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人情作文素材]法律与人情议论作文

来源:学生作文作业 时间:2018-05-18 09:31:48 阅读:

【www.bbjkw.net--学生作文作业】

法律与人情议论作文篇(一):规则与人情优秀作文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规则与人情常相冲突。但社会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小编收集了规则与人情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规则与人情
  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
  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就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了“男”“女”厕所的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了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这边的电话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德国人何以“呆”到了这个份上!面对大学生们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德国人给世界人民的印象一直逃不过死板、“呆”这些词语;而中国人给世界人民的印象是什么?处事圆滑?不守规则?素质不高?这些词语在世界上似乎已然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中、德之间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中华礼仪之邦,又为何沦落今日呢?
  我未去过德国,甚至说根本没出过国门;但我可以想象到原因:社会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试想:如果在面对红灯时,所有人都在等红灯;你会好意思面对异样的眼光、鄙视的眼神去闯红灯吗?反之,所有人都对红灯视而不见,你会面对异样的眼光、不屑的眼神,“傻子”一样的站在那里等红灯吗?
  中国的法律并不是不完善,德国的法律也不是没有漏洞,造成了中、德之间的差距的,不是法律,而是从点滴反应出的社会氛围。“大老虎”周永康、徐才厚,身居高位仍不能抵挡糖衣炮弹,何况中底层官员,送礼、收礼、办事的恶性循环将人们的规则观念挤到了一旁,取而代之的是“人情”文化。
  中国人很聪明,这是国人的一大优点,也是缺点。用于正道,可指点江山、智计百出;用于旁门左道,便会成为社会问题的“病原体”。如何将这份聪明引上正道,在于道德的教育。当道德的种子在每个国人的心中发芽长大、根深蒂固时,“人情”文化将不攻自破。
  但现在的中国,“人情文化”仍是主流,以至于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句话:规矩还不是人定的?这句话也成为了许多人不守规则,仰慕“人情”文化的理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是中国人丢掉“人情”文化这巨大的包袱,便是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当一个人默默地等待着红灯,人们可能会视而不见;当十个人等待红灯,人们也许会碍于“面子”加入队伍。当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都开始默默等待红灯时,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又会有多大呢?社会可以改变人,人一样可以改变社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约束自己,社会的变化将从量变转化为质的变化。
  死板是最聪明的变通;规则是最有分量的“人情”。
  第二篇:规则与人情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规则与人情常相冲突。但社会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规则面前无人情,我们必须遵守规则。有了规则,社会才会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上海一名高考学生因迟到而与高考擦肩而过,母亲下跪求情却也无补于事。对此,我们只能感到惋惜与同情。高考面向全中国这么多的学生,必须有高考的规则来保证其公平。在规则面前,人情是不足为道的。
  古往今来,成功的领导者都遵守规则,制定一系列规则管理好自己的国家,组织好自己的队伍。韩信睡着后,一个管理衣服的手下怕他着凉生病,便为他披上袍子。韩信醒后找来此人责问,并将他杀掉。在人情方面看来,我们认为这完全是不可取的做法。但韩信认为,此人没有遵守自己的职业规则,做了不该做的事,因此必须受到处罚。、
  在规则面前,人情是冷的,但也因为遵守了规则,国家再规则的指导下才越来越繁荣。
  在西方国家,布雷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然而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他把一个小生命错认为是肿瘤。他承担了责任,认识到错误,把婴儿留了下来,准备接受法规的审判。在法庭上,他没了一大半财产,甚至没有再做医生的资格。他的良心让他接受法规的审判,但他没有后悔。也许,他敢于承担责任可以让他的审判轻一点,我们会如此想到。但如果因此而忽视法规,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也许,有的人会心怀不轨,利用规则的漏洞作恶多端,利用人情来骗取不合法利益。所以,规则面前,只能遵守,只能惋惜,但却不能因为人情而不去严格执法。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中,民主法制越来越完善,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对于一个建设法制社会的国家来说是必须要做的。只有建立规则,完善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规则与人情相冲突,我们或许要舍弃人情,做到大公无私,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完善好规则,减少两者的冲突。
  让我们在规则的引导下走得更远更好吧!
  第三篇:规则与人情
  当年在深圳办落户手续的时候,每跑一个单位便生一次气。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不对,回去重新盖章,回去拿介绍信,出去再复印一份等等。要说办事人员态度不好,似乎也不对,大多数还说得过去。关键是他们毫不通融,一脸正经的样子让人受不了。其实办事前我拿到过一张明细表,也一条一条对照过,但疏漏在所难免,总有意外出现。每当这时,就不得不重头再来。想想,我大清早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赶来,我容易吗我?
  有人说现在深圳的官僚气浓了,但我还是愿意从正面理解这些事。深圳是个讲规则的地方。移民城市,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无血缘关系,无瓜葛,无情谊,按章办事不一定是该人多么负责,或许只是为了避免担责。总之讲规则总比不讲规则要好。
  举几个例子。其一,我在内地时,单位大裁员。因为方式粗暴,甚至孕妇都在裁减之列,大家群情激奋,到劳动仲裁部门讨说法。你猜人家怎么回答?“这么大的单位,我们管不了”。在彼时彼地,大家没办法,只能干瞪眼,赶紧回去另找工作。如果在深圳,这话传出来早就被人骂死了。不但仲裁部门不敢这么说,就是用人单位也不敢轻易开除员工。大家的维权意识很强,随时拿着各种条文来算账。你可以不敬畏员工,但你不敢忽视规章制度,说不定某一条就能让你损失不少真金白银。
  其二,我现在所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条很宽的马路,路两边的人通行不便,有人提议修一座天桥。于是有关部门先在附近各个小区张贴文件,征集意见。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迅速兴建天桥。于是有关部门又贴出三个建桥方案,进行公示,让百姓选择。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方案二,最后有关部门按方案一投入了建设。这件事是要说明,规则观念深入人心,有关部门即使心中已有定见,也得走一遍形式。我很在乎这个形式,因为目前在内地还存在着普遍不在乎形式的现象。我不敢奢望一切都一步到位,但是,有了这种形式,就是制定了规则。规则在那里,早晚用得着;没有规则,再好的人性都不靠谱。深圳离港澳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多多少少要受点影响,长年在这里生活的人或许感觉不到,但跟内地一比较,这差距就出来了。
  其三,我去邮局取稿费时,发现他们有个奇怪的规定,即,一个员工算完总数以后,要拿给旁边的同事重新算一下并盖章,两个人同时为这一单负责,其实相当于算了两遍。看上去既有点形式主义,又浪费人力,但我相信,多一遍程序,就多一个监督和牵制。效率有时必然和规则发生冲突,但规则又是保障效率的最有效办法。
  我这可不是一篇表扬稿。规则多,按章办事,自然是好事。但我个人的感受是,深圳的很多窗口单位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像无所不在的计划生育证明就很为深圳人诟病。办理各种手续时动不动就开计生证明,也不管是否真正用得到。听说过一个极端的案例: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随子女迁居深圳,办户口时居然还要开计生证明。我尊重规则,但我讨厌拿规矩说事。总之一句话,规矩是人制定的,得符合人情世故。尤其应该让办事的人心里舒服,不能总让人感觉不爽。

