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儿女故事]中华好故事

来源:叙事作文 时间:2018-08-07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叙事作文】

中华好故事篇一:中国故事大全童话故事


  童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达出来的。人物形象是整个作品的核心,如果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无法把作品的基本思想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

  火鸡先生和鹅太太
  火鸡先生家的门锁又坏了,怎么也修不好,他干脆把门钉住了,自己从窗口里飞进飞出。
  有一天下午,鹅太太从河边散步回来,路过火鸡先生的家,她想:我走累了,到火鸡先生家歇一会儿去。
  鹅太太敲敲门问:“火鸡先生在家吗?您干吗关着门?”
  火鸡先生回答:“我门上的锁坏了,只能从旁边的小窗口里进进出出。”
  鹅太太只好走到小窗口那儿,她用力爬呀,拼命挤呀,好不容易才进了屋。
  “你还没吃点心吧,我请你吃蛋糕、巧克力,还有橙汁。“火鸡先生说。
  鹅太太一听高兴地说:“谢谢,我都要吃!”为鸡先生把东西一样样放在桌子上,“啊,这么甜美的蛋糕,我还是第一次吃呢。”鹅太太说着把一大块蛋糕塞进嘴里去。
  “喂,你也来点儿!”鹅太太帮火鸡先生切了一小块蛋糕,她自己也切了一大块蛋糕。瞧,鹅太太吃得多香呀!她的嘴上、鼻子上、眉毛上都沾了奶油,看上去真滑稽。
  “嗝,嗝,嗝……”鹅太太打着饱嗝说,“太好吃了,谢谢您,我该走了。”
  鹅太太走到小窗口那边,她的头和上半个身子伸到了窗外。可是肚子怎么也出不去了。“我,我被夹住了,快来救救我,都是蛋糕害了我!”鹅太太卡在小窗户那儿大叫着。
  “哇,你像个瓶塞似的把窗口堵住了!”火鸡先生只得从后面的窗户里跳出去救鹅太太。
  “哎哟,哎哟,”火鸡先生用力拔着鹅太太的头颈,“呀,这样拉你会吃不消的,我另外想个办法。”
  一会儿,火鸡先生拿来肥皂和水,在鹅太太的肚子口抹来抹去,鹅太太觉得痒痒的,笑个不停。
  “一、二、三,”火鸡先生拽住鹅太太的上半身,“噗”的一声,鹅太太像塞子一样被拔了出来。“嗨,总算出来了,其实我的肚子一点也不大,是你的窗口开得太小了。”
  “对,对!我马上去换一把门锁,你以后来就不用再从窗口里挤进挤出了。”
  鹅太太摸摸自己的肚子,很高兴地回家去了。
  海马爸爸
  

中华好故事篇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原创是影视产业链的第一个链条,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生活开始。生活在奔腾,人生愈加深刻,如果你不想关闭情节的大门,每一部作品都想给观众新鲜的故事,大概只有原创这一条路
  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使我们成了一个故事大国,故事需要传达,讲故事当然需要技巧,但我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前提是原创。
  原创是一个故事的本源和动力。当下我们不少的影视故事让人生厌,其原因就是跟风、翻拍、模仿致死,一哄而上,同质化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这是原创力枯萎的缘故。故事从哪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可是我们有些编剧不愿做这个苦功课,远离生活,瞎编乱造,即使有点生活依据也是听来的。试想,听来的故事到了你这里,过了多少人?早有捷足先登者,你再用它已经不是故事了,鲜花变成了塑料花。
