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来源: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18-07-23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篇1: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电子信息是要培养的是新一代社会人才,定位要准确,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人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专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尤其是是在突出能力训练方面。要让学生实践能力更强,更加贴近工作情境,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项目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就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这类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项目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材编写
  一、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目的
  1。1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现状: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突出工作技能的培养。但是学校与企业联系深度不足,未达到共体开发的合作程度。所以,很多时候仍然沿用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感到吃力,对最新技术与工作流程了解不足,存在一定的弊端。1。2教学改革的目的:首先重新确立培养目标,要培养的是新一代社会人才,定位要准确,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人才。
  应该注重素质培养、技能培养、工作需求培养。其次,要打造新的课程体系,让课程体系焕发活力,与企业合作,培养的主体不再是学校,而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模式。课程更加符合企业工作需要,知识理论以够用为主,培养自学能力,具备进一步自学的能力即可。再次,配套教学软硬件环境,打造实验室、实训室、实验基地、教学平台、素材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1。3教学手段与改革的关系:丰富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多彩,让内容更加具体化,能够让课程形成体系。也能够展现教学改革的具体作用。对于电子信息类课程更是如此,电路设计、模块展示、仿真操作等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教学手段。而最为突出的就是项目教学法,尤其适合于电子信息类课程。
  二、项目教学法研究
  项目教学法已经尝试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很多课程纷纷采用。但是在实际的采用过程中,只是用了其中的几个分支点,并不是真正的完成项目法教学,收效自然也大打折扣。项目法教学的思想:将实际的某个工作,转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完整的小项目,其中应该包含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为完成工作服务的,也是为课程中包含的。项目法的实施不再强调讲授,而是让学生有任务有目的的去学习,研究,参与到工作流程中来。在遇到困难时候进行讨论,尝试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将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转化为执行方案。完成任务、分析过程、总结经验。特点是:首先是教师身份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讲解者,而是任务的布置者。任务的参与者。但要起到指导方向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了,变成了对知识的需要,自主的去从课本、网络、团队中获取知识,了解流程。成绩的评定也改变了,要观察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团队的表现以及团队彼此之间的认可度。而不是单纯的用试卷来衡量成绩的高低。设计原则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首先,项目课程:若干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项目可以是一组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覆盖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整地经历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也可以解决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
  一门项目课程,纵向上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其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流程式、和并列式,等等。横向上每个项目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到小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每个模块4至8个学时为宜。其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其中技术实践知识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等。技术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其基本要求是以满足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重新裁剪原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技能考核要求要全面反映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并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1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质量:电子信息类课程例如单片机、电路基础、模拟电路、PLC、数字逻辑等等多种课程当中都适用于项目教学法,所以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让课堂生动多彩,高质量的完成40到50分钟的教学内容。3。2项目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贴近工作岗位要求:项目式教学可以将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融入当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
  将这些工作过程进行融合,小任务组合成大的任务,就形成了企业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让学生与工作任务不断贴近。3。3促进素材库的完成进度:任务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没有配套的教材与教辅。教师精心研究的每堂课的讲义与具体任务单,回馈单等资料,就是新的任务教学法则的教材的主体内容,只需要简单的丰富与添加,就可以形成新的符合要求的教材与教辅,完善素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技校在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张文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2]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张华,王苗,付立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3]关于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何家梅。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模块教学的探索[J]。王成福,赵云,陈德仙。机械职业教育。2006(03)
  [5]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措施[J]。王成安,毕秀梅。辽宁高职学报。2006(01)
