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视频]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2 10:32:17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1)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的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部书,但是,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前两句“人之初,性本善”。
  新年伊始,中央台“百家讲坛”播放《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听过钱文忠先生精彩讲述《玄奘西游记》,这次自然不肯放过又一难得的机会。我童年上私塾读过《三字经》,包本(所谓包本,就是从头至尾背下来)过。今天听钱先生说《三字经》,大家讲小书,深入浅出,精义迭见,不由神往。重温《三字经》,勾起我童年许多美好的回忆,感到格外亲切,格外温馨。钱先生讲课,汩汩滔滔,如壶口飞瀑,似钱塘大潮,很有气势,很有魅力。书出版了,我立即购得一册,再细细品味。这是一本好书,可惜得很,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今将我认为一些有疑义的地方提出来,向钱先生请教。
  “断机杼”不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
  第二讲:“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呢?……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

  “断机杼”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吗?
  “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说文》:“杼,机之持纬者。”这种纺织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记载了:《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再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但是,《三字经》中的“断机杼”却不当解作“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里,“机杼”用的是借代,一种修辞手法,代指织机上的布。“断机杼”是把织机上的布割断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钱先生说:“‘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列女传》卷一的有关记载吧:“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孟母以刀断其织”,哪里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呢!
  二、钱先生讲:“我经常参考顾静(金良年)先生注解的《三字经》(上海古籍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顾静先生的讲解:“孟子长大后,进了学校学习,但他不很用心,经常偷偷溜出来玩。一次,他找借口跑回家来,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当时,他们的家境很贫困,全靠孟母织布度日。孟母见到孟子无故从学校跑出来,非常恼火,当即就把将要织成的布匹割断了。孟子连忙跪下,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他母亲对他说:‘你到学校学习,就好像我织布一样,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纺成布匹。你现在不肯专心学习,将来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才呢?我今天把将要织成的布匹割断,就是要让你看看,半途而废的严重后果。’”这才是对“断机杼”的正解。
  三、钱先生讲:“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其实,梭子断了,布不会毁的。旧时的织布机,我小时候,家中就有,趁大人不在,常偷偷登上织机模仿大人的动作投梭玩耍。梭子坏了也无妨,换只好的就行。下面讲个“投梭折齿”的典故。东晋名士谢鲲有桩风流韵事。邻家高氏有位漂亮的女郎当窗而织,谢鲲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冷不防一只飞梭打来,打落两颗门牙。此事在士林传为笑谈,说是“任达不已,幼舆折齿”。幼舆是谢鲲的字。可他毫不介意,仍悠然自得道:“折齿算什么,又不妨碍我啸歌。”
  一个弱女子可以把梭子取下来当武器用,布哪里会毁掉呢?“切磋琢磨”是什么意思呢?
  第三讲:“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段解读令我糊涂。这和古人训诂大相径庭。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切磋琢磨”是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古时对骨器的用料加工称切,对象牙的用料加工称磋,对玉的用料加工称琢,对石的用料加工称磨。汉王充《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用的。
  《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汉毛亨《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这里用来比喻君子研究学问和陶冶品行的精益求精。这种以多种事物作比的明喻,后人称之为“博喻”。又简化为“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讨。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琢”,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引用《诗经》说明学问要不断切磋琢磨,得到孔子的赞许。不知钱先生的新解有何根据?
  “辕固生”与“太子”?
  第五讲:“她那个时候有一个儒生叫辕固生,也是一个大儒,在教育太子。大儒教育太子当然注重给太子灌输儒家思想,这就把老太后惹着了。……窦太后就把这个老先生赶到野猪圈里,让辕固生跟野猪搏斗。把大儒逼成斗猪士了。还好,太子一看,自己上了年纪的师傅跟野猪斗怎么斗得过,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
  何来“太子”?所谓辕固生“在教育太子”、“太子赶紧扔了一把剑进去”云云,于史无据,纯属杜撰。
  看《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上文既捏造出一个不曾出场的“太子”,又变父为子把“景帝”说成“太子”。这是在“戏说”历史了。皋伯通是“富商”吗?
