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22 10:32:33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1):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导语: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能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小编整理了
  篇一: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基本上的学生有良好的语文课堂习惯,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喜爱阅读等习惯,学习目的性明确。20%左右的学生特别喜爱阅读,书写端正漂亮,兴趣爱好广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存在得过且过,屡屡作业拖拉的现象。因此,本学期的重点任务在于全面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措施及建议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会有所不同的。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的理解,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引导的地方。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发现,有的是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经历这样的领悟过程。
  4.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有的引向课外进行观察,有的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以上五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是从整册教材来讲的,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所侧重。教师可参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异,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每课的特色。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语交际教材与教学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四年级上册教材注意突出口语交际的这个特点,而且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有的以交流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习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如,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还要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谢和安慰,这次口语交际,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回忆,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教学,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长的故事”那一组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几种选择,除了讲成长故事,演成长故事外,还有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和讨论王虹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四)习作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这八次习作,有四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四次小练笔。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习作,有以下四个特点。
  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
  教材中安排的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都是练习写实;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都是练习写想象。
  对于写实的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就是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反映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这样,既能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记实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
  对于写想象的习作,则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四年级的孩子受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所以在这方面的要求不能过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教材中的习作都不搞命题作文,每次习作都只是提出一个范围,而且所提的范围很宽泛,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比较大的自由。特别是安排综合性学习的两组,提供了多种选择,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有的则可以先写再说。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条件。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年级上册教材,采用多种形式引导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语文园地七”的展示台中:“这是我给王虹写的回信,我给大家读一读。”“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提示,让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在一起交流。再如,“语文园地五”练习写导游词,“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从交流和展示中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自己的习作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编写的中年级习作教材,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起就加以培养。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对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作了引导。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与教学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的主体性。教材注意体现这个特点,同时考虑到孩子还小,独立活动的能力有个培养锻炼的过程,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既放手,又适当辅导的思想。教材中对综合性学习引导的具体步骤是:先在该组的导语中点出,再在第一篇课文的后面作具体的布置,最后在语文园地中进行交流展示。与三年级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综合性学习提示”这一步。这体现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
  习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举出几个例子,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创造,例如,“成长的故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可能还会有采访的录音,拍的照片等。教师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
  五、教学进度(略)
  篇二: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学生75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1——2 《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3——4 《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
  5——6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7——8 《夜莺的歌声》 《小英雄雨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 《和我们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9——10 《触摸春天》 《永生的眼睛》 《生命生命》
  《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1——12 《乡下人家》 《牧场之国》 《古诗词三首》
  《麦哨》 《语文园地六》
  13——14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鱼游到了纸上》 《语文园地七》
  15——16 《寓言两则》 《文成公主进西藏》 《渔夫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 《语文园地八》
  17——18 复习 ,迎接期末考试
  篇三: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男生12人,女生9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三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本学期教学的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安排了7课。
  4、“单元练习”共7个。