  我做编剧30年,写了50部剧,除了一部《抉择》,其他都是原创,我一直都在行走中、到生活里发现故事,生活里故事取之不竭,永远新鲜。《家有九凤》我采访了几十个家庭,写《大工匠》《钢铁年代》在大连特钢和鞍钢呆了三年,写《闯关东》三部曲走了五个省行程上万公里,写《大河儿女》十五次下河南,写《温州一家人》到了温州、北京、上海、广州、荷兰、法国、意大利,现在正在拍摄的反映中国农民60年生活的《老农民》用了5年时间,采访遍及5个省。
  在斗室和宾馆里编出的故事,我相信只能流于一般化。有的编剧总相信自己比生活聪明,开始我也这样,耍小聪明。那一段时间我的剧很平庸,有一次一个朋友见了我说,我刚看了你一个剧,真好!我听他讲剧情,竟然跟另一部剧搞混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和觉醒。我们常说,作家的想象力决定一个作家能走多远。还有作家创作时苦恼:我的想象力为什么飞不起来?想象力从哪里来?就像大鹏展翅,不论你飞得多高,必须从地上起飞一样,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才能讲一个区别于他人的故事。
  如果凭想象力和已有经验,闯关东的传说,我完全可以编成一个很省力省心的故事:艰苦创业,红顶商人,深宅大院,几房姨太,争风吃醋,商战传奇,土匪美女,刀山火海等等。但我知道这是匠人的作法,对一个有出息的编剧来说,不啻是一种耻辱。
  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走了辽吉黑鲁,行程万公里去寻找故事,果然《闯关东》呈现了一个独特而不可重复的世界。它是一场世界最大的贫民大迁徙,没有出大商人大英雄,所以它的故事显得有些寂寞,在我写这部作品之前还没有文艺作品表现过这段历史。这就对了,你习惯的故事可能不是好故事!我想就在关东大地打一口深井,讲一个你没听过的故事:淘金人的传奇,采参人的神秘,放排人的悲壮,伐木人的艰辛,农耕人的智慧,开矿人的胸怀,经商人的诚信,抵御外族侵略的气概。故事从黑土地冒出来,你真的俯拾即是。写《老农民》,我又去辽宁、山东、河南去寻找故事。老农民、老村长、老社长、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长采访了二百多人,从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一直到今天,中国农民的60年了解个遍,震撼得我久久不能平静。
  从深入生活到原创,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聊的,没心没肺的,一身奶油的,怨妇泼男的,花红柳绿的不写,我要写的是那些历史不能忘记的人,共和国不能忘记的人,给我们精神力量的人,肩负着民族希望的人,给我们勇敢智慧的人。而这些人,恰恰是被当下娱乐至上的影视剧所忽略的那些人!顺便提一点,我们有些明星大腕从不下去生活,热衷于口水战,还有的热衷于炒作,连自己的宝宝打几个哈欠也要在网上晒,有的年轻男演员演工人农民不敢脱上衣,脱了满身白花花的暄肉。好故事是靠演员来体现,这样的演员有好故事也讲不好。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编剧的事。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故事才是新鲜的故事、有个性的故事。别人无法模仿,更无法超越,以上谈到的那些剧至今没见他人跟风。手艺再巧,没有柳条怎么能编出筐来!
  故事不从生活中和原创中来,我们的讲述者怎么能走心,又怎么能用心讲故事呢?很多编剧只是故事的看客,自己不在故事里。电视剧市场化,票房,收视率,快投入,快产出,快赚钱,编剧成了机器,故事成了流通货币。故事炮制者在讲述前就充满经济利益为上的膨胀,在故事的演进中,随处可见利益的蛮横:开门见血,关门诡计,清代剧一片阴谋,民国剧离奇不传奇,当代生活剧小爸辣妈小媳妇大丈夫结婚离婚充斥荧屏,人血和狗血横飞,情节疯狂提速,人物还在始发站。他们忘了,故事是为人物服务的,人物的失败就是故事的失败,想想某些所谓古装大片,你能记住其中几个人物?这样的影视剧有什么留存价值?