  [6]中职电子电器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李加升。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7]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蒋庆斌,徐国庆。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简祖平,李振陆。教育与职业。2005(2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篇2:情人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翻译难,译文学作品尤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尤其是在再现原文“三美”这方面,其困境早已是译界的共识,尽管如此,译界依然不乏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典诗词英译的上乘作品。本文就精选一些出自大家手笔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作,并联系一些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是如何在其英译中体现的,并结合自己的启迪,将北朝民歌《木兰辞》在原译者的基础上改译,以求进一步体现原作的美感。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美感;英译;体现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a kind of art, which contain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emperament and form. When the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beauty of the poetry is not only to be reserved, but also to be embodied. In term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three beauties” is especially a difficult work, and there are, however, still a lot of valuable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is paper displays some excellent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y famous translators, and expounds how the “three beauties” are embodi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deep analysis. And this paper also contains a revis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poem “Mu Lan Ci” to further reappear the beauty.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eauty; English translation; reappearance
  一、引言 二、“三美”在英译中的体现
  (一)、意美:内容的再现
  何谓“意美”?对于诗歌之意,中国古典文论中有精辟论述:“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 [3](P77)诗词翻译中“意美”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意义美”,而且还包括了“意象美”。中国古典诗词,以含蓄微妙见长,十分讲求形象思维。诗人在审美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呈现给读者一种表达其强烈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物象,于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便融合成了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往往体现在唯一的一个炼字上,可谓“画龙点睛”。翻译诗词同样也要对字词加以锤炼和推敲,若能在译文中选用精炼贴切的词,原文的意境便能生动地体现,传神地表达。
  1、意象美的再现
  诗词的意象是情景交融而产生的。对于意象美的再现,李白《菩萨蛮》的译文是个好例子,这首词头两句:
  原文: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译文:A flat-top forest stretches far in embroidered mist,
  A cluster of mountains cool is tinged with heartbreak blue[4](P78).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去而不归的心情。这两句为远景,此处“漠漠”没有直接译出,但句中三个“f”起头的词(flat,forest,far)把“漠漠”表示出来了。[f]是唇齿音,可以拖得很长,将树林“无边无垠”的感觉体现出来了;第二句“伤心碧”的“碧”字,译者用英美传统诗中的相关意象来替换这一色彩意象,将“碧”译成“blue”,巧妙运用了blue一词多义的特点,既表达了山色碧,又传达了思妇的“忧郁”这一深层含义,一语双关,充分表现了李白用语奇特的特点。其实“blue”这个意象和“碧”在颜色上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一个“蓝”,一个“绿”,但微妙之处在于译者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选用了同“碧”这个意象艺术效果十分相近的意象“blue”。这就是翻译补偿法中的“功能替代法[5](P75)”。同时用“heartbreak blue”来译“伤心碧”,不仅忠于原文,而且在用语上达到了双重强调的目的,符合英美读者的欣赏习惯;第二句可分两段:A cluster of mountains cool is tinged with heartbreak blue(寒山一带伤心碧),这里运用“变序法[6](P75)”,将cool mountains调个头,变成mountains cool,是为使它同句尾blue相呼应:[u:]这个长元音在英语中常出现在表示“阴沉”、“阴郁”的词中,如gloom,doom,loom,brood等等。这是通过读音加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忧伤感”。如此两行译文一出,原词中行人之远与思妇伫望之深,尽在言中。
  有时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包含在一个很抽象的词语里,在英译时却可以用一个生动、形象的词汇加以表达,不仅能增强诗词语言的感染力,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甚至会比原文更加传神。如林语堂先生所译的杜甫《石壕吏》中的两句:
  老妪力虽衰, Although my strength is ebbing weak and low,
  请从吏夜归。 I’ll go with you, bailiff, to the front to serve [7](P52).
  且不说此译文是否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关键是它传神的地方在于“ebbing”一词。“ebb”的原意为“退潮”,此处运用了进行时态,比喻老妇人精力日渐衰退,不但形象贴切,而且译活了原诗,引人联想,原文内容顿时变得饱满。
  此译法就是许冲渊先生所说的“深化译法”。与此类似的译法也体现在林语堂先生的又一译作中,他将苏轼的诗句“独骑瘦马踏残月”中的“残月”,译为“declining moonlight[8](P53)”,将原诗的一个画面“化静为动”,赋予了原诗以生命力,产生了一种动态美,给人以更多的联想空间和更美的感受。
  2、意义美的再现
  当原文没有一个特定的意象时,英译可以从整体出发,或直译或意译,目的是译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或作者的精神情感。如陆游的一首《鹧鹕天》最后两句:“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这里用的是极普通的日常用字,译文也是非常口语化,几乎没有一个难字:“People ask me:where are you heading back to? Laughing,I point to the boat and say:This is home. [9](P81)”用朴质无华的语言写出了诗人浪迹江湖到处为家的人生态度。
  (二)、音美:音韵的处理
  1、押韵的处理
  在音美方面,古典诗词中的乐感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押韵来流露的。尽管当前在诗词翻译界也有新诗体派,即散体派,但其诗行长短、顿数多少,都没有规范,韵式也不受原诗制约,因而很多译者还是主张以押韵来实现诗歌的音韵美。笔者经过研究,认为原文的押韵在译文中是完全可以再现的。如白居易的《长相思》:
  长相思 Long Longing
  汴水流, Waters of Bian flow,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泗水流, Waters of Si flow,
  流到瓜洲古渡头, Flow to the old ferry of Guachow,
  吴山点点愁。 The hills in Wu bow in sorrow.
