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一课一练,课文同步练习,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6 15:12:37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试题预览

"七年级第三单元练习

分课同步练习

十一 邓稼先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宰割 (    )  筹划(    )  彷徨(   )马革裹尸(   )

鲜为人知(    ) 可歌可泣 (    )   鞠躬尽瘁(    )

二、 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不知稼先在关键的方案上鉴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

2、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

3、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绝然不同。(    )

4、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暑名写了一封建议书。(    )

三、 解释下列成语。

1、可歌可泣                                      。

2、妇孺皆知                                       。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四、 选词填空。

   1、1971年,我在北京见到了     了22年的稼先 。

(  A、告别  B、阔别  C、离别  ) 

   2、那是中华民族任人      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年代。

        (  A、分割 B、宰割  C、侮辱  )

五、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Oppenheimer,1904-1967)。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包括奥本海默,所以他和我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20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Bom,182-1970)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40多岁了,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不时出现,不过比起以前要较少出现一些。

    奥本海默的演讲十分吸引人。他善于辞令,听者往往会着迷。1964年为了庆祝他60岁的生日,3位同事和我编辑了一期《近代物理评论》,在前言中我们写道:

    他的文章不可以速读。它们包容了优雅的风格和节奏。它们描述了近世科学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多种复杂的问题。详尽而奥妙。

    像他的文章一样,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吕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多多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从上文中找出一个“家晓户喻”的同义词。

2、本文写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运用了      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你认为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十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给加点字注音。

地壳(     )  弥高(     )  宝藏(     )  锲而不舍(     )

迥乎不同(     )     警报迭起(     )      气冲牛斗(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解释下列成语。

  1、锲而不舍(        )                                         。

  2、兀兀穷年(       )                                        。

  3、气冲牛斗(       )                                         。

  4、迥乎不同(      )                                         。

  三、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有着深刻印象的。

B、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C、   深霄灯火是他的伴吕,因他大开光明之路。

D、 他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

四、选择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     )

    起先,只是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            ,      

              ,                   ,                 !  

 A、叫人民起来  向全国人民呼喊  争取民主   反对独裁

 B、向全国人民呼喊  叫人民起来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C、叫人民起来  向全国人民呼喊  争取民主    反对独裁

  D、叫人民起来  向全国人民呼喊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五、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体现他“学者”的一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体现他“革命者”的一面。

B、 本文诗一般的语言,抒情性的议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 闻一多先生的“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也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D、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学者、评论家、民主战士。

六、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  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语段首尾照应,其中一、二段起          作用,最后一段起        作用。

2、语段中,闻一多先生的成就有(1)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3603/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