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6-22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篇(1):冬至由来历史典故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全国都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同时也是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是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非常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从古至今,很多地方都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但全国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的习惯。有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而关于冬至的传说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冬至盘、冬至团、馄饨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俗称“添岁”。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清明是众所周知的扫墓时节,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区部分地方的风俗并不是清明扫墓的,而是在冬至。冬至早上,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更多,寓慎终追远之意。这一风俗究竟流传了多久,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在历史上的周代冬至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非常热闹的日子,追溯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说冬至从古至今都是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篇(2):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典故


  导语: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常见节日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谢谢!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除夕的由来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的由来
  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动已不存在,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六月六的由来
  农历六月初六,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月七?乞巧节的由来
  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冬至节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交九”的开始,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各家要吃冬至饭。有的人家吃肉汤面条;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条:饭”;也有人家吃“杏皮坛鞑子”,也叫“擞耳子”;也有吃羊肉香头饭或臊子面的民间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小年的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称“小年”)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元旦节的由来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5月4日是中国青年节。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学为主的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21条”,“拒绝和约签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1939年陕甘宁边区青年组织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50年4月共青团中央决定以5月4日作为青年团成立的纪念日。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19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不断发生经济危机,几万家工厂倒闭,数百万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工资不断下降,而工作时间却一再延长,最多达到18个小时。因此,1886年5月1日,美国的11500家企业的40余万名工人规模空前的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罢工在美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引起的强烈的反响并最终取得了胜利。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把“五一”定为国际劳动节。于是,5月1日的工人斗争从美国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加入的纪念“五一”的行列,5月1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日子。
  ◆“三八”节的由来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父亲节的由来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关爱,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伟大。她长大后,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们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目。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百姓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今天父亲节的庆祝方式和母亲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也许只是父亲们喜爱的礼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母亲节的由来
  规定一个专门的日子来表达人们对母亲的尊敬,并不是现代的发明,而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古希腊入曾在树林或山洞中举行仪式,对女神——神的母亲顶礼膜拜。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美国的母亲节,始于1907年5月。要求定立母亲节这一倡仪是费城安娜?贾维斯提出的。母亲节创立人是安娜?贾维斯。据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当时是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学校的总监,并兼职在教堂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当讲述到在战役中英雄捐躯的故事时,她不禁感慨万分,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一个纪念日。同时也衷心希望有人会创立一个母亲节来赞扬全世界的母亲,她的想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安娜?贾维斯的母亲死后,她继承了母亲所遗给她的一笔庞大的财产,不过她为失母感到格外悲痛,立志要实现母亲的愿望,创立母亲节,借以纪念世上所有的母亲们,同时提倡孝道等。为此她向社会发出呼吁,结果她获得各方面热烈的支持和良好的反应,并纷纷邀请她前往演讲。1912年,美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颜色是有讲究的。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仍然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亲健在的人则佩戴红色石竹花。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节日里,每个母亲都会满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和丈夫赠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书和纪念品,特别是当她们收到小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上面用蜡笔稚气地写着“妈妈,我爱你”的字样的卡片时,更会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还是把她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这一天,许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重视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 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次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题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邮票。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国际护士节的由来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学科创始人南丁格尔(1820~1910)而设立的。在1852年到1856年间,沙皇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十分残酷,双方伤亡惨重,大量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时。英国有一位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女士名叫南丁格尔,她自愿组织战地救护队,率领38名女救护队员负责伤病员的护理,在她的领导下,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办起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为推动世界各国护理工作和发展护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学家护士教育的创始人,弘扬南丁格尔对病患如同“老人的儿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妈妈”的献身精神,国际上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情人节的由来
  版本1:Valentine’s day是情人节在英语里的叫法。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罗马,那时恺撒已经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当政。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参加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于是整个罗马便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就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们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再一次显示了残暴面目——将修士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敢于与暴君斗争的人,渐渐地使得2月14日成为一个节日。很多世纪过去了,人们再也记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记不得他的权杖与宝剑,但依然会纪念Valentine修士,因为那个日子是Valentine’s day是情人节。版本2: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在古罗马,小伙子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版本3:一本英语辞典上注释说,范泰伦节(情人节)2月14日,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据说鸟类在这一天开始交配。那时的风俗是:在牧神节期间,每个青年男子从一只盒子里抽签,盒子里放的是写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条子。抽到谁,谁就成为那个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来这个节日改为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圣徒。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悉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现在,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还把求爱的圣瓦伦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枝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作为情人节送给女孩的最佳礼物,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据说,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跟热恋中的感觉相似。
  ◆愚人节的由来
  每年4月1日,可能会有人给你开一个善意的玩笑,发一个假信息,让你上一次当。那是因为这天是西方民间传统的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与历法改革有关系。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和“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将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在客人到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和“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4月1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宴会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上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形盒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篇(3):初中手抄报资料

  初中手抄报资料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手抄报资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初中手抄报资料
  冬至吃饺子相关传说
  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是严冬季节,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作为冬至节令食品。而伴随着冬至食俗,还有很多民间传说。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此俗由来已久。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也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河南人在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称为吃“捏冻耳朵”。这也有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而且混身发热,头上冒汗,于是称赞冬至吃狗肉真好。狗肉性热,冬天吃了确能暖身壮阳。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狗肉羊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在冬至至大寒的节令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补益身体,以求来年精神抖擞身强体壮。
  在江南水乡,则有冬至之夜吃赤豆粥的习俗。这也缘于古代传说,南方的部族首领共工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这个疫鬼最怕赤豆,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粥,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后来这种赤豆粥也称为“冬至粥”,其中除了赤豆以外,也加入红枣、核桃肉等,补益身体。
  北方习俗
  冬至,是山西民间在农历十一月的重要节日,俗称“冬”节。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节,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
  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
  有画几个中空的格子,选好几个字,每字必须是几划。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
  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多数是从集币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各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方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女孩子们则习惯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人人们往往也要凑热闹参加玩耍。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南方习俗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249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