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解读红楼梦]周汝昌红楼梦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28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一:[周汝昌红楼梦]《红楼梦》基础知识题


  学习完《红楼梦》,我们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红楼梦》的基础知识题,与大家分享学习!
  《红楼梦》基础知识题
  一、填空题
  1.“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林黛玉 之手。
  2.《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是:林黛玉 、 贾宝玉 、 晴雯 。
  3.请写出“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
  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秦可卿
  4.《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 王熙凤 ,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 相思局 、弄权 铁槛寺 、逼死 尤二姐 ,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5.“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红楼梦》中的 薛宝钗的 《临江
  仙 柳絮》。
  6.《红楼梦》一书的本名是《石头记 》,异名有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等。该书以贾宝玉 、 林黛玉 、 薛宝钗 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 贾薛王史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7.“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作的一首诗,诗名是《

二:[周汝昌红楼梦]红楼梦读后赏析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的奇书,它留给世人太多的东西,以至不论哪个人读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其中,不同的人总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一、红楼梦读后感
  多年前读过红楼,可惜那时少年心性,此书又博大精深。我没耐心读完,更不解悟其中的含意。书里细致而繁琐的描写不逊色京剧里的老生开始唱“啊”字,一个字唱几分钟,直让你瞌睡。尽管都是国粹,但吃不起消化不了。完全没有琼瑶阿姨一串一串的水晶梦来的直接又快活。如今渐老,琼瑶书籍亦如嚼过吐了的泡泡糖,再不想看一眼。重拾红楼这块“石头”硬啃,竟然别有一翻味道 ,越嚼越香,越看爱看,早晚不舍。
  首先我认识到这本书不只简单地写些你情我爱。它涉及到 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那时候又没有电脑,这个曹雪芹他是怎么把如此巨大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实实地让人震撼他的毅力。而整部书又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还说后人专门有研究红学的,真是不为过啊,不为过。
  尤其是小说语言艺术魅力的成功驾权,不愧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仅仅三言两语就把个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例如刘姥姥一进贾府见王熙凤,那“凤姐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周瑞家的和刘姥姥站了一会子凤姐不问不敢打招呼,足见凤姐平时在贾府的威严和厉害。凤姐见刘姥姥“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这时的刘姥姥已经在地下拜了几拜,刘姥姥够机灵的,迅速能看准形式找对在家做主的人。最好笑的是,刘姥姥还没有开口求接济,这凤姐先哭半天穷,可见凤姐心计多手腕灵活。一来一去笔墨不多,人物性格尽显突出,让读者感到人物可见可摸。
  红楼内涵精深,但作者都是写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也是从这种生活中发掘人生的痛苦与欢乐。
  万物人为灵长,有情有爱才不枉为人,而爱情更是让人愿生死相随的强烈感受。宝玉生在百花中独爱一枝,那枝已逝何来相恋。“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究竟是物是人非梦一场,万境归空。
  二、红楼梦读后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本红楼,一份痴情,一幅画卷,一段历史。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名著已离人们越来越远,能够静下心来品读名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而我,从小与红楼结缘,一本红楼被我翻看了六遍,其中的精妙之处几乎可以倒背如流。读红楼,品红楼,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大乐趣。 初读红楼还是在七岁,因为我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妈妈在我七岁时就让我看儿童版《红楼梦》,我好奇地瞪大双眼:“《红楼梦》讲的是什么啊?”妈妈笑着拍拍我的头:“你自己慢慢看吧!看透了就懂了。”就这样,我抱着一本厚厚的《红楼梦》走进书房,开始了与红楼为伴的日子。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那么多不认识的字,在拼音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将字句读通。这还不算,那里的人物实在太多了,老爷、太太、小姐、姑娘、丫环一大堆,好不容易记住了这个,又忘记了那个。囫囵吞枣似的将《红楼梦》读完一遍,结果只记住了四个人: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那林黛玉不知哪来的这么多眼泪,整天哭啊哭,然后不是写诗就是填词。我对薛宝钗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只觉得她人缘很好,到处做善事。不过我纳闷的是,宝玉明明喜欢黛玉,为什么后来嫁给宝玉的是宝钗呢?不过我很喜欢宝玉,他对人很好,特别是对女孩子,他还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还真有绅士风度! 再读红楼是在十岁,爷爷给了我一本《红楼梦》原著让我阅读,那书的封面印着宝黛共读西厢的图像,落红遍地,流水潺潺,宝黛两人靠在一起读《西厢记》,那画面煞是清新秀丽。再次翻开红楼的我已经能懂得它的大致内容了。秉灯夜读,我仿佛看见黛玉葬花的凄惨,宝钗扑蝶的娇羞,湘云眠石的憨态可掬,元妃省亲时的雍容华贵。我为黛玉死时焚稿而叹惋,对宝玉终入空门不解,对宝钗无奈嫁人同情。书中人的一举一动似乎牵动着我的心弦,我与他们同悲,同喜,同欢,同乐,这一次读《红楼梦》,我了解到了这是一段悲伤得让人流泪的故事。 又读红楼已然十二岁,轻抚那熟悉的封面,我又一次翻开那些似曾相识的纸页。此时细读红楼,竟觉得词藻优美,行文清新流畅的红楼背后是另有隐喻的。也许“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判词暗喻宝钗、黛玉两人的悲惨命运,她们也不能逃脱命运的掌控,更不能逃离那黑暗的社会,只落得一个郁郁而终,一个独守空房的下场。也许“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是黛玉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是呀,面对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宝哥哥能给的温暖实在太少了,她梦想有一天能拥有像“渔翁渔婆”的爱情,可是这能实现吗?也许“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彰显着宝黛两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一幅鲛绡帕,寄托着彼此的思念。也许“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表现的是湘云与黛玉的孤苦无依,这句诗也是贾府衰败的预兆。 其实,衔玉出生的怡红公子如何?才华横溢,孤高自许的林姑娘又如何?处事得体的皇商小姐又如何?皇贵妃的三个妹妹,富贵贾府的三位小姐又如何?最终还是死的死,散的散,她们终究拗不过那吃人的社会。此次读红楼,我有了新的收获:元春的选才凤藻宫,探春的千里东风一梦遥,惜春的青灯黄卷古佛旁,宝黛的木石前盟,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以及上至元妃下至投井的金钏,屈死的晴雯,她们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树倒猢狲散”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才读了几遍呢?怎能解析其滋味?其实我不想当一名红学家,致力研究红学,也不想与王昆仑,周汝昌齐名,只是一路走来,红楼相伴,它给了我无尽的思索,也让我体会到文学巨著的深刻的美。

