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怎么解决]怎样解决心理问题

来源:其他范文 时间:2018-07-01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范文】

怎样解决心理问题篇1:大学小论文格式范文

  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大学小论文范文,欢迎借鉴!
  摘要:“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高发原因包括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混杂。解决“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需提升社会层面重视度,从根源上控制留守问题;增强“留守经历”大学生自身适应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加大学校层面关注度,努力改善心理问题;加强家庭层面关心度,辅助缓和心理问题。
  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近年来,多起高校大学生命案吸引了公众目光: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命案,2013年复旦大学室友投毒案……一桩桩令人扼腕的血案昭示着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亟待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夹杂在时代进步发展下,大学生处在象牙塔与成人社会的交界点,面临着环境骤变、学业与就业的协调、家庭、经济、情感及其他重大变故等多种因素的重重压力,逐渐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其中,在成长期因父母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的大学生人群,即“留守经历”大学生人群囿于种种压力,极易引发心理危机,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心理障碍、自杀甚至犯罪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现下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留守经历”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呈展
  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人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是怎样度过的,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1]“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其心理素质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因为引导者的缺乏,在儿童时期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的人际关系相对于少年时期复杂,且交往、交际范围逐渐增大,逐渐向社会化发展,此时要求大学生自身不断地成长、调适自我以适应大学环境。在较为单一、闭塞的环境下成长的“留守经历”大学生,无论是在自身心理状况还是实际客观环境上,都比较难融入大学新环境,可能还会因成长因素与现有环境的共同作用,更易导致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大量学生的心理辅导及调研,发现童年时期具有留守经历的大部分大学生相较于同龄人而言,在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压力,其价值观和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价值观阻碍表现在:一是人生观较为消极、向下,对生活不抱以激情和活力,做事情常处于无所谓的态度,或是过于执拗、叛逆,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外界的合理影响;二是无法形成正确的情感观,表现在情感对待差异上,因自小的疏离而对父母亲情较为淡漠,亲情上的缺失进而影响未来的婚恋及自我家庭的组建,而在友情、爱情上又过度依赖和渴望,容易给他人造成压力甚至形成畸形的情感观。心理阻碍体现为过度的自卑感,做事情畏畏缩缩,害怕别人的嘲笑,时常怀疑自我,自我评价较低;少于甚至于不敢与人沟通交流,处于一定的自我封闭状态,无法很好地融入群体;对外界充满恐惧和紧张,精神时刻处于紧绷和有压力的状态中,无法体味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二、“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一)社会现实状况造成留守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量涌向城市,产生了留守及其相应的各类问题。赴城务工的家长通常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留守就成了孩子们无奈的被动选择,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试着把孩子带在身边,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上学难、环境适应难等问题。尽管很多城市都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关政策制度的不到位,其物质环境和教育氛围都与正规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于是,很多家长无奈之下只得将孩子送回户籍地。往复的转学迁移,最终走出留守命运的孩子并不多,反而可能会因频繁的变迁,带来其他的心理问题。同时,社会关心的缺乏和失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缺失。“留守经历”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大学社交相对环境复杂,加上从农村到城市的环境变化,很容易产生迷茫和无助的心理,在这个时候及时有效的社会关心本应该成为缓解其孤独感和疏离感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社会对这一群体认识不足,往往忽略了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内心对于他人关心的渴望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寻找其他的慰藉和隐藏方式,正处于成长期的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受到社会阴暗面的影响而走向极端,容易将自己隔绝于环境之外,进而产生自闭、自卑、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
  (二)高校相关工作力度不足。
  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都在高校校园内度过,从心理指导的专业度和周期性而言,学校占据极大的地位与优势。然而,就国内现状而言,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定高效的管理措施,经常出现人员编制和经费缺乏、场地和设备不足现象,使得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虚有其表,未达其实质目的[2];二是现有的“大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不明确,从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及实效性能高的心理技能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热衷于团体辅导、野外拓展训练、心理故事手册、心理剧表演类活动,教育内容和辅导措施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或特殊个体,达不到促进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大而化之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变成了德育教育而非心理教学,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如同鸡肋。
  (三)家庭关爱、沟通不足。“留守经历”
  大学生的性格形成与大部分的人是一样的,都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其在大学期间发生的诸多问题,很多都是因为年幼时家庭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而留下了隐患[3].大学时期环境的突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关心的缺失,家庭角色的不完全,使其束手无策,儿童时期隐藏的一些心理问题会随之突显。家庭教育在“留守经历”大学生性格形成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调查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与家庭环境有关。比如,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在大学期间会感到压力大、焦虑,甚至有逆反心理;父亲母亲一方或者双方常年不在身边的孩子通常更加倾向将自己的情绪憋在心里,沟通能力较弱。年少时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往往由于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逐渐形成孤独、无助的性格,进而产生焦虑、恐惧、自卑等负面心理。