  原创是影视产业链的第一个链条,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生活开始。生活在奔腾,人生愈加深刻,如果你不想关闭情节的大门,每一部作品都想给观众新鲜的故事,大概只有这一条路。
  点赞、转发与原创
  点赞、转发与原创,都是近来流行的网络名词。联系到审判工作实际中,点赞展现工作态度和思路;转发算是积极学习吸收他人的先进工作经验;原创就意味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网络传播中,点赞的多,转发的多,但原创的少。法院工作实践中,也存在极其类似的场景。看到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称赞感慨的多,实际静心下来学习研究的少,学习研究后实际参照借鉴的就更少。至于结合实际发掘潜力、探索新思路新举措的,确实就更为珍贵。
  做好审判工作,“转发”重于“点赞”。在审判工作实践中,看到其他法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能只局限于感慨别人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有利优势,被一句“自己条件不具备”所阻碍。要深入探寻其他法院优秀经验中的规律和本质因素,大胆地“为我所用”。要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探索、边探索边完善,最终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力争“转发”之后有所得、“转发”之后有影响。
  做好审判工作,“原创”应立足于广泛“点赞”的宽阔视野。 “点赞”频繁,至少说明信息来源广、工作视野宽阔。要探索审判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一定要以宽广的眼界及时掌握全国各地法院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宽阔的胸襟兼容并蓄。但立足于“点赞”不代表可以只满足于了解。做好审判工作的“原创”文章,执行力十分重要。要在“点赞”之后及时学习吸收,在学习吸收之后立即付诸实践,永远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工作劲头和积极性。只有建立在广泛学习、积极实践、认真探索和及时总结基础上的“原创”,才会成为实践生命力旺盛、具有代表性、可借鉴性和广泛推广性的“原创”,才能对审判事业做出切实贡献。
  做好审判工作,重视“转发”的常态性和基础性。审判工作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创”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工作属于相互借鉴学习的层次。因此,要重视 “转发”的常态性和基础性,既要踏踏实实地立足自身实际做好工作,又要在不断地“转发”中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审判工作的各个层面和流程,通过“积跬步”最终达到“致千里”的工作目标。“转发”强调通过细节的完善来逐渐推动审判工作整体的提升。
  让我们通过网络媒介中“点赞”频繁不“转发”的情况,自省审判工作实际中是否存在学习有余、付诸实行不足的情况;通过网络媒介中只“转发”不“原创”的情况,自省审判工作实际中是否存在按部就班的“求稳”心思多一点、积极探索的“冲闯”劲头少一些的心理;通过网络媒介中凭空“原创”无法引人入胜的情况,自省审判工作实际中是否存在探索创新的学习借鉴基础打得不牢、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做得不够、试点探索工作总结不完善等“着急”心态。
  审判维护司法公正是一种担当。改进审判工作,有必要充分借鉴网络社会中的“点赞”、“转发”和“原创”表述,在生动中深刻、在深刻中深省、在深省中完善审判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宏伟目标。
  “艺高高”:做原创艺术的“淘宝”
  本报上海1月23日电 让你“一不小心进了艺术圈儿”。这是专门从事“当代原创艺术品”线上交易的网购平台“artgogo艺高高”的理想。这一平台日前正式宣告上线公测,今后,热爱艺术的网民们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把艺术品轻松搬回家。当晚的首场超小型示范拍卖秀上,有的作品起拍价低至1000元。包括周春芽的“粉彩桃花+太湖石”原作、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编号版画、戴士和的“宏村水塘前的旧居”等诸多名家作品悉数登场,摄影师尔冬强更奉上了2014年元旦在格鲁吉亚摄得的“新年第一缕阳光”。
  “艺高高”的创始人曹启泰说,艺术品交易一直给人比较遥远的感觉,一般民众较少涉足这个领域,但需求摆在那里。很多人乐于购买艺术品,却苦于缺乏完善的平台。在国外,艺术品线上交易已经相当成熟。英国一项调查显示,有71%的收藏家仅凭网上的作品图片就购买艺术品;有近1/4的知名藏家在网上购买艺术品的年度开支在5万英镑及以上;年龄在25岁至29岁的买家占网络艺术品消费群体的43%;72%的画廊认为,这是一个在网上参与和建构新的买家群体的重要机会。“艺高高”希望创建像“淘宝”一样的自由开放的当代原创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打破艺术品交易的神秘感,让更多对艺术品有需求的民众可以接触、了解与交易。
  据悉,“艺高高”主营当代画作艺术,所有画作都是原创作品,根据购买者需求添加防伪认证工序,而且从画作的诞生到交易到流转,都有信息记录,确保艺术品流传有序。而人民币1000元到100000元之间的主要价格区间,也让当代艺术品更加亲民。同时,“艺高高”还设立“艺术研究院”“自说自‘画’”等栏目,来自不同业界的艺术家及专家以视频的立体网络方式发表观点。
  广电系统倡导开办原创文化节目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等节目相继播出,掀起一股原创文化节目热潮。
  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广播电视媒体要自觉肩负起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大力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坚持正确导向,突出“中国梦”主题,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提高文化品位,反映现实生活,引导全社会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精神。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今年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第二季将加强专家点评环节,在选手书写汉字的同时介绍汉字字形、源流、演变及字义、词义的本意、引申义等;增加对名家名篇的引用,全面呈现汉语字词在语言应用中的美感。此外,中央电视台还将创新推出《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并储备了以外国人为主要参加者的《听说读写300字》(暂名)节目,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带着诗歌去旅行”为主题的人文记录节目《诗行天下》,在秀美山河中展示中华民族的诗意情怀。中央电视台还将在今年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通过文化品牌节目《我们的节日·中华长歌行》展示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
  各地电视上星综合频道也在积极策划研发原创文化节目。天津卫视将推出以京剧、评剧、豫剧等戏曲曲艺为主题的《国色天香》节目;河南卫视将在继续办好《梨园春》《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的同时,推出诗词游戏节目《跳动的诗词》,借助屏幕让古典诗词“炫”起来。