  思悠悠, My longing seems to grow,
  恨悠悠, My grieving seems to grow,
  恨到归时方始休, Grow until comes back my yokefellow,
  月明人倚楼。 We lean on the rail in moonglow[11](P44).
  笔者十分赞赏这种高度忠实于原文的译文。不仅译文的长短句与原文的长短句相呼应,译文中的顶真与原文中的顶真相呼应 [12](P33),而且译文和原文都是从头句押韵到尾句,且都是押同一个韵[ou],甚至译文和原文的韵脚发音还是几乎相同的,就连题目的译文“Long Longing”也巧妙运用英语中两个形近的词汇,即贴切又雅致,译得颇具艺术感。达到如此高度的一致在古典诗词的英译中实属难得。全篇通读,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词中少妇思随流水,身在妆楼,念远人而不得见,思无穷,恨亦无穷的情感随之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全面体现原诗“三美”的译文。
  在押韵的处理上,南北朝民歌《子夜歌》的译文也是值得欣赏和评论的,其原文和译文如下:
  路涩无人行, The roads are muddy and forsaken,
  冒寒往相觅。 Despite and cold I came to thee.
  若不信侬时, Go and look at the footprints in snow,
  但看雪上迹。 If thou wilt not believe me[13](P53).
  原诗二,四句押韵,韵脚为[i:],而译者灵活变通:首先,将原诗后两句的位置先后在译文中对调,以求达到与原诗句式押韵一致的目的;其次,译者独具匠心,选用代词thee([古]汝,尔,你),thee的原型是thou,thee是thou的宾格。译者为了配合原诗的押韵,恰当地选用了thee同最后一句末尾的me构成押韵,并且巧妙的是,这一用法恰巧形成了和原诗相同的韵脚[i:],这样就在与原诗的相似度上又进了一步;再次,原型thou和宾格thee同时在译文的两处出现,用的都是古用法,贴切地配合了古典诗的意境,增强了译文对原诗美感的再现度。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译文中“forsaken”这个词的意思是“被抛弃,被舍弃”,意义上肯定,语气上被动;而对应的原文“无人行”,意义上否定,语气上主动。此处以肯定译否定,以被动译主动,颇具意韵,符合英语语言的特点。
  许渊冲说:“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 [14](P64)押韵若用得得当能增强译文的感染力。如李后主的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without tarry”表现了江水不断东流,与上句carry构成押韵,十分有力,使人感到“愁”在诗人身上压得多重。这方面最有力的例子莫过于寥世美《好事近》的结尾两句:“(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Surprised,a pair of birds fly away flapping/As I listen to the waves my canoe lapping[16](P11))这里押韵的flapping和lapping,一个形容飞鸟振翅,一个形容河水轻拍船头,两个都是拟声词,把当时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几乎听到了鸟飞和轻浪拍打小舟的声音。
  2、叠字的处理
  除了押韵之外,叠字或叠音词也是诗词音韵之美的重要体现。汉语叠字就是用重叠词素或音节来构成的词,绘声绘色,琅琅上口。我国古典诗词常用叠字来摹声、状物、抒情,叠字在增强诗词乐感上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叠字佳作之一当属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三行。
  相信此词已经被不少学者译过,笔者经过对比挑选,选出两篇最令笔者欣赏的不同翻译大师所译的《声声慢》,现将原文和译文呈现如下:
  许渊冲译:
  寻寻觅觅, I look for what I miss,
  冷冷清清, I know not what it is,
  凄凄惨惨戚戚。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17](P95).
  这三行一连用了七对叠字,写出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I look for what I miss”开始“寻寻觅觅”,可见她从一起床就开始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结果是一无所获,于是 “ I know not what it is”,不但如此,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凄厉之情一层更似一层。译文“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亦以反复的形式出现,同原文一样,在此处增加了凄婉的基调。更妙的是,译文中的miss与“觅”,cheer与“戚”不但元音相似,连前面的辅音也相同[18](P95),完美地传达了原文愁惨凄厉的基调。而且,从节奏感来看,译文前两行的miss与is,及后两行的drear与cheer的押韵都起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
  许渊冲先生对《声声慢》的译文称得上巧夺天工,除此之外,笔者还十分欣赏林语堂先生同样对《声声慢》的这七对叠字别出心裁的译文:
  林语堂译:
  寻寻觅觅, So dim, so dark,
  冷冷清清, So dense, so dull,
  凄凄惨惨戚戚。 So damp, so dank, so dead[19](P54).