  三、本学期的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20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5、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识字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平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等知识和初步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积极引导,坚持训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和习惯。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各临写和,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三)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竞赛、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以”披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在初读感知阶段,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可以结合初读,使学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义。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拔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文内容。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评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四)习作练习
  习作中,按“长线、短线结合,习作、练笔结合”的方法,适时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对于本册书中安排7次习作,要充分利用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切实引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样例,循序渐进学写片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中段习作,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时也可以按照“例文示范”、“讨论明法”、“摹仿起步”的训练步骤,组织好习作教学。
  (五)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的方式,集合众人智慧,思考并解决问题。一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精心设计,及时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找原因,反省自生的不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长处,弥补不足。
  (六)其它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四: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能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根据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逐渐趋向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因此,教师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孩子利用课前的预习,大量地进行生字新词的自学,引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教给他们摘录和批注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摘录兴趣,最终培养他们的摘录习惯。 在课堂上的生字新词教学,应该尽量精简,只对较难或重点的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和集体指导。另外,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古诗,教学时应该把握好教的度,引导孩子自觉积累。
  2、重视阅读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科书的主体课文较之三年级来说,不如三年级多,不少课文篇幅也不如它们长,但是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阅读的要求提高了。第二,语文体的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第三,日积月累中还有不少的阅读内容。第四,教材旨在引导孩子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所以总起来看,四年级的教材阅读量还是很大的。另外,四年级上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课文的内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挖掘。
  四年级的阅读较之低年级,更加系统,难度加大。这学期学生的自学水平应该能达到以下水平: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2)通过讨论,能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
  (3)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4)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尽可能地让学生快乐地写作,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年级在作文教学上,仍然要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不以字数、文体、要点来局限孩子,而是以是否很好的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作为评价的依据,让老师的限制少一些,要求低一些,给学生一个更宽松地写作要求,实际上就给了他一个更为广阔地写作天地,要学生打好作文基础,避免到了高段还在句段的通顺上伤脑筋,希望学生写出的作品不拘一格,有自己的童真、自己的个性、甚至于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四、 后进生的转化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学困原因,从心里树立“和自己比”的信念。
  2、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后进生辅导,降低学习目标。
  3、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时时刻刻有人在帮。
  4、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放大其优点,从一个点出发,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2):《赤壁赋》上课流程实况

 第一课时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朗诵一首最有名的中秋词,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那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师生集体背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普遍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东坡中秋对月,虽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有情有理趣,耐人寻味。当时,苏轼在山东密州担任太守,即党政军一把手,中国的大诗人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当然也包括对对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赤壁的月亮,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赤壁,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苏轼
  学生:不是那个苏轼。
  师:这时的苏轼的人生跌了个大跟头,看注解,你得到了哪些关于苏轼的人生的信息?
  生:1057年考中进士,很聪慧,少年得志,官当得很大,礼部尚书。
  师:那是必须的。还有呢?
  生:运气不好,被诬入狱,屡遭贬谪。命运坎坷。
  生:还远贬海南岛,倒霉透了。
  师:当时海南岛不是现在的旅游度假胜地,是蛮荒之地,再贬就出国了。苏轼被贬的第一站是湖北黄州。(出示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师生共同朗读。
  师:今天他来到赤壁的古战场,面对浩渺的江水和皓皓的明月,思绪万千,《赤壁赋》横空出世,用汉字中最优美和最纯正的文字,演绎成千古华章。他和和月亮对话,和江水对话,把世俗和官场横加在自己身上的伤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的抹去。
  师:我们来梳理《赋》中有关月亮和江水的文字,轻轻的朗读,慢慢的体会。(学生自己查找)
  生:第一节中诵明月之诗,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
  师:后面还有哪些?
  生: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师:哪里有江月?
  生:空明就是指水月辉映的江面,流光是流动的月光。
  师:好有意境啊。你这样一说,老师有些神往了。还有吗?
  生:第三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还有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就是指水月
  生:第四节直接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把水月都找出来了 ,不错不错。怪不得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出示: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师:这些江山风月表达的情感和角度是否一样?我们先朗读第一段。分享朗读后你的心情?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自得其乐)
  生:我用舒缓的语气,悠然自得的心态来读,读起来很爽。
  生:我用飘飘然的感觉来读,好像人要超脱尘世,飞到天上去。
  生:有看破红尘的感觉,人得道成仙了。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各自的感觉,每一种体验都值得尊重,这一节写得顶呱呱,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清风中饮酒作乐,是人生的快乐的 事。
  生:我喜欢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还有少焉,月亮好像有感情,呼之欲出,月亮像个美人,羞答答的。
  师:刚才有人说得道成仙,谁得道成仙了?
