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2016年人口|乌鲁木齐地区2016高三第一次诊断答案

来源:医院工作总结 时间:2019-08-12 05:30:10 阅读:

【www.bbjkw.net--医院工作总结】

试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下面是范文网在线网http://www.01hn.com/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乌鲁木齐地区2016高三第一次诊断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乌鲁木齐地区2016高三第一次诊断答案(1)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BDACCDACBDDBCDD

  题号1617 1819202122232425

  答案ABBCCDB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2分)

  26.(1)变化:由王权受议会及法律的制约到王权凌驾于议会传统及法律之上。(2分)

  影响:维护了专制主义统治,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引起民众的不满。(4分)

  (2)保留了习惯法的一些内容;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的一部不成文宪法。(4分)

  27.(1)原因: 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

  (2)作用:加速了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4分)

  (3)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4分)

  影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2分)

  28. (1)因素: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统治者推崇宋明理学。(4分)

  (2)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6分)

  (3)影响:推动了新中国的妇女解放;保障了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4分)

  29.(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中国新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分)

  (2)有利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6分)

  乌鲁木齐地区2016高三第一次诊断答案(2)

  1.自春秋以来,各国君主开始在名号上做文章。楚国率先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战国中后期,秦国与齐国有了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楚国最先成为霸主 B.周后期,王权衰弱

  C.各国严格遵守分封制度 D.秦国与齐国要统一天下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解析】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施行分封制后,确立周王天下天下共主的地位,并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春秋始霸是齐国国君—齐桓公,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而导致封国国君僭越礼制称王或称帝,故B项正确;封国国君僭越礼制称王或称帝也反映出分封制的瓦解,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七国争雄,被称为战国七雄,先后崛起“魏、齐、秦、赵”,根据材料“战国中后期,秦国与齐国有了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论证“秦国与齐国要统一天下”,论证不充分,故D项错误。

  【答案】B

  2.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分地录取”办法,分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西南地区)占10%,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这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推广 B.与边远地区文化交流增进

  C.皇权的加强 D.南方经济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科举制,是隋炀帝确立,唐朝以来逐步发展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个确立后在全国施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分南、北、中卷录取,中卷(西南地区)占10%”,

  能促进与边远文化交流,但南卷超过北卷、中卷占绝对优势的特点体现不出,与“主要原因”不符,故B项错误;皇权的加强,为巩固统治,而变革科举,但与材料所体现的地域差异不符,故C项错误;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的繁荣,引起科举制度的变革,故D项正确。

  【答案】D

  3.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皇位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后来康熙继承汉人的制度采取嫡长子继承和预立太子的做法,雍正则实行“秘密建储制度”。这种变化的实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C.促进了封建化的过程 D.解决了皇权继承问题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皇位继承制

  【解析】皇位继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世袭君主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维系君主专制的万世一统政治制度,皇位继承制的发展演变,其实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消除”两字绝对化化错误,故B项错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与材料的核心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皇位继承方式的转变,不能得出“解决了皇权继承问题”的结论,与材料中“变化的实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4.有学者说,慈禧太后在一种别扭的政治空气中拉开了改革的大幕,这是中国20世纪最初也是最后一次和平的改革。“和平的改革”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考点】“清末新政”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危机加深,统治阶级内部分为两派:洋务派与顽固派,地主阶级洋务派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兴起的自救运动是洋务运动,慈溪属于地主阶级顽固派,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是1898年(19世纪末)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改良运动,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1901年(20世纪初),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运动,故D项错误。

  【答案】C

  5.1912年10月,宋教仁自北京南下布置各省选举事宜时说,“为今之计,须亟组织完善政府,欲完善政府,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  )

