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哪些]公共管理类

来源:学校管理公文 时间:2018-07-28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学校管理公文】

公共管理类篇(1):关于公共管理论文

  在当前公共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关于公共管理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公共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传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内容空洞和方法机械的突出问题,政务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传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困境,以及“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影响,并探索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
  挖掘和利用“互联网+”专业和行业信息资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早在2012年,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2]。在这种形势下,国内高校开始探讨如何将“互联网+”与专业课程教学要素相结合的问题[3]。这种改革不仅是指在形式上采用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专业课程如何学、学什么等关键问题,也就是如何挖掘和利用“互联网+”专业和行业信息资源来改革和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改变专业课程教学“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问题。在本科专业课程中,“互联网+”专业信息资源给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最显著。
  一、传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内容空洞
  尽管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但教学内容空洞依然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主干课程的理论都产生于西方,因而国内所使用的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基本都以西方的理论体系为蓝本,脱离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4];另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类课程讲述的问题与党政机关事务密切相关,问题的政治性强,信息公开程度低,长期以来外界很难知晓其真实信息,尤其是在我国,政务信息的披露十分谨慎,任课教师往往不能了解真实的公共管理实践过程,教学过程中基本无专业信息资源可用。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公共管理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都单纯地介绍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导致教学内容空洞。例如,在讲述《公共政策学》政策过程理论时,教师往往只能讲述布鲁尔(G.D.Brewer)和德利翁(P.Deleon)很多年前提出的“阶段论”(thestagesheuristic),并将政策过程理想化地划分为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分离的环节,而对于我国独特的“边制定边执行”的“政策试点”机制等相关内容鲜有涉及。
  (二)教学方法机械
  教学内容空洞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教学方法机械,我国任课教师往往单纯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较少使用案例式、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由于西方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同时部分教师对西方理论本身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导致教师在讲授时经常是机械地、苍白地对理论进行介绍,无法激发学生对我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探究兴趣和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行政组织学》组织结构时,仅依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什么是“科层制”及其特点,什么是“管理宽度”,什么是“管理层级”等,而对于我国从中央政府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地区、盟)、县(区、自治旗)、乡镇(街道办)等各级行政组织体系的复杂结构及其职责配置不了解,导致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
  二、“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影响
  随着政务信息进入“互联网+”时代,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治理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的方针政策、数据资源、管理过程甚至是核心的决策过程,已经基本全方位、关联性地通过网站、移动政务平台、政务微博等载体公布于众,真实的“公共管理活动”逐渐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现。这种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活动及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将会对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也为走出传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困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
  (一)“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拓展教学内容
  “互联网+”对教学的直接影响是“拓展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5]。一是“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拓展教学内容的宽度。教学内容的宽度是指教材容纳的教材章节数量,发达的网络信息资源将教学内容从章节数量有限的教材延伸到了各级网站甚至是全球各国网站的全部内容,其能够提供远超出教材章节范围的教学内容。例如,DavidH.Rosenbloom&RobertS.Kravchuk著名公共管理导论教材《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经》,对美国国家行政、联邦制与府际关系、联邦预算、美国公民行动等内容的讲述中链接了大量网站信息资源。此外,类似因“互联网+”政务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有限的教材内容中大幅拓展教学内容宽度的还有JamesP.Lester的《公共政策导论》、NicholasHenry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无限延展的教材”。二是“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内容的深度是指某个章节知识点的纵深程度。“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能够以提供现实案例和数据资源的方式深化传统教材文字表述的理论内容。例如,ThomasR.Dye的著名公共政策导论教材《理解公共政策》,在讲解美国的刑事政策、健康与福利政策、教育政策、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环境政策时链接了丰富的源于政务网络信息的案例资源和数据分析资源,使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具有立体化和通透性特点。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教材而言,“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增加教学内容深度的最核心表现就是提供了教学内容本土化的途径。所谓教学内容本土化就是注重总结和讲述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以及基于实践提出的理论。例如,近年来在《行政组织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基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中,有学者尝试提出“职责同构”“政策试点”“协商民主”“党管干部”等本土化内容,但基本都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丰富的实践信息,而“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提供了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本土化。
  (二)“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优化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政务信息时代,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优化。首先,政务信息资源的丰富和获取方式的便捷,为教师广泛使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讨式教学等方法提供了现实条件。例如,案例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真实的、可供讨论的案例,如果所需的教案案例都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一般高校教师不可能做到,但“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为所有公共管理类核心课程提供海量的案例原始信息。正如著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专家LaurenceE.LynnJr.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所指出的,政务网络信息资源在第一手调查资料之外,提供了更便捷的获取公共管理案例的途径。其次,可以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互联网+”政务信息时代打破了传统教学囿于有形教室课堂的局限,能够实现“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并提供“永不下课”的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上热闹一下,教室外就抛脑后”的状况。例如,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探讨式教学,丰富的“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在教室课堂外开展自主式和研究性学习,甚至能够吸引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长期深入的探究,从而大大提高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三、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我国自2005年10月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务院网站正式上线以来,已经持续实施了10多年的政府上网工程,尤其是近年来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互联网+公共服务”项目的推进,使我国从中央层级到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的党政机关和公共管理机构的政务信息甚至是内部流程信息和数据公之于众,形成了庞大的“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而如何将“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有效运用于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是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探索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见图1),其包括持续循环的5个环节。
  (一)分析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的需求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全方位调查,确定“互联网+”时代公共管理类课程中挖掘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的需求情况,形成学生和教师在公共管理类各门核心课程、各章节教学中对政务信息资源的需求详单。
  (二)“互联网+”政务信息教学资源体系开发
  “互联网改变了知识的存储、流动与获取方式”[6],“互联网+”政务信息为教师挖掘“实践中的公共管理学”提供了广阔空间。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能够以“互联网+”时代各级各类党政机关网站、非政府组织网站、官方媒体网站,以及相应机构的微博平台、移动政务平台等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参照《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学》《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经济学》等公共管理类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范围,运用信息资源挖掘理论,开发和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其中,开发和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既包括可以直接获取开发的资源,如网站上的政策数据库,也包括需要间接挖掘和加工分析处理的资源,如统计部门网站上的公共管理行业数据。
  (三)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课程教学设计
  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公共管理类核心课程中以基本章节为依据,重新设计和安排每门课程各部分的具体教学体系,形成系列规范性的教案或自编教材。例如,在讲述《行政组织学》中关于“我国政府结构”的内容时,可以引入各级政府的网站,在讲述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网站直接观察不同层级政府的架构。
