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28 14:30:05 阅读:

【www.bbjkw.net--工作心得体会】

【www.wudu001.com - 范文】   欢迎来到五度学习网http://www.wudu001.com/,本文为大家带来《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7日在丽江市古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全面完成了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

  一、始终突出又好又快这个主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完成10.67亿元,增长45.1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5亿元,增长44.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1亿元,增长3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012元,增长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增长23.1%。主要指标提速跃升,县域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呈现出城市和农村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双轮驱动、比翼齐飞的竞相发展新局面。

  二、始终突出建管并重这个理念,做优做靓城市环境,率先发展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突出城市功能、形象、综合承载能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城市建设纵深推进,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投资16亿元建设城市道路18条38公里,构筑新团片区“五横四纵”、中济片区“七横五纵”、清溪片区“三横二纵”、新城片区“八横九纵一环”的城市路网,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投资4.2亿元高位强势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清溪公园等27个城市休闲绿化广场建成开放,机场路等32条道路绿化和150个绿化节点相继建成,建成区绿地面积达744.54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8.62%,绿化覆盖率达41.0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0.2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取得新提升。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责任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投资2亿元实施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资6,800万元启动实施第三自来水厂及配套供水管网建设工程,投资5,530万元完成第二垃圾处理场和首座垃圾密闭式收集转运站建设,投资650万元配备一批多功能环卫清洁作业车。投资1,200万元深入实施“五无一规范”市容整治工程,投资1,080万元实施城市道路破损路面修复工程和10个生态停车场建设。

  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投资700万元实施万子桥至南门桥河道环境整治工程,投资5,900万元实施古城周边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投资400万元实施古城星级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古城消防安全管理,投资340万元实施束河古镇消防管网全覆盖工程。深入实施惠民、便民、安民政策,不断完善古城便民服务机制,投资900万元实施古城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特色民居保护,提升古城保护管理实效,丽江古城荣获“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具人文底蕴古城古镇”等殊荣。

  三、始终突出强农惠农这个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发展的原动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以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为目标,加大农业农村产业调整,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总产值完成6.44亿元,同比增长16%。2011年是我区“三农”投入最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乡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

  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7,460万元实施肯固洛水库等3座水库、束河北干渠等5条灌渠和655件“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53亿元实施大东江边路等9条8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组通公路。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资综合、农机、良种、退耕还林等补贴2,045万元。投资1,216万元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7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28万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种植核桃6.5万亩、药材1.6万亩、无公害蔬菜2.36万亩,烤烟产值4,158万元,畜牧产值3.16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43亿元,荣获“云南省农民增收工作二等奖”。

  富民强村进程进一步加快。启动七河、金安撤乡建镇工作,完成金安、大东、金江小集镇规划和新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191个村庄规划编制。投资1,347万元实施农民家园建设工程,完成村道硬化176公里、庭院硬化3,548户。投资523万元实施24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投资1,800万元完成金江邑马珍小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龙开口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创收1.8亿元。投资1,500万元实施金山蛇山片区、束河西线油路片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连片开发、板块式发展试点,成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样板示范区。

  四、始终突出工业富区这个目标,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实施工业富区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型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25.6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1亿元,增长43.8%;利税总额2.5亿元,增长80.4%。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金安桥水电站并网发电,龙开口水电站获国务院核准,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金山干地坝为重点的新型建材业实现快速起步,以食品、纺织、皮革加工为代表的旅游商品开发产业蓬勃发展,永保水泥金山分公司、良华标准化屠宰场、先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轻工业在技术改造中优化升级,稳步推进交通用铝型材项目,新型工业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非公经济发展迅速。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服务,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达14,128户,从业人员43,500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8.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1%;外贸出口额2,971万美元。