  A.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B.不承认袁世凯的总统权力

  C.希望在中国实现政党政治 D.认为国民党组阁已成定局

  【考点】辛亥革命——民国初年政党政治

  【解析】材料中“亟组织完善政府,欲完善政府”即采用改良的方式推动政府的成熟与国民革命不符,故A项错误;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 ,这标志着中华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材料中“组织完善政府,欲完善政府”是支持袁世凯的统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论述政党政治的必要性,宋教仁,是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故C项正确;材料中“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力”,故D项错误。

  【答案】C

  6.1942年10月10日,在重庆举行的国庆大典上,蒋介石宣布:“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可根本解除”的原因是(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

  B.英、美等国急需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C.中国军队开辟了敌后战场

  D.持续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解析】1840年以来,近代之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不可能与英美在国际地位上平等,故A项错误;当时的中国接受英美的军事援助为主,故B项错误; 1942年10月10,中国军队开辟了敌后战场与1938年,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的事实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射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升了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故D项正确。

  【答案】D

  7.右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从内容上反映了罗马法(  )

  A.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B.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强调原告被告双方自由平等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8.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

  【解析】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与材料中强调国会“一院制”到“两院制”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联邦制是一种复合制的国家结构。联邦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由宪法明文规定,除非通过修宪,不能任意变更,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分权即权力分立,是指国家权利不能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个部门或者一部分人,而应当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民所执掌,国会伴随权力的分割,由一个部门到两个部门,故C项正确;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9.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解析】杜鲁门主义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手段,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而言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实质相同,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相同:实现美国的称霸,故D项错误。

  【答案】B

  10.捷克共和国总统哈维说:“以原则和价值的名义,而不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进行的战争,这在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此话评价的是(  )

  A.朝鲜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北约轰炸南联盟

  【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解析】捷克共和国是1993年1月1日行程,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受冷战影响下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以维护国家利益的战争,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是属于三国间的国家利益,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越南战争,简称越战,(1955—1975年)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是冷战影响下的国家利益的冲突,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9年3月24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空袭,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故D项正确。

  【答案】D

  11.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这一严格的要求标明(  )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

  【解析】《考工记》是中国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故A项错误;

  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在材料中未曾体现 ,故C项错误;材料中《考工记》、工师检验与严格把关,断定是官营手工业,制作中有“……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可以得出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12.下列摘自白居易《煤炭翁》的诗句,能够作为研究隋唐时期“市”的诗句是(  )

  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坊市制

  【解析】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透出百姓卖炭的开销,材料中“市”无关,故A项错误;“市南门外泥中歇”与材料中的市相关,故B项正确;“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车炭被太监差役抢走,不舍又无可奈何,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太监差役的报酬,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13.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 B.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销售

  C.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进口洋纱在中国销售萎缩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解体

  【解析】材料中涉及“棉纺织贸易经营者增多,获利颇丰”,与民族纺织业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湖南口岸为例介绍,得出“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销售”是以偏概全,洋布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洋纱在畅销的同时,本地棉花滞销,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故C项正确;“洋纱一纵,尤为畅销”,故D项错误。

  【答案】C

  14.旧中国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修建的铁路轨距是1米,俗称为“窄轨”,与中国当时四大干线京汉、京奉、津浦、沪宁“接不上轨。这种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地方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重工业基础薄弱

  C.列强的经济侵略 D.铁路建设各自为政

  【考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铁路建设

  【解析】“窄轨”,涉及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遍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并没有体现明显的南北差异,故A项错误;重工业基础薄弱是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但是与材料并没有相关,故B项错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体现在争夺修筑铁路权,并以铁路的延伸进行侵略,但是与“窄轨”并不相关,故C项错误;“窄轨”的修建时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一方,故D项正确。

  【答案】D

  15.1977年1月19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一九八零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要迅速把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起来,进一步修订和落实农业机械化规划,保证在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B.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

  C.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犹存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改革开放开始的序幕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推动农村农业机械化改革,与推动城市企业改革并不相关,故B项错误;农村的历史性变革是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要迅速把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起来,进一步修订和落实农业机械化规划”体现国家控制经济的现状,故D项正确。