  第五讲:“后来,他们跑到了当时还比较荒凉的吴中一带,就借住在当地的富商皋伯通家里。在这个家里,梁鸿天天出去给人家种地,或者给人家舂米,干点力气活,孟光则在家里纺纱织布。每天,梁鸿很劳累地回家,孟光都会给他准备好非常简单的饭菜。他们不是很富有,但是饭菜准备整理得非常整洁、规整,按照礼仪放在一个案子上。这个案子实际是带脚的小桌子,每次把它举着齐眉,这是表示一种尊敬,妻子对丈夫的尊敬。……终于有一天,被富商皋伯通发现了。……”
  这里讲的是“举案齐眉”的故事。东汉隐士梁鸿字伯鸾,其妻孟光字德曜,相敬相爱。文中一再说:“富商皋伯通”,“家贫而尚节介”的梁鸿会住在“富商”家里吗?
  看《后汉书·梁鸿传》的记载:“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
  原文是“大家皋伯通”。那么:“大家”能解作“富商”吗?
  看《辞海》注:“大家①旧指高门贵族;大户人家。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②古代宫中侍从对帝、后的称呼。《正字通·宀部》:‘家’:‘北齐、唐史宫中称太后及皇后之无太后者皆曰大家。③著名的专家。如:书法大家。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崇李杜始。’④众人;大伙儿。杜荀鹤《重阳日有作》诗:‘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⑤(gū)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称。如:汉代班昭(曹世叔妻)世称曹大家。⑥(gū)婆婆,夫之母。《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陈义郎’:‘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媳)妇。’”
  “大家”何尝有“富商”义?“大家皋伯通”,“大家子”、“大家风范”、“大家闺秀”之“大家”是也。钱先生何以将皋伯通的身份改变了呢?
  “情同朱张”,朱晖推荐“张堪”的儿子做官吗?
  第七讲:“我在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么看重这个‘信’字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典故:情同朱张。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晖,一个叫张堪。……朱晖在家乡是一个扶危济困、非常有公益心的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扬?怎么来奖励呢?往往是一个办法,给他儿子一个当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才具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够,他在家里待着还不错,如果您要让他当官的话,我看恐怕不合适。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他是我的故友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勤奋,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我故友的儿子推荐给您,让他有一个去当官为民众服务的机会。’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勤奋踏实,为民众做了好多好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情同朱张’的来历。”
  说实话,我对“情同朱张”的典故并不熟悉,第一次听钱先生这样讲。我觉得新鲜有趣,就找到原文来看。《后汉书·朱晖传》:“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晖又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虞叹息,遂召之。其义烈若此。”
  原来朱晖向南阳太守推荐去做官的并不是故友张堪的儿子,而是另一位故友陈揖的遗腹子名叫友的。如果不查考原文,这样的“硬伤”,天下之大有几人能知道呢?钱先生之读书,何其粗疏啊!
  也说“吹牛皮”
  第七讲:“我只问大家一件事情,吹牛皮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般认为吹牛皮是说大话,那牛皮能吹大吗?那么厚一张牛皮怎么把它吹大呢?为什么不吹一个更有弹性的东西呢?为什么非要去吹牛皮啊?实际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这个,而是跟八音相关。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难道去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调,就是讲那事跟这个没关系,是否夸大倒在其次。当然,我们现在都忘了,所以老说吹牛皮。”
  自问:“那牛皮能吹大吗?”自答:“牛皮不是吹的。”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以上这段话摘录自《问吧2——再问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华书局版)。我也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吹牛皮”的来历。
  “伯牙”姓“伯”不姓“俞”
  第七讲:“知音的故事牵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大家应该都知道,俞伯牙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顶级音乐家,从小聪明,酷爱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凡粗通文墨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至于“伯牙”姓“伯”不姓“俞”,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其人名曰“伯牙”,而不是“俞伯牙”,有以下古籍为证:
  《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曰为世无足为鼓琴也。”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2)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中国人为何一定要知道《三字经》


  民族强大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势必带来价值观和选择的多元化,但核心的优秀传统是民族成功的“基石”。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我们人人有责,学者贡献、民众参与、平台多元、传播有效,所以,今天的讨论只是为了我们走得更稳、更准、更远。
  中国人为何一定要知道《三字经》
  《三字经》是最普及的蒙学读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讲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古人的做人准则和治学态度,也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
  骆:是不是请钱先生先介绍一下《三字经》的由来?
