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_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

来源:教学考试试卷 时间:2019-08-11 05:30:07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考试试卷】

考试前快用试题来测试知识的掌握情况吧,下面是范文网在网http://www.01hn.com/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一)

  1. 药品存放安全

  ① 固体→广口瓶 液体→细口瓶或滴瓶 见光易分解→棕色瓶

  ② 酸性试剂→玻璃塞 碱性试剂→橡胶塞

  ③ 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

  2. 常见意外事故处理

  ① 强碱沾到皮肤——大量水+硼酸

  ② 强酸沾到皮肤——大量水+ 3%~5%NaHCO3溶液

  ③ 有毒有机物沾到皮肤——酒精擦洗

  ④ 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用NaHCO3或CH3COOH中和,再用水冲洗

  3.药品的取用

  固体:粉末状:纸槽、药匙 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药匙 一横二送三慢立

  液体:直接倾倒或用滴管取

  4.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试管:加热不超过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先预热再加热,防止试管骤冷炸裂

  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平底烧瓶)都可以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加热要垫石棉网

  ②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2

  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①可以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能超过蒸发皿溶剂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要用坩埚钳

  ③不宜用瓷坩埚熔化烧碱、纯碱及氟化物,它们可和瓷共熔使坩埚造腐蚀

  ④用坩埚钳在夹取高温的坩埚时,应先把坩埚尖端在火焰下预热一下

  酒精灯:失火时要用湿布盖灭

  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挥发

  玻璃棒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杂质有CaCl2 MgCl2 SO42-

  NaOH→BaCl2→Na2CO3→HCl

  蒸馏:利用各混合物中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注意:

  ① 蒸馏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爆沸

  ②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齐平,以测出该出蒸汽的温度

  ③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④ 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

  ⑤ 连接顺序由下至上,由左到右

  ⑥ 先通水,后加热,防止冷凝管炸裂

  ⑦ 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该弃去(冷凝管脏)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可以不用温度计,因为自来水中要出去的杂质都难挥发)

  沸点低先蒸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温度

  蒸馏水中离子检验:

  Cl- : 稀HNO3+AgNO3(顺序可换)

  SO42- : HCl + BaCl2(顺序不可换,因为可能有Ag+)

  注意:不能把HCl换成HNO3 ,不能把BaCl2换成Ba(NO3)2 因为SO32-+HNO3=SO42-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

  常见的萃取剂:苯、汽油、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分液:将萃取后良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验漏: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再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置

  ② 装液

  ③ 混合振荡:右手压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④ 静置分层(放在铁架台上)

  ⑤ 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使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拧开下口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实验: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下而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

  现象:原来的碘水呈黄色。液体在分液漏斗内分层后,上层液体接近无色(水),下层液体呈紫色(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二)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相同数目的分子

  压强之比 ①同温同压时,P1/P2=n1/n2=N1/N2

  体积之比 ②同温同压时,V1/V2=n1/n2=N1/N2

  质量之比 ③同温同压同容时,m1/m2=M1/M2

  密度之比 ④同温同压等质量时,ρ1/ρ2=V2/V1=n2/n1=N2/N1 (成反比)

  Ps.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用于任何气体(纯净的或是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但不适用于液体或固体;只要三个“同”成立,第四个“同”也成立

  2.1mol物质体积的大小

  影响因素: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粒子体积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

  固体或液体:主要由粒子的多少和粒子本身的大小决定

  气体:主要由粒子间的距离决定(粒子间的距离由温度和压强决定。温度越高,微粒间的距离越大;压强越大,微粒间的距离越小)

  Ps.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不同气体的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当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时则气体体积相同

  3.物质量浓度 CB=nB/V

  注意:① 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 溶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离子

  ③ 带结晶水的物质作溶质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结晶水的物质质量除以带结晶水的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结晶水/结晶水=氯化钠)

  ④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不变

  物质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密度g/mL 摩尔质量g/mol

  物质的量浓度(CB)=

  溶质的质量分数(w)×溶液的密度(ρ)×10^3

  溶质的摩尔质量(M)

  特殊

  特殊溶液中的溶质:

  NH3溶于水得NH3·H2O,所以氨水的溶质为NH3

  CuSO4·5H2O的溶质为CuSO4

  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步骤

  ① 计算:溶质是固体,计算固体的质量。溶质是液体,计算液体的体积

  ② 称量: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要用滤纸垫着)或用量筒量出液体的体积

  ③ 溶解:烧杯、玻璃棒(振荡,加速溶解)

  ④ 转移:把所得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

  ⑤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 定容:向容量瓶中缓缓注入蒸馏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振荡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

  注意:

  ① 选取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例如:要配置950mL的某浓度的溶液,应选用1000mL的容量瓶。且只能配置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不能配置任意体积的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 容量瓶使用前要验漏: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③ 容量瓶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用来长期存放溶液

