。”牛仙客本来是河湟一个小小的使典官,有点小勇而已,是一个粗鲁的人,连基本的礼教都没有,拜这样的人为尚书,岂不有羞朝廷吗?可惜玄宗又不听,还是拜牛仙客做了尚书。
  第三件事是玄宗要拜李林甫为宰相,又来问九龄,九龄更是深感不安,对玄宗直言:“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
  第四件事是李隆基五十大寿,称为“千秋节”。满朝官员都以金银珠宝,大担小担厚礼来祝贺,惟有张九龄两手空空来庆寿,从胸中抽出一本奏章献上。玄宗一看就很不自在。不过玄宗还是强装笑脸接过去。这本奏章就是那名垂千古的《千秋金鉴录》,是向皇帝进言如何治国安邦的金言玉语。
  刚巧,皇帝大寿之后不久又添皇子。玄宗为这皇子行满月酒,众官都纷纷抱过皇子举过头顶三次,以示皇子的尊贵,以后要为人上人的。惟独张九龄,抱过婴儿往裤裆下过了三次,并当着百官的面前预言说:“此厮生相不善,日后必有患害。”虽然这皇子长大后果然坏得要死而被父皇赐杀了。但在当时,九龄此举毕竟大为扫兴,故令玄宗要下决心赶张九龄出宫。
  不过玄宗还捉不住真凭实据,不敢贸然对这位辅助自己二十几年的老臣下驱逐令。张九龄即以重阳节要回广东祭祖为借口向皇帝告假回乡,实际上是走为上策了。
  临走时,张九龄敬赠玄宗三件“礼品”:一把伞、一把秤、一只米升。
  玄宗七天七夜也想不明白张九龄送这三件小玩意是什么用意,无奈,玄宗只好诏九龄上朝,要张九龄说出这三件小礼物的含义才能钦准回乡。
  张九龄说:“伞是用来遮风挡雨的。陛下平日当然用不着去扬伞,但天有不测风云,假如真有这么一天需要陛下亲自掌伞,它会为您挡风雨、解忧愁。称是用来秤东西的,陛下也可能终生用不着自己亲自去称物件。但九龄走后,如果陛下思念起来又想见见臣、聊聊天,可以到广东韶州府寒舍一叙。如九龄不在韶州府,就以此米升量水称重,每逢见到有两江交汇,就各量一升水秤一秤,择重者而上,终可到臣私宅。”
  九龄离开朝廷回家不到两年,几个奸相就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弄得满朝不宁。玄宗果然思念起张九龄来,就遣使到广东请张九龄回朝复相。使者拿出皇帝的圣旨请九龄回朝执相。九龄托年老体弱已不能胜任而好言谢辞。玄宗为此而后悔莫及,竟然伤心而哭。
  仅仅过了一年,张九龄这位贤相就病故在韶州府的私宅里。玄宗获悉后痛哭不止,几乎晕过去。
  十五年后的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奸臣安禄山果然起兵谋反。安禄山是胡族人,原是边境一个小军官,在奸相李林甫提携下一步步往上爬,开始当上平卢(今辽宁朝阳)节度使,从此他就有了机会靠近皇帝了。张九龄这位忠臣贤相一走,杨贵妃的流氓胞兄杨国忠接任了宰相。安禄山此时已权大兵重,指挥十五万步兵、骑兵向河北平原进发。安禄山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很快就攻进了长安城。最后皇城大门打开了,唐玄宗才知道安禄山真的要来拿性命了,就拖着杨贵妃从龙床上滚下来。此时正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不但找不到人帮他们抬轿子了,连个打伞的人也没有了,他才突然想起张九龄送给他那把雨伞,立即叫杨贵妃将那雨伞取来。唐玄宗带着雨伞好不容易逃出皇宫。
  唐玄宗在陈玄礼、高力士等将领和禁卫兵的保护下,终于带着杨贵妃及一批皇子皇孙逃出长安,走了三天山路来到一个叫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的地方。这时唐玄宗才松了一口气,身边的将士又发动兵变,对唐玄宗大发牢骚,纷纷埋怨皇上昏庸不听当年张九龄的忠告才招致今日的狼狈下场。周围兵士大嚷起来:“不杀奸相杨国忠,我们就不走了!”杨国忠听闻兵士要杀他,就慌里慌张想逃跑,几个士兵立即追上去,一刀就将他的头砍了下来。玄宗为之大吃一惊,但将士们继续吵吵嚷嚷。玄宗就问将军陈玄礼,兵士为什么还平静不下来。陈将军说:“杨国忠既然被杀了,贵妃就不能留下来了。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李氏王朝能东山再起,他只好叫高力士将贵妃带到一个地方去勒死她。
  杨国忠死,玄宗并不可惜,但贵妃也被杀了,就等于夺了仓皇魂魄了,他六神无主地终日长吁短叹,愁眉不展。这时他又突然想起张九龄送给他那把雨伞时不是曾经说过,这把雨伞不但可以挡风雨,还可以解忧愁吗?九龄呀,你真是神机妙算啊!确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做皇帝也有要亲自扬伞的一朝。于是玄宗又拿出那把雨伞来以此作为对九龄的一种追思。当他将伞张开时,竟然发现伞柄上刻有一行字:“一扬天下乱”。
  这分明是张九龄的先见之明!张九龄刻此字是一语双关的。第一,如天下不乱,皇帝绝对用不着自己扬伞。要皇帝亲自扬伞,天下必然是大乱之日。所以“一扬天下乱”,恰符其理。第二,张九龄看到杨贵妃受宠后,玄宗就开始昏庸了,那么杨氏兄弟终会得势把持朝政,因这“一杨”必招天下大乱。“一扬天下乱”这几个字,使玄宗羞耻难当,犹如看见张九龄就站在面前直表忠言,严正警告。唐玄宗抱着那把雨伞再一次对张九龄痛哭。
  拓展阅读:《感遇·其二》张九龄
  《感遇·其二》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说说】
  夕,大家在忙什么?楚子陪着家人,逛了一些街市。深圳的街头,到处是小盆的年桔,十分喜庆,还挂满了红包。
  在我们眼里充满喜庆的江南之桔(橘),在屈原眼里是什么?“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那是一颗倔强的种子,不肯到北方去开花结果。
  在张九龄眼里呢?“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明明有着报国之心,明明有着一腔热忱,为什么阻碍那么多?为什么北方贵族圈就是不肯接纳?
  这是两个互相不同的诉求,互相不同的宿命,互相不同的痛苦,全部寄托在一株相同的、小小的橘子树上。两声哀伤的长啸,划破历史的长空,先后撞进我的心扉,撞得我忘记眼前的一切际遇,为几千年前的古人而泪奔。
  于是,今晚,我将举杯,不是为了除夕,不是为了世俗的节日,不是为了放假,而是为了历史上两个伟大而高洁的灵魂。
  我愿意读懂他们的心声,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歌唱他们分别写下的关于橘子的颂歌、和他们一样坚守中国文人的高雅的节操,守护我们中国士子的岁寒之心。

唐玄宗年号篇3:王之涣《凉州词其二》


  《凉州词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原文: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1880/

推荐访问:唐玄宗后期年号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