  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探索
  (一)提升社会层面重视度,从根源上控制留守问题。首先,最好的慰藉是陪伴,把孩子带在身边无疑是解决留守孩子心理问题最直接的方法。这就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上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将其子女带在身边,使农民工子女能在打工地就地入学,从童年时代解决留守问题,给农民工子弟塑造一个与正规学校无异的早期教育环境。其次,用工单位也应该负起责任,主动积极配合政府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结合企业自身能力协助政府共同解决留守问题。再者,应该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引起重视,号召大家自觉自主地去接纳和关心这一群体。广大居民应加强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在学校不歧视、不区别对待农民工子女,环境的包容对于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疏离感是最有效的。
  (二)增强“留守经历”大学生自身适应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要想从心理健康问题中走出来,除了依靠各种来自外界的帮助,更需要当事人增强自身意识,加大努力,从自身心底里主动离开相关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树立正向的自我意识。“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当通过不断的自我观察,逐步形成以自我分析客观、真实,对自我充满自信、充满动力的自我认知,而非一味地沉溺自卑,无法自拔。在生活中加强对自爱、自尊、自知、自信、责任感、优越感的自我体验,加强自我控制,时刻悦纳自我,欣赏自我[4].第二,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奋斗目标的激励下,人能够更好地发掘潜能,进而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地去面对人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产生抑郁或焦虑心理,往往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看不到生活的前景和希望;而如若理想和目标过高,则难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进而会产生懊恼、郁闷等不良心理。因此,大学生应当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兴趣爱好,制定出明确的、分阶段的、可操作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奋斗目标,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心态[5].第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与其他人接触、沟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参与的过程中,人的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积极参与由学校、社会举行的相关有益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留守经历”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被适应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大学校层面关注度,努力改善心理问题。
  作为大学生的长期“驻扎地”,高校时刻陪伴着“留守经历”大学生,更容易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对其心理健康形成正面影响,故而高校应当是改善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力军[6].从高校层面做好“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充分掌握该部分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健全心理档案。高校可采用班级———学院———学校的三级模式,从班级小范围精准把握到学校大范围宏观调度,协同做好建档工作,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根据档案信息尽快寻求解决方案,给予及时的调适和辅导[7].二是巩固加强辅导、交流,从专业角度打开学生心门。一方面,从心理辅导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建设层面入手,运用专业知识为学生解答心理疑问,寻求心理对策;另一方面,可通过有一定实效的趣味团队游戏、聆听故事会等心理类师生互动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三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各类社团活动等,都能有效地助力“留守经历”大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都会参与到学生社团工作,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容易打动彼此,也更容易形成相互影响,因而加强学生社团的正向管理和引导,是提高校园生活质量的一部分,也是形成积极导向的途径之一。四是做好与“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的沟通交流,做好双向引导。高校在进行心理辅导时,通过与家庭的沟通,能更真实、客观地了解其成长经历与其他相关事项,进而作出合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解决方案,而与家长沟通交流中对家长的呼吁,能帮助家长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发挥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性,即在家庭与高校的双重作用下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家庭层面关心度,辅助缓和心理问题。
  家是避风港,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个人内心最亲密的场所。因此,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加强认识,不能单纯从学校教育找原因、找出路,要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孩子幼年时期为其打好基础、做好榜样、当好导师,帮助孩子走向独立。性格的突变大多是因为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人关注有人疼爱的。人在幼年时期的心理需求通常是最简单和直接的,同时也是最迫切最必要的,满足这些需求对其心理成长的作用十分重要。家长应该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频率,丰富交流内容,经过彼此的交流沟通,既让孩子有一个了解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更理解父母,也能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时,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也是必须的,这也能够使家长更加清晰地知晓孩子的心理状态。所以,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创造与孩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和温暖,从而使他们遇到问题时会更加理智地思考,以减少其心理的负面情绪。
  四、结语面对加速发展的经济,解决“留守经历”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势在必行,然而当下较低的关注度和多方的不理解,显得此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予以关注和帮助,而在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共同出谋划策,为构建和谐、健康社会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 谢新华,张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J].青少年学刊,2011(2):25-29.
