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天地图片]寄蜉蝣于天地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1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寄蜉蝣于天地一:关于蜉蝣的爱情诗句

  导语:古人们的智慧是远大的,善于借无来表达爱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蜉蝣的爱情诗句,欢迎借鉴!
  1、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赤壁赋》
  3、沧海蜉蝣非是梦,月宫仙府岂无郎。 东风十里黄州路,愿向先生借智囊。
  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 国风》
  5、际遇无缘亦有缘,蜉蝣憾树限幽囹。 长江赴海魂飞雨,峰岫留云魄入冰。
  扩展阅读:关于爱情诗句
  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2、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3、闺中红日奈何长。——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4、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5、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6、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9、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10、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李白《秦女卷衣》

寄蜉蝣于天地二:高中苏轼赤壁赋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高中的同学们,大家学习了哪一首呢?

  高一文言文《赤壁赋》课文(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
  一、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二、实词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

寄蜉蝣于天地三:苏轼《前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整理了《前赤壁赋》理解性默写试题答案,欢迎阅读!
  苏轼《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艺术手法
  ( 1)“情、景、理”融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0598/

推荐访问:蜉蝣天地图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