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白话文全文]华严经全文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4 09:59:47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一:[华严经全文]《大方广佛华严经》简介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杂华经》。八十卷三十九品。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师于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当时则天武后有感于《旧华严》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梵本,于是遣使迎师至洛阳。证圣元年(695),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翻译本经,武后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至圣历二年(699)十月完成八十卷《华严》的翻译工作

  本经是大乘佛法要典之一。我国华严宗即是依据本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为宗旨。就本经经题而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一经要旨,皆在其中。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轨范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也就是总说一心法界的体用,广大而无边,称为大方广。佛,是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是成就万德圆备果体的因行譬喻;因此开演因位的万行,以严饰佛果的深义,则称为佛华严。总之,大方广佛华严是所诠的义理,而“经”则为能诠的言教。
  本经是如来成道后的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教是教法中的根本*轮,所以称为“称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属顿教法门,因此也称“初顿华严”,内容记述佛陀的因行果德,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妙旨。
  本经共分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兹略述各会大意如下:
  初会菩提场:普贤菩萨说

二:[华严经全文]圣严法师:《华严经》的内容


  《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若依学者们研究分析,虽说是一部由各别单行的经典编集而成,却编得非常谨严,其组织架构、先后次第,并不重叠杂乱。就以晋译六十卷本而言,全经共有四大项目,便是信、解、行、证。寂灭道场的两品是起「信」;普光法堂的六品、忉利天宫的六品、夜摩天宫的四品、兜率天宫的三品、他化天宫的十一品,都是生「解」;普光法堂重会的〈离世间品〉,是实「行」;最后重阁讲堂的〈入法界品〉,是实「证」。
  整部的内容,是说佛自证的法界,说初发信心之菩萨,开示菩萨道之出发点,说安住于菩萨心,说菩萨之利他行,说以自己之功德回向众生,说住持佛智、负荷众生,说如大地之树木以开示菩萨道,说菩萨之究竟即是佛地。
  《华严经》的世界观是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称为世界海、众生海、法界业海、众生的欲乐诸根海、一切三世诸佛海等等,可是,每一尊佛的佛身,都是遍满一切十方世界,充满于尽虚空界。《华严经》也是从基础佛法著手扎根的,例如第四的〈四谛品〉,便是宣说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大乘佛教说到菩萨行位,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是十信(《华严经》未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净信成就,即有广大无边之功德,即能该摄住、行、向、地四十位功德,所以主张「信满成佛」,例如〈贤首品〉有云:「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又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正九,四三二下~四三三上)这是因该果海的一个例子,比《大涅盘经》的众生皆有佛性,更为积极,信心具足即成佛,是多么可喜!
  此与〈梵行品〉所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大正九,四四九下)以及〈性起品〉的一微尘中,藏有大千经卷的譬喻,是彼此呼应的。这也正是《华严经》的根本思想之所在,纵横于三世十方的一切时空,都是事事无碍、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因中即已有果,果上亦不离因的。
  《华严经》另一特色是十十无尽的数量论,任何一个项目,凡涉及数量之处,每每多用十数,例如菩萨行的阶位是十个十个的递相上升,从〈四谛品〉的苦灭道谛起,即有十个层次,第十是「十藏」,便是十无尽藏。此外有十种三昧、十种行法、十种波罗蜜、十方世界、十种身等等。又如〈佛不思议法品〉,云佛具足种种不思议事,总项举了三十二种,每一种各有十种,其每一种又都是无量无边。法藏(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便依据此一十十无尽的思想,而于《五教章》中说了法界缘起观,亦名十玄门的十玄缘起。
  现在介绍一下《华严经》中最古的部分〈十地品〉及〈入法界品〉的内容。从菩萨道的要义来看,从教理层面来看,这二品也都是《华严经》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地论宗,便是依据〈十地品〉的世亲释《十地经论》而成立的;华严宗亦系受此影响而成立的。这是金刚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解释何谓「诸佛之智地」,经云:「诸佛圣主道,微妙甚难解,非思量所得,唯智者行处。」又云:「诸佛所行处,清净深寂灭,言说所难及,地行亦如是,说之犹尚难,何况以示人。」(大正九,五四四中)这也是《华严经》一贯的思想,便是「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不过,虽有因果之分,却是不一亦不二的;虽以修十波罗蜜配属十地,却也是不一亦不二的、是因果相涉的。
  华严宗的「六相圆融」,依据亦是出于〈十地品〉所说:「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可坏,无分别。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法:总相、别相、有相、无相、有成、有坏(每一法皆具六相,每一相互摄六相,故名圆融)。一切菩萨所行诸地道,及诸波罗蜜本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大正九,五四五中及下)并且说菩萨发广大愿:「若众生尽,我愿乃尽」,众生「实不可尽,我诸愿善根,亦不可尽。」(大正九,五四六上)
  如此的菩萨誓愿,在〈金刚幢菩萨品〉中,亦曾说到:「尽未来劫,代诸众生,受无量苦。」(大正九,四八九下)的句子。此于《大般涅盘经》〈师子吼品〉,亦有类似的经文:「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

