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味道作文800字]散文《端午的味道》

来源:银行工作总结 时间:2019-06-02 05:30:13 阅读:

【www.bbjkw.net--银行工作总结】

甘绍群,湖北竹溪县人氏,知青下过乡,1975年2月参加金融工作。先后在县人民银行、县农业银行、地区农业银行、省农业银行、省农业发展银行供职。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曾参与编写多部文化、经济著述出版;文学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一个文学发烧友,一个追梦寻梦人。     

           端午的味道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在我的心里,端午节是那样亲近,棕子、艾叶、杏子的香味,洋溢在儿时的梦里。

而在文化学者众多论著、著述中,端午的味道蕴含于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循着“水、节、中、庸、孝、和”六大关键词脉络,可以窥见端午节背后所隐含着东方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蕴。中国节以人为本,其背后传达着深邃旷远的中国文化基因、礼仪传统与伦理精神,无论是中庸、孝道还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三和”文明,时至今日都在中华大地绵延生长并扩展繁荣。端午节的赛龙舟、包香粽文化盛会,连同处处闪亮的中国节,昭示着一个东方古国正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迎来全面复兴。

第一个字是“水”。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考古表明,七千年文化证明中华文明不仅仅是黄河文明,也是长江文明,亦称为“中国的两河文明”。水有什么妙处呢?日本的著名科学家江本胜先生写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水怎么知道答案呢?原来江本胜先生把水放在莫札特、巴赫、贝多芬的音乐中听了二十分钟,用分子摄像仪把分子结构拍出来,非常瑰丽,像钻石般的结构。他又把这杯水搁到了重金属摇滚的音乐中听了二十分钟,拍出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是癌细胞结构。人身上有多少水?70%多。人的大脑上有多少水?90%。当20分钟可以把一杯水变成癌细胞结构时,由此我们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才是好的文化。

 水在中华民族中有几大美德,首先水主平,人们说海平面,天下没有比水更平的了,水公正;先贤说水赴深谷而不畏,水勇敢;水坚持在九曲黄河中滚滚向东,水坚韧;水冲洗掉一切泥污,水洁净;最后是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成为了我们的生命时间。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水的哲学水的精神的集中体现。了解了水文化,就了解了中华文明的根本。

  第二个字是“节”。国人过端午节,离不了谈楚国屈原。就是因为这个节把我们结起来。中国结每一个结和我们今天节日的节相关,节者结也。中国史前——最初造文字之前是打结,小事情打一个小结,大事情打一大结,更大的国家大事打一个更大的结。结变成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了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这个节是纵横的,不仅关乎家庭,而且关乎社会,关乎到整个国家。中国节是一个团结的节,是一个团圆的节。互相沟通了解了的节,我们知道中国节和水一样,是中国文化的指纹。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过节跟思念、亲人紧密相关。

  第三个字是“中”,“中”是中国的中,中庸的中。西方天平是把一段取其中,中国不是这样。中国称中药的秤没有,左边很短一段,右边很长一段,有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秤砣,就把整体平衡找到了。中国的“中”不是二者相折取其中,相反是一种高的智慧,高的平衡能力。

 第四个字是“庸”。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庸”字是平庸,是凡庸,甚至是庸长。“庸”在古代的解释,庸者恒也。什么叫恒?持之以恒。一位教授讲过一个故事:让一博士生举着一张书法作品由老师来评点。大家知道一张宣纸不到10克,这个同学身高1米80,举了不到10分钟,他的手就渐渐举不动了,说老师我不行了。这个学生如果要举一个百斤重的巨石可以轻而易举,为什么举一张十克的书法作品却坚持不了10分钟呢?如果老师让他举一天呢?让他举一个月,举一年呢?可见持之以恒是多么艰难。如此,好不容易找到的事物规律和矛盾制衡的方法——“度”,就是“中”,但是人们却没有能力和精力把这个“中”坚持到底。人们有多少美好的蓝图、多少美好的计划、多少美好的想法,可惜都付诸东流,这在于我们不能坚持下去。所以中国的“庸“字告诉我们,有了美好的想法和制度,一定要把它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才是有效的。