  河南卫视总监徐涛说:“河南卫视自1994年开办《梨园春》以来,一直坚持‘文化兴台’的办台理念。我们发现,立足本土的原创节目只要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更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原创的力量。承传文明、构建文化卫视,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们的文化自觉。河南卫视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认为,从影视创作的角度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一座节目创新的“富矿”,相比花重金从外国引进版权的进口节目,原创文化节目可以增强我国影视产业的内生发展动力;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和人文精神又能提升影视节目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广播电视开办原创文化节目,意义不止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建设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原创力离不开价值观和人格培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不同渠道去美英学习、工作的华裔科学家先后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实证明,中国人并不存在创造力上的任何缺陷,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本土的研究工作就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原创力呢?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学技术事业也获得了大发展。我国业已在SCI数据库科技论文数量上居世界第二,年专利申请数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在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创新上与世界强国相比远远不足。难道中国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吗?
  科学和技术在我国往往被称为“科技”,它们虽密切相关,相互促进,但在历史上却是相对独立的。科学在历史上脱胎于自然哲学,是基于系统的分析、归纳、推演、验证而建立的关于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原理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关于生产工艺或实用技艺的知识,可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建立,也可以基于科学知识的应用而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及之前很长的历史中,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而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重要的技术变革都依赖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现。从此,科学和技术才共同成为“第一生产力”。
  中国古代除四大发明之外,劳动人民建立了较为完善适用的生产技术体系。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在农业、手工业、矿业、加工制造业等方面独特的技术,其中关于制墨、铜合金和造纸部分在两百年后还被翻译发表于法国的《化学年鉴》《科学院院报》以及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因此,中国人的技术原创力在历史上已得到过充分的展示。在近代最终导致中国在技术上落后的,除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原因外,科学上的落后是更为直接的原因。
  中国和西方在科学上的差距绝不是近代才发生的,而是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明显的。古希腊时期,德谟克里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亚里士多德奠定形式逻辑的基础,欧几里得建立严密的欧式几何学体系,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同一时期中国文化先贤们虽然在哲学上成就更高,诸子百家中只有墨子对力、光、声等物理现象有所研究,但他著作中的这些内容后来几乎无人问津。中国文化先祖开启的这种学术传统,包括对玄理、政治、文史、艺术的偏好,对后世中国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领域,中国古代学者对天文学和数学有过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出于编制历法的需要),对药材有过较系统的编目,对一些自然现象有过一些记述。除此之外,很少有过深入的科学研究。而欧洲在经历中世纪沉寂之后,在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基于欧式几何和阿拉伯人建立的代数,发展出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吸收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阿拉伯人的实验研究法,逐步建立了近代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
  虽然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等技术并非源于当时牛顿力学的成就,但是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电机、无线电和内燃机技术则是与当时电磁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以核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如此。中国从19世纪开始生产技术全面落后于西方,追根究底,科学的落后是根本的落后。中国在科学上的落后始于两千多年前开启的学术传统,又被近代落后的社会制度大大加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不同渠道去美英学习、工作的华裔科学家先后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实证明,中国人并不存在创造力上的任何缺陷,完全能够做出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原创性成果。但是,为什么中国人本土的研究工作就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原创力呢?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式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灌输,而忽视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还有观点认为,建国后的教育可能还不及民国时期的教育而难以培养出学术大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有许多学科处于空白状态,那时回国的留学人员有许多人担负着开拓学科的历史任务,有一些人还主导了“两弹一星”这样的伟大工程,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代宗师。这样的历史机遇是后来的归国学者不可企及的。但是,客观地评价,我国科学家在本土做出的工作对于世界科学的贡献是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退化。在建国后成长起来的学者中也有一些佼佼者在国内或国外取得了世界级的科学成就。如果说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那么除了需要把培养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更需要把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这两点不仅是培养合格公民所需要的,也是造就原始创新力所需要的。价值观告诉一个时代的科学家最应该追求什么,是追求原始创新,还是蜂拥向别人炒出来的热点?而给予一个人原始创新的勇气和耐力的正是其独立、坚强的人格。