  林语堂先生的此译文运用头韵,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原文是十四个音节,译文正好也是十四个音节,均匀和谐,在音韵上达到了与原文的高度一致,在意境上也与原文旗鼓相当。同样是一篇风格独特的再现原文韵律美的精彩译文。
  中国古诗词讲究平仄,富有节奏,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因此在翻译叠字时,有时可以不受韵律局限,而由节奏控制。如许渊冲对柳永的《雨霖铃》其中两句的英译:
  念去去/千里烟波
  译文:
  You’ll go your way/Far, far away/On miles and miles way of misty waves where sail the ships[20](P66)
  译诗在选词上也可考虑词汇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在英译中的体现音乐性。如原文中“念去去”中的叠字“去去”译成“Far, far away”,前文在分析李白《菩萨蛮》的英译时已经提到过,[f]是唇齿音,可以拖得很长,所以far读起来尾音较长,把送别者那种恋恋不舍,伤感难言的心情体现得相当充分,使得整个气氛得以烘托。这种译法在词义上忠于原文,在形式上是一种创新。
  (三)、形美:形式的把握
  诗词的形美,即诗句、词句在对仗和格律上都长短一致、工整对称。既易于体现音韵之美,又有助于传达意境之美。工整的对仗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也大量运用,因此译文也应该尽可能,至少要从整体上保留原文在结构和形式上的特点。
  1、对仗工整的把握
  林语堂先生在古诗英译的形美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以下就呈现林先生所译的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再次领略林先生的精彩译笔:
  少年不识愁滋味, In my younger days, I had tasted only gladness,
  爱上层楼, But loved to mount the top floor,
  爱上层楼, But loved to mount the top floor,
  为赋新词强说愁。 To write a song pretending sadness,
  而今识尽愁滋味, And now I’ve tasted Sorrow’s flavors, bitter and sour,
  欲说还休, And can’t find a word,
  欲说还休, And can’t find a word,
  却道天凉好个秋。 But merely say,“what a golden autumn hour!”[21](P54)
  宋词在对仗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本例是一首宋词,分上下两阙,上下阙形式和长短完全一致,且两阙的一、四行都是七字,第二、三行都是四字叠句,长短结合,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译文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结构特点,上下片也是一、四行长,第二、三行短,而且长行末尾gladness和sadness,sour和hour分别押了韵,短行更是忠于了原句,从而更深入的表达了原词的意境。
  杜甫的《登高》中的两句也是对仗工整的典型范例,原文及许渊冲译文如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文: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22](P94).
  原文中的“无边”对应“不尽”,“落木”对应“长江”,“萧萧”对应“滚滚”,译文用boundless极恰当地传译出了“无边”壮观的景象和浓深的秋意,用endless传神地译出了长江之水的浩淼深邃。对于原文而对叠字“萧萧”和“滚滚”,译文同样以叠字译叠字,恰好shower与“萧”发音相似,又与hour构成押韵,声形兼得,加强了摹声的效果。整篇译文完整地保留了原诗的形式美,整体或细节上皆见细腻,又一次完美地体现了原诗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2、格律整齐的把握
  在古典诗词中,格律体诗词占很大多数,在字数一致上要求严格,因此在英译中也应该对译文的每一行的词语数进行约束。看以下一首《木兰辞》及其译文:
  唧唧复唧唧, Click click again click click,
  木兰当户织。 Mu-lan at the door is weaving.
  不闻机杼声, Sound of shuttle you no longer hear,
  唯闻女叹息。 Only a girl you hear grieving[23](P63).
  若按“信、达、雅”的标准,这首民歌的译文只达到了“信”,整首译文在长短句上同原文很不一致,显得参差不齐,因此笔者根据原文“形美”的标准,改译如下:
  唧唧复唧唧, Click click again click click,
  木兰当户织。 Mu Lan at door weaving.
  不闻机杼声, Sound of shuttle never heard,
  唯闻女叹息。 Grieving of girl only heard.