 第五个字是“孝”。孝是什么?是爱的回报!中国文化是孝文化,孝是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资本。端午节、重阳节乃至春节,几乎跟与“孝”密切相关。每一年春节,到外面的务工人员有几亿人,冒着严寒和乘车的艰难,像候鸟一样坚持不懈的大年三十赶回家,把一年辛辛苦苦挣的钱给父母亲,这就是“孝”!“孝”字上面一个老字的一部分,下面一个儿子的子,儿子把老人扛在肩上成了他的拐棍,这是孝。其一、中国的“教”字,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只有孝敬老人的人,有了文化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才是受到教化的人。其二、孔子怎么论孝?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为什么孔子不在很大的体系性中建构孝呢?却说两个字——色难,翻译成今天的现代汉语,就是面对父母亲和颜悦色并坚持百年不变,直到老人家去世。难不难?难!中国有句古话“久病无孝子”,可以孝一次,孝十次。但是大家知道,鸟都可以反哺,羊吸奶都是跪在地上,动物也可以有孝。给父母亲买一样好东西,买一斤粽子不仅仅是孝,孝是持之以恒的“色难”!今天,中华文明中的孝文化受到了质疑,但是它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六个字是“和”。和是和谐的“和”。20世纪世界的大走向,欧洲为整个世界提供了现代化的文明,所以欧洲殖民文化强调的是“三争文明”——个人和个人之间是竞争,集体和集体之间是斗争,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在世界强国之间打起来的。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了世界的执牛耳者。美国的后殖民文化和欧洲殖民文化不一样,提出来的是“三片文明”,哪三片?第一是大片文明,全世界现在所有的电视台和电影院播的都是以美国为主的大片。亚洲有三个电影大国,一个是印度,载歌载舞的民族歌舞,但今天很少有人看了;一个是日本的“和魂西式”电影;一个是中国的全盘西化的电影。2008年底在美国做了一个对亚洲电影的观众评估,结果美国人最喜欢印度电影,因为非常具有差异性的民族特色,其次喜欢日本电影,因为它还有“和魂”。不太欣赏的是中国电影,因为全盘西化了。这就告诉我们越是有民族文化的,越是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差异的才可能被其他民族更好欣赏。第二是芯片文明,就是电脑的芯片,今天的电脑的芯片的高速度和高容量使得读图时代成为可能,美国开创了读图时代和电子远端控制技术。第三个是薯片文明,麦当劳、比萨饼等等,正是这样的洋快餐的全球化,使整个东亚青少年今天出现一个饮食西化问题。美国文化成为后殖民文化是通过大片、芯片和薯片的方式,这种和平的、缓慢的、文化产业和信息权力控制的方式,把全世界整合控制起来。

中华文明有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呢?回答是“三和文明”!第一“和”,是在家庭当中个人之间是和睦——“家和万事兴”;第二是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最高的和是天下和平,所以当西方提出竞争斗争和战争的时候中国提出的是和睦、和谐、和平。东西方都有各自不同或者求同存异的文化心理结构,西方的“三争文明”和“三片文明”和中国的“三和文明”将在二十一世纪求同存异互动互补中,成为人类未来文明的重要方面。

由“水”讲起谈到“和”,水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作为思想文化的儒家文明强调“中和”,道家文明崇尚“逍遥”,佛教文明就两个字“慈悲”。作为艺术文化的中国的琴棋书画,琴——古琴曲有《高山流水》,二胡有《二泉映月》,琵琶有《春江花月夜》,都和水相关;棋除了围棋以外还有象棋,象棋有出楚河汉界同样与水相关;中国书法称之为水墨艺术,与水相关;中国画是水墨画,与水相关。可以说,中国在思想文化、艺术文化、节日民间文化无不与水相关

 向西方的优秀文化学习,同时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灵魂,然后把这种文化的元素和灵魂国际化。中华文明在一百年以前落后于世界,所以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钱玄同提出“废除汉字”,还有一些激进派提出“打倒孔家店”。那个时候中华民族在全世界属于倒数第几名的GDP。中华民族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GDP已经位居全世界第二,如果不能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实现中华文明崛起、实现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如当孩子成为全班倒数第几名的时候,打手板心以示警示尚可理解。当他通过艰苦努力变成全班最优秀的孩子的时候则应该奖励——对中华民族的振兴要有耐心,给多一点的时间,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全人类、全世界崇尚的优秀文化。

鬼字是中国的灵魂,中国的灵魂的字有“鬼”字,为什么有那么多词有鬼字?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奇奇怪怪的东西存而不论,鬼是中国文化正面六个词相反的部分,在中国是除了儒家文化的正面文化——正大气象以外,还有一种鬼文化。鬼为什么一般人觉得很可怕呢?因为它和神不一样,神是上天的,超过人的力量,超越人的那部分神,而鬼是在地狱,或者是阴暗的墓穴当中,甚至鬼鬼祟祟的一些旮旯里边出现的,具有超越人能力的神秘。所以如果神是帮人的,是让你飞升——向上提升的,鬼有可能让你下地狱,所以中国人比较害怕鬼。遇到不爽心的事就说“撞鬼了”,搞不明白的迷糊事就说“鬼迷心窍了”等。之所以又说“鬼子来了”、“酒鬼”之类的,就说它太精于此道不太常规、不太正常。中华民族更多的还是向往圣人君子,因为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是现实当中帮助他人的人,君子也是自我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的真人境界的人,人才是最大的,鬼只是人的一个影子。

 中国人有时候是正话反说,两人相处非常好的时候还说“痛并快乐着”——痛快。说鬼的时候,尤其说“死鬼”的时候,是爱到极点而产生的反说。

 端午节由纪念屈原发端,西方的节日往往跟基督教和天主教相关,比如说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有关,中国的节日大部分跟人有关,尤其是跟孝、亲情、和睦有关。国人一般说春节,是开春喜庆,同时也是万物复苏,大地转暖。中国的节日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八月八有没有还待考。所以中国人特喜欢一些重复的吉祥数字,这些都跟家庭亲情有关系,这就是与西方文化的区别。

端午的味道绵延流长。唐人殷尧藩《端午日》曰:“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仔细想去,似有所悟。

端午的味道,是追思先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之道;端午节的日子,是清洁之日,是辟邪之日,亦是团聚之日、感恩之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51079/

推荐访问:关于端午的散文 端午情思散文 描写端午的散文 端午爱国散文 散文端午粽子 端午的优美散文 端午诵读散文 端午登山散文 情系端午散文 端午古风散文 作文端午的味道 端午粽子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素材 秋天散文秋天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散文 端午散文朗诵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