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台湾青春片漫谈

来源:议论文 时间:2019-02-12 04:01:04 阅读:

【www.bbjkw.net--议论文】

台湾青春片漫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主将,台湾新电影运动气势如虹。诸如《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片,借个体成长记忆,缅怀过往青春,折射时代变迁,在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进入2000年后,台湾青春片回归书写青春本身的路子上来,以清新明丽之风,引发两岸三地年轻人的热捧。《蓝色大门》、《听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等,彰显台湾青春片的强劲之势,引发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发广泛反响。台湾青春片缘何令人迷醉,且让我们娓娓道来。

  青春物语

  关于青春的只言片语,曾经的我们也会谈论,但那时不过为赋新词强说愁,个中意味谁也无法真正体会。往往是经历过后,在回望青春的一刹那时,恍惚间察觉青春经历的种种,在当下的自己逐渐身上显影,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过去塑造成现在的自我。青春的故事,有残酷、有美好,但大多数人的青春往往介于残酷与美好之间。回想起来,有些回忆令人嘴角泛笑喜悦于心,有些只能心如刀绞黯然神伤。这便是青春片这一电影类型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怀旧的视角、回望的视角,让历经社会磨砺、日渐暮色苍茫的人们,重新拾回当初的勇气与坚定。

  

▲《蓝色大门》

 

  台湾青春片在台湾电影低迷时期亮剑,一部《蓝色大门》开创了台湾电影的新纪元。在此之后,台湾青春片分出两支——学生时代青春片和初入社会青春片。前者代表作有《蓝色大门》、《盛夏光年》、《不能说的秘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及新近上映的《我的少女时代》等片,后者有《海角七号》、《听说》、《第36个故事》、《等一个人咖啡》等片。学生时代青春片主要讲述国中、高中、大学的青春,主打男女恋爱,谱写纯真情感。初入社会青春片主要讲述年轻人毕业后在社会上摸爬滚那,主打追求爱情与梦想,确立个人价值与身份。

  

▲《听说》

 

  单从类型角度看,青春片的故事大同小异,讲述的无外上述的情感故事或励志故事。但台湾青春片能在两岸三地脱颖而出,首先在于类型的变奏与多样。2002年的《爱情灵药》,还不像此后以“小清新”标签风行的台湾青春片。影片放大了青春时无处宣泄荷尔蒙的命题,A刊、录像带引入色情元素。但这种色情专属于青春,没有成人世界的污秽。《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女朋友 男朋友》大胆加入同性恋的人物关系,三人行的故事中因这一身份的出现而变得张力十足。周杰伦自导自演的《不能说的秘密》,则在青春片里巧妙加入奇幻类型元素,通过穿越的剧情设定,让两个本不在一个时空的年轻人,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钮承泽的《艋舺》,更是将台湾青春片变奏为黑帮电影。黑帮青春的热血与残酷,削弱了台湾青春片里小清新式爱情的重量,阐述了几个兄弟之间友情的一体两面。

  

▲《盛夏光年》

 

  青春拾贝

  每一片土地上的青春,都有其独特的符号与印记。台湾青春片对符号与印记的经营,更为用心与细致,这也是台湾青春片能够引发广泛共鸣的原因之一。单拿《我的少女时代》来谈,片中对九十年代青春符号的经营,可谓精心至极。无论是录音带式收音机、福利社、同学录、外星宝宝回收桶、铅笔盒、偶像贴纸,幸运信,还是当年的青春偶像刘德华、言承旭,亦或是九十年代当红歌曲《失恋阵线联盟》、《忘情水》等,都在片中一一出现。对细节的雕琢,成就了这部青春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魅力,经历过九十年代青春成长的内地、港台观众,都能在不经意间触发共鸣。

  

▲《我的少女时代》

 