三:[周汝昌红楼梦]周汝昌与张爱玲的红楼缘


  我写《红楼半亩地》时,约看了近百有关红楼之书,深感有两本书不能不读。一本是周汝昌晚年为张爱玲写的《定是红楼梦里人》,另一本是张爱玲花了十年时间所写的《红楼梦魇》。一个终生研红的学者,到了近90岁,还情系张爱玲一部书,真是人间稀少的红楼缘事。
  周汝昌在个体生命已剩不多的时间里,专写了“张爱玲与红楼梦”。试想对一个老年人,要多大的决心,花多少的时间。何况那时,周老已目盲,张爱玲的书,只能听女儿一边念,一边记下要点,然后撰成此书。这精神多可嘉,对红学多热爱,且多么看重张爱玲的红学研究。惜当此书出版时,张爱玲早离人间。
  周老先生认为张爱玲写出《红楼梦魇》,“其聪明灵秀之气,在万万人之上”。并说,“若论真才女,张爱玲其庶几乎?未见第二堪与比肩者也。这就是我想写写她的夙因”。还说,“我现今对她非常敬佩,认为她是‘红学史’上一大怪杰,常流难于企及”。这些赞美,又凝结在一首纪念张爱玲的诗里:
  几回掩卷叹张君,红学着堪树一军。
  巨眼燃犀貂狗判,奂乎绝异俗钗裙。
  这般评价,能从一个经历丰富、自身研究成果丰硕的90岁老人的口中说出,我想,是不可谓不高了。
  周老对张自著小说的书装,同样赞口不绝。他说:“她所绘人物像,充分流露出一种英俊之气,是我所见的画像高手,令我折服。可见她绝非一个作家之名义所能‘框’住,她若从事任何一门艺术创作,都会是第一流的大家,对此我是深信而赞可不已的。”
  读此,我想,周汝昌在视听俱残的晚年,细研一个和他同时代人的红学著作,足见其对张爱玲红学研究的推崇。尽管张的红学是天分极高的兴之所至,周则是数十年冷板凳地潜心研究,但两人对红学的终极领悟,却有很大共同点,都在探寻未遭后人篡改的“红楼真梦”,以及在红楼版本学上之共悟。
  著有《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是红学大家,尤精考据,但他对张爱玲的考据工夫极表佩服。他在张著中找到大量共鸣点,感叹张爱玲“简直是个考证怪才,细到‘不可思议’,万难‘望其项背’”。因此,周老先生曾在《定是红楼梦里人》一书的开头,赋诗一首《题张爱玲》:
  扫眉才子女相如,梦里红楼景色殊。
  早辨名貂联狗尾,渐疑颦黛幻仙姝。
  云垂海立惊真本,鲥骨棠香恨佚书。
  夺取狱神五六稿,鸿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1752/

推荐访问:周汝昌解读红楼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