  [2] 唐胜蓝,肖芳,辛培娜。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3(5):42-45.
  [3] 谢思霞。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6):188-189.
  [4] 宋坤强。谈谈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获得[J].教育探索,2001(9):59-60.
  [5] 韩丽春。引导高职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2-64.
  [6] 苏娜娜,王军强,黄海量。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6(6):73-76.
  [7] 崔健,夏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途径的探究[J].管理学,2014(6):14-17.

怎样解决心理问题篇2:心理的作文3篇

  你知道关于心理的作文有哪些?心理是指人内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心理的作文篇一:
  中国有一句话:“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句话在今天想来,真有些奇妙。先人们随意说出的一句话,在今天就变成了“人生已满百,又怀千岁乐”。今天我们这些话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经历千年之交这一刻是幸运的。人生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经历百年与千年的交替,对于地球队上的所有曾经存在过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站在百年的交点之上,同时也站在千年的交点之上,是不是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呢?是不是就算是幸福了呢?
  结论也许是没有的。最近媒体上常有人说,现在心理有问题的人比例越来越大。预言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最吃香的几种职业里,心理医生就是其中一种。意思就是,有很多人已经不正常,而且,还会有很多人将不正常,百年千年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这一切都是一晃而过的,交替之日这一天过了,人们该干什么还是得去干什么。永远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连时间也只是一个心理的概念。
  世纪与千年之交过去之后,人们还是要面对自己的问题。幸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寻求幸福是漫长的一生要做的事。人类存在的历史比这“公元”的两千年要长得多。两千年前的人类用什么来当作节日呢?他们用季节的变换来庆祝!
  时间像一条长河,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源头和去向,只有人的心灵深不可测。时间的规定给历史学家的研究带来了方便,对心理学家却于事无补。虽然所有的学说最终都是与人有关,但对于那些从事于人类心理研究的人们来说,人类的心灵无啻于一个黑洞!他们毕生的时间被这个黑洞吸进去了。
  时间值得人们注意,但赋予时间以意义的人类心灵更值得人们去探索。千百年来,许多智者都试图钻进这个黑洞去探寻其底部。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开始,他们用哲学的思想来思索人类心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笛卡尔提出“心为身之本”,似乎已经接近问题的关键部位。十八世纪的康德表述的理性主义,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是一个促进。英国的夏洛克不相信思维的力量,他的经验主义强调后天经验的作用。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解释心理问题。接着是穆勒等人用生理学来对心理进行分析。直到1897年,法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才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说,人类明确地关注自身心理问题的历史才仅仅一百二十年。冯特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像其它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他因此而被人们认为“心理学之父”,他所建立的生理心理学被人们称作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其后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的“自我”、“本我”、“超我”早已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一大批文学青年们的口头禅,但那时人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人类创造了很多东西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同样也创造了很多东西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所谓的世纪之交也是人们对自身需求的一种创造,而这种需求的本身也是人们对人类心理可能性的发掘和创造。人对旧事物的厌倦和怀念,对新事物的期盼和惶惑,这种不安与紧张的复杂心理,使世纪之交成为一种特殊的节日。
  现在,只要是会说话的人,他都可以或自豪或感伤地说“我是上个世纪的人呵!”但这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走进新的世纪,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二十一世纪的自己和二十世纪的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有钱的人继续有钱,忧心忡忡的人继续忧心忡忡。新的世纪并不是天堂,正如旧的世纪并不是地狱一样。当狂欢的日子过去之后,人们会发现,所有的变化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化。就像大家都已经知道的那句似乎是针对下岗的公益广告语一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就这么一回事!