  (四)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教学方法改革
  互动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的最好方法,而“互联网+”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互动式教学提供了技术手段[7]。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教学方法改革要以互动式教学为核心,探索“模拟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模拟现场教学”是充分利用政务网络信息资源,当场展示公共管理的“真实面目”和“现实问题”,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政务信息资源,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其彻底改变了教师单方面灌输理论的方式。
  (五)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教学效果评价
  在公共管理类核心课程均实施教学改革后,通过在线互动技术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和专家的意见,并评估每门课程基于“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挖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下一轮“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资源挖掘和教学方法优化提供依据。

公共管理类篇(2):关于公共管理的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公共管理的论文,请参考!
  关于公共管理的论文
  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分析
  摘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进步。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入手,概述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必要性,并认为学科培养体系较为单一、人才培养不足、公共管理学科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学科界限难以界定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有待强化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难点所在。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建议应构建多样化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加强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研究团队的合作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研究,以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创新
  一、引言
  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纵观公共管理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管理学院。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公共管理学科主要借鉴的是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政府多次派学者赴国外学习先进的公共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国内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水平。国内的著名大学,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设有公共管理学院。然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的时间较短,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和改善,国内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因此,本文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关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研究较为丰富。RendonandSenider(2010)、Halligan(2016)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需要大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集体参与。公共管理学科应加大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政府应运用公共管理作为行政决策公益化的推动力。Cepiku(2013)以意大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其研究发现了意大利的公共管理学科类专业,已在管理类专业中占据主要位置,公共管理学科类专业在意大利的发展中已渐成规模,受欧洲政治与行政路径的影响,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必将更加迅速和扩展。JordanandGray(2014)、Jensen(2015)指出,公共管理学科不仅包括传统的管理学内容,还应该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公共管理学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问卷调研方法的运用,通过方法创新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随着公共管理学科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强化建设研究也越来越丰富。朱立言(2006)、杨卡(2011)、张志和龚健(2013)及刘西涛和王炜(2015)指出: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是适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应加强创新,处理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注重实践,加强师资教育和培养,以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娄成武(2010)、肖茂盛(2014)和马亮(2015)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应强化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注重研究方法的教育,鼓励学生掌握定量和定性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将公共管理学科理论和实验方法相结合,是公共管理学科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王乐夫(2005)、陈振明和李德国(2009)、唐秋伟(2011)及徐玉佩和施向峰(2015)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内容涉及多个交叉学科,加强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要深入分析其可能涉及的交叉领域的学科,通过多方向多维度的学科领域研究可以较好地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现状的考察,研究目前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难点所在,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状况
  (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公共管理学科是培养商界、政界和社会名流的学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位于政府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事业单位等,公共管理的毕业生是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量。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开设社会保障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分别有143所、321所、82所、472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了专业范围,目前公共管理学科范围包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等17个本科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适应了我国加快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二)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历程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行政体制改革逐渐演化出各种公共管理研习班,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最初发展形式。1988年中国公共管理学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正式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二级学科。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获得了快速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日渐成熟,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也更加注重内涵培养。直至今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近30年的发展中,已逐步扩大并被各个高校所接受和推崇。
  (三)建设公共管理学科较为紧迫
  公共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快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的多数是管理类的精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公共管理学科的诸多二级学科,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其主要培养方向均为精英管理的培养。二是加快学科发展的需求。公共管理学科虽取得迅速发展,但同其他较为成熟的学科相比,仍处于发展劣势。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知名度尚需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三是构建专业团队建设的需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这与缺乏专业的公共管理团队有一定的关联。国内公共管理学科较为著名的团队建设是社会保障30人学术论坛,但其他学科却很少有这样常设的学术论坛,足见公共管理团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难点
  (一)学科培养体系较为单一
  公共管理学科的培养体系较为单一。多数院校开设的专业不够全面,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目前公共管理下设硕士二级学科仅有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其他如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等均没有硕士点。学科在培养中大多以教学为主,缺乏实地调研的经验。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并不能体现出培养的方向性。课程设置各专业之间具有重叠性,难以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同时,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难以将公共管理学科形成有效的合力。公共管理学科内容培养体系的单一性,也阻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不足
  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限于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培养方式,大多数学生在对专业的选择中,往往都倾向于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等。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来源往往并不是第一志愿招收,而是通过调剂的方式选拔,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人才来源渠道较为匮乏。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培养体系;同时,公共管理学科缺乏高层次人才,设立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与其他学科相比还远远不足。以社会保障专业为例,全国设有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仅有69所,且限于招收规模和学生报考,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公共管理学科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缺乏团队建设。设有公共管理学科的高校,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公共管理学科属于弱势学科。高校内部以及高校外部之间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缺乏交流,高校对该学科也不够重视,不利于研究团队的组建。即便有相关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团队,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建设还有待加强。国内关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学术论坛比较匮乏,难以通过学术交流会集公共管理的精英。许多高校尝试组建公共管理学科团队建设,但这一团队建设方案还处于初步的探索中。
  (四)学科界限难以界定