法律与人情议论作文篇(二):规则与人情的作文


  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需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秩序与完善规则的决心,小编收集了规则与人情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规则与人情
  2012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
  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第二篇:规则与人情
  2012年高考考场外一位母亲的下跪令人动容,亦有网民因此指责规则不合理,工作人员人情淡薄等。但是我想说:别为人情违背了规则。有规则才有人情。
  说到规则的诞生,不得不说起罗马法。在古罗马的第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维护整个罗马社会秩序的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习惯虽是人们经验智慧的结晶,却并不具有规则的效用,贵族阶层随意解释习惯,随意判决,平民生活长期受到严重压迫。直到规则正式诞生,平民才可以说是获得了第一次胜利。如果没有规则,或者规则因为个人而随意更改,而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敢问人情何在?
  规则的发展亦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也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地位,这部被称为“近代世界第一部的人权宣言”的法律,并不是完全“死”的,而是灵活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开始它并未解决妇女与黑人的人权问题,但因为人人都遵守规则,尊重规则,这规则才得以日臻完善,越来越能反映人民的呼声,越来越有人情味,同时也保证了美国社会长治久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则与人情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夸大规则的弊端,造成人们对法制的不信任。规则已定,但人是活的,与其抱怨规则太死,不肯给你多两分钟时间,或是指责工作人员没有人情味儿,为什么不反思自己够不够严谨细致、有没有足够重视呢?高考既然重要到让一位母亲下跪,为什么没有让你提早出门?如果规则因你一人而变,对其他那些早早到场等候的考生岂不是不公平?
  陈独秀说,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谈道德谈人情,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变得没有秩序、虚情假意;相反,如果人人都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安定,人们的道德素养自然会提高。以此可见,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国家的英勇解放军,因为遵守军规、军纪,才有了为顾全大局而牺牲自我的勇气。他们是恪守规则的铁骨铮铮的汉字,也是有人情味儿的最可爱的人。
  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需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秩序与完善规则的决心,这样,人情自然显现。
  第三篇:规则与人情
  上海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而迟到2分钟,其母下跪求情,仍被拒考场之外。诚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但在这种由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规则之外留有人情吗?
  规则是有人情的芦苇。在非主观因素造成规则被破坏的情况下,宽以人情,能使社会更和谐。正如上海“最有人情味”交警李自成。在一次执勤期间,他拦住了一辆违法右转的摩托车,并准备开单罚款。这时,摩托车司机却气愤地质问道,指示牌上明明写着六点后不许右转,而现在还没到六点,怎算违规?而当该司机看到自己的手表时,才发现手表没电停摆,而实际上已超过六点。无奈的司机只能低头认错,并懊恼地对后座的妻子说:“以后你治疗买药的钱又少了。”听到这番话,交警李自成感到十分为难,但最后还是开出了罚单,里面夹着一张100元人民币。而这位交警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也受到市民的称赞,上海的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法制之外,应有人情。摩托车司机并非恶意违法,而是因为手表停摆这种非主观因素而造成违法。诚然,法律是铁面无私的,但若每个人都只是会刚性遵守法律,而不会柔性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恐怕这个社会的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可见,让社会更和谐有序,我们需要有人情的规则。
  然而,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只会死板遵循规则,在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不会变通的例子。正如在福州一条高速公路上,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住了一台急救车。急救车上躺着一名孕妇,但全车人都没有带现金。为了区区几十元路费,收费站人员把急救车拦在出口处近一个小时,使得孕妇只能在车上生产,而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收费站工作人员的饿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斥责,如此“遵守”规则,只会引起更糟糕的结果。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的权益,然而,当盲目遵循规则而致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时,难道不应该在规则之外留有人情吗?
  规则应是有人情的芦苇。尊重规则,遵守规则,这是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在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把规则理解为对人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得更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和谐,更有人情味。
  规则与人情,同行更美。

