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会计电算化论文

来源:其他免费论文 时间:2018-07-26 10:00:04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免费论文】

(1) [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电算化专业论文范文

  引导语: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那么相关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论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以及判断。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的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逐一暴露出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状况,提出提升学生会计电算化学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会计电算化;学习效率;方法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引入,利用高科技设备代替了传统的人力记录,其记录的精准性、系统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记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还解放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学生在会计电算化的学习方面优势比较欠缺,学习效率相对低下,为此,需要改善学习方法并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提升学生在会计电算化领域的学习效率。
  一、从数据库角度入手学习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需要学习和了解数据库知识。对于本科生而言,数据库这门知识也难以理解,由于其本身有大量枯燥的数据库原理存在。因此,作为学生,首先必须明确数据库的含义,从这一角度对电算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其次,学习和认识数据表,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创建一个数据库,在库中存放各种数据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会计数据当中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存储方式。例如,在会计核算中,记账凭证的编制需要根据原始凭证进行编制,凭证中不仅包含经济业务所发生的时间和内容,还包含会计要素的变化,学生通过建立数据库可以将这些信息统一放在库中存放,避免登记的信息出现错误,从而提高记账的准确性。
  二、利用“微课”进行会计电算化学习
  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是首要的学习内容,但是这部分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清楚的掌握,容易导致偏差的出现。建议教师使用微课的形式授课,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将课程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变成具体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也可以根据知识结构体系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突破复杂的知识点,从而深入的掌握会计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微课还能够对机械化的教学形式进行修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促进会计电算化实训和会计模拟实务之间的有效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着重点是会计,因此,这一学科知识对学生会计知识的掌握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首先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整套实务例题的剖析,对整个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以及工资模块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之前,学生按照课本中的电算化实训题要求进行手工做账,在课下独立完成整套账的分录和报表,这样方便同学们对账务流程的了解,在运用计算机做账时不会产生陌生感,同时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做账之间的区别。当前的会计电算化课本中对于账套的实务只是列出了分录和报表,没有一一列出实务当中实训题的原始凭证,因此,同学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列出实训中将会应用到的原始凭证,促进手工实训和电算化之间的有效衔接。
  四、建议学校构建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实践学习体系
  (一)根据需求科学制定实践学习计划
  实践学习计划是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以实践锻炼目标为主要依据,加强课程设置以及课时的分配。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将实践课程和专业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延长实践学习的时间,使其占总体学习时间的50%以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对电算化的理解,还需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确定实践学习的基本内容,确保时间操作的过程满足设计要求,使其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市场岗位需求,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首先,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这一目标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了解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确保实践课程划分的科学性,明确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和目标,促进课程的开发。此外,可以实施混合教学,加强教师与实训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混合型教学体系。
  (三)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
  实施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需要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的结合,建立学校内部的实践基地,能够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为了让学生实践操作更贴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要求,也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会计电算化人员到学校辅导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使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具有针对性。此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校可以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让同学们更深入的学习会计电算化实践的内容。
  五、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作为大学财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以后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需要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还需要对教学体系加以改进,加强教与学、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加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同学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昆.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2:183-184.
  [2]朱云萍.会计电算化教学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10.
  [3]庞婧.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知识经济,2016,15:166.
  [4]吴秀艳.浅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J].无线互联科技,2013,06:218.