  笔者之所以如此改译,是为了尽量使译文在音节上与原文一致,与原文一样每行都是五个词,并把后两句部分词语删除和对调,重复使用heard,也包含一些“音美”的成分。
  三、结语
  翻译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一首古诗词,如果译的传神,译文兼顾意蕴,音律,形式的和谐统一,那么不仅能使英美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又能通过优美流畅的译文向汉民族读者展现英语语言的魅力,两种不同语言相互协调,相映成辉。因此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应该以再现原作之艺术为宗旨,不拘泥于形式,巧妙补偿,灵活变通,最大程度地发挥译语的优势,力求使译文达到同原文“神似”的境界,并且在功能上形成同原文的对等,其过程就是寻找跨语言文化差异的最平衡点的过程。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以艺术的形式更为准确地再现给西方读者,这是译界永不言弃的追求,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追求。
  参考文献:
  [2] 徐剑.中国古典诗词对句英译摭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P68。
  [3] 李特夫,陈剑静.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意象的处理[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P77。
  [4] 同[3]:P78。
  [5] 朱静.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补偿翻译手段[J].孝感学院学报,2004,(3):P75。
  [6] 同[5]:P75。 [8] 同[7]:P53。 [10] 姜同.论古诗词英译的主语正确复现[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P22。 [12] 赵彦春.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J].现代外语,1996,(2):P33。
  [13] 同[7]:P53。
  [14] 同[1]:P64。 [16] 同[9].P11。
  [17] 周运增.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字英译[J].商丘师专学报,1996,15(3):P95。
  [18] 同[17]:P95。
  [19] 同[7]:P54。
  [20] 王凌.古典诗词中叠词的英译[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1):P66。
  [21] 同[7]:P54。
  [22] 同[17]:P94。
  [23] 同[9].P63。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篇3:《边城》语言的审美特色论文


  《边城》的影响力巨大,他常被认为是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语言的审美特色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沈从文《边城》语言的审美特色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沈从文的艺术创作成就,尤其是小说的语言艺术成就。《边城》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歌曲令的意境,描写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创造了一个温暖的梦境。小说的语言独特、鲜明,具有唐宋气质、魏晋风骨,吸取了湘西口语方言,吸取了书面语,吸取了文言文的特长,并且又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的锤炼,使《边城》通篇语言的典雅性和现代性充分体现。从语言方面来分析沈从文的《边城》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情结;语言运用;典雅性;现代性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是一部现代文学史上的最纯净的中篇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全书仅约7万余字,共21节。每节2000至3000多字,每一节像是一首诗,连起来就是一首长诗,又像是21幅彩画连成的画卷。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边城》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1]读《边城》,便可被一股浓浓的暖意牵引,被沈从文那不经意、淡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所震撼。沈从文的《边城》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赢得了相当高的赞誉:“这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它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30年代中国文坛的代表作。”[2]本文试着重从语言方面探讨一下《边城》艺术造诣,谈谈对《边城》语言运用审美特色的粗浅认识。
  一、沈从文及其“湘西情结”
  (一)沈从文异样的成长道路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生于湘黔交界苗汉土家族杂剧的边境山城——湖南凤凰县。非同一般的家族历史和个人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气质、非凡的幻想及对生命的丰富体验。她的祖父曾担任清朝贵州提督,嫡祖母为苗族,父亲曾与辛亥革命时组织参与当地的武装起义,后因谋刺袁世凯事泄而亡命关外。母亲是世家之女,“极小就认字读书”,对沈从文影响极大。[3]沈从文曾在自传《我的家庭》中说道:“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得于妈妈的似乎较多。”少年时他就熟读社会这部大书,生命中的智慧多半是从生活中直接得来的。他6岁开始进入私塾习文,14岁高校毕业后按当地的习俗加入地方行伍,以后做过卫兵、班长、司书、文件收发员、书记等,后随部队驻留,看惯了军队残酷杀戮大批无辜群众的惨状。他广泛接触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同角色,这样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沈从文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笔下涉及的社会面虽比较广,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支流县分乡村人事。”对于凤凰县,“我就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才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还不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习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自小熟悉湘西的乡俗民风、爱乐哀愁,形成了他笔下独特的湘西边地风情。