  五、始终突出项目建设这个抓手,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提速发展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入的主渠道,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强化责任、落实举措,强势推进、提高实效,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引深项目推进“三制一办法”,强化“三个倒排”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丽江机场高速公路、第二垃圾处理场、环城西路、铂尔曼酒店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丽江高校园区、大丽高速公路、交通用铝型材项目、阿曼酒店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丽攀铁路、丽攀高速公路、悦榕酒店二期、金茂君悦酒店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招商引资实效稳步提高。不断拓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领域,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注重关联招商,促进联动发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全年实施经济合作项目29个,实际到位资金14.64亿元。

  六、始终突出提质增效这个举措,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着力推进旅游强区战略,着力抓文化、提品位、扩领域,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70万人次,同比增长32.3%,其中国内游客712万人次,增长33.1%;海外游客58.4万人次,增长23%。旅游综合收入完成95.6亿元,增长44.5%,其中国内收入82.78亿元,增长49.18%;外汇收入1.96亿美元,增长20.72%。

  旅游基础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资1,670万元实施狮子山周边环境整治项目,蛇山森林国际休闲运动公园、束河红山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丽江古城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观音峡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束河古镇等景区景点品位不断提升。丽江铂尔曼酒店、哈里谷国际酒吧街等高端旅游项目相继建成营业,加快推进天域阳光、金茂君悦、瑞吉、阿曼等品牌酒店建设。

  旅游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以旅游标准化引领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严厉打击旅游市场“四黑”,绿色饭店评定工作全面开展。深化“诚信服务”理念、优化旅游环境,加大旅游促销力度,旅游业呈现出发展有序、行业稳定、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良好局面。荣获 “2011特色休闲城市—最佳度假休闲城市”、“中国青年满意的旅游目的地”等殊荣。

  七、始终突出生态文明这个关键,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开发、治理、保护并重,突出生态文明导向,扎实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改善城乡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环保世纪行活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八期“长治”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3.15平方公里。加强森林防火和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完成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被评为“十一五”森林云南建设先进集体。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全面开展山地城镇建设耕地林地保护规划。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规范工作,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开展餐饮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扶持推广油水分离装置1,192个。

  节能减排不断深入。加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3%和85%。投资800万元完成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投资1.3亿元实施滇西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建设,投资1.5亿元实施混凝土配送中心建设。着力推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商业节能试点工作,推广节能灯12.8万支。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步伐加快。

  八、始终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共享发展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立足公益、注重均衡,以解决突出问题普惠民生,以发展社会事业服务民生,以完善社会管理保障民生,努力建设和谐古城。

  科教事业持续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投资3,595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造校舍2.16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完成6个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建设,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86%。昆明医学院丽江分院、泛亚国际文化学院、云师大丽江国际学院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加强科普教育,保护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行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99.8%。投资370万元持续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全面开展。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投资3,570万元完成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和2个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计生服务中心建设。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投资1,300万元实施农村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投资500万元完成红太阳广场修缮工程,投资1,048万元完成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6个文化站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白沙细乐》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东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实施文化市场净化工程,强化文化市场服务监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成立全市首个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1.3亿元实施廉租住房、公租房建设,启动金虹山棚户区改造工程。制定出台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投资200万元实施9个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投资600万元完成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1,530人。率先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4.6%,全区农村“老有所养”的梦想成为现实。

  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快推进统计、工商物价、新闻出版、防震减灾、史志档案、质量技术监督等各项工作。投资3,000万元完成区档案馆及会议中心建设。

  九、始终突出安定团结这个根本,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力进一步增强

  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尊重和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以发展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着力构建平安古城。

  社会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夯实安全维稳第一责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认真落实信访维稳职责,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群众工作联络员制度。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平安古城数字化系统建设成效显著。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入。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依法治区,推进依法行政,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强化文化导向功能,营造人人诚实守信、处处和谐共生的浓厚氛围。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引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区和企业等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得益于全区各级干部的团结干事、扎实工作,得益于全区各族人民的开拓进取、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向驻古城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全体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和帮助古城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二是城市建管任务繁重,城市基础承载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均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存在薄弱环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五是发展中面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待解决;六是个别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的现象仍然存在,政风、行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奋斗目标上来,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根据区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两强一堡”和丽江市“三基地一窗口一屏障”等重要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打造丽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争当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排头兵、力争全区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的“四大目标”,以强化投资拉动、提升城市形象、推进城乡统筹、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社会管理为工作着力点,更加注重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保、和谐稳定,以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区域经济为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奋力推进幸福和谐家园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精品理念,全面提升建管水平,务求城乡人居环境再优化