  公共管理学科的界定难以体现出专业性。现阶段开设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与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具体的公共管理课程的设计上也难以体现出公共性。而较多的体现公共性的课程则大多数与政治类课程相挂钩,学科培养难以体现出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专业性。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对该学科的研究方法难以取得突破,多数教材的撰写仍局限于引进西方传统的逻辑和思维体系。在具体的培养方案设计上,公共管理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其具体的课程没有较多的改变,人才培养难以体现出层次性,培养的深度和难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五)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有待强化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在具体的科研创作中,限于所学专业的局限,鲜有独到的具有创新的研究方法。现阶段公共管理学科培养学生,其研究方法多数以定性研究为主。而目前国内主流的经济和管理研究方法则以定量研究为主,公共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的课程有一定的交叉,但却难以学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很少有有关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此外,公共管理学科作为管理学类的分支,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应与经济管理的学科融合,不应该和主流管理学的思想相脱节,应以管理学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具体的课程。
  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创新思考
  (一)构建多样化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构建多样化的体系,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应立足于高校的实践探索。笔者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归纳和思考,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可从提升学生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三个角度推行,以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升学生素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应将提升学生素质放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教师的培养则是重点所在,教师起到的是育人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导向的作用,公共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而制度保障则是公共管理学科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配套制度的完善。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体制框架。传统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框架较为单一,多局限于教学方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提升素质、教师培养、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加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构建,可以为今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具体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从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看,可以设立公共管理精英班、激活本科生导师制、设立公共管理名家大讲堂、建立大学生公共管理学术沙龙;从加强教师队伍角度看,应加强教材建设、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研究生和MPA的培养教育;从制度保障看,应设立大学生公共管理学会、建立交流刊物、强化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
  (二)建立多内容的公共管理学科培养方案
  从公共管理学科具体培养方案的设计来看,公共管理精英班主要培养学生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精英人才,强化精英的选拔标准,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激活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是建立本科生——硕士生——导师“三点一线”的本科生导师制,以研究生作为交流的结点,通过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方式,提升本科生和硕士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导师制的运行效率。公共管理名家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和指导,具体通过定期邀请学者讲学、要求参会学生写思想感悟、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要根据每期的内容进行学术思想创作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识和了解。而公共管理学术沙龙则是思想交流的平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术沙龙活动中可以畅所欲言,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还能锻炼本科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教材建设是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教材建设主要包括《公共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学》其中《公共经济学》则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涉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兼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征;《社会保障学》则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阶段都具有重要影响,加强社会保障学的教育,能深化学生对社会保障的认知。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优秀教师是公共管理学科成长的保障,应该强化专业团队建设目标、选拔教学和科研团队带头人、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提升团队运转能力和效率。而研究生和MPA的培养则是培养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保障,要强化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综合培养,加强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双向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公共管理学会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一个组织。能够起到团结同学、增强学生团体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办事效率的作用。公共管理学科可分为办公室、宣传部、学术部和实践部,通过公共管理学会各部门的分工合作,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团结意识,逐步锻炼和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建立《大学生公共管理探索期刊》,可以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写作的平台。其文章主要来源于全校师生,这不仅可以激励全校师生积极投稿,而且方便大家资源共享、共同探讨学术、交流心得。强化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是公共管理学科定位的根本要求。公共管理实验室主要承担着《电子政务应用实验》、《管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公务员实务》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实验课程和开放项目的授课任务,公共管理实验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加强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匮乏,是阻碍该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加强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该以高校作为培养基地,在符合条件的所有高校开设公共管理学科,提高培养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基数。同时,还应将研究生作为重点培养的人群,对于硕士研究生,不仅应培养其科研创作能力,还应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的主体,扩大公共管理学科在这一群体的覆盖面是当务之急。对于博士研究生,则应该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公共管理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学术研究水平。而对于有条件的专科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让大中专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提高研究团队的合作创新
  公共管理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根据各个二级专业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每个科研团队应该定期申报一定的课题项目,以强化团队整体科研能力。加强对科研团队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建跨学科的公共管理学科队伍。引用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科研过程实际问题,此外,应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科研团队,建立起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交流的结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强化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培养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科研团队的各个成员应该充分合作,完成本职工作,以此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五)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研究
  提升公共管理学科内涵研究,首先应界定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研究应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管理能力,而不是只局限于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管理学科应与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学科有关联,但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特色,培养公共领域的综合管理人才。其次,应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公共管理学科应打造自己的特色研究模式,围绕公共管理领域的重点课题进行特色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实践性。最后,应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应强化特色专业研究,对于特色专业应该围绕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如社会保障学,应该围绕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特点,探讨社会保障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带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
  (六)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外兼容性建设
  公共管理学科应该是一门具有兼容性的学科。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兼容性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开设多类型的经济和管理学课程。公共管理学科不应该只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能力,还有加强学科的渗透性培养,如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电子商务》等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其次,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创新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将有益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引用到本学科的建设中。最后,应注重学科自身体系的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的兼容性建设,其基础是本学科具有一个完整的成规模的教学和研究体系,在自身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各个科学之间的相互探索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立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与源泉[J].公共管理学报,2006(02):99-100.