  (二)透过《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湘西情结”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和散文建造起了他独特的“湘西世界”。《边城》是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的一颗明珠。在这里,质朴、简约、平和、冲淡的文字,诉说着作者内敛却又喷薄欲出的情感,展示了淡淡哀愁,浓郁的怀旧情绪及充满诗情画意的乡土风情。沈从文一直声称自己是一个“乡下人”,他在《习作选集代序》中所说的一段话,很可以代表作家的这种心理状态:“我从农村到城市,外表看已成为城里人了,……可试提一两个抽象的名辞说说,即如‘道德’或‘爱情’吧,分别就见出来了,……这件事显然划分了你我的界限。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到《八骏图》看看,就可以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于抹布阶级的爱情,一个乡下人之所以成为乡下人,如何鲜明反映在作品里……”
  沈从文是一个沉醉于诗情的作家,他对“湘西世界”情有独钟,爱之弥笃。沈从文更是一个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画出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奇不有。他特别善于将风土人情世态所包涵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用泥土香味十足的方言土语、俚语表现出来,淋漓尽致,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边城》在沈从文心中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神庙”。凤凰古城的风土人情,那挥之不去的遥远的人性的记忆,承载着他的作品主题,呼吸着他的全部情思。他的湘西世界山美,水美,人更美。她不仅是沈从文的故乡,更是他的精神乐园,心中永远皈依的圣地。
  《边城》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湖南西部一个边远小城茶峒的生活,在那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小镇里,作者放进了一个朴素动人的爱情故事,将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写尽了那里的人情世故、风俗景致。作家那流光溢彩般的文字,勾勒了一幅幅清凉宜人,无比优雅的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湘西边地的独特风情,使人读后无不对那片土地充满无限的向往之情。“作者是写景的圣手,且用最少的朴素的文字,三言两语就把你引进一个天地里去。”[4]
  正是由于沈从文浓厚的“湘西情结”,才使他的作品中的语言独具特色,尤其是《边城》的成功与语言的巧妙运用更是分不开的。所以研究《边城》的语言审美特色,首先要研究沈从文及他的“湘西情结”。
  二、《边城》语言的审美特色
  在时空中稍纵即逝的语言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以思想为动力源泉而构成的体系,其本质就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渗透进语汇,再经语法排序,最后才由语音呈现出“语言”,这便是口语。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它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为了打破它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就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要以文字为桥梁,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与文学作品沟通,在相知相熟的基础上,再对文学作品进行“思想解读”,逐步抓住每一部作品要给予人类的精髓。所以,我们对《边城》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究,以期做到“文本解读”,为“思想解读”作铺垫。
  (一)《边城》语言的典雅性
  1.语言的古典美
  《边城》“在描写中流露出唐宋气质,在叙述时突显着魏晋风骨,行文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此观点为泰山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的宋阜森、谢玉兴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边城》之所以能赢得如此赞誉,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沈从文灵活运用了承载其思想的语言艺术。李健吾先生评价《边城》时说:“这里一切是和谐,光与影的适度配置,什么样人生活在什么样空气里,一件艺术作品,正要叫人看不出是艺术的。一切准乎自然,而我们明白,在这自然的启示之下,藏着一个艺术家的心力:细致,然而绝不琐碎;真实,然而绝不教训;风韵,然而绝不弄姿;美丽,然而绝不做作。这不是一个大东西,然而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对于《边城》这颗珠玉来说,语言艺术是其外在的光泽,思想是其内在的质地,质地决定着“这颗珠玉”的光泽度。他们认为,沈从文先生是继承了古典文学的精华及中国古典文学所蕴含的美学精华,并对外来文化辩证鉴别吸收利用。从而得出结论:《边城》在描写中流露出唐宋气质,在叙述时突显着魏晋风骨,以及在行文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这一观点是从《边城》思想内涵出发来分析语言运用的。本人对此观点也是赞同的。
  所谓环境定位性格,性格沉淀思想,思想驱动语言。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的乡土小说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古典气息,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他的乡土小说表现理想世界中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表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都市文明侵入农村所带来的中国传统美德的消失,田园生活自然和谐被破坏。沈从文一再自称“乡下人”,固执地用“乡下人”的身份和眼光来写“美丽得令人忧愁”的文字。在他的笔下,文字宛如水墨画,“文笔清淡散落,语言柔和,活泼,流淌着水的灵性。[5]看下面的引文: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的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须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沈从文《边城》语言的典雅性得益于他在文化性的继承上。沈从文深味唐人山水小品的精髓,行文中注重骈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具有诗一般的语言,“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让人不由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意境如此相似。