  以“生态优美、功能完善、人文宜居”为目标,以“一核两翼”为重点,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功能、扩大总量、提升档次、彰显特色,切实提高宜居环境的质量和品位。

  以精致标准建设城市。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进一步拓展“基础先行、产业支撑、统筹城乡”的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构筑以古城为核心,新城片区和丽江高校园区为两翼,中济片区、清溪片区、西山片区、空港经济区为延伸的“核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城市发展骨架,增强城市带动力和辐射力,领航城市发展。着力实施城市基础承载力提升“四个一批”工程,建设一批城市干道、改造一批人行道、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新建和提升一批城市广场及节点绿化,实现干道便捷化、道路网格化、管理设施化、通行效率最大化。投资2.5亿元实施悦榕路、中济路、云岭路、寨后路、庆云东路、福象路等城市路网建设,投资1,200万元实施第二垃圾处理场进场公路改造工程,投资660万元实施香格里大道、长水路、西安路等城市主干道人行道和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破损路面修复改造工程,投资4,000万元实施黑龙潭游客集散中心和大研粮贸公司、庆云路市供销社仓库原址等停车场建设工程。投资6,800万元实施第三自来水厂及配套供水管网建设工程,投资3,400万元完成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新团、祥和、下八河片区排污管网建设,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排污体系建设,力争城市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投资2,300万元实施城区垃圾中转站建设。注重“显山、露水、增绿、添彩”,巩固提升创园成果,投资1.38亿元实施北郊东片区、东干河北片区、新团片区、古城周边等绿地建设,年内新增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把森林引入城市,让花园进入社区,集中绿化有规模,分散绿化创特色,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以现代理念管理城市。以高效、动态、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标杆,完善管理措施,强化责任机制,健全考评体系,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步入制度化、常态化。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条块联动”体制,形成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四位一体”的城市社区管理新格局。深入推行环卫保洁市场运作机制,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交通枢纽衔接和一体化交通设施配置,着力推进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快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市场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城市集贸市场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四创两申”活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宜居乐居城市。

  以精品意识保护古城。完善基础、集中整治、强化监管,进一步提升古城保护管理实效。投资5,000万元实施狮子山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投资1.9亿元实施古城环境整治安置地建设项目,投资4,000万元实施东郊武警中队原址环境整治项目,投资1.6亿元实施市医院古城分院和市委党校原址环境整治项目,投资1,000万元完成木府建筑群落修缮工程。加强消防安全培训,集中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继续实施惠民、便民、安民政策,不断完善古城便民服务机制,实现古城保护和社区建设有机统一。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特色民居保护,保持古城历史真实性和民族生活性。

  二、坚持统筹兼顾,强化富民强村措施,务求农村发展基础再夯实

  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对农民的补贴力度,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着力打造“企业带动、农超对接、观光农业、山地林果园艺”4个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区财政安排支农资金1,800万元。

  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一批控制性水利工程、实施一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抗旱水源工程,加强水利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化。全面完成中济水库除险加固和肯固洛水库建设工程,启动实施金足水库建设工程,投资900万元实施拉马古等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3,750万元实施漾弓江河道治理、金江灌渠建设和大东四清沟、共和中沟等干渠防渗工程,投资1,740万元实施“五小”水利工程935件,切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投资5,140万元实施七河前后山油路等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加快金安、三义、邑马珍小集镇建设。