  钱:骆老师给我出题了。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中有很多蒙学著作,就是给小孩子看的。《三字经》既不是时间最早的一种,也不是篇幅最大的一部。但它确实是最普及的一种。它的作者到今天也不能确定。根据里面所讲到的一些史实和用语的特点,我们可以有相当的把握判断它应该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三字经》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的符号,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汉族人不知道《三字经》,总会有一点奇怪。它也是文化的象征,多少知道《三字经》,就意味着多少读过一点书,意味着知道一点道理,意味着懂得一点学问上面的事。
  另一个意思,在汉族的传统文化当中,在某些特殊的语境里,或许会有一点嘲笑你的意思:你就懂一个《三字经》,别的可能什么也不懂。有一些场合会用《三字经》形容一些穷酸文人的假斯文。
  最近我在央视录《三字经》,就是希望把《三字经》好好讲一讲。因为我相信,《三字经》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启蒙读物,琅琅上口,大家都容易记。《三字经》有很多版本,基本上也就是千把字,有的版本更短一些。它基本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些人生的态度、一些做学问应该有的习惯,包括一部中国简明通史纲要。我想,上面的就是我的一份答卷,交给骆老师。
  骆:文忠兄在很谦虚的状态下表现了他很渊博的知识。说到《三字经》的作者问题,这显示了《三字经》本身的一个特点:它是先以佚名的状态流行,然后人们再追溯它的作者。有的作品出来的时候就跟作者联系在一起,而像这种流行很久以后大家再追溯它的作者,是另一种情况,表明开始的时候大家没有怎么把它当一回事。关于《三字经》的作者,一个重要的说法是南宋王应麟所作,大家知道他是非常渊博的大学者,如果确实是出于王应麟之手,他写的时候肯定是不太经意的,就是给家里孩子看看吧,或者是范围再稍微大一点。因此一般人也不太注意。但时间久了,流传越来越广,大家才注意到这个东西不知是谁弄的,就很关心这个问题。这证明它是一个流传很广泛,适应性很强,老百姓也很喜欢的东西。
  而老百姓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把《三字经》重新读了一遍,感觉它确实有它的好处。主要是涉及的知识很丰富,而线条非常清晰。里面有一些基本的儒家理念,“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啊什么的,但是这些理念的东西强调得不是很过度,就是把儒家的一些核心观念简要地说一下,告诉你做人的准则、道理、基本的规矩是什么,更多的是说一个基本的、中国古典的知识框架。当然你不能说读了《三字经》就知道中国文化了,但是
  如果《三字经》里面的东西也没有懂的话,那你完全是还没有入门。
  当代人如何解读《三字经》?