  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生:在朦胧的月色中,人的仿佛凌空而起,乘风飘去。飘向没有约束,没有烦恼的天上。
  生:苏轼好似神仙,不是凡人。非常潇洒自由。而在人世间他是不自由,受压制,他不是贬官了吗,所以想脱离尘世。
  生:一些天才级的人物从没把自己当人看,在《水调歌头》中说我欲乘风归去,他是来自天上,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师:现在想回家看看。天马行空,不是御风,而是相当拉风。很酷吧。
  师:第一节描绘了一幅秋月大江泛舟图,诗意流淌,画境和心境融合。这些景和情在江月的背景下生成的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赤壁水月表现出柔和之美,欣赏之乐。(集体朗诵第一节,尝试背诵)
  师:身披月光,朗诵明月,但朗诵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我就要歌唱,要唱的响亮,这是典型的宋朝好声音。
  (师生朗诵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苏轼相当牛,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一个人,苏轼是相当精通音律的,当个中国好声音的评委绰绰有余。唱的内容是什么?
  生:就是在月光中就划船,划啊划,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游荡,游啊游,心情舒畅。
  师:我把他改编一下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他一直高兴吗?刚才在朗读时有同学在笑,笑什么?
  生:苏轼想美人,想妻子,有点伤心。
  师:男人想妻子有错?童言无忌啊。美人是谁啊?谁是美人?
  生:就是妻子,他自己不是情思悠远吗,我的心里只有她。
  师:看来苏轼对爱情很忠诚啊,但老师说。这里的美人不是美人,你信吗?
  生:不信。
  师:说来话长啊,在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出现大量的美人和香草,于是美人就不是美人了 ,她具有比喻含义,《离骚》中多处提到美女。一般美女代指明君贤臣。:“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美人还是个男人呢。想美人其实就是
  生:想皇帝。想朝廷。
  师:但美人却不想他,美人就像是水中的月亮,两年多的贬谪,是多么希望被召归呀!“渺渺兮予怀”都盼了两年多了,可是归期还是“渺渺”。美人可望而不可及,而是抛弃了他,伤害了他。苏轼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人生的悲剧就是这四个字。你能理解吗?
  生:能。
  师:有人能理解苏轼吗?
  生:客人,就是朋友。
  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苏子唱歌,朋友伴奏,朗读有关箫声的句子,如何理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生:箫声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让深渊里的蛟龙起舞,让孤舟里的寡妇哭泣.,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像是女子的哭泣和怨恨,表示音乐极其感人,很伤感。
  师:怎么感人?蛟龙潜伏在
  生:幽壑中,深渊中。
  师:他平时是不轻易动,现在蛟龙都起舞了,是说
  生:箫声凄凉和动人。
  师:寡妇哭了,怎么回事?
  生:想丈夫了。
  师:就像苏轼我
  生:想皇帝,想朝廷
  师:用夸张手法侧面描写,确实传达了箫声的悲伤压抑之情,尤其是在月亮升起的晚上,
  生:潜蛟和嫠妇就是写自己。他的歌声自然而然就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情,而这被客人发现了,于是应和的箫声才有这样的悲凉。
  师:这也有道理,幽壑潜蛟,,深藏幽壑,有才华而不见用于世,可能是苏轼自己的写照。孤舟嫠妇,多么孤独凄凉,这不正是苏轼此时的处境吗?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多次在给朋友的信中叮嘱友人“看讫火之”,看完后立即烧掉,好像我们地下党从事秘密工作一样。政治上的残酷斗争,让苏轼心有余悸,处境何其悲凉!第一、二两节的情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凄婉的箫声引发了苏子的身世之感,有乐甚转到了悲愁。为下一节的主客问答提供了前提。
  第二课时
  背诵第一、两节
  师:经过箫声发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个情感的过渡,苏子的神情是
  生: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师:如果提到赤壁,会引发我们哪些联想?会想到哪些人物?
  生:火烧赤壁,赤壁大战。
  生: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
  生:曹操,孙权、刘备。
  师:都是一代豪杰,英雄人物。这篇文字想到的是谁?
  生:曹操
  师:你喜欢曹操吗?这里怎么会想到曹操?
  生:曹操是三国真正的大英雄。
  生:曹操是伟大的诗人,军事家,文学家。
  师:曹操的粉丝不少,老师代表曹丞相感谢你。在这个夜晚,到底是为什么,让苏子想到曹操?
