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来源:其他范文 时间:2020-07-11 18:00:22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范文】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理论上的清醒是实践上自觉的前提和先导。新时代,积极自觉而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然要求我们对于事关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层次、全方位、整体性推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具体而言,至少必须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可以说,自从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此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都沿用这一判断和表述并加以重申。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新变化,但是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必须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

  其次,必须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直面并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目标明确之后,怎样实现目标显得尤其重要。客观地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科学划分发展阶段,始终做到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须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结合与统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卓绝地努力奋斗,才能逐步实现预期的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成为历次党代会聚焦的重大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二大强调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党的十三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强调,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党的十六大强调,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后,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诚如恩格斯所言:社会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并不否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点。的确,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水平及其呈现的阶段性特点,不仅与改革开放之初有很大不同,而且与本世纪之初也有很大差异。毋庸置疑,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上不断有新进展、在层次上不断有新提升、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内涵。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步走”战略谋划到新时代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长期性,又符合实践发展的阶段性、时代性。作为奋斗目标,“两步走”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高度契合,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我们相信,到那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将发生更为深刻的新变化、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新特点,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必然会推动社会主义实现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不发达到发达、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最终推动社会主义越过初级阶段,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前途。

  2018年3月,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新修改的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最高体现。2018年5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软性要求”转化为“刚性规范”的法治导向,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我国宪法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必将为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进而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共同理想信念,既包括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包括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对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社会的远景蓝图,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建设更加进步美好社会的价值引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想信念与共同的价值追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挥着精神引领作用。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可能要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要动员、激励、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奋斗,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制度、道德、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关键要素。历史发展表明,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在思想道德文化上既有对内的强大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也有对外的较强辐射力、传播力、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进步趋势,处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极大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对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整合、协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也必将起着指引航向、凝聚人心、焕发力量的作用。正是遵循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导引,人们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沿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遵循共同的价值准则而团结奋斗。通过整合、协调和引领社会成员千差万别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最终形成整个民族、国家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从而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和激发全体人民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激发国家斗志,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共同的价值追求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稳定性,是一个民族、国家最根本的、比较恒定的价值观。当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它将通过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实现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进入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深处,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普遍维护的根本价值准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一个民族、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具体价值观乃至某些基本价值观,都可能会有所发展和变化,社会的价值体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但是核心价值观却大体恒定,规定着价值主体所进行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等活动,成为价值主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尺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观念,迫切需要精神旗帜、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和凝结了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共同奋斗的价值目标、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为价值主体提供了规范行为的基本框架,设定了约束行为的道德底线,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避免由于各种急剧变动所带来的恐慌和焦虑,有效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知其所趋、知其所向。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在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价值偏差和价值失误,朝着倡导的价值目标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人们逐步摆脱物欲肉欲层面的蝇营狗苟,把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之中,进而在实现民族、国家价值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对自己行为合理性的自信心、使命感、荣誉感和神圣感。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念理念。一个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民族就是一盘散沙,一个没有信念理念的个人就是行尸走肉,形同机器。信念理念就犹如一面旗帜,每个人都必须有理想信念和信念理念,精神上才知所趋向,行动上才知其所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园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是物质富裕,也是精神富裕。每个人、每个民族都需要一片可以安顿自己心灵的栖息地,没有这样一片心灵的港湾,人就不成其为人,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只求生物、生理欲望的满足,有吃有喝就满足了,可人不行。在满足生物、生理欲望的基础上,人还必须有某种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有一个崇高的精神彼岸世界。核心价值观通过设立一个民族、国家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为价值主体提供一种超越于现实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并把它同人们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任务紧密结合,既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成为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价值“航标”。一个民族、国家坚守的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是每个人、每个民族安顿心灵的地方,就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没有西方式宗教的民族,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生的价值不是向外寻求而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办有所不知焉。”“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在我国古代,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构筑起了中国人民的心灵家园,让中华儿女心灵有所归属,获得人生的价值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血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滋养,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寓所,为避免由于生活目的的失落和彷徨而产生各种焦虑和恐慌,找到了“精神安顿”和“精神安宁”之所。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国人道德发展的美好前景,确立了当代中国人伦理道德的根基。修大德者乃能成大业,无德之人纵然偶有所为,亦不能长久,无德之民族必然灭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崇道德、高扬道德、坚守道德,代表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问题提供了根本解答,为每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在全社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共筑起人们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

