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红鹰学院官网】宁波大红鹰学院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 时间:2019-04-15 08:30:46 阅读:

【www.bbjkw.net--学校工作总结】

宁波大红鹰学院(英文名: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下面是五度学习网www.wudu001.com分享的宁波大红鹰学院。供大家参考!

  宁波大红鹰学院

  宁波大红鹰学院(英文名: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学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宁波市。学校坚持"致良知、育实才、立善业 "的办学理念,坚持"百折不挠、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崇高目标"的学校精神,坚持"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首选大学"的办学理想,以"自信、专注"为校训,以特色创建和内涵发展为重点,以国家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国内领先、有改革创新示范价值、特色鲜明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宁波大红鹰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建于2001年4月,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现有两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宁波市区学院路;杭州湾校区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紧邻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校园总占地面积1587亩,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目前,学校设有信息学院、机电学院、经管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人文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创业学院、微学院、基础学院、高职学院、社科部、公共体育部、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10院2部2中心,同时设有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和应用科技研究院、蓝源家族财富管理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开设46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艺术学、新闻学等四个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科为宁波市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和宁波市品牌专业,动画专业为宁波市特色专业,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信息技术专业群被列为宁波市重点专业群,同时还有5个专科专业为宁波市重点专业。截止2013年11月,全校教师总数108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0%,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73%,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教坛新秀4人,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8人,列入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6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9千余人,其中本科生1万6千余人。[2]

  学校以举办全日制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侧重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工、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学校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潜在发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养成,努力创建以应用型为特征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培养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3]

  校园环境

  截至2014年,学校共有两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宁波市区学院路;杭州湾校区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紧邻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校园总占地面积约1587亩,建筑面积64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2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4万余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64个,校外实习基地85个。2009年以来,学院共有5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获得省市表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创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学院品牌活动,多次荣获省市表彰。

  图书馆

  

 

  图书馆广场全景学院图书馆主馆于2002年动工建设,2003年6月投入使用,同年9月对学生全面开放,建筑面积13840平方米,学院南区图书馆分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杭州湾校区分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840平方米。图书馆实行全开架借阅,书库采用借、阅、藏一体布局,下设文献资源部、阅览部、流通部、信息咨询部和办公室。图书馆馆藏总量218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64万册、电子文献54万册;11个中文数据库电子资源和2个外文数据库电子资源,电子阅览室电脑400台,阅览座位总共2786个,订购中外报刊1000余种。

  图书馆是为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广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图书馆下设文献资源部、阅览部、流通部、信息咨询部和办公室等部门, 学院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自建馆之日起就采用现代化管理,2003年引进深圳大学研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同年建立图书馆网站,建立本地镜像,实现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络化,近两年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更多相关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