  生:曹操的诗歌中提到了月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吗。
  师:老师来背诵一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曹操的明月诗句想到了赤壁大战。文章怎样描绘这次有非凡意义的大战。
  生: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写出曹操气势之盛,势如破竹。
  师:最能体现曹操英雄本色的语句是
  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文能赋诗,武能横槊,写出了 当时曹操的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师:对,这个经典动作只有曹丞相能做,张飞能横槊,但不能赋诗;诸葛亮能赋诗,但不能横槊。文武双全,问天下英雄,谁与争锋。唯孟德耳。但文章强调的是哪一句?
  生:而今安在哉?
  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一句。
  生:读出英雄人物逝去的沧伤感,一代英雄,在赤壁输掉了战争,留下了遗憾和伤心。
  生:对伟人的同情和可惜。苏轼认为英雄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烟消云散了。
  师:那作为赤壁的胜利者周瑜一方呢,而今安在哉?一切建功立业的伟人们也跳不出生死大限。英雄不好做。所以我很悲哀。那就做一位普通人吧?做一位退隐江湖的人士吧。普通人生活,苏轼是如何描绘的?
  生:打打鱼,砍砍柴,和动物玩耍。
  生:喝喝酒,划划船,和朋友开心。
  师:注意其中的渔樵、侣、友的词类用法,完全把平凡的生活给诗意化了,多么浪漫,多么自由。平民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吗?
  生:人生很短暂,就像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很渺小,就像沧海一粟不足挂齿,
  生:哀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奈,在辽阔的天地间,人的脆弱和渺小。
  师:可见凡人很烦人,最近比较烦。所以我很悲哀。那好,那神仙总没有烦恼吧。朗读有关神仙的句子。
  生:想和神仙一起飞翔太空,伴随一轮明月而得到永生。非常有想象力。
  师:当然现在我们神州飞船的宇航员可以这样做,在宋朝那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生:这里是说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这里的风是悲凉的。
  师:心随境生啊,正所谓理想很丰满
  生:现实很骨感。
  师:神仙不敢当,所以我很悲哀。生命中有太多的悲哀,这就是有名的客之三悲。还是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句诗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在强大的时空面前更显示出柔弱个体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人生只能羡慕宇宙的永恒,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怎样解决人生的痛苦呢?说说你的体会和经验。
  生:我去打篮球,泡网吧。
  师:你比较坦率。
  生:我找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
  生:我去旅游,对着空旷地大声喊叫,发泄。
  师:假如有一位朋友很痛苦,到你这里来诉苦,你怎么办?
  生:我会安静的听他讲,让他把话讲完。
  生:我会告诉他我比他更痛苦,更烦恼。
  师:这倒是一条好途径。人类痛苦的根源大概就在于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不满足便成为痛苦。如果对生命进行本质的思考,变换角度,人是可以得到不同的心境。第四节对水与月进行了 更深入的探索,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苏轼怎样解读生命中的水月。(朗读第四节)
  生:他认为水与月亮都有变与不变的一面。
  师:你怎么理解变与不变?
  生:逝者如斯,是说水在不停的流动,在变化,但不变的还是水和长江
  生:月亮有阴晴圆缺,但月亮的本身没有变化。
  生: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从不变的角度看,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
  师:长江还是那条长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
  生:那颗星星
  师:我还是
  生:那个我
  师:所以我是永恒的。何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这种观点表明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肯定。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通过一个关联词语——
  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应该知足,不应该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生: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过度追求事业和长生不老是不切实际的。
  师:是说是我的总归是我的,不是我的
  生:不必强求。
  师:生活中我们不要太勉强自己,不要奢求,知足常乐。那怎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和幸福呢?这就是第三层,又提到了清风与明月——
  生:清风明月江水是可以消除烦恼,净化心灵。
  生:并且自然界馈赠的美景是免费的,是无穷无尽的。人可以随时拥有。
  生:人要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师:听清风习习,看明月溶溶,世界对于爱动感情的人,是个悲剧;而对于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然而世界上爱动感情的人总是比爱思考的人多得多,所以悲剧就比喜剧多得多。是对清风明月的哲学思考,让苏轼从那种压抑和痛苦中冲杀出来,从被贬的失落和怨恨中挣扎出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围,苏轼终于选择了一种快乐的生活状态,他要快乐的活下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文字最后一段的笑是怎样的笑?