  钱:《三字经》起到了关键词作用,帮助以后学习中触类旁通。
  骆:成人先要解读,注意其中价值观的历史差异,然后引导孩子。
  钱:刚才骆先生讲的《三字经》非常精到。百家讲坛讲《三字经》,起初找的不是我,而是两位非常棒的老师,可能另外两位老师有事,我才勉为其难,滥竽充数。我当时可以说有些轻视之意。我想讲《三字经》,应该没有什么难的。当时就是这样的一种狂傲心态。但是,做准备的时候才发现《三字经》真的不简单。即使对我们这样在传统学术领域做教学研究工作的,都未必简单。传统的深厚就体现在它乍一看去似乎很浅显,但是,背后却有很深厚的积淀。我们在其中成长、生活,须臾不可离。就好像今天那些活生生的传统,比如我们见到长辈都很尊敬,比如说中秋、过年都聚在一起,这些都很明白,没有什么,但我们都离不开。传统的魅力就在这里,《三字经》也是这样。
  《三字经》基本上是十二字一节,到历史部分稍微有一点不一样,它的押韵也是按照这样的长短处理的。开始是大家都知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起先,我认为这个很好讲:“人之初”,出生的时候;“性本善”,人性、天性本来是善良。但是后面的“性相近、习相远”怎么讲?人生下来本来就是善的,那应该是性相同,岂不是就没有“性相近”的问题了吗?这就需要非常仔细地分析。在古代汉语当中这个“本”,“性本善”这个“本善”是不是我们今天以为的那么绝对的百分之百呢?也就是说人之初百分之百都是善的呢?不是的。《孟子》里面也讲到的,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呢?中国古代人性论粗分有三支,一般说起来,是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
  我们不能确定《三字经》的作者。但是,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比较认同孟子。大家的本性都是接近的,但是习相远,如果后天没有接受比较好的教育,那么也是会变坏的。因此,仅仅是《三字经》的第一句,我讲的时候就花了两讲。短短12个字,我的讲稿是18000字左右。
  我想现代人看传统的某些东西有时候会认为很简单。但是,可能我们都忘了,一件东西之所以能够流传很久,往往不是因为它复杂,而是因为它简明。我们知道《论语》在古人看来就是很容易的,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比如说《文心雕龙》就不一样了。正因为表面的形式非常简洁明快,非常言简意赅,因此背后的积淀就越深。
  我个人认为,《三字经》起了一个关键词的作用,其中,儒家的基本观念都有了。《三字经》就是一个一个的关键词。记住那些关键词会使我们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触类旁通,可以知道怎样学,可以知道还有哪些需要学。

(3)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


  三字经全文蕴含了我们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作为传统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向孩子们推荐和介绍儒家经典著作是它的一项基本任务。《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一些言语行事,被奉为儒家经典。人们在强调《论语》的价值和和意义时,总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是什么人最终编订完成了《论语》呢?“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究竟是怎么来的?而钱文忠教授为什么会认为这种传统的看法并不正确。且听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九集。

  全文:
  上一讲我们讲到,根据《三字经》的意思,当孩子们认了一定数量的字,基本掌握了训诂、句读这样的一些读书的基本的技巧,这个我们都解释过了,然后呢,学习了礼乐射艺书数所谓六艺,六种技能的这样一种小学的科目以后,那么孩子们就要开始进一步的学习。进一步学习的话,当然离不开读书,那么读什么书呢?《三字经》告诉我们应该读“四书”,顾名思义,“四书”就是四部书,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四部最重要的典籍,哪四部书呢?《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在这里,我必须先请大家注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三字经》的排列顺序,《三字经》的排列顺序是有它独特的考虑,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来讲。首先,按照《三字经》的顺序它当然首先要讲《论语》,《三字经》用了12个字来讲《论语》,哪12个字呢?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很清楚,《论语》这部书,一共有20篇,群弟子,有好多弟子,不是一个,有好多,一群弟子,记善言,记录下那些好的语言,非常有教益的这些语言。字面意思似乎是清楚的,但是要仔细琢磨起来啊,就不那么简单了。
  第一点《论语》的论是一个动词,不是今天我们讲的某某理论的意思,论是编撰的意思,排比的意思。语是什么,语言,话语,讲话的意思。“论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孔子讲的话,孔子和他弟子讲的话,这是两类了,还有一类,弟子们辗转听说的孔子讲的话,把它编撰到一起。
  第二层意思,《论语》作为一个书名,是在这部书编成的时候,当时就已经有了的,而这部书编成已经是在孔子去世以后,但是,是在去世以后不久。总之,我们可以归纳,《论语》的意思就是把孔子,孔子和弟子,弟子辗转听说的孔子的话编撰起来,而《论语》这个书名是在这些言语被编撰完成的同时就已经有的,不是后人附加的。这个我想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
  解说:《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共有二十篇。《论语》虽然篇幅不长,其中却出现了一些重复的语言,这是为什么呢?而号称“弟子三千”的孔子到底有多少个弟子呢?
