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

来源: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18-07-28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篇(一):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 电子技术和 Digital (数字)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如下:
  1.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
  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
  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
  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
  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不仅改变了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从而更好的步入社会。

信息技术基础篇(二):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选好题目哦,下面请参考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需要和帮助!
  信息技术论文题目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
  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
  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
  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
  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
  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
  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
  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24、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
  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
  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
  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
  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1、优化导入技巧 让课堂“活”起来
  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
  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
  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8、简约而不简单
  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
  40、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
  41、《基于BLOG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之路》
  4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
  43、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4、如何调控信息技术的教学
  45、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初探
  46、让多媒体走进作文课堂
  47、试论运用信息技术与改善学习方式
  48、培养学习举趣,提高信息素养
  4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0、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51、小议新课标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52、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53、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54、谈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55、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的点滴思考
  56、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5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8、优化教学,体验成功
  59、浅谈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0、多媒体与数学整合
  61、善用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语文
  62、淡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3、激趣,创新,探索,整合
  64、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亮点
  6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初探
  66、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67、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探
  6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69、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70、信息技术漫谈
  71、多媒体教学误区浅析
  7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7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7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75、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76、加强课程整合 培养学习兴趣
  77、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78、以学生为本,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79、浅谈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80、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8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82、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8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84、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85、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
  86、培养小学生学习电脑的举趣
  8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浅谈
  88、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89、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课堂教学
  90、从生命关怀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
  91、多媒体是把双刃剑
  92、学生水平差异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影响的解决方法
  9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讨
  94、浅谈CAI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95、信息化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96、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97、浅谈课件设计原则的指导作用
  98、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9、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00、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101、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102、试论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10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104、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105、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106、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10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索
  108、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109、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
  110、让美术课更美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1、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112、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11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基础篇(三):人教版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范文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
  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
  4、加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强化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计算机是人们处理信息的“工具。”
  使学生纯熟掌握使用拼音输入汉字、词组、标点符号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对汉语拼音的理解,能够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组词、扩词,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要求学生熟悉电脑,了解电脑的组成,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的爱好。
  初步了解信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使用及重要性。初步了解组成计算机的几大部件。建立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准确的操作姿势,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良好习惯
  通过应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操作,让学生感受计算机提供的文字处理工具对文档格式的加工处理。学生通过“我是小编辑”活动,学会基本的文字处理操作,了解文字编排中的一些格式(如段落、首行缩进、行距等)的处理对信息表达的作用,学会编辑简单的文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通过实践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四、教学措施
  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感性上对电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
  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完成某一个详细的“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根据不同的模块可以分成几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每娇裎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任务。
  利用机房电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机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演示和教授相矫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课堂中穿插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性强,应该多给他们练习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范文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人本期承担高一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每周每班安排二个课时,另外加上学校部分电脑的维修工作。
  双基掌握情况:
  本期入学的新生,尽管初中阶段均开设了信息课,但由于受客观条件(师资、上机条件等)的限制,一部分初级中学的信息课有其名而无其实,据我们调查个别学生尚不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但学生大多语、数、外等文化基础课底子较好,这为教学好本门课提供了保障。
  二、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和信息素养,为加快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努力学习。使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60%。
  (3)双基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2、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三、教材分析:
  本期所用教材为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6年审查通过的高中《信息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5610/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