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朗读mp3]记承天寺夜游朗读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9 14:40:2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记承天寺夜游朗读篇1:《记承天寺夜游》课后阅读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 水中藻荇交横(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
  2.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父    、弟    合称“三苏”,三人同在“       ”之列。
  3.选出下列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6.苏轼还写过其他的一些关于月的诗词、散文,请你举出两例。
  7. 有一天,本文作者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因有其他客人,先请他到书房歇息。恰巧,案头放着一篇王安石未写完的诗稿。题目叫《咏菊》,开头两句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秋菊跟春花不一样,它能和寒霜鏖战,宁枯在枝上,也不凋谢零落。说西风“吹落”“满地金”,太不符合实际生活了。于是提笔又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了他的续诗,心中好笑,便借机把他从京城调往黄州作官。苏轼不服气,对王安石的报复行为十分不满。一次大风过后,惆怅之中,他闲步花园,却真的见到了菊花纷纷下落,满地铺金的情景,才知道黄州的菊花与别处的不同,同时感到自己的续诗也是不妥当的。
  (1)故事说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是事实吗?
  (2)菊花是不是真的不会脱落?你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吗?
  (3)这个故事给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课后阅读反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10.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段属于     ,第二段属于     ,第三段属于
  。
  11.文中两个问句是什么问句?他们的实际意思又是什么?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月下庭院月景的比喻句是:
  (2)写月夜散步心情,表现与张怀民的感情息息相通的句子是
  1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对比阅读】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思考: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殆可熟物(    )  (2)循山而东(    )
  (3)折处辄为潭(    )  (4)俯仰度数谷(   )
  2.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1)殆可熟物(    )
  (2)雪溅雷怒(    )
  3.翻译。
  (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________________。
  (2)击汰中流,掬弄珠璧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片断。
  5.《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_______喻月,后文是以_______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
  【练习答案分析】
  基础知识积累:
  1(1)愉快地,高兴地
  (2)交叉错杂
  (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
  (5)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6)连词,只是,不过
  2.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记承天寺夜游
2.《记承天寺夜游》课后阅读答案
3.《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4.《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5.《记承天寺夜游》全面赏析
6.《记承天寺夜游》《方山子传》比较阅读练习题答案
7.《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8.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
9.《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10.《记承天寺夜游》朗读与鉴赏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73171/

推荐访问:记承天寺夜游朗读mp3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