  【答案】D

  16.有学者再一次演讲中提高,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填空处省略的应是(  )

  A.规模化 B.无序化 C.城市化 D.工业化

  17.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据此推断,列宁当时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 B.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提倡种植玉米

  【考点】新经济政策——粮食税

  【解析】《十月革命四周年》,十月革命是1917年,四周年,是1921年,自这一年三月始,列宁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中“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相互应证,在农业上放弃了余粮收集制 ,故A项错误;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的体现就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成为苏联总书记后,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故C项错误;提倡种植玉米是赫鲁晓夫为苏联总书记期间,故D项错误。

  【答案】B

  18.1981年里根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里根的主旨是(  )

  A.赞成凯恩斯经济学 B.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D.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凯恩斯经济学的主张是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整,与材料中“里根说:“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通过联邦政府的权力源于各州给与佐证,故B项正确;材料中“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透漏出对个州政府权力的肯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材料中“限制”一词并不等同于“自由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19.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诗经》

  【解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古典主义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与材料中“源自”不符,故B项错误;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C项正确;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0.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中的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其观点说明(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冯友兰哲学思想

  【解析】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在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冯友兰在这部著作中较为客观地评价了古代中国各种哲学思想,并不存在像新文化运动中的对中西

  文化的那种绝对肯定或否定的极端观点,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冯友兰先生是跨民国、新中国的当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以及哲学家,其《中国哲学史》是成书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民国政府时期的一部名著。材料中的观点只是对程朱理学等古代中国的若干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归纳选项,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故C项正确;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21.早期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王韬在《变法》一文中说:“中西同有舟,而彼则以轮船;中西同有车,而彼则以火车;中西同有驿递,而彼则以电音;中西同有火器,而彼之枪炮独精;中西同有备御,而彼之炮台水雷独善其胜;中西同有陆兵水师,而彼之兵法独长。”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清朝科技与西方科技的差距

  C.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考点】早期维新思想

  【解析】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是从黑格尔思想演化而来的,真正进入中国史学界并产生社会影响,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故不符史实,故A项错误;清朝科技与西方科技的差距,虽然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是并不全面,故B项错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不符史实,故B项错误;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脱身于封建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他们此时尚不能提出诸如设议院、开国会等政治主张,其主张的变法仍是局限于“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力主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来挽救农耕文明之下的内外交困的清王朝,故D项正确。

  【答案】D

  22.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说“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根据材料判断这篇论著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考点】毛泽东思想——《论联合政府》

  【解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于大革命期间发表的著作,此时的北洋政权之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各民主党派,故A项错误;本题是对基本史实的考察,即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材料中的观点,体现的是一种各党派、各革命力量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思想,故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发表于1940年1月的延安,此时的主要任务还是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对未来新政权的性质及具体构成,尚没有详尽的阐述,故C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于新中国成立前夜发表的著作,在其中确定的也不再是民主联合政府,而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到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考点】经典力学

  【解析】伽利略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6世纪)意大利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在发生于17世纪后期,发生于17世纪经典力学构建之后,故B项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于19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量子论是20世纪初才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24.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那是,世界史用头立地的时代。”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一切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其中“那时”是指(  )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是提倡人性,提倡享受现实,批判神性,批判时禁欲蒙昧思想,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倡导的是人文主义宗教观,并未反对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并不相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所讲的“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和社会的结合的基础”,讲的就是理性成为指导人们去探索和开发世界的理论工具,这是启蒙时代所独具的特点,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时期,人已经在科学理性指导下推动社会变革,故D项错误。

  【答案】C

  25.1926年出生的查克·贝里,美国黑人音乐歌手,他的吉他演奏风格鲜明,作品融合了布鲁斯与乡村音乐的元素,善于创作与青少年息息相关,充满时代感的音乐。很多后起的艺人,特别是海滩男孩、披头士和滚石乐队,都翻唱他的歌曲,模仿他的吉他演奏风格。“布鲁斯”是指(  )