  也许诸位不太知道,《论语》一共有多少字啊,《论语》只有12700来字啊,整个一部书啊。放到我们今天,就是薄薄的这么几页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重复呢?那就要谈到《三字经》介绍《论语》的后面六个字,叫“群弟子记善言”。它编撰的过程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们或者再传弟子们,大家聚在一起,把善言给记录下来。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这几个弟子,每个弟子手上拿着竹简,当初是竹简,他这简上记录了一句孔子的话,他的简上,也记录了孔子的话,首先把不重复的咱们都留下来,重复的话呢,咱们对一对,或者讲一个主题,但是言语并不完全一样的。讲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讲法,大家都把它保留下来,没有把它剔除掉,所以就出现了重复了。比如一句话这篇里讲过,大致的意思怎么在另一篇里又讲过。这种编撰方法,其实跟佛经里的编撰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佛经过去编成佛经的时候,写定的时候也是这样。只不过古代印度还没有像我们这样的书写习惯,口口相传的成份很大,我听到释迦牟尼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也听到这么一句话,我们四五个、七八个都听到这么一句话,但是这个话好像我们听的都不太一样啊。那么我们都来对一对,对的时候什么办法呢,我就把我听到的释迦牟尼这句话给唱出来,吟诵出来,你也吟诵出来,那么好,我们大家达成一致,把这句话固定下来,写下来就成为经文。《论语》的编撰方法应该说和这个是有一定相似的。
  孔门弟子啊,大概有三千人,实际上未必有那么多,好多研究孔子的著名学者都认为,孔子的弟子大概也就是72人。而且这些孔门的群弟子,大家还一定要记住,他不像我们今天,老师招一班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至多差个半岁,不然你不会在同一年进学。他的弟子,孔门弟子年龄相差极大,分批进入孔门,他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子路很著名,是孔门底下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9 岁,这是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在跟人战斗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帽子,帽带怎么松了,按照孔子的教训,儒家的君主,怎么能帽子歪了呢,他就把手上的戟,类似于古代带钩的长矛往旁边一放,等我把帽子系好,我再跟你打。等他把帽子系好,子路已经变成一堆肉酱了,子路就是这么一个人。年龄最小的弟子是子张,比孔子要小40多岁,差距多远。
  而这些所谓的孔门群弟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批,哪两批呢?这就跟孔子一生的命运有关。孔子早期,他是满怀着政治热情,他要用自己的学说去辅佐君王,去说服国君来实行仁政。所以他早年啊是奔波于列国,希望那个得到国君的赏识,自己能够得到一片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来将自己的理想化作社会政治的现实,来使百姓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使国君知道仁的重要性,仁政的重要性。所以孔子的前一批弟子,基本上都是从政的,有的弟子,因为孔子没有当过什么大官啊,有的弟子的官当得比孔子还大,第一批。但是我们知道,孔子一生,在实现他抱负的旅途当中是郁郁不得志的。所以在第二批弟子,也就是他中晚年以后这批弟子,几乎都是做什么啊,从事我们今天讲的文化事业。我们今天讲啊,文学。我们今天比如每个大学都有中国文学系。文学这个字在《论语》是怎么样的呢?叫“文学:子由、子夏”,有文采,有才华的接着是两个弟子的名字,子由、子夏,这两个正是孔子的第二批弟子,就是第二批弟子只能在文化的领域里边来工作了。
  解说:通过钱文忠教授的讲述,我们知道孔子的弟子大概分为两批,而且在年龄上差距很大。那么是哪些弟子汇集了孔子的言行,最终编订完成了《论语》这部书呢?