  [2]杨卡.城市规划教育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6):124-126.
  [3]张志,龚健.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特色教学改革与创新[J].学理论,2013(06):243-245.
  [4]刘西涛,王炜.基于跨部门协同视角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对外经贸,2015(05):131-132.
  [5]娄成武.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05):4-6.
  [6]肖盛茂.网络环境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征集意见分析[J].现代交际,2014(08):220-221.
  [7]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04):13-23.
  [8]王乐夫.公共管理:政治学的视域[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11):349-363.

公共管理类篇(3):公共管理领域论文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管理领域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共管理领域论文(一)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困境及出路分析
  [摘要]新常态这一概念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伴随着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民主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社会治理对公共管理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公共管理的体系和能力与社会现实需要的差距、公共管理手段的落后、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共同构成了我国公共管理目前面临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在新常态下的平稳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力量。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发展模式;社会建设;主流价值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我国的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着非比寻常的压力。经济增速的换档、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社会对法制化的管理过程的要求,都迫使公共管理的模式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就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新常态是一个囊括多维度因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总体性概括。在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政治建设、社会文化等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理念和动力
  新常态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理念和动力等多个方面。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是经济新常态的外在表现,经济增长在新常态之下的理念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动力的调整则构成了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整体性变化的基础性条件。首先,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是经济新常态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飞速的增长。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机制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由年均10%以上逐步下降到中低速水平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一方面,这必将给诸多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必将给新兴产业的成长铺平道路,提供良好的机遇。其次,经济增长理念面临着巨大的调整。不断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化和优化是目前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努力梳理的理念。长期以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方法是简单测算总产值的增长状况。而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效益、经济增长相对于投入的效率等因素受到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在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这种状况必然发生改变。最后,经济发展动力将逐步转化为创新。长期以来,单纯依靠要素的不断投入和追加以实现经济的增长的模式,在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高速发展的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在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投入达到极限时,经济增长的速度必然出现放缓的趋势。在新常态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在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和要素的追加情况下,促进经济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动力。
  (二)新常态对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政治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中,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述揭示出了政治制度应当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变化的必然规律。在新常态之下,公共权力的制度安排必然更加民主化,公共权力的行使必然更加制度化和法制化。首先,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新常态对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要求。在文革期间,以人治代替法制,在政治生活当中践踏法律法规给党和国家带来过严重的损失。在新常态的历史阶段,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愿和能力,提升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能力,确保公共权力行使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提升公共治理过程的法制化水平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权力主体依法行使权力,避免权力的滥用,公民可以依法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同时,加强我国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是新常态之下,进一步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三)新常态形势下的社会文化建设
  伴随着国民经济近30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同时,社会思想意识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式,也面临着众多挑战。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的泛滥,将会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形成巨大的挑战,最终这也将对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积极地加强对社会思想的引领,用现代大众传媒的形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是新常态之下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新常态之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流程和机制依旧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困境。
  (一)管理体系和能力同现实需要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和能力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公共管理体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程度和水平依旧不足,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水平有待提高。首先,公共管理体系的法制化程度依旧有待提高。公共管理领域的立法依旧有待加强,部分新出现的公共管理问题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这突出表现在受到法律认可的公关管理主体目前依旧相对有限。在社会公众的利益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公民社会正在逐步兴起,民间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应当获得法律所赋予的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力。单纯依靠国家行政机构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的模式在未来将难以更好的为整个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公共管理体系目前在法制化方面的问题,也表现在公众对合法的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渠道并不知晓的现象上,社会公众对合法参与公共管理渠道的不了解将直接导致这些渠道的失效。其次,目前的公共管理能力的缺失突出表现在管理技术手段有待提高。当今社会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和政务信息的公开化虽然已经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公共管理体系的数据化和网络化依旧具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在基层公共管理过程当中,依靠传统习惯力量进行管控的模式依旧存在于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这事实上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依旧是限制我国公共管理能力提高的力量。在历史上,我国具有道德治国的传统导致基层管理主体不重视通过数据化的模式,科学的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的习惯性力量依旧存在。而长期以来,单纯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政绩观也影响着广大行政管理者。以更为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手段提升公共管理能力的措施,依旧应该以更高的水准加以采纳。
