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4 10:00:07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诺贝尔奖获得者一: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影响力


  导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影响力,欢迎大家阅读!

  外界评价
  在法国看来,鲍勃·迪伦赋予音乐的、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性力量(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评)。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郑钧评)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评) 。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
  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崔健评)
  获奖记录
  格莱美奖
  ▪ 2006 18 最佳摇滚歌手 (获奖)
  ▪ 2006 48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2001 43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1997 39 最佳摇滚男歌手 (获奖)
  ▪ 1997 39 年度最佳专辑 (获奖)
  ▪ 1997 39 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获奖)
  ▪ 1994 36 最佳传统民谣 (获奖)
  ▪ 1991 33 终身成就奖 (获奖)
  ▪ 1989 31 最佳摇滚演唱组 (获奖)
  ▪ 1973 15 年度专辑奖 《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 (获奖)
  ▪ 1963 5 最佳民谣录音 《Bob Dylan》 (提名)
  格莱美名人堂
  ▪ 2006 34 格莱美名人堂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Rock》 (获奖)
  ▪ 2002 30 格莱美名人堂 《Mr. Tambourine Man》 (获奖)
  ▪ 2002 30 格莱美名人堂 《Highway 61 Revisited》 (获奖)
  ▪ 1999 27 格莱美名人堂 《Blonde on Blonde Rock》 (获奖)
  ▪ 1998 26 格莱美名人堂 《Like a Rolling Stone》 (获奖)
  ▪ 1994 22 格莱美名人堂 《Blowin" in the Wind》 (获奖)
  奥斯卡奖
  ▪ 2000 72 最佳原创歌曲 (获奖)
  金球奖
  ▪ 2001 59 最佳原创歌曲奖 (获奖)
  法国艺术勋章
  ▪ 1990 军团骑士 (获奖)
  普利策奖
  ▪ 2008 92 特别荣誉奖 (获奖)
  诺贝尔奖
  ▪ 2016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 2006 诺贝尔文学奖 (提名)
  ▪ 1996 诺贝尔文学奖 (提名)
更多热门文章:
 

诺贝尔奖获得者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的故事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将得到来自世界的关注和一笔丰厚的奖金。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有哪些“待遇”?
  一、最普遍:作品销量“突破天际”
  对于作家而言,诺贝尔奖带来作品销量的增长大约是没有悬念的,尤其是中国读者,十分买账。
  根据亚马逊中国在今年9月底发布的数据,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在亚马逊中国的销量获奖后一个月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74倍;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销量在奖项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呈现240倍的增长;而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作品的销售表现更为突出,她的作品在获奖后一个月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1500倍。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在亚马逊中国公布的2016年1-8月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不过,新鲜出炉的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Bob Dylan),不知道唱片界买不买账?
  二、最特别:命名一种甲虫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 mer,1931-2015)于2011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4月15日,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80岁生日之时,瑞典昆虫学家Michael S rensson宣布在瑞典Gotland岛上发现一种未知甲虫,并将其命名为“mordellistena transtroemeriana”(Transtr mer’s Tower Ram),以此为诗人庆生。
  同年,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还展出了托马斯童年时期收藏的昆虫标本。
  三、最“值钱”:发行纪念银币
  艾丽斯 芒罗(Alice Munro,1931- )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加拿大国籍作家,2013年获奖后,加拿大政府于2014年发行了她的纪念银币,2015年发行了纪念邮票。(注:1976年的诺奖得主、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索尔·贝娄由于年幼时迁居美国,因而被视为美国作家。)
  瑞典学院给艾丽斯 芒罗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主要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等。
  四、最声势浩大:“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位于山东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的莫言旧居很快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据莫言二哥管谟欣介绍,自从莫言获奖后故居就没断过游人,甚至有游客称把砖墙土片抠走,称回去撒在家里可以沾沾“文气”。2008年筹建、2009年对外开放的莫言文学馆,坐落在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内,原本“门可罗雀”,莫言获诺奖之后每天要接待上百人。据报道,高密县方面拟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除故居以外还拟修建莫言纪念馆,并投资数亿人民币弘扬红高粱文化。2014年,山东省还成立了莫言研究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商讨莫言研究和齐鲁文化复兴等事宜。
  一本编辑记录莫言在诺奖期间的每日活动、演讲、采访以及感想的书面市,书名为《盛典——诺奖之行》,由一个叫做“莫言文学村”的团体编著出品。
  五、最“拉风”:国家荣誉勋章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于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舆论普遍认为他的获奖有些出人意料,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文的不多。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彼得·英格伦(Peter Englund) 也在采访中表示,法国以外的读者恐怕并不熟悉莫迪亚诺和他的作品,“他在法国很有名,但在别的地方不是这样。”莫迪亚诺获奖后,耶鲁出版社火速推出了三本他的小说的英译本。
  2015年,莫迪亚诺被授予法国荣誉勋位勋章(Légion d"honneur)(费加罗报2015年1月1日),这是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是法兰西军事和平民荣誉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勋章之一。

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关于世界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奖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世界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世界名人的故事篇一: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关于世界名人的故事篇二:诺贝尔奖得主是差生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己成绩很差,老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他自己没有放弃,继续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老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师拒绝,老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己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师,连一直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有点倔强,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意愿,拗不过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选择,如愿所偿,他终于开始自己喜欢的科研生涯。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他还是“太笨了”。一批的同学,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出版了小说,甚至在生物研究的专业也有同学出了成绩,只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
  喜欢的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在牛津读完博士后,他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他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2012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约翰·伯特兰·格登,曾经最差的学生,64年以后的今天,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在他现在工作的剑桥大学办公室,还挂着当初老师给予的那份最差报告,他用此告诉自己:面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
  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
  关于世界名人的故事篇三:奥罕·帕慕克
  每一份爱情的来临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作为这所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中最为优秀的男生,男孩有理由得到情窦初开的少女的追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8349/

推荐访问: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