  现代心理学业已经建立了五大理论:行为论、精神分析论、人本论、认知论以及生理科学观。但这还不够,就像医学不断发达却并没有使人类永不再生病。科学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并不能保证人们就永远理性、永远不再愚昧。穿上一件新衣服并不说明过上了一种新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里,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人们要更加努力才能追赶上去;人生也越来越复杂,心理学的研究更重要,也更困难。
  心理的作文篇二:
  今天老师讲了心理作用,心理作用也带来一些问题。也会带来一些负担。甚至导致死亡!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个小山村里,带了一个旅游团,他们观光时,有人从路边采摘了一大串的蘑菇,在一般人看来,蘑菇可以算得上一种非常奇特的食物,既含着天底下最鲜美的味道,又隐藏着天底下最可怕的毒素。这种蘑菇到底有没有毒呢?团员们议论纷纷,但都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最后只有求教于村中的农民,毕竟他们从小生活在这里,最熟悉这些蘑菇的品性。有一位山民看了一会,点头说道:“这是龙肝菌,味道很好,可以吃的。”
  但大家还是不放心,于是在煮好之后,就特意找来一只狗,将几块蘑菇先喂给狗吃,如果有毒的话,狗肯定会先倒下的。这种蘑菇的味道果然鲜美,这只山狗嗅了一下,便大口吃了起来,过了大约10分钟后,依然活蹦乱跳。嗯,这种蘑菇肯定没有毒!于是,大家非常开心地吃了起来。果然,那位山民说得不错,这种龙肝菌的味道鲜美可口,确实是蘑菇中的上品。正当大家菜足饭饱,还在回味蘑菇的香味时,突然间一位山民走了过来,大声对着众人说道:“那只狗死了。”顿时间,众人猛然一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原来这种蘑菇的毒素效果比较迟缓,在开始时并不发作,而等到一定时候,才会突然毒发身亡。但这里地处山野,又没有医院能够就近治疗,看样子,大家都要死在这里了。
  许多人开始哭泣起来,尤其是那个动手摘蘑菇的人,更成为众矢之的,但没有等上几分钟,有人开始口吐白沫地瘫倒在地,而更多的人,则觉得身体血液流动开始放缓,各种头晕目眩的中毒症状也不断出现。这时有一个小孩,怯生生地问那位在旁边疑惑不解的山民:“那只狗究竟是怎么死的?”那位山民随口答道:“哦,刚才与野猪打架,被撞死的。”原来如此!蘑菇并没有毒!清醒过来的团员们,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并开始为刚才的失态感到异常尴尬。至于种种头晕目眩,身重无力的“中毒”症状,也都奇迹般消失了。
  恐惧心理是有很大负作用的,会损害人们的心灵,甚至肉体。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开开心地过每一天。
  心理的作文篇三:
  我呆呆地在椅子上,心理像打鼓一样,翻来覆去地想着:我为什么要打他,把他打成了那样儿,老师会知道吗?我心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害怕。我再也坐不住了骑上车子又来到了电影院门口的大树旁,偷偷地那片空地,刚才发现的事又浮现在眼前,人已经走开了。
  回到家里,我的心理,更是忐忑不安,生怕会出现什么恶果。我躺在床上,拿来一副扑克,开始为自己算起卦来,把明天可能发生的事,都寄托在小小的纸牌上。
  到了晚上,我还是睡不着,一闭上眼睛,白天发生的事又清晰地印在脑海里,我忘掉它,可是怎么也抹不去。我开始设想明天可能发生的事:老师真的会知道我把他打伤了吗?你呀,你呀!真愚蠢。老师找你,家长找你都应该,也活给该!谁让你干了一件不该做的事,本来也是可以避免的呀!