  我们今天能不能够比较确切地告诉大家“群弟子记善言”,到底是哪些弟子最后完成了编订《论语》的伟大事业?孔门那么多弟子,到底是哪个弟子或者是哪一些弟子编订了《论语》,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一份文化瑰宝?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曾子和曾子的门徒最后编订了《论语》。这个曾子就是我们几次都提到过的曾子避席的那位曾子。但是孔门的这位弟子,流传下来的故事不仅仅是曾子避席。过去在传统社会当中,在民间啊,更有名的故事还不是曾子避席,因为曾子避席很雍容,很文雅。另外流传的关于曾子的故事听起来这名字有点吓人,叫什么,叫曾子杀猪。这是个什么故事呢?有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去做点家务事,曾子的儿子,小孩子嘛,那当然愿意跟着妈妈嘛,母子情深,一看妈妈要出去,就吵着带我出去玩儿,带我出去玩儿,缠着妈妈不让走,就闹得是鸡飞狗跳,又哭又闹。那么曾子的夫人就说,哎呀,乖儿子,你别闹了,你别闹,你别跟妈妈去,妈妈有事,你乖乖地在家里待着。儿子当然不干,你凭什么让我乖乖待着,有什么好处啊,小孩子,你有什么好处啊?妈妈告诉他,你只要甭闹着跟妈妈去,在家待着呢,妈妈回来给你杀猪,让你吃肉,做一顿好吃的。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吃肉是一件大事,在传统的社会农村,一年也吃不上几顿肉。孩子当然很高兴,他也知道肉好吃啊,那行,妈妈你先去,我不去,我在家等着你,回来我吃肉,于是就没有缠着曾子的夫人一起去。等曾子的夫人在集市上买完东西,办完货,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大概傍晚了,突然看见自己的丈夫曾子在那儿磨刀,嚯嚯嚯,在那里磨刀,这一下子把曾子的夫人给惊着了,说你这是干嘛,曾子说杀猪啊。你不是刚刚答应孩子说你回来给他杀猪,给他做肉吃吗,给他做好吃的吗?曾子的夫人说,我这是随便哄孩子的一句话,这哪有随随便便因为孩子闹,就给他杀口猪的?曾子讲,不能这样教育孩子,因为孩子最早接触的是父母,如果父母随便跟他讲话,说的话又做不到,你怎么能让孩子去相信别人的话?今后他自己怎么会守信呢?一头猪是小事,给孩子留下的那种很不好的印象影响了孩子一辈子为人处世的方式,我们就追悔莫及。那曾子的夫人当然是很懂道理的,很明事理的,就和曾子一起把这猪给杀了,给这个孩子就做了一顿肉吃。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过去在民间流传更广。由此可见,曾子确实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非常守信的一位方正君子。《论语》就是在曾子及其门徒手上最后编撰定稿的。
  解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经常被人用来证明《论语》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而钱文忠教授为什么会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呢?
