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乐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7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阎乐篇1:有关于马的历史典故

  古代有很多关于马的典故,大家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几个历史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关马的典故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边塞的老头儿。失马:丢失马。焉知非福: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儿呢?
  《淮南子 人间训》里说:古时候塞上有个老头儿,丢了一匹马,人家来安慰他,老头儿说:“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呢?”后来这匹马居然又带了一匹好马回来。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有关马的典故二】——伯乐相马
  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他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很会辨别马匹的好坏,是著名的相马师,所以人们叫他伯乐(天上星宿名称,传闻专管天马)。
  有一次,伯乐经过虞阪,眼睛一亮,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用来拉车。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泪如雨下。
  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连连嘶叫起来。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
  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
  【有关马的典故三】——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有关马的典故四】——马革裹尸
  马革,指马皮,指在战场上死去以后,没有棺木盛殓,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后来,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英勇作战,拼死疆场。
  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东汉时,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叫马援,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
  有一次,马援在外作战凯旋回京,许多人前来欢迎慰劳。在这些欢迎的人中间,有一个叫孟冀的,也随同众人向马援道贺。马援说:“我总以为你要和我说什么大事,怎么也这样随波逐流地一味夸奖我呢?”孟冀笑了笑,没说什么。
  马援说:武帝时代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郡的地方,不过封了几百户的侯爵。我现在倒封了这样大的地盘,赏过于功,能够保住长久吗?
  现在匈奴、乌桓还不时侵扰北方边境,我想自告奋勇前去讨伐。作一个好男儿,就应当准备把生命牺牲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而归,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儿女的身旁!
  孟冀听了马援的话,不胜佩服,说:“这不愧是一个大丈夫呀!”后来,马援担任了陇西太守一职,率军击破先零羌,并一直在军中征战,直到六十三岁,病死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诺言。
  【有关马的典故五】——老马识途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
  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
  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有关马的典故六】——指鹿为马
  赵高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盖高有篡夺之意,故指鹿为马,以验群情之顺逆。后高使其婿阎乐杀二世于望夷宫,迎立扶苏之子婴。
  秦朝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权势很大,老臣都被他降职或罢免。曾经一次早晨上朝,他于是叫人进献鹿给皇帝秦二世,赵高指着鹿说:“这是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你错了,这是鹿。”大臣都微笑却不敢发出声音。
  这就是赵高有篡权的意思,所你指鹿为马,用来验证大臣,看谁顺从他,谁不顺从他。
  后来赵高叫他的女婿阎乐在望夷宫杀死秦二世,立扶苏的儿子婴为皇帝。

阎乐篇2:夏天景色的著名诗句

  关于描写夏天景色的著名诗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忸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三月晦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绝句漫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题稚川山水》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即景》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初夏绝句》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夏昼偶作》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夏日登车》
  赵高的结局:赵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宦官,因为他的原因而导致大秦帝国走向了灭亡。那么赵高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朝廷无道,民心尽失,天下大乱。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全国各地烽火燃烧,大秦帝国已是风雨飘摇。可是,赵高却一个劲地欺骗秦二世:“关东盗毋能为也”。直到农民起义军打到了自家门口,赵高担心谎言被揭穿,“恐二世怒”,于是派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在望夷宫诛杀了秦二世。赵高“作恶始终”,却并没有“活千年”。这段历史,《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记载,照录如下:
  “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诛杀秦二世之后,赵高于是召见秦朝的大臣和公子,通报了诛杀秦二世的过程。赵高说:“秦朝原来也只是众多王国中的一员,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称皇帝。今天,六国重新复国自立,秦朝的地盘越来越小,空有皇帝的名字,这是不行的。还不如退回到过去,别再称皇帝了,就改称王吧”。
  于是,赵高提出让秦二世兄弟的后人子婴为秦王。并以普通百姓的葬礼,把秦二世埋在咸阳以东的杜南宜春苑。然后,赵高命令子婴斋戒,在宗庙祭拜祖先,接受国王的玉玺。
  斋戒5天之后,子婴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密谋:“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了秦二世,害怕大臣们不满而诛杀自己,所以,假装出于公心拥立我为秦王。我听说赵高已经和楚国私订了卖国条约,要灭我们秦宗室而自己在关中称王。今天他叫我斋戒到宗庙祭拜祖先,其实是想在那里杀掉我。我假装有病不去,赵高一定会亲自来找我,他来了就干掉他。”
  赵高数次派人召见子婴,子婴都称病不去,赵高果然亲自登门,责怪子婴:“朝廷大事,你为什么不来?”子婴乘机在戒斋的宫殿杀了赵高,并诛灭其三族在咸阳示众。
  赵评:
  中国有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西方也有民谚说:“上帝要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古今同理,中外同理。谓予不信,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0779/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