(2) [会计电算化论文]有关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的同学们,毕业论文想好怎么写了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会计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手工记帐、算帐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为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推广不仅提高了会计处理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还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流程和会计处理方法,不仅是对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问包括一下几部分内容:1.阐述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并详细分析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2.深入剖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及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3.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最后,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审计;影响
  一、绪论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账、算账、报账、查账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并且由计算机完成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包括程序设计、电算化账务处理过程。
  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对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和细化,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已经成为必须。但是,会计工作电算的手工记账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以及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从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当时,会计电算化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用于支付职工薪金的核算,库存材料的核算、现金收支等会计业务的数据处理,只能局部地代替一些手工劳动,就其处理流程来说,仍然是模仿手工操作,但是计算机的应用,确实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
  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会计专用计算机的发展,给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天地,使其呈现出普及化的趋势。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及会计预测和决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企业的应用角度出发,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发展,最终与企业其他业务信息模块结合,形成了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2. 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1)主要联系
  ①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采用的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③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
  ④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2)主要差异比较
  ①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
  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
  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③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
  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④账簿格式存在差异。
  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账。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技术与会计相结合产生的。它的产生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进而影响会计理论的结构。
  1.对会计处理内部控制的影响。
  手工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以人为主体。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联系设计的。例如,总帐与明细帐分别由不同人员管理,互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对;会计与出纳也是由不同人员承担,会计人员管理帐务不接触现金,出纳人员只管理现金而不管理帐簿。在电算化条件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处理工具,凭证数据录入后,由计算机自动集中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包括登帐、结帐、银行对帐、自动帐甚至自动生成会计报表等。因此,为了系统存储和处理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结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建立起一整套更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2.对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能够采用一些在手工条件下无法完成或难度很大的,能使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例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代数分配法、坏账准备金提取的帐龄分析法、按产品品种分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等等。在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都可在瞬间完成。因此,操作简便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唯一条件就是决策有用性。
  3.对会计信息输出形式的影响。
  手工条件下,会计信息载体是纸张,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严重地限制了会计信息的输出。并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受到很大限制。至于有关会计信息预测、分析、决策等方面的处理,由于涉及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手工条件下则很难实现。会计电算化使计算机成为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它使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而成本则大幅度降低,从而为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会计信息的预测、分析、决策等复杂处理变得简单易行。
  四、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换作,使得传统的手工会计产生一系列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以人为主体,会计信息是一种面向人的手工数据处理系统。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使用,使得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使传统的手工会计受到强烈的冲击,会计信息系统逐渐演化为人机结合的、以计算机为主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1.会计组织结构和会计人员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会计中,会计工作组织机构是以不同的会计业务类型为基础,一般把会计工作划分为材料组、成本组、工资组、资金组、综合组等专业组,它们之间由专业会计人员通过核算数据资料的传递、交换,建立相互联系,相互稽核牵制的工作关系,使会计工作正常进行。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这种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会计工作机构是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一般把会计工作划分为数据(收集)组、信息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专业组;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会计工作不仅需要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2.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
  手工会计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需要许多人完成从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汇总计算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工作,这期间会计数据处理的最大特点是重复转抄,既费时又费力,同时出现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增大。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数据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项工作。
  3.部分会计处理方式发生变化
  计算机应用与会计领域,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部分会计处理方法却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账方法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会计中,对账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而必须实施的一项专门方法,在结账前进行对账,以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同样需要对张,但对账的形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原始会计数据即各种会计凭证在输入过程中都要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校验,所有的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数据都是由计算机对输入的会计凭证进行处理产生的,即数出一源,因此不会发生账证、账账不符的情况。对于账实核对,则是讲手工盘点的结果作为原始凭证输入计算机,和机内的账存数进行核对,以确定实物的盘盈或盘亏。
  (2)期末账项调整和结账的方法发生变化
  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期末结账前通过一系列的账项调整,把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登记入账,以计算本期的利润或亏损。同时还应分别计算每个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至下一会计期间,即需要进行大量的期末结账工作。这些工作在手工方式下将是十分繁重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则由计算机根据预先编好的程序来完成,进行自动转账,自动结账,一旦结账完毕,计算机就将本期会计数据自动转入下期,本期已结完的账务数据便不能进行任意更改。
  (3)错账更正方法发生变化
  在手工会计中,错账更正方法有画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等。在电算化方式下,输入数据要经过逻辑性校验(例如:会计科目逻辑校验,借贷金额平衡校验),因此不需要用画线更正法来更改账簿记录。如果账簿记录有问题.那么一定是合法性问题,这时往往采用红字更正法,即输入“更正凭证”加以更正,以便留下改动痕迹。
  五、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但是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审计线索的改变
  在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账簿到报表,整个账务处理过程都有不同职责分工的人在进行处理,有文字记录。并且,审计线索清晰,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审计线索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了,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电算化系统除凭证输入目前需要有人完成外,其余处理全由计算机完成,人工直接参与越来越少,而且数据的输入、存储和修改都不留痕迹,所以,手工会计使用的内部控制方法失去了作用。这一点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2.审计内容的改变
  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审计人员对证、账、表的正确性,处理流程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在电算化条件下:(1)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会计信息,手工会计中常会发生的记账、算账差错几乎不会发生。然而,系统的应用程序若有错误或被人非法修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程序以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有关的会计信息。这样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故应包括对其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2)计算机操作人员控制着审计对象。完全可以只提供他们愿意被审查的内容,其他敏感性信息则极有可能被人为掩藏。因此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
  3.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手工会计中,审计人员一般都是具备会计、审计知识的专业人员,依据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对审计对象作出判断而开展审计。使用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人员除需要具备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舞弊要有比较清楚和深刻的认识,更需要的一点是审计人员应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六、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1.会计软件开发滞后
  当前,会计软件限制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未能站在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会计信息化,目前流通的会计软件大多属于业务信息系统的范畴,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初级管理功能,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财务管理功能的较少。近年来虽然倡导并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战略管理型财务软件等软件,但一般还是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并且开发技术、工具或平台滞后,缺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更缺乏互联网网络会计软件。
  2.没有会计专用的计算机
  实现会计电算化对计算机硬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更高的专业性、保密、识别系统、锁定功能等。
  3.安全风险大
  目前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差。一些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r占领市扬,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一旦上网,安全保密性风险加大。
  4.会计人员素质达不到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会计无纸化要求会计人员既懂会计电算化又懂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类人才严重匮乏。据统计,会计电算化初级人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80%左右,中级人才占15%。所以,解决会计人员素质问题很关键。
  七、总结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已经步入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国际化竞争要求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而我国企业当前财务信息失真,财务资金管理失控成为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是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
  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更对我国会计电算化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和会计软件商家应联合起来,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八、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选择、设计框架到具体各部分的编写,都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正是有了导师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深圳会计培训学校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他们严谨的教学指导使我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在××论文撰写期间,我也得到同班同学和本专业教研室很多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也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我亲爱的母校——××××,感谢母校××年来对我的培养,让我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高素质人才。谢谢母校!