  《边城》语言运用的真谛便是《世说新语》语言的简约含蓄、朴素生动、优美传神。体现魏晋风骨。《边城》篇首用不足百字就交待了小说的“环境”、“人物”:“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极具简约神韵。
  沈从文《边城》之所以具有两位教授说的语言艺术成就,与沈从文的性格思想大有关系。他在《从文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可见,湘西的青山绿水滋养了他的性格,于是推动了他的语言艺术成就。
  2.语言的节奏美——单纯词与合成词的使用。
  在《边城》中,沈从文常用单纯词和合成词的重叠式来描写风景,述说故事。比如:
  (1)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草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2)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3)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及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单纯词“多”、“作”、“人”、“过”、“越”、“只”、“墙”、“瓦”的使用体现了沈从文语言的简洁,所谓“文约而事丰”,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内容。单纯词的使用增加了文章的典雅性和古朴性。
  另外,笔者发现《边城》中,沈从文特喜欢用“俨然”和“仿佛”这两个单纯词。有些是比喻,有些则不然。“俨然”为叠韵的单纯词,“仿佛”为双声的单纯词,使用起来信手拈来,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使文章音韵和谐。比如:
  (1)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2)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3)翠翠仿佛明白为什么被人望着。
  (4)他仿佛担心搅恼了翠翠似的,就仍然蹲着不动。等等
  《边城》里随处可见的便是叠词的使用。这里所说的叠词大多数是指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成的合成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说中的人名——翠翠、顺顺便是。
  小说中另外还有:静静的河水、小小的竹竿、黑黑的皮肤、光光的眼睛、长长的梯子、蓬蓬鼓声、发出沙沙的声音、一头短短白发;
  早早的、心子重重的、皮肤红红的、脸色惨惨的、心里软软的,酸酸的;
  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一一拾起、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低低的学小羊叫着、高高翘起、轻轻的说、汪汪的叫着、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向前怏怏地走去了、稍稍见得溺爱那第二个儿子、翠翠便稍稍有点着慌了、龙船水刚刚涨过、祖父匆匆出去了、幽幽的哭起来。
  这些叠词的使用,使文章披上了一层暖暖的薄纱,读来软绵绵的,更显小说的朦胧美,使文章具有优美的节奏,读来仿佛不费吹灰之力,作者向你娓娓道来,向你展示一幅湘西风情画。
  另外,沈从文还善用合成词的附加式,尤其是三音节后加式,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例如:湿淋淋的爬上岸、笑嘻嘻说、声音哑沙沙的、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翠翠忽又忙匆匆的追上去、黑黝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
  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信手拈来,全不费力,又能给普通的词汇注入新意,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音韵和谐,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语言才能:朴素中透着新奇,含蓄中散发着新意。
  (二)《边城》语言的现代性
  读《边城》除了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清新唐宋气质与魏晋风范外,更重要的是还能感受到强烈的“暖”意。其实这种“暖”来自文中所表现的人性美、人情美。祖父和翠翠之间的亲情、翠翠与二老傩送之间的爱情、大老二老之间的兄弟之情以及茶峒人民之间的朴素情感无不流淌着浓浓的“暖”意。这种“暖”,通过语言描写一一渗入我们心中,让我们在品读《边城》时,久久地、久久地沉浸在了一种温暖的梦境里。《边城》一上来便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小溪、白塔、老人、女孩和黄狗。虽然只有这么简单的人家,并不让人感到孤寂,相反,反而让人心中暖暖的。老船夫与孙女相依为命,却也浓情溢溢,老船夫“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对背着自己偷偷和一个茶峒屯坊军人发生暧昧关系而怀孕的女儿“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这些很温情的语言在文中处处皆是,不胜枚举。再比如,翠翠从屋中到外面,要坐白天被晒热的岩石时,祖父就说:“翠翠莫坐热石头,免得生坐板疮。”“但自己用手摸摸后,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这里,是用一动作细节描写来写祖父对翠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意。祖父“用手摸摸”,之后觉得可以坐,才自己也坐到上面去了。
  小说中“暖”色调的呈现得益于沈从文词汇的运用。所谓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一个人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沈从文的词汇量是相当丰富的,他用他特有的湘西语言及他独特的个人语言构建了一个“湘西世界”,表达了他的文学思想,写就了《边城》。
  1.方言的使用
  沈从文的《边城》的语言是独到的。《边城》里所有的对话,真正的都是群众语言,那些话可以使你嗅出泥味和土香,语言中多了些山野气息,却又不失新鲜与活泼。它的语言根植于我国劳动群众语言的肥沃土壤里,采用表现乡土人生的乡土语言,以湘西地方话为母体,加工提炼,予以书面话,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沈从文曾说:“我的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词太多了。”他常用生动活泼的湘西口语,来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叙述中透露着浓浓的暖意,表现湘西的淳朴民情、民风与习俗。方言的使用,使《边城》呈现出恬静、和谐、优美的乡村风情。例如:
  (1)“翠翠太娇了,……我这人就是这么一个打算,‘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唉,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