  A.交响乐 B.爵士乐 C.摇滚 D.蓝调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现代主义音乐(摇滚音乐)

  【解析】交响乐,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交响乐并不是美国社会的产物,它更多的是欧洲音乐的一种移植和变种,故A项错误;爵士乐,源于19世界末20世纪之初

  的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与材料并不相符,故B项错误;美国的摇滚乐,大约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黑人的灵歌”——节奏布鲁斯、美国南部白人的乡村音乐、城市之声——“叮砰巷”音乐三种元素的有机结合,故C项正确;蓝调,有关它最早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精确,一般认为是在1870年和1900年之间,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与材料并不相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2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至15世纪是英国议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议会组织形态、工作程序及规则基本形成,并一再得到成文法的认定,具备了几种职能:其一,是司法请愿,即代表民众向国王呈递请愿书;其二,决定征税,干预国家财政;其三,是制定法律;其四是监督、弹劾行政官员。

  1603年,詹姆士六世南下继承苏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面对不同国情,詹姆士一世按照“苏格兰习惯”行事。他极力宣扬“君权神授说”,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1625年春,其子查理一世即位。他纵容国教教会迫害清教徒,并多次下令解散议会。1636—1638年,政府把宗教迫害扩大到苏格兰,引起新的反抗。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英国“宪政”是由许多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中“习惯”起决定的作用。英国宪法有些部分写成文字(如历年的案例),有些部分则不成文,而仅仅是以前发生过的事。

  ——钱乘旦等著《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1)根据材料一,英国国王的权限有何变化?此变化对英国当时有何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的特点。(4分)

  【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国王的权力变化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宪政”的特点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14至15世纪是英国议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并一再得到成文法的认定,具备了几种职能”得出由王权受议会及法律的制约;根据材料:“……他极力宣扬“君权神授说”,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纵容国教教会迫害清教徒,并多次下令解散议会”等可以得出“王权凌驾于议会传统及法律之上”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对于君主是积极为主,起到了“维护了专制主义统治”;根据材料一“……引起新的反抗”得出,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引起民众的不满。

  (2)根据材料二“其中“习惯”起决定的作用”得出“保留了习惯法的一些内容”;宪政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兴起的,推动其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可以得出: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的一部不成文宪法。

  【答案】(1)变化:由王权受议会及法律的制约到王权凌驾于议会传统及法律之 上。(2分)

  影响:维护了专制主义统治,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引起民众的不满。(4分)

  (2)特点:保留了习惯法的一些内容;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的一部不成文宪法。(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6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家上涨更甚,御使刘良驹奏称:“银价值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 “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百度百科《银贵钱贱》

  材料二 2000年仅全球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占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随着世界市场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发展,其势力扩展到了世界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必然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戴瑞姣、李细满《当前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材料三 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形成了贯穿全球的市场经济。与此同时,长期的经济停滞和缓慢增长促使发达国家摆脱了凯恩斯主义的束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力推行经济贸易自由化政策。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迅速扩展,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而且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

  ——张书琛《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材料一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银贵钱贱现象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跨国公司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根据材料一看出“银贵钱贱”的变动于“在鸦片战争前夕”“1845年银家上涨更甚”从经济角度论述,得出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问题简单到位积极影响,就经济全球化的体现生产、资本、贸易、商品全球化,根据“销售额”“必然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的出结论。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得出结论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根据材料“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得出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根据材料“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可以得出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三“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顺应经济全球化。

  【答案】(1)原因: 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

  (2)作用:加速了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4分)

  (3)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4分)

