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文明的故事]语言文明故事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12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语言文明故事:文明的小故事10则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有关文明的故事,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3.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4.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5.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6.“忍气吞声”的林肯
  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7.委屈奖的来历
  上海公交22路车售票员柯莉萍,曾获得一个很特殊的奖项——“委屈奖”。一天,一名男青年买车票时,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一张伍角纸币上,又扔在车厢的地上。其他乘客在指责男青年的同时,也悄悄地注视着柯莉萍。只见她弯下腰拾起纸币,用餐巾擦去痰沫,随后又礼貌地向男青年递上车票。柯莉萍的行为受到了乘客的赞扬,男青年更是自感惭愧,向柯莉萍道了歉。事后,同事向车队汇报了此事,车队领导于是向柯莉萍特别颁发了“委屈奖”,以鼓励全队的售票员。
  8.以尊重换尊重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9.朱德尊师
  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10.尊师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文明的小故事10则]

第二篇语言文明故事:推广普通话 文明伴我行的故事


  引导语:“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中国最基础的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下面是几篇推广普通话,文明伴我行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学习。
  推广普通话 文明伴我行的故事篇一:
  为了配合学校推普周的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的氛围,也为了加强人人能说好普通话,利用中自习的时间,先进小学政教处组织了一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硬笔书法比赛。同学们个个仰首挺胸,信心十足的样子,相信孩子们在本次比赛中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展现了大家对写字方面浓厚的兴趣,对讲普通话的另一种理解。
  在推广普通话的方面,先进小学的全体师生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看着一份份的手抄报,相信老师和同学们在上面倾注的心血和花费的时间,孩子们对说普通话的理解随着各种活动的推广越来越深。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讲普通话的意识,同时形成了一股“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潮。大家纷纷表示:我们是新世纪的小学生,在推广普通话,争做文明人的今天,让我们从自己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大力推广,加强规范,全面提高,真正做到讲普通话,做文明人。
  推广普通话 文明伴我行的故事篇二:
  崇文街小学作为孝义广播电视台的普通话培训基地,一直以来重视对师生的普通话日常培养,将普通话教学作为教师必备素质之一。走进校园,四处都张贴着讲好普通话的标语。校园内摆放的普通话展板前,也围满了好奇的学生。
  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追求用准确、鲜明、有启发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知识带给学生。
  作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崇文街小学把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汉字作为一份责任。每个小学生都要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成为与素质同在、与文明同行的小学生。市广播电视台首批普通话推广志愿者郝翔宇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普通话讲的越来越标准,这也成为他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学生热爱、教师钻研,普通话真正成为崇文街小学的校园语言,这都得益于学校对教师普通话培训的一贯重视。
  推广普通话 文明伴我行的故事篇三: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人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把你正确的意思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贫困的山区里有一个种田汉,他每天省吃俭用,为的就是某天能筹足钱到城市找个好工作。辛苦了大半辈子,他终于筹足钱,满怀欣喜的他带着行李和全部家当坐上火车到城市。没想到初来乍到,失望落寞就缠着他,原来他不会讲普通话,面对都市的繁华,他有将何去何从呢?于是又返回山区种田,着一来一回花费了他一生的积蓄,整天愁眉苦脸的他最终抑郁而终。我还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店里有一位广州的女服务员,她普通话说得不好。
  有一次,一位东北老汉到此店来吃东西。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来了,尽量用普通话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老汉听不懂她的"普通话",只好一个劲地挠头。最后,老汉才知道意思是问他吃什么。于是,老汉说:“包子。”那位女服务员一听,以为老汉要报纸,急忙拿出今天的晨报,那位老汉见女服务员拿出了一张报纸,被弄得哭笑不得,又说:“你们这儿有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地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古有“一句饿死一位英雄汉”,而进又有“一句话愁死一个种田汉”,可悲可叹啊!这是不会说普通话惹来的祸。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会说普通话的人是格格不入的。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打造,我们有远大的理想,今后我们要走出家乡,走向全国,我们再也不能操着一口“山芋腔”去打天下了。我们怎能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寸步难行,前程渺茫?怎能因为语言隔阂而误解重重,耽误大事?所以,我们务必说好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创造和谐氛围。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一天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普通话,使用普通话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众人,是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人人参与,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用国家通用的普通话,让普通话的推广为我校的腾飞增添绚丽的色彩,为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铸造新的辉煌!
  现在你们应当知道普通话的重要性了吧!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让我们一起来使用并推广普通话吧!
  推广普通话 文明伴我行的故事篇四: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在这段日子里不仅仅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种时尚,很多人迟迟说不出口的普通话也逐渐风行。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人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
  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把你正确的意思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这么一个故事,叫乡村小餐馆。说的是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有一个游人路过,因为肚子很饿了,就走进一家小餐馆,说“有什么好吃的,做快一点,我吃完了还要赶路呢。”可是这家小餐馆由于有特殊原因今天不营业了,所以服务员回答说:“咪——”意思是“没有”,而这个游客听成了是面,他心想:“面也行”,就点点头坐在那儿等了。过了好一会儿,见没有一点儿动静,他就火了,生气地说:“快点!做面条!是怕我不付钱吗?”店里人说“洞国咪——”意思是:“我跟你讲了,没有面!”游客听成冬瓜面,就说:“冬瓜面也可以,为什么不给我去做?!”服务员说:“咪就是咪,吵什么啊咪——”意思是:没有就是没有,你再怎么吵也没有用。游客又听错了,以为是炒面。他不耐烦了,说:“原来还有炒面,你为什么不早说?”……就这样,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现在是越扯越远了。
  学好普通话,说难不难,说不难还真有点儿难呢!在小学一年级时,天天读a、o、e,这对我们后来学好普通话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个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普通话是我国最美的语言!