  生:是淡定的笑,是超脱的笑。
  生:是微笑,不露声色的笑,是愉悦的笑,
  生:是忘情的笑。
  师:相与枕藉于舟中怎样理解?
  生:酒喝高了,相互靠着睡觉,很坦然。
  生:非常坦率。毫无顾忌,真正回归到自然,真正的解放了自己。
  师:世间荣辱,仕途进退,人生得失,在这里都消失了,黄州的长江还在滚滚流逝,赤壁的月亮还在深情的凝视,一场精彩的赤壁盛宴过去了,借助美丽的赤壁风光、江上明月,记述已不是记游,是由身游、目游到心游神游,主客相与枕藉于舟中,感其所感,思其所思,东坡还荡漾着他的小舟,他的人生与水、月一般永恒,成为我们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23(苏教版)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
  第三课时
  一 提问背诵
  二 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三 鉴赏诗歌的要点
  1、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
  3、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 个性鉴赏
  就文章的构思,表达方式或语言特点作个性化鉴赏。
  提示: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江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笔下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
  3、名家点评示例: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赤壁赋》基础知识复习
  《赤壁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劝人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
  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籍:凌乱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女子。)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4、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
  ⑤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⑥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歌咏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⑧渺沧海之一粟 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
  ⑨羽化而登仙 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古人称成仙为羽化
  ⑩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
  ⑾正襟危坐 正:使动,整理,端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这里为“笼罩”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
  ③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⑤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⑦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zhú lú,这里指战船
  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shī斟酒。槊:shu长矛。
  ⑩举匏樽以相属 匏:páo葫芦
  ⑾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zà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④、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⑤、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⑨、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⑩、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⑾、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⑿、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⒀、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翻译下面的的句子。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④、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⑧、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赤壁赋》教案教学设计22(2012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
  第十六节 《赤壁赋》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9日上午第二节
  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苦难面前,多数人选择逃避,而苏轼是如何面对的?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一起来了解一下他面对苦难的态度
  二、解题
  师:这是一篇赋
  Ppt出示:刘勰《文心雕龙》“铺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3):三体经典段落


  《三体》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1、“比起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在1967年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跨越时光的故事开始了
  2、“你父亲在回忆这件事后,对我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绍琳的父亲在和叶哲泰的回忆中发出的感叹,也许也是大刘借故事中的人物对中国科幻、中国现状的一种感叹吧。
  3、“一切的一切都导向这样一个结果: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但别无选择。”
  ——当杨冬留下这样的字句离去时,很多人都认为她过于脆弱……但就像丁仪说的,杨冬知道的肯定比他要多,想得也比他远,她知道一些很多物理学家都没看到的事儿,如果和杨冬多交流一些,可能丁仪也会一样离去
  4、“是的,整个人类历史也是偶然,从石器时代到今天,都没什么重大变故,真幸运。但既然是幸运,总有结束的一天;现在我告诉你,结束了,做好思想准备吧。”
  ——常伟思将军让汪淼做好思想准备 我们故事的大幕也就一步步揭开了
  5、“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
  ——面对令人崩溃的现实,汪淼仍有着身为科学家的一种自负,对大史超脱的人生态度有些不以为然
  6、“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
  ——这是中央上级对于“红岸”的【批示】,当我们阅尽三部作品,再来看这句话,难免唏嘘不已
  7、“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
  ——通过寺院里长老的指点,魏成想到了用三体问题来充填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未尝不需要寻找这样的“空”.
  8、“上帝是个无耻的老赌徒,他抛弃了我们!”