  (二)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效果依旧有待提升
  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之下,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前,由于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情况加速发展,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和传播依旧有待提升。首先,我国的诸多优良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伴随着网络快速传播的是西方强势价值观。在此背景之下,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潜在挑战。在网络当中,我国历史上的卓越思想家、民族英雄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受到了扭曲,诸多当代的先进人物受到了诽谤。如果这些现象得不到纠正,我国的社会主流思潮将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这会最终破坏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这也会极大地影响我国青年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产生对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盲目崇拜的观念。在未来,国家的年轻人将成为民族的栋梁,确保青年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次,社会主流价值观需要以更为潜移默化的形式,利用现代电子信息平台,进一步深入社会公众内心。单纯依靠说教式的信息传播,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要让正能量信息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实际,形成具体可感的形式,在公众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
  (三)公共经济生活领域依旧面临诸多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在经济领域反映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社会分配方面。社会分配更加公平是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分配机制等方面依旧存在改进的空间,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正在逐步涌现。调节社会分配,必然引起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之间的重新分配,这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妥善的加以解决和疏导。公共经济生活领域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中小民营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和资源规模相对较小的现象。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转型和升级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依靠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支撑。但是在目前,由于体制和机制限制,这样的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是相对有限的。融资渠道狭窄和贷款难,将直接导致这些进行创新和升级的关键力量没有充分发展必备的资源。
  三、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发展的对策
  新常态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征,我国的公共管理活动在体系、能力、价值观引领和经济调节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境。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找到相应的对策,是帮助我国公共管理走出困境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公共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个角度开展工作。对于政府自身而言,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队伍自身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引入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调动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为严谨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政府工作人员队伍中的优秀者得到激励,对工作效率低下和不称职的人员进行淘汰是提升政府管理效率的核心环节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组织在法律的框架下,独立的开展工作,参与公共管理过程,参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才能够使我国公共管理体系更为完善。对待广大公民个人而言,不断提高参与公共管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表达诉求,是促进我国公共管理体系提升的重要基础。提升公共管理体系的能力,需要从人员素质和办公流程、设备的配备等方面着手,引导相关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化的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广泛借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借鉴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确保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也是实现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二)全面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引领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管理思想当中的优秀精华应该得到关注和借鉴。《大学》当中在关于齐家这一问题的论述上,突出强调了榜样的示范力量。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工作中,公共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表率性的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表率性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宣传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部分公职人员,由于个人素质和社会不良思潮的诱导,在行使职权的过程当中,违反乱纪,直接给社会公众形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不能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等同。避免社会公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产生僵化的认识,甚至排斥和漠视的情绪非常重要。
  (三)加强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力度
  在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增大,社会分配公正有待提高的问题上,政府可以加强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再分配的力度。目前,房地产税和遗产税的酝酿和逐步实施已经体现出相关的理念。但是就根本意义而言,需要理顺价格机制,逐步削弱部分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当首先加强金融领域的改革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逐步成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同时规范民间信贷,发展货币市场,让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着非比寻常的压力。经济增速的换档、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以及整个社会对法制化的管理过程的要求,都迫使公共管理的模式实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流程和机制依旧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困境。公共管理体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程度和水平依旧不足,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的诸多优良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中小民营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和资源规模相对较小,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正在逐步涌现。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个角度开展工作。传统管理思想当中的优秀精华应该得到关注和借鉴,在分配领域,需要理顺价格机制,逐步削弱部分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参考文献]
  [1]杨博森.浅析“新常态”时期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3):199-200.
  [2]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38-42.
  [3]邵选丽.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经济.2016(7):205-205.
  [4]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1-15.