  有没有价值观自信,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有没有精神独立性。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自信,首先表现为对自己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如果缺乏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自信,一个民族、国家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就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必将失去“精神自我”,沦落为失去根基、“失魂落魄”的民族、国家,从而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核心价值观的独立与自信,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支撑和文化符号。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发展道路、独特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当代中国人的底气。

  由于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相适应。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国家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和每个人的精神追求转化为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个体的具体价值追求和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更好地联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全国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渊源于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生活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一脉相承的,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波澜壮阔历史的凝结,是对中华民族崇高民族精神的提炼,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升华,它为中华民族每一个个体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最深层要素,是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有了这样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就会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形成这样的理论体系、建立这样的制度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追求目标,为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赋予了道德崇高性和道义正当性,为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50年中国将是什么样?”这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繁荣稳定的时代之问。党的十九大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一往无前的宏大气魄作出了庄严宣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如椽巨笔,擘画出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伟大梦想,汇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亿万中华儿女将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未来,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新航标”引发无限憧憬

  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愈益清晰,时间表愈益精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党的十九大为“中国号”巨轮标定了新航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的2050图景,引发人们无限憧憬。

  “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将呈现崭新气象,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实践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在人类文明进步、和平发展的大潮中有更大作为。”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吴志成说。

  “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性强国”。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赵虎吉表示,届时中国之强不仅体现在硬实力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体现在软实力方面,具有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政治制度。

  在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看来,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而不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的现代化。那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导向、片面强调物质财富积累的现代化绝不是中国的奋斗目标,中国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是2050年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重要的标志。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2050年中国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有望建成世界最大的森林盈余之国,建成人水和谐、碧水蓝天之国,建成世界现代化的绿色能源之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气候适应型、低灾害风险型社会。

  承载着亿万人民的一个个美好期待,从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来的中国,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两步走”战略充分可行

  新时代的大幕开启、新征程的号角吹响,自信与豪情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激荡。

  强大的自信来源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在不同发展时期,我们党总能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制定伟大目标激励亿万人民共同奋斗。从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工业发展“两步走”战略,到30年前的中国脱贫致富“三步走”战略,再到20年前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直至今天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一个个目标犹如一盏盏明亮的航灯,接续照亮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方福前所言,“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步步扎扎实实走出来的,这种接力棒式的现代化道路是史无前例的”。

  强大的自信来源于砥砺奋进带来的历史性变革——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却为中国发展标注了崭新历史方位。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超出了预期”。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表示,正是在中国加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党的十九大不仅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加了“美丽”的重要内容,而且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提前至2035年,以极大感召力激励着当代中华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对全球131个国家1960—2014年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如果按照中国1990—2014年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有望在2030—204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提前是有把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表示。

  强大的自信更来源于伟大理论的科学指引——新时代需要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和重大历史贡献,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更具有了总体设计、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高度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欧阳康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涵盖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对中国未来发展进行了全方位顶层设计,构建起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梁八柱”。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号”巨轮正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光辉的彼岸。

  拓宽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

  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134个国家逾千名外国记者来华采访,相关报道持续占据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和主屏主页……党的十九大期间,中国当之无愧成为全球舆论的强磁场。

  全球瞩目背后是历史的追问: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将如何影响世界?

  中国的回答掷地有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必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断开辟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方福前表示,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的现代化。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突破目前发达国家均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格局,填补人类现代化历史的空白。“让世界近1/5的人口、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是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背景下深入思考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刻。正如张异宾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引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使科学社会主义走向当代高峰,使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出巨大吸引力。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断拓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如何实现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每个民族都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是繁荣与稳定,而是动乱与冲突。历史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现代化历史的书写必须打破西方中心论,更多关注非西方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国没有也不会跟在西方后面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贺新元认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文明形态的有益成分,更是立足于本土的创新超越,它避免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缺陷和弊端,突破了西方对现代化解释权的垄断,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何传启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西方国家是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然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而中国采用的是“两步并作一步走”的综合现代化道路。中国式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运河路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可持续发展、恐怖主义威胁、新技术革命挑战……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呼唤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赵虎吉认为,西方民主在日益严峻的各种挑战面前捉襟见肘,政府决策“短视化”缺陷日益凸显,近年来西方国家治理困局频现。而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够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短期和中长期利益协调起来做出综合决策。

  “中国的治理模式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大成者。”欧阳康认为,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既能通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又能通过市场调动各方面各层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这样的政治优势,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91503/

推荐访问:如何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论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