  ——三体游戏中的爱因斯坦在看到三体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混沌系统后说
  9、“齐家屯的生活是没有空白的,像古典的油画那样,充满着浓郁得化不开的色彩。一切都是浓烈和温热的:铺着厚厚乌拉草的火炕、铜烟锅里的关东烟和莫合烟、厚实的高粱饭、六十五度的高粱酒……但这一切,又都在宁静与平和中流逝着,像屯子边上的小溪一样。”
  ——最令叶文洁难忘的是在齐家屯的夜晚,在那时她真正感受到对生活的眷恋
  10、“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站在死于武斗的红卫兵墓前,那孩子问大人:他们是烈士吗?大人说不是;孩子又问:他们是敌人吗?大人说也不是;孩子再问:那他们是什么?大人说:‘是历史。’”
  ——电影《枫》的结尾处,昭示着一切的热血和汗水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历史
  11、“这是人类的落日……”
  ——叶文洁透过雷达峰、透过红岸基地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很远很远……
  12、“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讲。”
  ——《黑暗森林》的题目取自八十年代流行过的一句话,也契合了故事中的黑暗森林理论
  13、“要多想。”“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以前要多想”
  ——章北海从自己父亲的三个字中,用心读出了比三万字还多的内容,用自己的一生一步步坚实地向前走,他,同样也是面壁者。
  14、“我没让她笑啊?可那笑容已经留在记忆中,像冰上的水渍,永远擦不掉了。”
  ——罗辑想象中的她第一次和罗辑有了交流,从此,思念像火一样燃烧起来……
  15、“不不,别说在哪儿!一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了;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广阔呢。”
  ——有时候你也会想去这样一个地方:可以真正抛开一切,看不见喧嚣,听不到厌烦……不知道在哪儿,世界才广阔
  16、“不是的,大部分人的爱情对象也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他们所爱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她(他),而只是想象中的她(他),现室中的她(他)只是他们创造梦中情人的一个模板,他们迟早会发现梦中情人与模板之间的差异,如果适应这种差异他们就会走到一起,无法适应就分开,就这么简单。”
  ——医生对罗辑爱上想象中幻影的诊断,作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感情经历的诊断也未尝不可
  17、“妈妈,我将变成一只萤火虫。”
  ——这是一位即将出击的神风队员写给母亲的遗书,泰勒在执行他以毁灭地球舰队自身为代价的面壁计划过程中,脑海中总回响着这句话
  18、“我正变成死亡,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在看到第一颗核弹爆炸时说的一句话,引用了印度史诗《薄伽梵歌》,恒星级核弹设计者艾伦再次引用它时,雷迪亚兹以为别人洞穿了他的战略。
  19、“我在感谢您,雷迪亚兹先生,因为从此以后,我们不是婊子养的了。”
  ——当人类能用自己的数学模型创造出一颗太阳时,当时的与事者如此感慨,科学带给了他们工作神圣的意义。
  20、“仇恨。”
  ——当泰勒询问恐怖组织头目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并企图借重建一支敢死队时,老人的回答令泰勒沉默。
  21、“不理睬是最大的轻蔑。”
  ——当泰勒看到三体世界对自己战略的反应,一切的努力已无意义。之后,罗辑在与三体世界的对决中再次引用了这句话。言语中包含着尊严
  22、“光锥之内就是命运。”
  ——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们飞来,有些可能已经飞了上亿年,但我们仍在这些事件的光锥之外,斐兹罗将军以一个恰当的比喻,概括了智子窥视地球一切的事实。
  23、“把你们绝望的人,你们迷茫的人,把你们渴望看到胜利之光的畏惧徘徊的人都给我/把那些精神失落、是魂在流浪的人都送来:在这金色的信念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
  ——这是希恩斯所倡议的“信念中心”前微缩自由女神基座上镌刻的话,位于纽约的自由神像基座上的诗原文为:把你们疲惫的人,你们贫穷的人,你们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挤在一堆的人都给我/把那些无家可归、饱经风浪的人都送来/在这金色的大门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24、“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大低谷纪念碑前,危机纪元的社会提出了人文原则第一、文明延续第二的基础理念。该句套用了帕斯卡的一句话: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25、“Me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
  ——东方延续所设定的“自然选择”号的口令,其缩写就是Marlboro(万宝路,世界最畅销香烟品牌)。“男人会因为浪漫记住爱情”即万宝路的含义。
  26、“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这些仍不过是古代的骑兵与弓弩而已,不可能与现代力量抗衡。基础理论决定一切,未来史学派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你们,却被回光返照的低级技术蒙住了眼睛。你们躺在现代文明的温床中安于享乐,对即将到来的决定人类命运的终极决战完全没有精神上的准备。”
  ——章北海在与亚洲舰队司令的对话中,冷静地说出了未来史学派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他用集体的智慧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的来源。
  27、“同为军人,知道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你们按照可能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而我们,不管结果如何,必须尽责任,这是唯一的机会,所以我就做了。”
  ——尽管知道计划“不可能成功”,但章北海军人的本性还是促使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也是危机前的军人与危机纪元中的军人最大的区别。
  28、“我爱你,与你有何相干?”