  台湾新电影时期拍摄的青春片,同样细节可考,但侯孝贤、杨德昌并没有仅仅将叙事放在青春这一内容上,青春在《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除了缅怀个人成长,同时还要传达社会变迁和时代气氛。2000年后的台湾青春片,一改以往基调悲凉、主题严肃的青春片面相,在影像与视听方面追求清新明丽之风。青春在诸多导演手中焕发生机,即使是像钮承泽《艋舺》里的黑帮青春,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与热血。历史环境与气氛的不同,折射在不同时期的台湾青春片中。

  

▲《艋舺》

 

  但相对以往,2000年后的台湾青春片格局更为小巧,它无心记录时代与社会,步入严肃艺术殿堂,而是将青春片作为一种商业类型片发扬光大。由是,我们看到导演更多地追求高品相的影像质量,剪辑手法流畅自如,配乐清新欢快,主题曲传唱不衰(如范逸臣的《国境之南》、胡夏的《那些年》、田馥甄的《小幸运》),更是培养了一众青春片偶像(如桂纶镁、彭于晏、陈意涵、柯景腾、陈妍希、宋芸桦、王大陆)。

  

▲《海角七号》

 

  一方面是导演对青春故事的纯熟把握,及对细节的精心雕琢,另一方面是创作者对于大众娱乐、追忆青春的迎合,台湾青春片在个人表达与商业诉求中达到完美平衡,也让这一类型在台湾电影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青春不散

  青春片不同于当今充斥在影院里的视效大片,不需要华丽的特效、不需要庞大的卡司、不需要巨大的投资。青春片更多倚重的是软实力,是情感与共鸣。看台湾青春片时,很多观众不再诟病其中的制作,而是被影片中的故事、人物和情感打动,说白了,台湾青春片拥有极强的代入感。

  

▲《我的少女时代》

 

  2013年,赵薇完成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其后一批内地青春片涌现,如《匆匆那年》、《左耳》、《万物生长》、《夏洛特烦恼》。观众在一轮一轮的观影中,感觉故事与自己的青春是如此的遥远,堕胎、强暴、车祸、绝症一一上演,戏剧性够强烈、够刺激,但却难以引发观众共鸣。而当内地观众看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这些台湾青春片时,却往往能将自己代入其中,收获感动,重试勇气。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创作者的深思。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内地青春片的一大弊病便是太过强调青春的戏剧性,而忽略了青春片本身应有的情感真实。我们看到内地青春片中的年轻人太多少年老成:《万物生长》中校外的成熟美女直接闯进学生的生活;《夏洛特烦恼》中年男人穿越时光,用投机与成熟心理追求女神。而这些与我们的青春,或者想象中的青春背道而驰。相反,台湾青春片却在故事性上追求一种简单朴实,在情感上给予一份观众期待中的共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只是单纯讲述追一个男生喜欢女生的故事,《我的少女时代》也只是单纯讲述一个平凡女生在学生时代与几个男生的故事。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残酷青春固然有之,年少老成固然有之,但这些应以更为严肃与审慎的态度拍摄,应注入更为深刻和内省的思考。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便是个中典范。台湾青春片带给我们的启示便是,青春不一定要死人,不一定要堕胎,不一定要上床,甚至不一定要接吻,需要的是那股纯真与勇气,需要的是触及人心的那份纯洁美好的感情。青春片的力量在于,它能够给那些步入社会日渐麻木的人,重拾一份年少轻狂的勇气,重新唤醒麻木冷漠的内心,重新找回年少梦想和美好希冀。如此一来,当我们在银幕上欣赏一部青春片时,才会真正体会到青春不散的感觉,才能真正体会到青春本身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254059/

推荐访问:青春漫谈议论文 台湾老片脱轨的青春 台湾yst漫谈海军 关于青春漫谈的议论文 台湾青春偶像剧 台湾青春电影 台湾青春剧 台湾恐怖片 台湾青春校园电影 台湾青春爱情电影 青春偶像剧大全台湾 台湾好看的青春偶像剧 电视剧台湾青春偶像剧 台湾纪录片 好看的青春片 青春片电影 美国青春片 台湾真军片 台湾丧尸片 台湾黑帮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