  影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2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妇女在思想和行为上受到的束缚比过去严紧得多,反映在婚姻制度上,有关男女初婚以及丈夫"出妻"七出的条规,几乎一沿《唐律》而在具体实施上则更为严格;再就是对妇女贞节的强调被发挥到了极致。有清一代,由朝廷旌表的节妇、烈妇、贞女人数竟高达百万以上,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至于够格而因故未得旌表者,当更多于受旌者。在清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十分普遍,但不可否认,妇女读书识字人数的比例还是大大增加了,而且不限于中上层家庭,有的贫苦之家也有要求女儿能认字算账的。经济发达、文化积淀深厚的江南地区,女子识字者更加普遍。由于识字妇女较多,一些自恃有文采而又稍有闲暇者,便去写诗作画,甚至还有创作长篇弹词小说和从事其他书籍编纂工作的。

  ——郭松义《清代的社会变动和妇女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 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10月22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与淑妃文绣正式签订《离婚协议书》,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帝离婚案尘埃落定。

  ——《百年法律进程中的人和事》

  材料三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分为8章,共27条。内容以调整婚姻关系为主,同时涉及家庭关系方面的各种重要问题。“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就是该法在原则问题上所做的重要规定。为了肃清封建婚姻制度的残余,该法还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纳妾、收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等。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特别是1953年贯彻《婚姻法》后,我国出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1953年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高达117万件。据统计,1951年—1956年期间全国大约就有600万对夫妇离婚。

  ——《中国妇女》(2010年第5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方面来分析清代女性地位形成的主要因素。(4分)

  (2)“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阐述这一观点。(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50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历史影响。(4分)

  【考点】(1)清代女性地位形成的原因

  (2)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

  (3)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

  【解析】(1)问题角度清晰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得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经济发达、文化积淀深厚的江南地区”得出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方面宋明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2)时间是20世纪初,社会的发展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解析即可。

  (3)根据材料三“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可得出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根据材料三“实行男女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得出保障了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根据材料三“该法还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纳妾、收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等”得出推动了新中国的妇女解放。

  【答案】(1)因素: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统治者推崇宋明理学。(4分)

  (2)阐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6分)

  (3)影响:推动了新中国的妇女解放;保障了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4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

  1950年6,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16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鲜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

  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 “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6分)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

  恢复”到“在台湾海鲜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得出: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第二小问背景,考虑的国际关系下的中美关系:冷战,朝鲜战争,美国对中国的态度,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影响。

  (2)这个以“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为表象,实际考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的政策与措施,长期经济互动往来,两岸人民的夙愿等。

  【答案】(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中国新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分)

  (2)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6分)

  乌鲁木齐地区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DACCDBCBDDBCD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BB CCDBBC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2分。)

  26.(10分)

  (1)变化:由王权受议会及法律的制约到王权凌驾于议会传统及法律之上。(2分)

  影响:维护了专制主义统治,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引起民众的不满。(4分)

  (2)保留了习惯法的一些内容;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制定的一部不成文宪法。(4分)

  27.(14分)

  (1)原因: 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

  (2)作用:加速了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4分)

  (3)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4分)

  影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2分)

  28.(14分)

  (1)因素: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统治者推崇宋明理学。(4分)

  (2)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6分)

  (3)影响:推动了新中国的妇女解放;保障了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4分)

  29.(12分)

  (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分)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中国新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分)

  (2)有利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6分)

  乌鲁木齐地区2016高三第一次诊断答案(3)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32826/

推荐访问:乌鲁木齐2016高三一模 2016乌鲁木齐一诊化学 2016乌鲁木齐一模 乌鲁木齐市2016年三摸 2016乌鲁木齐中考数学 乌鲁木齐高三复读 乌鲁木齐三支一扶报名 乌鲁木齐人口2016 乌鲁木齐初中排名2016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乌鲁木齐第一中学官网 乌鲁木齐第一人民医院 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 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 2016乌鲁木齐一模化学 2016乌鲁木齐一模生物 2016乌鲁木齐一模历史 2016年乌鲁木齐一模 乌鲁木齐一模2016物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