  公共管理领域论文(二)
  和谐社会下的公共管理体系构建分析
  摘要:在我国当代时期的建设中,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党校在其中的作用是无可厚非和不可替代的,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了和谐社会的推进和建设。以此为前提,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主要形式就是公共管理社会化,它的影响力席卷全球。在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完善,为公共管理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稳定社会基础条件,以此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开展和推进更加的顺利。公共管理社会化打破之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提高行政效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减少经济负担。利用市场机制的特点来使政府朝着现代化管理转变,提升政府的能力与作用,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管理社会化;分析
  一、党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一)党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和指导作用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我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种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大量的实践,也需要伟大理论的依据和支撑。党校是主要培养优秀干部的学校,在这里各项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相会聚集,他们专业理论知识功底的深厚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理论思维能力的缜密严谨,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伟大的理论依据提供了保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校充分发挥着理论优势和指导作用。
  (二)党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智囊和参谋的作用
  经过不断地理论研究探讨和实践摸索,形成最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党和政府提供最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调查结果,是党校自身的使命和职责之一。在我国党校自建立以来,党委的路线方针制定和重大决定策略的出台,每一点都包含着党校专家学者的才能和智慧的精华。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政策的出台和谋划,无一不体现出了党校智囊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发挥党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作用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级领导层与实践人员都是有领导干部组成,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思想觉悟和个人能力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由于某些党员干部个人思想素质低、信念不够坚定、法治意识薄弱等,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理论知识和完成职能的业务能力不足,这些因素就会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的出现与触犯法律的过错。所以对干部队伍素质的加强一定要重视,加强培训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方式,党校培训是最主要和有效的途径。
  二、和谐社会环境下公共管理社会化体系的框架内容
  (一)从管理职能看,突出服务行政
  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模式和体系中,社会公众是被政府所服务的对象,政府在过程中更亲民,而不再是单一的统治力量与高高在上的官僚组织。这就需要公共社会的管理职能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公众为第一。因此,政府机构需要对自身职能的重新界定,从而来实现部分职能的市场化,而且一些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能与公共事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第一原则,高效、公共责任与社会满意程度高的去完成,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管理中心以社会企业和社会公民为本,顺应他们的意愿来进行本身职能活动的实施,让政府在本质上成为高度权威的公共行政组织,是社会、企业、公民等价值观的体现出来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从管理主体看,强调多中心应用
  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需要打破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垄断,从而使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等共同来管理和处理公共事务与资源,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关系的确立,有利于非政府组织作用的体现和发挥,形成了两者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对经济活动中竞争机制的引进,来打破行政对公共管理的垄断,允许多元所有制成分来提供公共产品,参与公共管理。如在城乡电力、能源、供气供暖、水利设施开发运储、有线无线通讯、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粮食收购存储等领域允许多主体经营,政府为之构建公平竞争平台;在教育、获贫、妇女儿童保护、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人口控制等非纯粹市场领域,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
  (三)从管理结果看,注重行政成本计算与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模式中要对成本核算加以重视,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让公共管理呈现高效化的趋势。高效化的政府本身就是廉洁的政府,而廉洁的政府是让公众负担小的政府,所以高效化的政府是公众拥戴的政府,在传统的模式中,只注重投入的多少,对结果漠不关心,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在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模式中,对管理的过程和结果都极为重视,注重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与效率的直接表现,既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加以考虑,也对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加以把关,将政府管理资源配置和管理人员的绩效有效结合,对薪酬的支付水准按照业绩和绩效来分配,在消极评估指标体系中,价值趋向通过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来体现,对评估方法的相结合,来使最终的绩效评估更客观公正。
  三、和谐社会环境下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途径
  (一)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放权还权于社会
  在一定的主客观环境和指导思想下,政府为使管理职能与管理目标的实现采取的普遍性行为,这就是政府的工作方式取向。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对政府管理的理念、价值是一种集中的体现,在政府工作的决策、执行等其中都有着具体的表现,对于政府工作目标的实现政府的工作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政府职能实现的一种政要的手段和措施。在我国当前阶段,政府工作方式发生的转变,主要应在政府管理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转变为主要形式;行政手段管理向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的过度和转移,将管理的中心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此,权利可以更好的放于社会,一些不必要的权利通过社会自身来进行掌握,对于政府的职能和管理都是一种不必要负担的减轻,可以更好的对政府职能的促进和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可以加快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进程。
  (二)扩大市场主体准入,放松对市场的限制
  当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进入设定一定的门槛的时候,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符合政府设定条件的市场主体才能进入市场,这就是市场主体准入。这种制度的发布和实施对市场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如果一些比较优质的市场主体拿不到准入许可,就不能进入市场,对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都是一种损失,如果加大对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就必须对市场限制制度所放松,呈现多元化发展和避免垄断企业的产生。要使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例如在交通通信等领域,当前的市场进入限制相对较多,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前景都有一定的影响,也有利于垄断企业的形成。在进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进程中,除了极少数的特殊部门与行业,政府的准入限制要放松,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最大程度的打破市场和行业的垄断。
  (三)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
  在我国当代,虽然事业单位的改革有些许的成就,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趋势和发展适应程度不高。这种情况的产生,其一是因为在过去的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机关改革同步进行的影响,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方式,其二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面广泛,内部情况复杂,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依据政事分开的原则,来进行对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正因如此,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依据我国现状,要实现政府管理事业单位方式的改变: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和法律、经济的手段对事业单位实行间接管理。
  四、结束语
  公共管理社会化是多组织共同处理和管理社会共同事务的一种体系,政府只是一个核心组织与核心内容。虽然公共管理社会化和政府管理社会化有着大体程度上的相似,但是两者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共管理社会化与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共同点都是为了使权利更好的放还于社会,但是政府管理社会化更强调以政府为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权利对社会更好的放还,然而公共管理社会化打破了以政府为中心的理论,它用本身更为宽阔和广泛的视野来看待政府和社会的变化关系,体现了政府和社会两者之间的互动精神,更好的放权于社会对于现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共管理社会化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政府管理社会化所不能比拟的,对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加速推进,有利于政治发展民主化和经济改革市场化更全面和及时的达到预期目标和期待。
  参考文献:
  [1]李俊.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构建[D].长江大学,2015(04).
  [2]杨笋.浙江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05).