  以更宽的视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强化粮食和农业生产各项措施,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2万吨左右,农业总产值完成7.2亿元。启动实施金山土地整理项目,投资35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830万元实施大东、七河烟水配套工程,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9万亩。开展全区休闲农业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实施漾弓江、西线油路沿线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着力实施山区农村农业生态梯次产业链建设,烤烟产量实现5.5万担、产值突破6,000万元,发展核桃6.5万亩、药材3,000亩、玛咖6,000亩。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生态农业,继续扶持旭辰、漾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发展无公害蔬菜3万亩,冬季农业开发2,000亩,建设一批上规模、高效益、有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继续扶持重点养殖村、养殖小区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加快发展畜、禽、蛋、奶生产,力争畜牧产值达3.25亿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规范有序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8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000人,转移富余劳动力2,200人,实现劳务创收3亿元。

  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富民强村进程。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扶持、教育、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农村土地管理等机制,落实好进城农民权益保障措施。加快扶贫开发,投资600万元实施金安扶贫整乡推进项目,投资1,180万元实施24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和1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投资190万元实施七河、金安、大东乡等插花贫困户易地搬迁扶贫开发项目。启动实施移民文化建设试点村项目。投资700万元实施新团片区供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加快实施近郊自来水管网、远郊和山区饮水管网到户工程。严格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继续实施特色种植养殖业补贴办法,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000万元。严格农村自建房建筑风格,深入开展农民家园建设工程,力争农村村道和庭院硬化率达95%以上,着力构建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家园、新机制、新农民“六新”农村。

  三、坚持品牌战略,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务求旅游服务管理再强化

  高品位、独具特色和具有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生产力。我们必须坚持以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灵魂、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加快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推进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85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

  以强化基础设施促进旅游精品建设。按照“一城辐射六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为核心,辐射束河古镇茶马古道文化休闲景区、古城西线田园风光民俗休闲体验区、东环线温泉峡谷亲水休闲景区、蛇山森林国际运动公园休闲区、漾弓江丽江历史文化体验景区、空港综合旅游休闲服务区,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和辐射效益,推动旅游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启动实施束河古镇绿色重点小城镇示范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悦榕酒店二期、丽思卡顿酒店、阿曼酒店、瑞吉酒店、红树林度假酒店、金茂君悦酒店等国际品牌酒店建设,提升高端接待能力。

  以强化服务管理提升旅游品牌质量。巩固提升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果,深入实施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规范旅游经营和服务行为,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努力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游客进出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的发展新格局。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高水准打造提升旅游文化产品。深入挖掘丽江餐饮特色,积极培育民族餐饮文化。着力打造《木府风云》等旅游文化精品节目和七夕情人节、金秋菊花会等有新颖创意、有特色策划、有特别影响、有整合效益的节庆会展旅游品牌,加快推动休闲度假暨会展商务综合型旅游向纵深发展。

  四、坚持工业富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务求工业发展空间再拓展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实现我区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求突破、促发展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区财政安排工业发展基金800万元、中小企业贴息资金60万元。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水电产业、建筑建材业,做精做活绿色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加工业,加快工业产品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配套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引强升级新型工业,努力实现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认真做好金安桥、龙开口水电站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开发建设天生桥、下金安、羊见等小水电站,积极支持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永保特种水泥窑尾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加快良华标准化屠宰场技改、先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紫苏产业开发项目,引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力、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实现转型升级,确保工业总产值完成30.5亿元。

  培育发展工业园区。坚持抓龙头、铸链条,以丽江高校园区、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七河空港经济区为平台,集成项目,捆绑资金,实施新型工业跨越发展计划,有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实现关联发展、合作发展,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协作配套精明、工农业并进、上下联动的产业聚集区,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引进专业化工业管理人才,建立园区投融资公司。加快推进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储备库、金沙江中游公司后勤货运中转站、交通用铝型材项目、丽江国际商贸城建设。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大对非公经济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非公经济围绕区域规划和产业定位,调整方向、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做优做强。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公司和民营企业维权中心的作用,继续实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工业企业制度。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45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着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流通工程,着力推进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家电以旧换新等惠农措施,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全面激活城乡市场,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创新机制,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务求项目经济拉动力再提升