(3) [会计电算化论文]会计专业论文阅读

  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益,通过一种专业的方法专门为企业、机关单位等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核算与监督。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摘 要]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化进程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论述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影响
  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实质是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现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经历了起步和自发发展两个初级阶段,目前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下面,就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论述其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1.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改变了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能有效地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使他们从简单重复而又乏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为重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因此,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3.改革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而手工内部控制制度则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更正,这一部分将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例如,账、钱、物三分管的原则不变,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原则不变,但平行登记的原则会有所转变,记账、结账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控制。
  4.会计本质将重新定位
  综观会计的发展史,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和对会计本质的揭示,始终将会计工作定位于纯粹的服务性的工作,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行为。这在信息处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代科技为会计革命准备了足够的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则是不可原谅的,随着会计电算化普及应用,会计作为控制体制将日益显现出来,会计信息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因为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5.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内容
  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都实现了电算化,从而为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告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6.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
  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益显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巴林银行在1993年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亿~5亿美元,可是谁会想到,它在1995年2月末却倒闭了,而这时巴林银行1994年度的年度报告尚未完成。因此,建立一套既能够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7.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信息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是不分轻重缓急不断涌现的信息垃圾,而是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精品,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这种需要。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来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先行者、拓荒者,它促进着信息化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程,使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更进一步,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加快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lunwen161500/

推荐访问: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