  漫长又难熬的夜终于过去了。清晨的天气不像前几天那样晴朗,太阳躲在了黑云的后面,风也更大了.我强打起精神背起书包,拖着不愿挪动的步子向学校做走去。
  到了学校,也跟往常一样上自习。看看同学们也都跟往常一样,我心理开始踏实了点。不一会儿,老师走进教室,我的心又剧烈地跳动起来。“通通”老师招呼了一声,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来帮我整理一下作业。”哎,一场虚惊,莫非平安无事了?“当~当~当”,一阵敲门声。老师推开门出去了。我一边整理着作业,心理一边祈寿。再看窗外,一片片从乌云中落下来。“通通!你出来!”老师的神情不对,语气也不对。天气变得更可怕了。我预感到事情的不妙,振作了一下,走出教室。预料中的事终于发生了。“这就是通通。”老师向我面前一个中年男子介绍。男子听了以后说:“昨天下午打了我家处处的是你吗?”“是。”我回答。老师的脸色变了,稳了稳,让我讲出了事情的经过。我把打架的原因,过程向老师和哪位家讲了一遍。眼泪在眼圈里转了几圈落了下来。老师的脸色更难看了,我的心“坪坪”地跳的更快了。老师替我当住了家长那来势凶猛的“进攻”,还在家长面前一再表示歉意。我当时觉得自己变小了,一种羞愧我无地自容,脸在发烧,滚烫。
  老师对我说:“你已经成为大孩子了办事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对于这次打架你应该好好想想。”
[心理的作文3篇]相关文章:
1.心理的作文1000字
2.有关心理的作文
3.从众心理的作文
4.有关时间与心理的作文
5.心理的作文600字
6.女孩的心理的作文
7.关于心理的作文
8.关于心理的作文:自尊
9.关于心理的精选作文
10.关于人物心理的作文

怎样解决心理问题篇3:个人成长经历范文(2)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从业原因分析
  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但要在知识和技能上有足够的储备和磨练,更重要的是能够秉持一种追求生命成长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增长能力以超越自己的局限。通过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分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是多么地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咨询师职业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向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职业。
  成为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询师是我内心里的一种渴望。
  我现在学习的专业是学前教育,以后要从事幼师方面的工作,我相信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我一定会很好的为小朋友排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心态,让多梦的青春充满阳光和喜悦,让我们未来的花朵放飞希望。我知道,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他们很需要老师悉心的呵护,这更增强了我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热情,希望通过努力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二)自身优势分析
  1、我性情温和喜欢孩子,尤其热爱教育事业,这种骨子里的东西能坚定我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信念。
  2、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优点是善于倾听,能够感同身受,观察细致,有洞察力,有爱心和包容心,热爱学习,追求进步。我喜欢换位思考,善于与人沟通,在与别人交流中,我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迅速地在旁观者和当事人中间置换,从而更清楚地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
  3、我稳定的人格特征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另外,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我对心理咨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体会。
  4、我的性格十分开朗,很容易和孩子融合到一起,这对我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很有帮助。
  (三)努力方向
  虽然我对这个行业热情无限,但深知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今后还要不断努力。
  1.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有些问题还不能给患者在心理方面给予有成效的帮助。
  2.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一些硬件条件不足,尤其缺乏比较完备的各种心理测验量表及相关软件,不能准确界定患者器质性疾病与心理性疾病。
  3. 自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够。未来的咨询和治疗工作可能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士,而目前个人知识的广度、深度及生活的阅历都需要今后不断的学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
  4、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学习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5、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由于我的职业特点和个人能力,我较为擅长青少年的发展性心理咨询,我理解他们内心的悸动,明白他们的想法,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代沟。帮助家长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在今后的职业历程中,我要在这个领域深层次地发掘下去,让自己在这一领域中能够有独到之处,还给来求助的人一个美好的心境,让他们快乐的生活下去,再不受烦恼和忧愁的牵绊!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这篇成长报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滚滚长江东流水,都想流进大海这个快乐老家,水流向大海就有起有伏,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有称心就有不称心、有成功有就有失败、有欢乐就有痛苦、有顺利就有挫折,哪一段是不好的呢?哪一段是你能拒绝的呢?快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意境、是一种人生态度。用赏识的观点来面对你的人生,失败了请你不要放弃,那是你未来成功的垫脚石;痛苦时你不要绝望,那是你未来欢乐的基础;遇到挫折请你继续坚持,那是你通向未来的必经路;享受苦难、享受失落、享受烦恼、享受孤独、享受委屈就像享受黑夜是未来的黎明一样,因为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朋友,感恩生活,珍惜一切吧!”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5829/

推荐访问:心理问题怎么解决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