  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是拉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保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支撑,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打牢发展基础,积蓄发展后劲。区财政安排招商引资及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

  高效率推进重大项目。要盯着项目、盯着任务、盯着进度,采取目标倒逼法,以时间倒逼任务,以考核倒逼落实,以督查倒逼责任,形成竭诚尽责谋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全力以赴抓项目的氛围,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丽宁路古城段、大丽高速公路和天域阳光、阿曼酒店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团片区开发和交通用铝型材、世界遗产论坛中心二期、金茂君悦酒店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好丽攀铁路、火车站物流中心、七河空港经济区、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泛亚国际文化学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高质量招商引资。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突破,精确招商,认真谋划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全力做好央企省企入区招商工作,千方百计招大商、招名商、招实商、招强商,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全年策划、包装高质量项目不少于30个,引进项目不少于20个,引进资金不少于15亿元,国内合作资金不低于15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

  六、坚持环保优先,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务求生态文明建设再深入

  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我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条件和重要依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兴利当代,造福子孙。

  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加快“森林古城”建设。把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与水土流失防治相结合,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中低产林改造4.5万亩,实施水土流失治理25平方公里。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资源林政管理,加强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林区派出所建设,逐步规范木材交易市场,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原家庭承包工作成果。投资712万元全面实施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补偿机制,投资3,700万元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城乡河道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投资100万元实施餐饮业油水分离设备推广工程,投资400万元完成九子海生态环境保护及村落整治工程,启动实施青龙河流域环境整治项目。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加大面山保护力度,巩固地下水资源整治成果。推行节柴改灶、太阳能利用等节能环保技术。

  狠抓节能减排。以“降低能耗、循环利用”为准则,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整治,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减排项目,加快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投资1.3亿元实施滇西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建设。加大节能灯补贴推广,投资1,100万元全面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实施好第三批农村电网改造,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化。强化节能责任,加强节能监察,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率先行动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重点的“低碳生活全民行动”,逐步建立工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化、废物资源化、能源清洁化的技术体系,实现资源型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变,让古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人民更开心!

  七、坚持开源节流,全力抓好财税工作,务求经济综合实力再壮大

  坚持生财、聚财、理财并重,不断加强财税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实现财政收支稳步增长,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狠抓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更加注重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中壮大财源总量,更加注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高财源质量,更加注重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中调优财源结构,更加注重在增进人民福祉中激发财源发展活力,优化农业稳财源、主攻工业壮财源、发展旅游兴财源、广泛招商引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对主体税种的征收力度,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出新招、出实招、出高招,做到预算内外一起抓,大税小税一起抓,中央税与地方税一起抓。向国有资产营运要效益,向城市资产经营要效益,向发展壮大园区经济要效益,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要效益,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

  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支平衡。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强化预算刚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办公经费、公务接待等方面的开支,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坚持量入为出、节俭办事的原则,制止铺张浪费,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进一步健全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完善财源建设项目指标、业绩评价指标及考核制度,加强财政性资金项目的全过程监控,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务求安定团结大局再巩固

