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莫言获奖作品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23 09:44:08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莫言获奖作品篇(一):从莫言获诺奖谈起:中国文学的元气在民间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作家而言,这是一个信号:有必要扎根于泥土,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以消化吸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才能真正地繁荣文学艺术。这中间,民间文学的价值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
  梳理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成绩突出、影响巨大、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文本,都会发现民间文学清晰而美丽的身影,而有些作家本身就是民俗学家。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学最直观的基因图谱。
  列举被民俗、民间、民族特色等所成就的优秀作家,是一个绝对豪华的阵容。鲁迅与鲁镇、沈从文与湘西、巴金与大家族、老舍与北京市井、赵树理与山药蛋、孙犁与白洋淀……最近的举例,就是莫言了。
  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颁奖词抓住了要害: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个概括是准确的。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充满了民俗元素,他的多数小说有着鲜明的民间文化特色。
  莫言曾说,有一次跟台湾作家交流,谈起童年时代读了什么书,大家都说《红楼梦》之类的文学名著,莫言却说自己只是听了无数稀奇古怪的民间故事,曾经有些遗憾,如今才知道,民间故事对于一个作家的成长,与文学名著相比,并不是一个高下和大小的问题,而是可以并举共存的文学的两个翅膀、左脚右脚。
  莫言的小说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来自民间文艺的影响。他重视故事性和传奇色彩,他感受事物的方式,他对于色彩、气味、声音的敏感,他的善于把人之五官感受混合、交叉表达的习惯,都给人新鲜的感受。这就是他为什么让人觉得有些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子,又有一点“自然主义”,到最后又有了“魔幻现实主义”特质的主要原因。
  关于他是否接受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至今是个悬案,莫言分辩道:“如果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那么在中国的民间早就有了。”善于把现实与梦境、写实与想象、历史与当下相混合的“穿越术”,是莫言的强项,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不仅如此,莫言在最初的几个小说单行本里,比如《红高粱》,还把心灵手巧的母亲的剪纸作品,作为图书的插图。莫言对母亲的崇拜和赞叹,可见一斑。莫言说,母亲从小支持他读“闲书”,只要他有要求,不论多么困难,母亲都设法满足。比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中国民间可能找到的图书,莫言都是在10岁之前阅读了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中国广为流传,莫言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是其生动的注脚。有人认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证明,这是比较精辟的分析。因为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少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更多关注。一个在国际上毫无话语权的积贫积弱的国家,很难让别人留意自己的文化。所以说,从中国民间文学的土壤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莫言作品能够引起西方世界的正视,并且得到了正面评价,的确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少西方世界评判中国文学的心态,相对端正了一些。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刘加民,作者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莫言获奖作品篇(二):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一览
  新网10月11日电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此殊荣。
  莫言的主要作品如下:
  《白狗秋千架》(2004年1月,简体版出版年份,下同,当代世界出版社)
  《红高粱家族》(2004年1月,当代世界出版社)
  《食草家族》(2004年1月,当代世界出版社)
  《酒国》(2008年9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檀香刑》(2004年1月,当代世界出版社)
  《透明的红萝卜》(2004年1月,当代世界出版社)
  《四十一炮》(2003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
  《牛》(2004年4月,民族出版社)
  《十三步》(2003年10月,春风文艺出版社)
  《会唱歌的墙》(2005年11月,作家出版社)
  《丰乳肥臀》(2004年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
  《生死疲劳》(2006年1月,作家出版社),
  《蛙》(201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获奖作品篇(三):莫言的书法及书法观


  作为文学家的莫言所取得的成功是无可争议的,目前为止他是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

  我们熟悉作为杰出文学家的莫言,却不甚了解钟情于书法艺术的莫言。《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说在文学的世界里,莫言笔力狂放,天马行空,以千言万语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践履知识分子对“道”“德”“仁”的追求,那么在书法的世界里,莫言随心所欲,自由挥洒,构筑了“游于艺”的心灵空间。
  古语“字如其人”应该是有道理的。拜读莫言的书法,就像见到其人一样,感觉自然和淡雅,没有丝毫的做作与雕饰,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书体丰富,有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而且形制多样,有中堂、斗方、条幅。笔者以为,其行楷横幅堪为佳作。与书法家不同,文学家莫言对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追求。
  莫言作书,善用左手。历史上以左笔书法闻名于世的书法家有元代的郑遂昌、清代的高凤翰及近代的费新我。他们用左手书写的原因,多是因为右手手疾。莫言却不同。四五年前,毫无书法童子功的他,拿起了毛笔。一两年后,便改用左手用于习书,右手专写小说。之所以如此,莫言独具匠心。用他自己的话说,右手书法,惯性使然,是把钢笔字放大了写,而左手书写,有种陌生感,可以写出古朴、生涩的感觉来。莫言的认识堪称高见。他站在书法艺术的立场,界定了写字与书法的本质区别。其实,他用右手能写出一手遒劲飘亮的钢笔字来,可他不认为那是书法,甚至认为它于学习书法不利。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审美观照总是从艺术的本质出发。他认为左手习书的艺术效果不同于右手,因为右手承载着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5933/

推荐访问: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