  《论语》这一部书,我们都知道,它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我们这个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对我们有决定性的意义。
  文忠寄语:《论语》这部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我们不能想像,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文化,没有《论语》会是什么样子,谁敢想像,这是一共不敢去做的假设。那么我们能不能来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论语》对我们这个中国文化或者在传统中国人心目当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这个任务不简单,这个要求也不简单,但是我想,用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来开始。什么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故事,被归在谁的头上呢?归在一个人叫赵普,归在这么一个人头上。首先我们要问,赵普何许人也?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赵普,字则平,朝代:北宋,籍贯:北京。赵普是五代后期淮南滁州的一个私塾先生,社会地位不怎么高的,在五代后期的,我们知道五代都是战乱嘛,接着五代就是宋朝了。赵普原来在乡村私塾教书,但是赵普这个人这一生真是应了一句古话,什么呢?时势造英雄。不知怎么弄的,在公元的956 年,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这块地区,这块地区是很重要的。当时还没有当皇帝,还没有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他那个时候,还是后周的一位大将,就在这里啊,和南唐的守军在滁州大打了一仗。不知怎么弄的,这位私塾先生赵普,他不正好在滁州教私塾吗,就结识了赵匡胤,就给赵匡胤出谋划策。由于他的出谋划策,当然,也由于赵匡胤的统兵有方,也由于赵匡胤手下这些将士英勇善战,这一仗赵匡胤大获全胜,由此奠定了帝业。赵匡胤如果没有功劳,没有实力,在他身上,别说披一件黄袍了,你给他披一个黄被子,他也当不成皇帝啊。他之所以黄袍披上去,他能当皇帝,因为他有当皇帝的实力了,而这个实力的奠定,就离不开赵普的出谋划策。赵普在此后,当然一直追随着赵匡胤了。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就把这个赵普作为自己的一个比较贴近的一个谋士,作为一个文臣带在身边,赵普呢,就有机会参与好多高层的决策,还辅佐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了南方。公元的964年,这一位私塾先生赵普啊,达到了他人士的巅峰,他出任了宋朝的宰相,位极人臣了。不仅出任了宰相,他还被封为韩王,被封了个王爵。宋朝站稳脚跟以后,那像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一样,很快就什么,要偃武兴文啊,就武将要往旁边放一放了,天下打下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啊,你得靠文人来治理啊,所以在朝廷里提拔起来一批很有学问的、读书很多的这些士大夫。赵普就明显跟不上需要了,他作为私塾老师这点底子不能满足新兴的宋朝的需要。
  解说:在我国古代的很长时间里,《论语》一般是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教人识文断字和学习做人道理。那么仅仅做过普及教育工作的赵普,在文人越来越多的朝廷当中,还能保得住他的宰相地位吗?
  终于发生了一件让赵普非常尴尬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什么事情呢?乾德建元,那个时候要有个新的年号,我们要找一个年号。那么呢,宋太祖就想了一个年号,觉得这个年号很吉利,当然大家知道,这个年号要以前没有的。我是一个皇帝,我这个年号以前某个皇帝用过,这不是很不好吗?因为以前的皇帝都是垮台了嘛,我不能用他的年号嘛,所以我当然要自己来找一个年号。哎,太祖想到一个,说这个年号没有,不错,赵普就在旁边起哄,好啊好啊,皇帝真英明,你的学问真好,你想了一个以前绝对没有,独一份,太祖皇帝你独一份。旁边有个不识相的,一个读书人,叫什么,叫卢多逊,这个人姓卢,名字多逊,非常多谦逊,这个人看样子也未必很谦逊,就在旁边插嘴,哎,不对,“王衍在蜀,曾有此号”,在一个很短命的小皇朝里用过这个号的,用过这个年号的。这一边是赵普在那儿拍马屁,太祖,以前就没有,我这个宰相,以前没有,我也没听说过,皇帝你说没有就没有,但是旁边有个有学问的讲以前有,而且是个短命的王朝用过这个年号。这一下,太祖大惊,赵匡胤给吓着了,赵匡胤干了一件什么事,大家知道吗?估计宋太祖自己想了个年号很得意,正好手上拿着毛笔在写这两个字,正写得得意洋洋,一听这个年号有啊,顺手抄起毛笔就给这个赵普画了个花脸。史书上讲“太祖大惊,以笔涂韩王面”,还顺口说了句“曰:尔怎得及他”,尔,你,怎么及得了他,就是说这个卢多逊,你还是宰相,你怎么还及不了他,就把他涂了一脸的黑。这赵普涂完一脸的黑以后,大家知道什么样子,正史记载“韩王经宿不敢洗”,他被皇帝御笔涂黑了以后,一晚上不敢洗脸,就黑着这个脸他不敢洗,这对他当然是沉着的打击。更重的打击是宋太祖还说了一句话,什么话:作相须读书人。一句话,尔怎得及他,你怎么及得了他,第二句话,做相须读书人,做宰相的必须是读书人,言下之意你就不是读书人,那言下之意是你恐怕不配当宰相。大家想想,这对赵普是多大的打击。果然,在宋太祖以后的岁月里,赵普就被罢相,就当不了宰相了。就被派到外面去当了一个节度使。
  解说:被赶出京城的赵普之所以被人们轻视,就是因为他熟读的只有《论语》这么一部书,而“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怎么来的?赵普当时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样的呢?
