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识李翻译]王戎识李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9 16:01:21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王戎识李篇(一):《王戎识李》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YJBYS文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王戎识李》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关于《王戎识李》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⒔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尝与诸小儿游 ( ) (2)诸儿竞走取之 ( )
  (3)惟戎不动 ( ) (4)人问之 ( )
  ⒕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2)取之信然
  ⒖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3分)
  参考答案:
  13.曾经;跑;只有;他,代王戎。
  14.(1)看见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多得把树枝都折断了。(2)摘下树上的李子品尝,果然这样(指味道很苦)。
  15.人应该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王戎识李篇(二):关于智慧的寓言故事《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很多的故事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体会其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古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更是深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智慧要从小开始培养!
  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冷静观察再思考,才能看清事物本质
  传说,在中国魏晋时期有个特别聪明的小孩叫王戎,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可是,最最出名且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是发生在王戎七岁时的一个故事。
  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天气特别好,王戎跟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走到一条大路上的时候,路边的一棵李子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挂在树上的李子显然已经熟透了,成熟的李子犹如一个个紫红色的小灯笼,看起来十分诱人。
  这时候,小伙伴们全都停下了脚步,为了多摘几个李子,大家各显身手,一个个如小猴子一样爬上了李子树,还有的找来了树枝在地上够,拼命地往自己的口袋里塞李子。
  可是,只有王戎,他不动声色地站在路边,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一切。有小伙伴说:“王戎,你瞎站着干嘛,怎么不去够李子呢?”
  是啊,为什么王戎没有去抢?他在想些什么呢?
  原来啊!聪明的王戎早就看出,这是一棵长在大路边的李子树,通常情况下,长在路边的果树上是不会有多少果子的。因为每天路边都会有很多人经过,过路的人不管饿了还是渴了,都想摘个果子来充充饥解解渴,即便不饿也不渴,大家还想尝尝鲜,更何况成熟的李子酸甜可口,谁都喜欢吃,这样一来,大家你摘一个我尝一个,没几天时间,果子肯定就被路人摘光了。所以,一路走来,路边的很多果树都是光秃秃没有果实的。可是,为什么偏偏这棵树上的李子却依然结的那么稠密?从外面的颜色来看,李子显然已经成熟好久了,可是从数量看来,似乎就没有减少几个,那么肯定是因为它不甜,否则,他怎么能够一直留到现在呢?
  想到这些,王戎就没有再动了,他要等着小朋友摘了李子下来,然后验证自己的推断。
  这时候,正好路边有人经过,这个人曾经吃过这棵树上的李子,他知道李子是苦涩不能吃的。看到那么多小孩儿都在树上争抢李子,而只有王戎一个人站在树下不动,路人觉得非常奇怪,莫非这个小孩儿也吃过?这么一想,路人就走过去问王戎:
  “小朋友,你吃过这棵树上的李子吗?”
  “没有!”王戎摇摇头。
  没吃过却不去摘,路人觉得更加奇怪了,他接着问:“树上的李子结的那么红那么好看,别的小朋友都在拼命的抢,那你为什么不上树去摘李子啊?”
  王戎笑着说:“这棵树长在大路边,可是上面的李子却那么稠密,那就证明这棵树上的李子肯定不甜,要不然他早就被别人给抢光了,绝不会留到现在!”
  路人一听,不禁连连夸赞王戎的聪明。小伙伴们听完也都觉得非常惊奇,拿起李子赶紧咬一口,果然,真的是又苦又涩,根本就不能吃!这时候,大家才不得不佩服王戎的聪明和冷静。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在王戎的家乡琅琊传开了,与此同时,“道旁苦李”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多用来比喻无人问津的东西。
  我们平日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认真分析、反复思考,能够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推断出其内在的联系,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从而节省做事的时间和效率。

王戎识李篇(三):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阅读答案参考

  导语:小编整理了关于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祝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学习进步!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阅读训练
  (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列举其中的一种,并简析其艺术效果。
  (2)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①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
  ②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个物象之中。
  ③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
  ④“费”字炼字极佳。诗人没有直接写沙漠夜行的困难,而用“费马蹄”间接体现,“马蹄”之“费”,明指对马蹄的磨损,暗含沙软难行,足见行进的艰难。
  ⑤运用对偶的手法。两联对仗工整,而且上下句意义互补,上句“汉月”,下句“胡沙”,点明了月照沙漠的情景(或,“愁地尽”与“觉天低”互补,点明沙漠的广袤,路途的遥远),丰富了词语表达的内涵。
  ⑥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
  (2)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人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
  赏析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天宝八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颈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78110/

推荐访问:王戎识李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