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优雅常态|让阅读成为常态 -------我的素养课堂

来源:节日贺词祝词 时间:2019-02-07 04:00:35 阅读:

【www.bbjkw.net--节日贺词祝词】

让阅读成为常态 -------我的素养课堂

  有人问一个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选择干什么?”他说:“阅读。”

  又有人问他:“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他说:“阅读。”

  再有人问他:“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干什么?”他还是说:“阅读。”

  无独有偶,有人问一个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如果事业失败了,该干什么?”他说:“你阅读吧。”

  又有人问他:“如果失业了,该干什么?”他说:“你要提升自己,你阅读吧。”

  又有人请教他说:“如果我失恋了,我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老师曾经说过:“语文学科的基础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先不说质的要求,仅仅是这100万字,可能很多孩子的阅读量是达不到的。为避误人子弟之嫌,我在引导孩子阅读方面做了一点点工作,但很不成熟,甚至称得上谬论,在此与大家交流,望指正。

  一、 见缝插针,课外书籍课上读

  很多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班级里,孩子的差异很大。老师布置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可能十分钟就能完成,但是,有的孩子可能一节课也完不成。那么,做得快的孩子该怎样安排课堂上的空余时间呢?我认为读书是首选。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孩子写完课堂作业后主动捧起课外书。当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到有孩子主动捧起书本时,我赶紧走到这个孩子的身旁,高兴地把一个小贴画贴在了这个孩子的课外书上,而且就是他正在读的那一页上,并且说:“这个同学写完作业,主动捧起书读,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慢慢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写完作业后,有更多的孩子主动捧起书本。我就轻轻地给他们在书本上贴上小贴画,有时还会送给学生书签。到后来,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完成课堂作业后都会主动捧起书读。其实,一开始有的孩子可能是真的是从内心喜欢读书,也有的孩子是跟风,看到别人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的孩子可能是带着小小的功利心或是为了得到某种物质上的奖励或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去读书,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看到他们捧起书本,不管是真读书,还是做做样子,我都觉得很满足。

  二、 资源共享

  在低年级,学校里的图书适合孩子阅读的不是很多,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喜欢读的书带到教室。我和学生算了一道数学题。如果你自己有一本书,放在家里读,你只能读到一本,但如果我们把书带到教室,每人带1本,我们就可以读到三十几本书。这样,孩子们就把自己的书放到图书角,同时,我也从图书室借了一部分,供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在我们的班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们完成了课堂上的作业以后,就会轻轻地走到教室后面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安安静静地阅读。这样,我们每个人在课堂上都能静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写完作业的孩子读着自己喜欢书,没写完的孩子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而我随时批改着学生完成的作业,谁都不会发出噪音,这种感觉还是很惬意的。

  三、 自由痛快阅读,不写读书笔记,不写读后感

  有人曾经说过“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读后感可以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把书本知识消化理解的更深更透,并可从中领悟到读书的乐趣。

  那我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不让孩子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呢?首先是孩子年龄问题。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果这时候硬要求孩子去完成,会起到拔苗助长的反作用。在低年级阶段,我认为我们千万别把孩子捧着书的手吓得放下。其二,影响孩子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和一些朋友、邻居交流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寒假、暑假,有孩子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做读书的作业,我说是不是你买的书不是孩子喜欢的?孩子家长说不是。其实孩子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不愿意做写读书笔记、读书卡、读后感之类的作业。我觉得写读书笔记之类的作业意义并不大,恐怕没有几个孩子会好好保存自己的读书笔记,现在查找资料用手机、电脑也很方便。写这些东西,反而会剥夺掉孩子阅读的时间。假如说一个小时的时间,写笔记可能得用20分钟左右,不如让孩子痛痛快快的阅读。孩子初读一本书,一定要连贯,一气呵成,读读停停,不利用对整本书内容的把握。非要做笔记的话,也应该是二次阅读之后。其三、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学习上相对吃力的学生,他们能主动阅读就已经不错了,不应该被这些枷锁束缚。

  四、 开读书会

  学生都有交流的欲望。我就利用下午最后一节课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氛围也是轻松的。让孩子们谈谈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是有哪些难忘的故事情节。通过交流一方面让孩子体验到被认可的喜悦,同时也激发起学生阅读其他课外书的兴趣。

  五、 荷花效应,贵在坚持

  一个荷花池,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你可能会回答第15天。错!是第29天。所以我引导学生长效阅读。课上读,中午读,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平时每天至少读半小时,周六、周末或节假日每天读一小时。

  六、课堂上留白,激发学生开外阅读的兴趣

  在国画里,有一个词语叫做“留白”,意思是说把好的事情或想表达的事物挤满画面不见得就好,有时候留些空白反而更能表现意境,也更有味道。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功夫在讲外,意境也在讲外,意犹未尽、悠然而止也应该是语文教师常常使用的手法,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53479/

推荐访问:创新成为常态 问责成为常态 让什么成为常态 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让精准成为常态 红红脸成为常态 联合执法成为常态 督查检查成为常态 儒家经典成为常态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让规矩成为新常态 让作为成为新常态 让点名批评成为常态 让提醒谈话成为常态 述责述廉成为常态 让经典阅读成为常态 创新成为新常态 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让节日阅读成为常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