  强化社会管理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维护安定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切入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定感和幸福感,全力构建和谐古城。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突出抓好基层基础这一重点、群众工作这一法宝、改革创新这一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三深入”活动,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确保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平安古城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物价调控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投资5,000万元实施平安古城数字化系统建设,投资2,800万元实施区消防大队及束河中队营房建设工程,提高消防设施装备水平。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古城更安全,让人民更安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组、“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着力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认真执行区人大的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制度。重大决策出台前多方征询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九、坚持协调并进,全面加强公共服务,务求各项社会事业再进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持久动力,我们必须顺应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把惠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心关注、真正落实、真见成效,让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加快发展科教事业。着力实施学有优教工程,整合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所有学生既能“有学上”,更能“上好学”。深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科学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扩充步伐,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增强整体办学实力,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投资9,000万元实施祥和学校建设,投资6,035万元实施金山漾西完小改扩建和金山文化完小一期搬迁工程,投资6,194万元实施金安光彩小学综合楼和文荣学校建设,投资3,896万元实施金虹学校教师周转房及运动场、区职高综合楼及宿舍楼建设和福慧学校礼堂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实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城乡全覆盖工程。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学生出行安全。积极支持做好泛亚国际文化学院、昆明医学院丽江分院、云师大丽江国际学院建设。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技素质,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使广大城乡群众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医疗服务,力争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100%。加快昆明医学院附属丽江医院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区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医疗救助圈”。投资970万元实施区卫生监督所和西安、祥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抓好“两馆一站”、乡级文化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与传承。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市场净化工程,依法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投资200万元实施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投资445万元实施黑龙潭明清古建筑群修缮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积极申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失业、养老、工伤、生育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对社会保障对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加快实施廉租住房、公租房建设,加快实施北门片区、金虹山棚户区改造工程。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惠民、创业富民、社保安民。

  加快其他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做好新闻出版、统计分析、审计、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殡葬改革、史志档案和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快老龄、残疾人事业发展。

  十、坚持勤政廉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务求执政为民能力再提升

  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是政府责之所担,百姓愿之所盼,我们必须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用高效廉洁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牢固树立学习高于一切的理念,把理论学习落实到科学决策上。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超越先进是政府的不懈追求,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争当标兵是政府的不竭动力,我们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做到扬“朝气”、增“锐气”、树“正气”、蓄“才气”,不断提高驾驭全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牢固树立发展重于一切的理念,把转变职能落实到依法行政上。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富民强区的重责,牢记跨越发展的重任,树立海洋意识、培养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用我们的苦和累,换来群众的喜与乐。完善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政府公务员精心谋事、坦荡处事、尽职办事。

  牢固树立创新融于一切的理念,把作风建设落实到行政提速上。全面加强政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争第一、创一流”的观念,敢谋创新之策,敢行创新之举,勇往直前地改革,百折不挠地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善抓大事、多做实事、敢解难事、不放小事,不断增强政府服务力、执行力、公信力、凝聚力。要敢于直面困难,敢于触及矛盾,敢于解决深层次问题,做到大事敢于拼、难事敢于冲、新事敢于闯、急事敢于扛,始终保持一种迎难而进的胆略、敢抓敢管的魄力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使政府工作体现时代性、更具前瞻性、富于创造性。

  牢固树立责任大于一切的理念,把廉政建设落实到形象塑造上。进一步深化廉政建设,视责如山、守责如城、履责如冰,履责必实、失责必究、问责必严,着力打造守责、负责、问责的法治政府。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对群众关心的大事,要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对群众关注的难事,要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对群众承诺的实事,要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腐败体系建设,以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始终不渝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全面抓好今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急、最盼的10件实事:一是全面推行农民意外伤害保险;二是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三是投资400万元推行农村太阳能热水器补助政策;四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计划”,使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都能享受健康营养餐,为全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并把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中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五是投资8,000万元实施廉租住房100套、公租房500套建设;六是投资1,500万元实施农民家园建设工程;七是投资350万元解决5,000人饮水困难问题;八是投资1,500万元实施100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工程;九是新增城镇就业2,890人;十是投资150万元实施200个农村垃圾池建设。

  各位代表!宏图凝众志,重任催奋进,时代赋予我们加快发展的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富民强区的厚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全面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上就是五度学习网http://www.wudu001.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范文。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五度学习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五度学习网,因你而精彩。

本文来源:http://www.wudu001.com/fanwen/76945/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45577/

推荐访问: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十三届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 自治区九届二次会议 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 贾汪区人民政府 岱岳区人民政府 2018政府工作报告 垦利区人民政府 惠阳区人民政府 定陶区人民政府 中原区人民政府 二七区人民政府 2017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