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与化合价ppt]化学式与化合价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7-24 15:00:04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1) [化学式与化合价]初中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掌握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化学式前和
  2、知道并初步学会应用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初步掌握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合物中各元素
  4、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你的科学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化学式的意义。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准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
  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化学式,要学会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理解其涵义,并能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推求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H2O为例)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注意)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2.有些物质的化学式也是它的分子式。分子式是化学式中的一种,只有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实际上许多物质并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物质也就没有分子式。
  (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小结)
  (1)单质:
  ①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铁Fe、铜Cu等)、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等)、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
  ②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等。
  (2)化合物(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写法: a. 氧化物:如CuO、P2O5,“氧在后”。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金左,非右”。
  (注意)1.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不标出。
  2.化学式中右下方的小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②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例如:ZnS读作硫化锌。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思考)物质的化学式是否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
  (小结)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与该物质的状态无关。例如:水和冰的化学式都为:H2O。
  第二课时、化合价:
  (教师讲解)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学生看书):P80 表4-6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几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几?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几?
  [活动与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水记得多,记得准〉
  2、试着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教师讲解)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就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例题]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1)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P O
  (2)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5×2=10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原子个数=最小公倍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P:10÷2=5 O:10÷5=2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P2O5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5)×2+(-2)×5=+10-10=0
  答:这种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P2O5 。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活动与探究]写出溴化钠、氧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教师讲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读出以下化学式的名称:
  MnO2、CuO、SO3、KI、MgCl2 。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师讲解)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做某些计算。本节主要研究根据化学式式的计算。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释)∵H2O中有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
  ∴应计算两个H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例2]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36
  (活动与探究):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1]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
  [例2]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活动与探究):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活动与探究]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的问题
  注意:上式中2N所表示的含义为NH4NO3分子中有两个N原子,不能写成N2,N2的含义为一个氮气分子,NH4NO3分子中无氮气分子。
  作业:课后习题
  课后记:本课题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教学时特别要循序渐进,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才能受到好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定义 宏观:表示这种物质,可知组成物质的元素
  意义:微观: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可知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
  化学式量 :①各原子个数比②待续…③待续…
  书写:
  读法:
  ①表示原子间化合时的数目
  ②化合价有正负
  化合价 ③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④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2CO2表示( )
  A. 2个二氧化碳分子 B. 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C. 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 D. 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2.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 )
  A. 502N B. 05N2 C. N205 D. N502
  3.下列物质化学式错误的是 ( )
  A. Mg0 B.A10 C.Ca(0H)2 D.Na2CO3
  4.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1)2个钙原子_______(2)4个氢原子_________(3)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4)氢元素___________(5)氧气_______________(6)氯化钾________________
  (7)五氧化二磷________ (8)2个氮分子___________
  5.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anRO2n,其中R的化合价为+3价,则n的值( )
  A.1 B.2 C.3 D.4
  6.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 B.+3 C.+1 D.-3
  7.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将该可燃物2.3 g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4 g二氧化碳和2.7g水,此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2) [化学式与化合价]初中化学说课教案

  说课是教师资格证面试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初中化学说课教案。
  初中化学说课教案(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重要的用途,它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作灭火剂,可制造化肥,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第七单元内容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这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1.实验法。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我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
  2.谈话法。在做实验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
  3.讲解法。在做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二)教学用具: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我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准备一瓶碳酸饮料,打开饮料瓶盖,会有气泡出现,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气泡里气体的成分是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应用这种气体?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二)实验探究
  1.发现问题
  通过实例引出问题:2000年文昌市锦山镇有一户人家为了清理庭院旁的一口很深的枯井时,请来了两位民工,结果在清理过程中,第一位民工进去后就不省人事;第二位见状马上进去,结果也不省人事;户主见状也进去,结果三人都死在井里。同学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人死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在小组内讨论其可能原因。教师进行总结归纳:CO2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大可以使人死亡,但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为什么又离不开CO2呢?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逐步让学生养成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时量变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2.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内容为:根据碳酸饮料的气泡及上述实例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出假设和推断。
  3.实验求证
  每个实验组桌上都正立着一瓶预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并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补充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绝大部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随处可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参照下图进行演示实验,并提提问: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向下倾斜,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里,蹲着比站着难受?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溶解性。请学生参照书上114页图6-13,自己动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老师指导:往醋酸、盐酸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指导学生取刚才可乐瓶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学生(猜想):①是CO2?②是H2O?③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设计实验):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讨论交流):请各小组展示方案。(实验探究):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课件展示课本实验6-6.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若干组实验,此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因实验得出而兴奋起来,掀起一个小高潮)。
  学生继续分组实验探究:将实验7中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培养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学生展示:每个实验小组自己预先准备的两瓶石灰水,其中一瓶敞口,一瓶密封保存。与学生一起讨论完成提纲第4题,提出问题:敞口的石灰水上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这是什么物质?进行猜想:是不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设计实验:往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得出结论--CO2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通过观察、推理、加上学生的参与,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到最高潮。
  4.得出结论
  由以上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应用
  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用课件展示,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设置课后思考(多媒体体现),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五)布置作业
  1. 课本119页-120页,第1题(①、②、④、⑥、⑦、⑨)
  第3、4、7、9题
  2. 举例说明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
  六、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2.溶于水
  3.与水发生反应
  初中化学说课教案(二):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 表4-6“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3) [化学式与化合价]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的班级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学习发展生占32%。总体情况分析: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方法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讲究“巧练”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6、跟踪检查。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一、研究化学教学大纲 ,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立足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3、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4.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 ,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 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 、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四、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4、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1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4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周(1.7~1.13):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第二十二周 机动和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周 第二十四周 学下册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9304/

推荐访问:化学式与化合价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