  ——丁仪信奉歌德对爱情的观念。丁仪不会去打扰他爱的那些女孩子。这也不妨作为我们的爱情信仰……
  29、“黑,真他妈的黑啊。”
  ——“终极规律”号的舰长自杀前最后一句话,也许他当时已经看透了宇宙的黑暗森林图景。之后,当罗辑带大史推导这一图景时,大史在领悟的那一刻也说出了同样的话。
  30、“没关系的,都一样。”
  ——在长达一个月的黑暗对峙中,章北海只比对方慢了几秒钟。但是他在最后的时刻说出了这几个字。同样是新人类的诞生,谁留谁走,其实都一样。
  31、“没有救世的能力不是你的错,但给世界以希望后又打碎它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了。 ”
  ——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Red说“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ve a man insane. It"s got no place here. Better get used to the idea.”我一直觉得Red的劝告很现实,尽管我也相信希望。所以,如果你不愿意,不要给别人以希望。不要给人以希望又打碎它。
  32、“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吗?”
  ——当看过绿眼镜为她演示了生命是如何影响地球之后,杨冬脑海里始终萦绕着这个问题。可能她那时已经知道自己现在的宇宙是受到了生命的影响的……宇宙正在死去。
  33、“好,你让我死,我就死吧。”
  ——卡夫卡的一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与父亲发生了口角,父亲随口骂道“你去死吧”,儿子立刻应声说“好,我去死”.当云天明得知姐姐想让自己安乐后,他终于理解了卡夫卡。
  34、“你会把你妈卖给妓院吗?”
  ——在PIA中,维德见程心问的第一句话。瓦季姆向她解释到:地球上只有他们这个行业是以欺骗和背叛为核心的。
  35、“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这是维德一贯秉持的信念,贯穿整个人类斗争的过程中,维德是最具男人秉性的。
  36、“这游戏真有趣,是吧?”
  ——维德同程心用眼神交流云天明不宣誓的做法。在那一刻,云天明仿佛也自己给自己背负上了面壁者的使命,因为地球上,有他留恋的东西。
  37、“如果千秋功罪真是有人评说,现在已经可以派一个去解释岁月造成的误会”
  ——这句话似乎在呼应第一部中那句“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程心被派往未来,希望阶梯计划不被未来所遗忘或误解。
  38、“那个篝火余烬旁的孩子,由外向乐观变得孤僻自闭了”
  ——《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中这样描述黑暗森里理论对人类文明深远的影响。
  39、“五分钟。”
  ——美国的一位高中教师在班级里试验微型的纳粹社会,最后这场以游戏开始的教学试验几乎失控。当事人写过一本书,名叫《极权只需五天》。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
  40、“真正进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们,当你们打算飞向外太空再也不回头时,请千万慎重,需付出的代价比你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青铜时代”号舰长斯科特在法庭上做的最后陈述
  41、“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史耐德用尽最后的生命,嘶哑地喊出对“蓝色空间”号的警告。两艘飞船打破的是人类的底线,但是,不应该有人为此负责,因为,宇宙黑暗怀抱迎接的,是新人类。
  42、“宇宙在我眼里,已经由所有美和信仰的寄托物变成了一具膨胀的尸体……”
  ——关一帆在经历了四维宇宙空间之后,联想到光永远不可能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带着无望发出感慨。
  43、“像坟墓一样简洁。”
  ——罗辑对威慑控制中心的要求,在这里,罗辑的目光中只有决定两个世界生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44、“因为宇宙不是童话。”
  ——程心喃喃地询问智子水滴摧毁引力波天线的原因,智子告诉她,在程心的潜意识里,宇宙人世一个童话,她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真正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45、“当初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你?”