  而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公元的981年,赵普又第二次出任宰相,由于非常复杂的人事原因,大概谁都摆不平了,就把赵普这个老臣又给请回来。赵普从外地回到京城,已经发现物是人非,整个朝野里都是读书人了。所以君臣,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虽然把他招回来,但马上觉得他学问不够,当时有一部史籍《鹤林玉露》乙编卷一有记载,怎么说的呢,“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话的出处在这里。赵普回来以后,很多人就在旁边说风凉话,说这个赵普山东人,当然这个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啊,不能搞乱,当时的山东。所读的书就一部《论语》,除了《论语》没读过什么书,接宋太祖班的宋太宗呢,他是皇帝,他什么都不吝,他就直接问赵普,哎,有没有这事儿啊?你是不是就读过《论语》啊?哪知道赵普想明白了这个事情,是,我就是读过一部《论语》,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我这平生所知道的这些东西的确不出《论语》,但是过去我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平定天下,今天,我又回来了,我又当上宰相了,我还打算用另外半部《论语》来帮助陛下您治理天下。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原型和来历。赵普本人并没有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他说过是这样一句话,从这句话里面化出来的,这样流传了一千多年。我们都认为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都引用这句话来说明《论语》多重要,我们凭半部就可以平定天下,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再说。但是放在赵普头上,是把这个意思给完全弄拧了,为什么弄拧了呢?赵普的回答已经告诉我们,他心里怨,他一肚子气,你们瞧不起我,因为我没学问,才读过一部《论语》,所以他说的是一种牢骚话。实际上当上的整个文化氛围,当时朝廷的所以大臣恰恰认为,仅仅凭一部《论语》是不能算有学问的,仅仅凭一部《论语》是不能平天下治天下的,何况半部呢?所以赵普说的是一句反话,它要告诉我们的,或者能够促使我们领悟的恰恰是这么一个道理。《论语》虽然重要,但是它绝对不是万能的。
  文忠寄语:《论语》虽然重要,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
  我们今天当然还是应该去读《论语》,道理很简单,《论语》是中国传统中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首屈一指的代表性作品,《论语》里边蕴含着巨大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遗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赵普的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如果认为我们靠着《论语》就可以应对一切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恐怕这是我们过于机械地理解了《论语》的价值和作用。
  【童声】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解说:《三字经》用了短短十二个字,概括介绍了儒家经典《论语》,让儿童们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也为大家进一步学习《论语》打下了基础。通过钱文忠教授的讲述,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论语》这部书的来龙去脉,了解了《论语》在历史上的地位,认识到了它的永恒价值。
  在今天我们看来,《论语》教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的,主要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人生的态度。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讲,《论语》有穿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而不是说,《论语》是一个万宝全书,我们只要读了《论语》,就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一切问题,从来都没有这个说法,古人也没有留给我们这样的教训。
  文忠寄语:《论语》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但它不是一部万宝全书。
  《论语》是四书的第一部,我们这一讲用整整一讲,讲《三字经》的12个字,用整整一讲,来讲《论语》一部书,我相信,这是和《论语》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完全相称的。那么,“四书”还有三部书,《孟子》《大学》《中庸》。《三字经》关于四书的这三部书是怎么说的呢?请我们大家听下一讲,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223/

推荐访问: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视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