  我们中国人跟上去做的事早晚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们缺少的是选择世界上别人没有想到的重要问题,或者别人想做而不知从何做起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文化和传统导致的,而不是决定创造力的基因导致的。这种传统不仅深刻影响着科学家的选题,也深刻影响着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
  中国何时能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这或许是被有些人不认同或无法预知的一个目标,但这无疑是一个崛起中的国家是否跨过一个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科技界应该更加发奋图强,在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都走到世界前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贡献。
  (作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撷取原创精华引领出版风尚
  12月2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入选名单揭晓,人文社科类84种、科学技术类86种、文艺少儿类91种共计261种原创力作榜上有名。这项工程重在“原创”,此次入选的图书,均是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出版,由国内作者创作,并首次出版的精品。
  体现各领域最新原创精华
  入选的人文社科类图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重,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例如人民出版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一书,直接切入当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上都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水准的最新代表性著作。
  在科学技术类图书中,既有基础科学类优秀著作,又有体现国家科技高水平成果的力作,还有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图书。例如科学出版社的《地理学方法论》弥补了国内在地理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研究方面的不足,在地理学科研和教学方面作用显著。
  文艺少儿类图书,则是理论创作精品和名家经典作品平分秋色。其中既有以《文艺科学发展论》为代表的理论创作精品,又有叶广芩《状元媒》、周大新《安魂》、格非《春尽江南》、王蒙《中国天机》、王树增《1911》这样的名家新作。
  四届打磨渐成品牌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的出版工作,出版界要当作大事做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对此高度重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介绍说,为了推动文化创新和出版繁荣,“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自2004年起筹划,2006年正式启动,今年已是第四届。近十年来,“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品牌工程:
  ——有力引领了尊崇原创出版的良好风尚。自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开展以来,报送图书的出版单位从首届的380家扩大到本届的439家,参评图书从首届的1000多种增长为本届的1669种。目前,原创工程入选图书已是许多图书馆的必配书目,许多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将学者的专著能否入选原创出版工程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而激发了广大学者、作者的创作热情。
  ——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精品力作。四届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持续组织出版界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优秀原创图书,集中展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最新创作成果。
  ——促进了一批重要原创出版单位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单位都是这几届评选的丰收户。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它们多年坚持在自身领域精耕细作,培育了一批原创出版的编辑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加强原创出版的体制机制。
  “原创出版是出版界至高的出版追求,是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步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说,“‘原创出版’这个议题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大力提倡和发展原创出版,把更多原创的思想成果、理论成果、文化成果奉献给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出版人的神圣职责。没有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就根本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共识。”

中华好故事篇三: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一件小事》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作品简介】
  一件小事是鲁迅先生于1919年所著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在那样一个虚伪的时代,车夫撞到人但是并没有其他人看见,而且冒着被人讹诈的情况下还去帮助老人,“逆时代而动”的一件“小事”深深打动了作者的这么一个故事。后被归于小说集《呐喊》中。
  一件小事
  我从乡下跑进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您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2)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80624/

推荐访问:中华好儿女故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