  公共管理领域论文(三)
  浅析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摘要: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共享的特征,在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所以如何实现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对公共利益的研究是公共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含义及特点的界定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如何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关系
  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及特点
  (一)公共利益
  要区分公共利益之前,我们首先对利益做一个简单的界定。利益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我们可以选择不使用我们的利益,但是拥有利益却是每个人的权力。第一,利益的需求具有普遍性。利益的需求因人而异,但是每个人相同的是都会有利益的诉求。不分性别、年龄或者高低贵贱,在这个各方面伟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利益。第二,利益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不管是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在这一方面具有客观存在性。第三,利益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须的,比如生存和生活。第四,相对于主体来说,利益算是客体,但是在需求上与主体是具有一致性的。公共利益我们可以看成两部分进行理解,它主要包括了公共和利益两方面内容。由于公共这个含义比较难以理解,从而促使公共利益研究比较难以做出比较明确的界定。第一,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即全体社会人民,包含的内容十分复复杂。通常来讲,利益和需求之间是有着相应的关系的,个人利益的简单加总并不构成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也不一定会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比如,公共广场、公共汽车以及公共环境等,彰显的并非是单个人的诉求,而是尽量做到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利益带来的好处,因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所显著的区别就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第二,公共利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共享性,即建立在社会会上的每个人对自己应该享受的公共利益平等索取的基础上。尽量使社会上的每个人平等的享受公共利益,但是也并不排除公共利益在实际的分享中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例如,把社区看成是一个公共场所,社区的居民在社区中所享受到的可以当作是公共利益,但是份额可能会不一样,可能会多一点,可能会少一点,不会实现绝对的公平。即便是某些居民已经在这个社区里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所分享得到的利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解决这种冲突,主要由两种方式:一是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受众不均,应对其中的差额进行控制,避免份额继续扩大,尽量追求公正平等。二是在分配的过程中,若发生拥挤,可以采用收费的方式保证公平分配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除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力量,既需要法律规范的约束,也少不了道德观念的制约,再加上一些新的技术和观念在公共领域的辅助,这样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为人民群众多谋社会利益。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和社会性质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个过程由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共同参与,共同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公共利益。公共管理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就充当着主体的作用,而政府在这其中处在一个统筹全局的领导地位,利用各种法规和权利影响着公共管理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公共管理的进程不断前进,政府和非政府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轻微的变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很多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将由政府一方转移到非政府一方。
  二、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的主体所做的努力是公共利益实现的保障,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政策指导。在公共管理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毕竟群众才是公共利益的最终享有者,政策的制定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相关方经常会在某些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出现难以协调的局面,影响整个大局的实现。而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起一个主导大局的作用,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从公共利益出发,避免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现冲突的局面。关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公共管理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利益应该是公共管理需要最为核心的目标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来源
  人们的行为是具有一定的利益性和导向性的,更通俗的一点说就是和经济人的假设是类似的,人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这也就是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的一个过程,没有利益,价值无从谈起,换言之,没有利益,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对公共事务管理就应当实现公共的利益,不能单纯管理而不顾公共的利益,那样公共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从何体现呢?
  (二)公共利益决定公共管理的形式
  上面我们说过,人们对于利益的需求一方面是物质的,即外在需要,一方面是精神层面上的,即内在需要,即便可能不被每个人都意识到,但也实实在在存在的。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力求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但是公共利益又不是受每个人的意愿左右的,公共管理也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政府利益属于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时候,保障公共利益实现自身职能。但是,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个人一般会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共利益采取漠视的态度。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此时就应该试图协调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就应该时刻牢记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思考
  (一)公共利益的考量标准不全是依据需求者数目
  在进行公共利益的决定时,如果所有人的趋向都是相同的,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大众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的体现。比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家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对公共利益的趋同,大家一致需求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容易使人们在公共管理领域作出决策。但是当人们的利益存在分歧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公共利益,或者说是否大多数人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事实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这种公共利益被多少人需要。被大多数人需要或认可的自然是具有共享性的社会利益。但是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并不是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会利益,可能只有少部分人需要,但是由于社会的分享性,这同样可以称之为公共利益。二是这部分利益可能只有少数人需要,但是却对多数人产生影响,他可能由于这少部分人的接受而是其余的大部分人不得不被动接受,通过合法程序实现。公共利益不仅仅是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更不能以人数的多寡。其实,公共利益的决定性特征应该是,这种利益是否具有分享性,能否通过分享性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可,并创造福利。
  (二)公共利益的领域不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
  传统观念认为,公共利益表现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所选取后者时所做的抉择,即公共利益其实和国家层面的利益是一样的,这样的说法就减少了各种层次的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之间的冲突。然而,社会分享性中的“社会”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是具有一定的层级性的。在我国,社会既可以指全国范围内,也可以小到一个省市县等行政区域,这样在空间层面,社会的范围就有了区分。因此,各层次之间的公共利益既可能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也可能是冲突的。既然公共利益的评判标准是具有分享性的特征,社会的范围也有层次之分,就必然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公共利益,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具体到某个层级,在公共管理中可能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本层级之间的利益,但是又不得不协调它与其它层级之间的利益问题,他们之间既有重合的部分,又有冲突的矛盾所在。所以,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协调各方的公共利益,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冲突问题的发生。在过去传统的政治思想支配下,将政治领域的公共利益和其他公共领域的公共利益混淆在一起。然而,公共利益确实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的形式。某一个单一领域的利益涉及并不能够称之为公共利益,譬如只看见经济领域的公共利益而忽视政治层面的,无异于断章取义,结果必然导致不同领域间的公共利益不断发生冲突。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的将公共利益的概念割裂开来,否认利益博弈的存在。公共利益既然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就必然也会有强弱之分,形成多元竞争的局面,在这其中的分歧需要不断进行整合,对外形成一致,才能保证各方面的公共利益实现均衡发展。