第三篇语言文明故事:讲文明知礼仪的小故事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讲文明知礼仪的小故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忍气吞声”的林肯
  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委屈奖的来历
  上海公交22路车售票员柯莉萍,曾获得一个很特殊的奖项——“委屈奖”。一天,一名男青年买车票时,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一张伍角纸币上,又扔在车厢的地上。其他乘客在指责男青年的同时,也悄悄地注视着柯莉萍。只见她弯下腰拾起纸币,用餐巾擦去痰沫,随后又礼貌地向男青年递上车票。柯莉萍的行为受到了乘客的赞扬,男青年更是自感惭愧,向柯莉萍道了歉。事后,同事向车队汇报了此事,车队领导于是向柯莉萍特别颁发了“委屈奖”,以鼓励全队的售票员。
  以尊重换尊重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陆晓慧一生都奉行这个准则,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绩也远远地超过别人。
  文明礼仪的楷模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又是文明礼貌的楷模。他认为:随地吐痰、留长指甲、不刷牙等陋习,都是违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不相称的。他提倡“诚忠形外”,注意“一举一动之微”的文明。
  尊师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傲慢的小老鼠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都是不文明惹的祸
  在一座神秘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有着一双透明的翅膀,尖尖的耳朵,小巧可爱。而在森林的另一头,住着他们的敌人,它生得丑陋,名为丑八怪。他专抓不讲文明的小精灵,上帝规定,只要小精灵有不礼貌的,就任凭丑八怪处置。这下可美了丑八怪,每隔几天,就会有小精灵被它抓进金鸟笼里。
  小精灵们再也受不了这种日子了。决心要改变这种命运。它们坚持每天做文明的小事。可总有懒惰的,懒懒是一个非常懒的小精灵,他懒得去做这些。每天还是呼呼睡大觉。见了长辈不礼貌,这可惹了大祸,丑八怪在魔球里发现了这个小东西,欣喜若狂,立刻派手下去抓它回来。懒懒这时还在苔藓上睡觉呢,丑八怪的手下轻而易举的就将懒懒抓走了。
  当懒懒睡醒时,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长舒一口气,刚要起来就撞倒了,丑八怪尖笑着:“啊哈,小东西,我可真幸运,我已经好久没抓到过小精灵了,一会儿,我要把你做成点心,填饱我这肚子。”懒懒吓得又哭又叫,他可真后悔当初自己太懒,为什么自己的名字叫“懒懒”,就在这时,同伴来救它了,咪咪和精精用魔法将丑八怪困住,偷出钥匙打开了笼门,又使用瞬间飞移回到了精灵城堡。懒懒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精灵长老安慰它说:“孩子,不必担心,只要你以后礼貌待人,就会幸福快乐的。”懒懒听后发誓,今后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小精灵。
  问路礼仪
  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路上吼道:“哎,老头儿!爷问你,农场怎么走?”老人说“往前走1500丈”。牛皋奇怪地说“怎么是丈不是里呢”。老人说“我们这儿说丈不说理”,牛皋红着脸走了。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颇有礼貌,便耐心的给他指路。这正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7605/

推荐访问:关于语言文明的故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