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6-29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一:高一数学教案设计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那么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又∵ 不一定都是整数,∴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二:函数的概念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指的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 的理解,理解它关键就是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并且初中对函数的概念已经作了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函数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模型等内容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例领悟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区间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就是指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区间的概念就是指能够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 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函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况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其中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教学过程】
  问题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 h=130t-5t2.
  1.1  这里的变量t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变量h的变化范围是什么?试用集合表示?
  1.2  高度变量h与时间变量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若是,其自变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或图象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
  问题2: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层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问题3:要求学生仿照实例(1)、(2),描述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得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况的能力。
  问题4:上述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函数,那么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分析,函数还可以怎样定义?
  4.1 在一个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都是集合,这两个集合分别叫什么名称?
  4.2 在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A→B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吗?怎样理解f(x)=1,x∈R?
  4.3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例题】: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分析:求定义域就是使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定义域一定是集合!
  例2已知函数
  分析:理解函数f(x)的意义
  例3   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 相等?
  例4 在下列各组函数中 与 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1)两个函数相等,要求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一致;
  (2)用x还是用其它字母来表示自变量对函数实质而言没有影响.
  【课堂目标检1测】
  教科书第19页1、2.
  【课堂小结】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会球简单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2、理解区间是表示数集的一种方法,会把不等式转化为区间。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导语: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课标要求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1.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示范、引导。本章的两个主要数学结论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它们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结论。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知识,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设置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2.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加强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复习和应用已学内容,并为后续章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能使整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本章内容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这样,从联系的观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于过去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把“解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数学五的第一部分内容,
  位置相对靠后,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等与本章知识联系密切的内容,这使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有了比较多的工具,某些内容可以处理得更加简洁。比如对于余弦定理的证明,常用的方法是借助于三角的方法,需要对于三角形进行讨论,方法不够简洁,教科书则用了向量的方法,发挥了向量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威力。
  在证明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以后,教科书从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比较中,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指出,“从余弦定理以及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如果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从上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3.重视加强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
  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而如今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虽然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但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章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约3课时)
  1.2应用举例(约4课时)
  1.3实习作业(约1课时)
  (四)评价建议
  1.要在本章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对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证明的探究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来启发学生得到自己对于定理的证明。如对于正弦定理,可以启发得到有应用向量方法的证明,对于余弦定理则可以启发得到三角方法和解析的方法。在应用两个定理解决有关的解三角形和测量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也常常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对于不同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较。对于一些常见的测量问题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应用的程序,得到在实际中可以直接应用的算法。
  2.适当安排一些实习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教师要注意对于学生实习作业的指导,包括对于实际测量问题的选择,及时纠正实际操作中的错误,解决测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三: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计划应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目标、任务和应达到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以下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高二5班共有学生73人, 8班共有学生70人。两个班级都是高二理科班的三类班,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存在怕数学科的心理。但他们还是存在一颗想学好数学的心,也想融入变化多端的数学世界,更想在每次考试中独领风骚,鉴于此,对他们正确引导,教学中适当调整难度,起点放低点,步子迈小点,还是会有好成绩的。
  二.教学计划
  1.加强自身学习。
  ①加强课本的研读。教科书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考试的归属地,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会从教科书中找到类型题或者相似题或者其影子。对教科书能否吃透,专研到位,直接决定着教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就决定着研读教材的必要性。
  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由于生活的环境,面对的对象,自身知识局限等多方面原因,视野和出发点都有局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局限,因此,多阅读教学参考类的书,吸取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精彩性大有裨益。
  ③强化课改意识。新课改已经全面铺开,新课改的精神和思想都独具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因此,加强新课改知识的学习,领悟新课改思想,增强新课改意识,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参与新课改培训,领会新课改精髓,并应用于实践中是当前必须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新陈代谢。
  ④认真参与组内备课。珍惜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好这次集体备课机会,从同行们那里学习到自己缺乏或者不擅长的东西,并积极实施好组内的各项安排,落实好课时要求。
  ⑤增强听课意识。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新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活动,听取授课教师的点评,发现亮点,记录亮点,积累亮点,点亮亮点。
  2.抓好课堂教学主战场,激发师生学习数学热情。
  ①加强新课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每一节新课的开展,都有其现实意义,有其价值所在,有其趣味性,充分挖掘好这方面知识,可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作用。
  ②精选精讲例题。对于学生自己学得会的,不讲,对于学生讨论后可以解决的,给以适当点拨,对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的,要慢慢讲,细细的讲,争取每个学生都听得进,听得懂,学得会。对于超越学生承受能力的,一概不讲。
  ③精心布置课后作业。[莲 山课件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作业质量的高低,一定层面可以反映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作业的布置需要科学化,分层化,多样化,且知识点具有全面性。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①利用晚自习,充分给以每个学生耐心、细心、全面的辅导。让学生积累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②利用自习课时间,寻找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公式背不出来的,抓背公式,不交作业的,责令补交作业。
  4.做好作业、考试反馈工作。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考卷,老师进行批改,总结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以反馈,及时消除困惑。
  5.规范作答,养成良好习惯。
  现在学生的数学答卷,条理不清晰,逻辑混乱,因果颠倒,这是基础不扎实的表现,更是一种思维的缺陷。因此,现阶段抓好规范答题,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养成,避免将来高考失分和日后生活的凌乱。
  6.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普及数学价值规律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难,数学烦,难在何处,烦在何方?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课堂,移植中外数学趣味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多媒体,降低数学思维难度等等都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以上是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将及时作出调整,以期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进度安排:(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3065/

推荐访问: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