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认文言文翻译]误认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18 09:31:41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误认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课内文言文《师说》阅读答案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课内文言文《师说》阅读答案 ,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吾师道也: 学习
  B. 是故无贵无贱:无论,不论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许多人
  D. 君子不齿:不屑一提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则群聚而笑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到则披草而坐
  C.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翻译上文中的划线句。(2分)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下面其它课内语句。(3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参考答案:
  9.C(众人:常人、普通人)
  10.A(A取独;B表修饰/表承接;C那些/恐怕,表推测;D比/从)
  11.(1)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然反比不上他们,这真让人奇怪啊!
  (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做伴,以麋鹿为友。

误认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文言文东坡逸事阅读附答案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小题1】解释文中加框的词语。(2分)
  (1)东坡为钱塘守时 ( ) (2)遂悉偿所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小题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1分)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2分)
  答案
  【小题1】(1)担任 (2)欠
  【小题1】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小题1】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小题1】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释文言词语要求准确,这里应注意,(1)“为”这里应是实义动词,“担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这里应注意“雨”“莫售”“偿”等重点词的理解。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考查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1】试题分析:“随意”在这里是指,人的某一项技能熟练游刃有余,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考点:这是考查词语对表达文言文中心主题的作用。
  点评:学生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表达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个故事讲了“苏东坡运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陷入困境之人”,告诉我们学会用自己的特长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考点:这是对文章中心主题的考查
  点评: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误认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三):孟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技巧和兴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下面的短文选自《孟子》,请你阅读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②非不深也,兵革③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④,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⑦。
  注释:①郭:外城。②池:护城河。③[兵革]指武器装备。④[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名作动,指限制。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⑦[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文中的“畔”是一个通假字,根据上下文,你能推断出它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参考注释中给出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解释,说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两个字概括),《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中语句回答)。
  4.(选作)选文条分缕析,论证非常严密,请你说一说上面选文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畔”同叛,背叛。
  2.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
  3.人和  忠之属也
  4.选文一开头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接着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意对即可)
[孟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1.李星沅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2.孙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3.纲鉴易知录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4.绳妓文言文阅读的答案
5.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6.赵普文言文阅读
7.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8.王溥文言文阅读答案参考
9.杨继盛文言文阅读答案
10.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7252/

推荐访问:误认文言文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