  ④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及容量和刻度线,物质要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才能转入瓶中

  ⑤ 加水顶容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应该重新配制

  误差分析:

  ① 计算:计算错误(结晶水)→浓度偏小

  ② 称量或量取:右物左码(使用了游码)→偏小、砝码生锈(没有脱落)、称量仪器不够精确、量筒被洗涤过

  ③ 溶解:有少量液体溅出→偏小

  ④ 转移:移液前容量瓶有少量水→无影响 在刻度线上有水→偏小

  ⑤ 定容: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一部分→偏小,要重配

  仰视:浓度偏小

  俯视:浓度偏大

  ⑥ 摇匀: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蒸馏水→偏小

  ⑦ 装瓶:制剂瓶刚刚有蒸馏水洗过

  ☆ 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

  ① 注意状况条件,若在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已知气体体积,不能直接应用22.4mol/L计算

  ②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而给出的是非气态的物质,不能直接应用22.4mol/L计算

  ③ 注意双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He Ne

  例:有0.1mol/LNa2SO4溶液300mL,0.1mol/L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 Al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

  Na2SO4中硫酸根 0.1*0.3=0.03mol 浓度为0.03/0.3=0.1 mol/L

  MgSO4中硫酸根 0.1*0.2=0.02mol 浓度为0.02/0.2=0.1mol/L

  Al2(SO4)3中硫酸根 0.1*0.1*3=0.03mol 浓度为0.03/0.1=0.03mol/L

  比为1:1 :3

  例: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错误

  在常温常压下,1mol 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正确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正确

  标准状况下,1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

  8 NA/22.4 正确

  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中子数为2 NA 错误。H原子没有中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

  ① 混合物:溶液、浊液、汽油、碱石灰、天然气、石油、水煤气

  ② 碱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NaO CaO

  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02 SO2

  两性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系的物质

  按分散剂状态分:

  气溶胶:云、雾、雨

  液溶胶: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

  2.

  分散系溶液胶体(介稳体系)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划分的本质)小于1nm1~100nm大于100nm

  外观均一、透明、稳定多数均一、透明、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分散质微粒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

  能否通过滤纸能能不能

  能否通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碘水、淀粉溶液泥水

  3.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效应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现象: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工业上可用来分离提纯物质)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实验:胶体的制成

  原理: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操作:

  ① 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待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胶

  体。用过滤的方法出去胶体中的浑浊

  ② 将装有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激光笔(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注意:

  ① 将胶体装入半透膜,然后置于蒸馏水中,通过渗析出去胶体中混有的FeCl3和HCl

  ② 取最后一次渗析后半透膜外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胶体和Cl-已经分离

  ② 实验中的FeCl3是饱和溶液

  4.

  注意:① 胶粒带电荷,胶体是不带电荷的

  ② 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③ 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电泳现象的应用:明矾净水、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分离各种氨基酸

  胶体介稳性的应用:制作豆腐、颜料墨水的制造、洗涤剂、喷雾剂的制造

  胶体聚沉的应用:豆腐、果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水)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动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一种过程

  (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不同)

  (能电离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但物质能否导电与物质当前状态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有关。比如BaSO4熔融状态能导电,但固态的BaSO4不能导电)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注意:①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固体

  ② 碱和盐固态的时候不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不溶于水的碱和盐也是电解质

  ③ SO2、NH3 溶于水,且溶液能导电,但电离出导电粒子的是它们与水作用的产物H2SO3 NH3·H2O,而不是物质本身能导电,所以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④ 强电解质:强酸(除了盐酸、硫酸、硝酸,其余都为弱酸)、强碱和大部分盐(中学阶段几乎所有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高频考点:醋酸、碳酸、氨水。注意氨水为混合物,其电解质部分为NH3•H2O。氨水中有H2O,NH3,NH3•H2O,NH4+,OH-)

  有机物大部分是非电解质,少部分为电解质,且为弱电解质CH3COOH

  离子方程式

  ① 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要点:

  看反应物状态是否正确,能否拆分成离子形式

  看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即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离子方程式两边是否配平,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

  ② 可拆:只有强酸、强碱和易溶性盐

  不可拆: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固体、生成的沉淀或气体、浓硫酸。要写成化学式

  (注意:浓HCl浓HNO3可拆)

  ③ 微溶性物质如果作生成物,一律视为沉淀,写化学式,标“↓”符号;如果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应改写成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应写成化学式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红》P35

  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

  ④ 反应条件: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有弱电解质生成(水、弱酸、弱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符合四个其一,就能反应。四个都不满足,则离子就能大量共存

  ⑤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首先观察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无色(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Cr2O7 2-),然后判断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注意: 盐酸是HCl水溶液,是混合物。HCl是纯净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30999/

推荐访问: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化学必修一课堂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ppt 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视频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高中化学必修一刘延阁 高中化学必修一试题 高中政治必修一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本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二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四笔记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