  (三)公共利益并不一定完全体现核心价值理念
  按照抽象和具体进行分类,公共利益是可以分成两类的。抽象的公共利益往往体现在精神和思想观念层面,这个层面引领着市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向,人们在精神层面判断着政府公共管理的行为是否合情合理。具体的公共利益则体现在我们能够用具体的标准去衡量的方面,多表现在物质和事实上面,更为具体一点就是公共产品等各种有形的实物。正是因为公共利益拥有具体和抽象的双重特征,公共利益既可以看作是公共管理要实现的核心目标和指导思想,也是公共管理的衍生品。目前,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论研究将重点放在抽象层面,阐述公共利益与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在联系。正因如此,公共利益才承载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于价值观的诉求。然而,事实层面上的公共利益在又是十分具体的,人们可以切实接触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因此,这两个层面定义的公共利益难免会产生不一致的问题。
  (四)公共利益的最终判定重点在于结果
  公共利益事实上是客观存在的,在公共管理中要试图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或者利益。但是也无法避免,社会上存在的一部分人,将他们主观认定的利益强加到公共利益的概念上面,搭着“公共利益”的旗号,谋取个人的利益。对这种行为判定标准就是:从动机出发,结合过程和结果,然后综合判定,其中的重点在于结果。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点用在公共利益上面也是说得过去的,就是以人民的满意为衡量标准,让人民群众来判定公共利益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接志波、徐金娟.论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朱长臻.论政府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实现及对策.经济.2016.
  [3]王琳琳.试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公共管理领域论文(四)
  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分析
  【摘要】随着公共管理模式在我国日趋引入采用,对公共性内涵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从特定的现代公共管理公共性出发,合法合理运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使公共事务的效率得以提高,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实施公共管理活动。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事务 公共领域
  综合分析已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关于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成为市民社会特有的价值旨趣或规范基础。
  1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必要性
  “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所有,在国家管理职能中,非常明显地,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曾出不穷,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构成,在我国,它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活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内涵表现为是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是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认为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是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是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公共部门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体现为公开与参与,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凸现的必要性在于公共管理实际上仍然是以国家为核心,由于公共管理权力的公共性意识淡薄,促使公共管理的官僚制结构的泛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的自我封闭。我国公共管理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体制仍不成熟,我国的法制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却常常缺少市场运作的经验,约束性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内容也不明晰。我国的第三部门还难以担负起公共管理的重任,我国公共权力呈单向运行态势,非政府组织效能很难发挥。随着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壮大,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研究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就其现实性需要而言,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因此,必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公共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政府的管理绩效,强化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更好地凸现公共性。公共管理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注重效率的理念,需要明确责任的新管理观要求公共部门凸现公共性。
  2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存在的基础
  依法治国意味着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权力与法律冲突时,权力无条件服从法律,公共管理公共性必须在我国政府和公众中树立起法律法规,这既是法治的要求,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是相辅相成。国家是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公共性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社会性以公共性为指导。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公共性是我国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公共管理主体之所以是公共机构,尽可能吸纳一切可以吸纳的人或组织参加,从事公务活动,而不是私人事务,代表的行为目标必须具有公益性本质,公共管理主体只有依法行使权力,是公众意志的表达,才真正具备合理性。它体现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要求公共行政进行价值判断,即追求社会公平是公共组织的天职,公共管理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公共管理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对整个社会发展肩负引导义务,应该对有效的管理和社会公平做出承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避免对公众利益的侵害,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作用在于有利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有利于实施公共管理活动,实现公共利益,以社会公众的喜好为导向,实现公共利益。
  3公共部门采用私部门管理工具彰显公共性
  私部门管理的核心内容表现为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私人组织的控制力主要来自市场,它也不处在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场之中,,它所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公共部门采用私部门管理工具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利益博弈进入公共管理领域,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受到威胁。而私营部门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将私部门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满足民众的需求。比如通过绩效管理使公共管理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有了依据,,改变政府机关的浪费,加快了转变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借鉴卓越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局面,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广泛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和创新公共部门管理方式,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重塑公共部门管理的业务流程,实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使公共部门更有效率和活力。又比如实现标杆管理,促进公共管理组织学习和变革,彼此合作、信息分享,主要以竞争者为对象,并了解对方是如何实施某项具体程序,希望创造组织的成长空间,发展出新的、能符合未来挑战的能力,充分利用好战略管理手及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东.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兼评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现状[D].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2002.
  [2]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2005(6)
  [3]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德信.中国公共行政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5167/

推荐访问: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哪些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