  (2)“下棋有下棋的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若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这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用朴实的语言展示了湘西边地风情,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使人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
  (3)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在《边城》中,沈从文大量使用方言,采用民歌,更使他的作品充满温馨之感,读来心中软软的,使小说更为真情地展示了自然美与人情美。
  2.“文白杂糅”的妙用
  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算不得纯粹,他的语言很少用生涩的词语,他喜欢用一些白描式的、未经雕琢的语言,并时而掺杂一些文言词汇,这明显是受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影响而由未能完全融化为现代白话的结果。这些文言与口语搭配在一起,不但毫不“隔生”,反而更显语言的凝练与简洁。如: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之黄狗。”
  用简洁、凝练的的语言了了百字便介绍得一清二楚了。说“将近”而不是“靠近”,感觉文言味特重,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只”字便写出了这“单独”的人家里的情况。
  再比如: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种事情上负点儿责。”
  不说人随着时间长大,而说时间在“催促”人长大,我们可以想像到时间流逝得那么快;翠翠也懂得很多事了,因为时间在“成长她”。另外,第13节写到,祖父给翠翠讲她父母对歌传情的事后,翠翠问了一句:“后来怎么样了?”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这种歌唱出了你。”语言不仅含蓄、素淡、和婉,而且很美,让人感到暖意。
  3.《边城》的修辞审美
  沈从文这部别致的小说《边城》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也展示着沈从文的语言锤炼的功底。词语的锤炼,古人叫“炼字”,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的表现人或事物,就是说不仅要求词语用的对,还要用得好。
  词语的锤炼要富有创新精神。许多看起来平淡的词语,沈从文都可以调遣得体,淡中藏美,平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力度和活力。他主要是从生活的无穷源泉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推陈出新的。沈从文说:“我的心总得为一种声音、新鲜的颜色、新鲜气味而跳。”[6]是的,他的语言似乎是立体的,可视可触:
  (1)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有了点力量。
  (2)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日头是无形的,但“炙到”人的皮肤上,仿佛有一种压力,可见日头之毒;不说水之清,而通过人的视觉,看到鱼似是浮在空气里,更形象。那竹翠浓且嫩,加上阳光一照,真可谓“逼人”了。
  沈从文的《边城》不但语言锤炼独特到位,而且修辞格运用也恰到好处。尤其是比喻艺术的使用。沈从文小说中的比喻艺术独树一帜,他喜用农村常见的动植物形容笔下的人物,又善用民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边城》里就用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来形容人物。比如写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
  这一段读者追随翠翠走进山乡田野了,透出一种自然的野性的原始的生命律动,于是翠翠生命如翠竹般单纯及忧郁,在“风日”里长大;又如小鹿般直率天真而又自然,“随时准备逃入深山”。
  另外,他的作品中比喻艺术的另一大特点的便是他的作品里的许多泥土特色的民间语言,包括方言、俗语、歌谣、警句。《边城》里用农民的比喻来表达乡下人的思想和说法,如写湘西男女求爱的方式叫“出车”,管媒人说亲叫“跳马”,是用象棋作比喻。《边城》基本上用民间的俗语、俚语为喻,暗喻故事情节发展,所引与故事内容天意无缝的融合,浓浓的抒情色彩洋溢字里行间。
  俄罗斯画家列宾说:“光秃秃的线条可以跃然纸上,只要放得是地方。”而沈从文的文章深受欢迎,也正是因为作家语言上的高超。他从不使用华丽的辞藻,而只是使用十分平常、十分朴素的语言,令文笔清新秀丽,读他的文章会想起清新秀丽的山水田园诗,并笼罩着层层暖意。《边城》便让我们体会到了沈从文先生的语言运用的造诣。研究他的作品语言,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正如朱光潜先生指出那样,沈从文及其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终会有他的一席之地的。
  注释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M].香港:花城出版社,三联书社,1984:43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38
  [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9卷[M].香港:花城出版社,三联书社,1984:16
  [4]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40
  [5]卜召林.中国现代文学史[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284
  [6]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9卷[M].香港:花城出版社,三联书社,1984
  参考文献
  [1]宋阜森、谢玉兴.《边城》语言艺术特色管窥[J].兰州学刊,2005(2)
  [2]陈平原.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文学卷)·鲁迅、沈从文与中国乡土小说[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
  [4]汪凯琼.《边城》的语言特点[J].林区教学,2005(5)
  [5]顾蔷芬.论沈从文独特的艺术风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0)
  [6]姚艳玉.凝眸远景的另类表达方式——沈从文小说中的比喻艺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
  [7]邓莹.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结”[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增刊)
  [8]赵安民.沈从文《边城》艺术浅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6919/

推荐访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