三:[华严经全文]读华严经的方法


  《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我个人对华严经的研究是这样子的:就是没有看注疏,不看注解,直接读原文,一遍一遍的读,不管懂不懂。当然读到有些地方会怀疑、不了解,那就怀疑、不了解。每次读到不了解的地方,我就注意一下子。就耐性地一遍一遍的这么读,慢慢读就有味道了,也不会打瞌睡了,因为读出兴趣来了。所以佛经就是怕我们去读,你读多了,它就会通。
  大概读五六十部以后,忽然感觉非常的轻安光明。你过去的疑团、什么地方有怀疑的,你每次读到那个地方就动了念头:这个我不懂,读到有一天的时候,就会慢慢发现前面不懂的,它的答案也许是在经典后面;经典后面不懂的,竟然在前面找到答案了。读到最后,一个一个疑团、不明白的地方,它就像汽球一样的破了。然后继续再读,读到生欢喜心了。
  当然我读华严经的时候,不是读出声音,只是用心里去读,用心的读。读到最后,你会发现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对我们开示。你读经读到最后的时候,你只是慢慢的翻过来,然后你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你看到什么地方佛陀就开示到什么地方。然后你也不想吃饭,你也不饿,你也不想起来,你只是读到法喜充满,你只是一页一页的这么翻。会不会累?不会累。这是提供各位参考的。
  有一天晚上,莫明其妙的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梦。什么梦?天上有很多的字,字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我就想这个字乱七八糟的,把它排一排。结果这样排一排,竟排成十八个字: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是黄金做的十八个字喔。睡觉时莫明其妙梦到这十八个字,醒来以后觉得很不可思议,从此我就觉得说这部经很值得跟我们出家同道、在家菩萨们一起来研究。
  这部经对如何发心、如何修行、如何证果都有详细的交待,而且八十华严的经文就像一般的白话文,不是很生涩的文言文。其他的经典感觉是很生涩、很难懂的文言文体,但是八十华严就像是一种白话文体,现代人都可以读懂的。所以我常常建议出家同道,你想自修、想弘法,华严经里面有丰富的内涵,你随便拿一章一节来讲,都有很多的内容可以讲。这个是我个人修学华严的一些经验。
  我再讲一个小故事。我的上人上广下义老和尚,他的寺庙就叫做华严精舍,但是他老人家从来也没有叫我读华严经,他都叫我诵药师经;他自己反而是受持药师法门,我倒是每天念华严经。他八十几岁的时候生一场病,找了好多医生,医生都说没用了,要走了。因为请了四个医生看,四个医生说:可能今天晚上就会走,你们要注意。我们师兄弟、信徒一听到,大家都来助念,一大堆人在那边念南无阿弥陀佛,木鱼这么敲敲,整个晚上就等他走。
  结果他不走。不走还不打紧,我师弟念得很累就去睡觉,睡觉的时候他做一个梦,梦到我师父说:「我还不想走,你们不要念阿弥陀佛。」那个师弟醒来就跟我讲,师父他都还没要走,你们不要念阿弥陀佛送他走。我说:「好吧!我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后来我说:「好吧!我来念华严经。」然后我就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念华严经,从早上念到晚上,早晚都念,一个礼拜把它念完。结果老和尚病好了,很不可思议;后来又多活了五年。这是讲到华严经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我们持经千万要记得,不是说我持经会有什么感应;千万要记得我们讲感应,不是说佛示现给我看或者是帮我加持,不是这种感应。其实我们讲感应,随时都可以感应,你提起正念的时候,你感应到心性的光明安详、宁静喜悦,这个也是感应。如果你起心动念是不好的,当下你可以感应全身肌肉绷得紧紧的,那也是感应,不好的感应。我现在开口骂你,有没有感应?也会感应。你会眼睛瞪着我看,然后你会恨我记恨一辈子;这也是感应嘛。所以我们随时都会感应。最大的感应就是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正知正见。
  我读华严经,一个令我最深印象的,也是我们修行佛法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不执着。在华严经里面就有这句话:没有一个法让我厌离,没有任何一物让我贪取,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值得我去粘住它、拥抱它、恋着它、执着它,也没有一个东西让我很讨厌、排斥它、打击它。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全身毛孔震撼起来。这句话对我很受用,对你不见得会有受用。
  所以整部经你这样念念念,很奇怪的,其中就自然会有一句两句给你生命的震撼,做为你一生当中受持的最高原则,而且每一个人都不同。所以我刚才念的那一句话,对我来说念起来会全身毛孔皆竖,但是你听起来会打瞌睡。为什么?个人个人不同,而且时节因缘也会不同。你今天读华严,同样读这一卷,十天八天以后你再读,感受不同,领受不同;十年八年以后再看,也不同了。对于佛经你就是一遍一遍的重新再读再看,加上我们人生的经验历练,每一个时段所感受的绝对不同。
  印顺长老一百零一岁在六月十日走的时候,他一走,我就得到消息。因为我不看一般的报纸、也没电视,但是我有个习惯:打开收音机,一天听半个小时的新闻。那天吃过饭以后,就莫明其妙走到收音机旁,一直很想打开收音机,一打开就是报导印顺长老往生的事情,有这么巧的事情。然后我就想:老人家走了,我是不是该送他一程?然后想想不对劲,只好把他的书搬出来重新再读,感受又不同了。过去念的可能是念到表皮,现在念马齿徒增,六十几岁又重新再念的时候,感受又不同。三十几岁念的时候是一种境界,四十岁念的时候又不同想法看法,现在六十几岁念的时候,以前怎么没有看出这一点道理,甚至有错字的地方也被我们看出来,或是排版有不小心的地方也看出来了。这就是说闻、思、修,多闻熏习非常非常的重要。
  还有一个就是说,当我们读这部经,起初会很想打瞌睡的时候,我就不读,就用拜的,一行一拜,因为这么拜你就不能睡觉嘛。所以我有的时候就拜了差不多两千拜,就是把华严经拜完,在拜的当中也是感受非常的深,所以拜也有拜的功效。可能是在拜的当中是一种忏悔业障,然后很虔诚的祈求佛菩菩加持。但是我祈求的不是说能够有什么样的感应,只是说我想要了解佛陀的真正精神、救世的精神,佛陀来到这个世间的本怀是什么,修行的历程,从初发心修行到证果,它的历程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否则变成盲修瞎练。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9180/

推荐访问:华严经白话文全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