  ——三体舰队的逼近,全球移民的开始又一次考验了人类的生存底线。程心从一名军官的眼神中读出了这样的质问……但是这质问是对全人类,而不是程心。就像智子说的,程心不必自责,人们选择了她,也就选择了这个结局,全人类里面,只有程心是无辜的。
  46、“粮食?这不都是粮食?每个人看看你们的周围,都是粮食,活生生的粮食。”
  ——三体世界改变了他们的灭绝计划,而做出了更为可怕的举动,他们要将人类变成非人。在智子话音落下的一刻,不知道有谁有勇气看向周围,或者说,谁更理智到非人。
  47、“有一颗遥远的星星,是夜空中一个隐约可见的光点,所有随便望了它一眼的人都说,那颗星星是安全的。”
  ——宇宙安全声明的描述性解释
  48、“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也许以后还有缘相见。”
  ——三体世界和智子向人类社会告别,离别之时,智子对程心和罗辑这样说道。到了时间之外,我们的宇宙,她们真的再一次相见。
  49、“好,在我们的星星。”
  ——云天明和程心在跨越光年的注视中,约定了相会的地点。
  50、“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默斯肯岛上的老人杰森远望海上灯塔发出的光,悟出这样的至理。也就是《死神永生》的主题。
  51、“因为只有在这个选择中,人是大写的。”
  ——维德询问程心为什么选择的光速飞船而非掩体、黑域计划,程心勇敢地迎接他的目光。
  52、“这个混蛋、恶魔、杀人犯、野心家、政治流氓、技术狂人……他行,他有干这事的精神力量和本事,让他去干好了,这是地狱,让他跳进去吧。”
  ——AA对维德的评价,维德几乎集合了男人所有优异的特性。
  53、“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维德无助地乞求程心做最后的决断。当程心依旧选择人性之时……维德的目光黯淡下来,有什么东西永远熄灭了。
  54、“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具有隐藏基因和清理基因的宇宙高级文明遵循的生存原则
  55、“如果大山不会走向穆罕穆德,穆罕穆德可以走向大山。”
  ——白Ice从《古兰经》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让“启示”号驶向纸条以便研究
  56、“傻瓜。你以为我们能逃脱?逃逸速度,你怎么不算算逃逸速度?你是用屁股读书的吗?嘿嘿嘿嘿……”
  ——丁仪在怪笑着,预示着摆脱二向化的逃逸速度
  57、“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每个文明每个人都是从无知和弱小发展开来,但是若不知敬畏,只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水滴是,纸条是……此后,宇宙再没给人类机会。
  58、“把字刻在石头上。”
  ——最古老的方式却是保留信息最长久的方式。
  59、“我不知道你在这儿,知道的话我会常来看你的。”
  ——当罗辑再次面对《蒙娜丽莎》时,他看向时光的深处,对着恋人喃喃地低语,深陷的双眼中有了泪光。
  60、“但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不是比猜测更黑暗……有一点是肯定的:宇宙正在死去。”
  ——关一帆和程心一起推测着宇宙比黑暗森林更加可怕的大图景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4239/

推荐访问: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