法律与人情议论作文篇(三):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作文


  导语:规则,似乎无法触碰,但它可以用人情浇灌。小编收集规则与人情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规则与人情
  规则,似石头般坚硬,但水珠可以滴穿石头;
  规则,似大海般广阔,但高山可以看遍蓝海;
  规则,似乎无法触碰,但它可以用人情浇灌。
  ——人情之于规则,不可或缺。
  规则是冰冷的,是寒透人心的,然而,正是人情,温暖滋润了它。 正如二战期间的1944年圣诞节,两个受伤的美国士兵被一个善良的德国妇女收留在家中。她并没有依照冰冷的规则将他们拒之门外,任由其被当俘虏。她相信,他们只是战场上的对手,不是生活中的敌人——而后有四个德国兵敲门,她请他们放下武器。那晚德国士兵被妇女所动为美国士兵疗伤,谁也没有按规则俘虏对方邀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没有被规则冰封,将人情演绎得如此动容。
  又如上海“最有人情味的交警”李自成。再一次执勤期间,他拦住了一辆违法右转的摩托车并准备开罚单。这时,摩托车司机却气愤的质问道:“指示牌上明明写着六点后不许右转”向李自成示出自己的手表时刻,“而现在还没到六点怎算违规?”而后他又看自己的手机,才发现手表没电停摆,而实际上手机显示的实际时间超过了六点。无奈之下司机只能低头认错,并失落地对后座的妻子说:“对不起。”李自成疑惑地望着他的妻子,只听到:“警察叔叔,我得了病每个月都急需用钱化疗。”听到这番话后,李自成十分为难,但最后还是开出了罚单——一张夹着一百元人名币的罚单!原来,规则中也有亮丽的风景;原来,规则在人情熏陶下也能那么温馨感人。
  如果没有人情,规则就会变得满目怆然,变得惊悚可怕。
  酷法如秦律:陈胜吴广等人因暴雨而耽误了服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制度如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即四大类人,残酷地剥夺底层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规则如日本浪人,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必须卖妻杀儿子成全自己主人的威名。
  难道规则真的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吗!难道规则真的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吗!难道规则真的是践踏真理的暴徒吗!
  又看那名上海考生的事例。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不就是规则无情的表现吗?考生急的被迫翻墙,考生母亲急的被迫下跪——她们泪水与无助刺痛了人们的心,更是狠狠地反映了规则无人情的可怕啊!
  规则,是规范人的准则;
  人情,是建立规则的准则。
  人生漫漫,唯有人情当航,规则当车,才能一路平安地驶向彼岸!
  第二篇:规则与人情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人情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人情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人情,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人情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人情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人情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人情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人情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人情的底线;同时,人情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人情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人情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人情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人情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第三篇:规则与人情
  20XX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
  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7258/

推荐访问:法律与人情作文素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