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什么年】2017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人教版答案

来源:英语演讲稿 时间:2019-05-01 23:30:03 阅读:

【www.bbjkw.net--英语演讲稿】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www.zzxu.cn小学作文网小编整理的2017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人教版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7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人教版答案

  一.选择题

  1.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3 B.x>﹣3 C.x≥﹣3 D.x≥3

  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

  A.( )2=5 B. =﹣3 C. =4 D. =x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 B. + = C. =4 D. ﹣ =

  5.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 ,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6.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2,则矩形的对角线AC的长是(  )

  A.2 B.4 C.2 D.4

  7.已知△ABC的各边长度分别为3cm、4cm、5cm,则连接各边中点的三角形周长为(  )

  A.2cm B.7cm C.5cm D.6cm

  8.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  )

  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9.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任意四边形

  10.如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边为直径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6 B. C.2π D.12

  二.填空题

  11.计算 =  .

  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

  1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分别为8cm和6cm,则菱形的一边长为  cm.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AE⊥BD于E,若OE:OD=1:2,AC=18cm,则AB=  cm.

  15.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

  16.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一):

  17.计算: .

  18.设a、b为实数,且 =0,求a2﹣2 的值.

  19.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AE∥CD,CE∥AB,判断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第20、21题各6分,第22题7分,共19分)

  20.小明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在一起,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它各边的长,若已知CD=2,求AC的长.

  2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以格点为顶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三角形三边长为4,3 , ;

  (2)平行四边形有一锐角为45°,且面积为6.

  22.观察下列等式:

  ① = = ;

  ② = = ;

  ③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化简: =  ;

  (2)化简: =  ;(n为正整数);

  (3)利用上面所揭示的规律计算:

  +…+ + .

  五.解答题(三):

  23.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 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24.在正方形ABCD中,过点A引射线AH,交边CD于点H(点H与点D不重合).通过翻折,使点B落在射线AH上的点G处,折痕AE交BC于E,延长EG交CD于F.

  (1)如图①,当点H与点C重合时,可得FG  FD.(大小关系)

  (2)如图②,当点H为边CD上任意一点时,猜想FG与F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②中,当AB=8,BE=3时,利用探究的结论,求CF的长.

  25.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BD⊥CF.BD=CF.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它条件不变,第(1)问结论还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它条件不变:

  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②若连接正方形对角线AE、DF,交点为O,连接OC,探究△AO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XX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3 B.x>﹣3 C.x≥﹣3 D.x≥3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x+3≥0,求出即可.

  【解答】解:∵要使 有意义,必须x+3≥0,

  ∴x≥﹣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的应用,注意:要使 有意义,必须a≥0.

  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B、D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未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C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解答】解:因为:B、 =4 ;

  C、 = ;

  D、 =2 ;

  所以这三项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A.

  【点评】在判断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

  (1)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2)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等于或大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3.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

  A.( )2=5 B. =﹣3 C. =4 D. =x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

  【解答】解:A、错误, 本身没意义;

  B、错误, =3;

  C、正确, = =4;

  D、错误, =x中不知道x的符号,不能直接等于x.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化简.二次根式 规律总结:当a≥0时, =a,当a≤0时, =﹣a.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 B. + = C. =4 D. ﹣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分别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化简分析得出即可.

  【解答】解:A、 × = ,正确;

  B、 + 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C、 =2 ,故此选项错误;

  D、 ﹣ =2﹣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5.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 ,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

  【解答】解:①∵22+32=13≠42,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②∵32+42=52 ,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③∵12+( )2=22,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故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②③.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判断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

  6.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2,则矩形的对角线AC的长是(  )

  A.2 B.4 C.2 D.4

  【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边三角形和矩形对角线的性质求长度.

  【解答】解:因为在矩形ABCD中,所以AO= AC= BD=BO,

  又因为∠AOB=60°,所以△AO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O=AB=2,

  所以AC=2AO=4.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矩形的性质.

  7.已知△ABC的各边长度分别为3cm、4cm、5cm,则连接各边中点的三角形周长为(  )

  A.2cm B.7cm C.5cm D.6cm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中点三角形的周长等于原三角形的周长的一半求解即可.

  【解答】解:∵△ABC的周长=3+4+5=12cm,

  ∴连接各边中点的三角形周长= ×12=6c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熟记定理并判断出中点三角形的周长等于原三角形的周长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  )

  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解答】解:根据菱形的判定: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①,③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9.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任意四边形

  【考点】多边形.

  【分析】首先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判断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即可得到所选选项.

  【解答】解: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所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等腰梯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运用判定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

  10.如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边为直径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6 B. C.2π D.12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分别求出以AB、AC、BC为直径的半圆及△ABC的面积,再根据S阴影=S1+S2+S△ABC﹣S3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所示:

  ∵∠BAC=90°,AB=4cm,AC=3cm,BC=5cm,

  ∴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1=2π(cm2);

  以A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2= π(cm2);

  以B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3= π(cm2);

  S△ABC=6(cm2);

  ∴S阴影=S1+S2+S△ABC﹣S3=6(cm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计算 = 11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解答】解:原式=(2 )2﹣12

  =12﹣1

  =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6.5 .

  【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解答】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

  ∴斜边= =13,

  ∴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 =6.5.

  故答案为:6.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熟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分别为8cm和6cm,则菱形的一边长为 5 cm.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如图: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所以△AOB是直角三角形,且OA=4cm,OB=3cm,易得AB=5cm.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OC,OB=OD,AC⊥BD,

  ∵AC=8cm,BD=6cm,

  ∴OA=4cm,OB=3cm,

  ∴AB=5cm.

  ∴菱形的一边长为5cm.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AE⊥BD于E,若OE:OD=1:2,AC=18cm,则AB= 9 cm.

  【考点】矩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OE:OD=1:2和矩形的性质可证OB=2OE,又AE⊥BD,所以△ABO为等腰三角形,则AB=OA= AC=9cm.

  【解答】解:∵OE:OD=1:2

  ∴OD=2OE

  ∵矩形ABCD

  ∴OD=OB,OA=OC

  ∴OB=2OE

  ∵AE⊥BD

  ∴AB=OA= AC=9cm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5.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相等的角为对顶角 .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交换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即可得到其逆命题.

  【解答】解: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为对顶角”.

  故答案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也考查了逆命题.

  16.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5 .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专题】动点型.

  【分析】要求PM+PN的最小值,PM、PN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PN、PM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

  【解答】解:如图:

  作ME⊥AC交AD于E,连接EN,

  则EN就是PM+PN的最小值,

  ∵M、N分别是AB、BC的中点,

  ∴BN=BM=AM,

  ∵ME⊥AC交AD于E,

  ∴AE=AM,

  ∴AE=BN,AE∥BN,

  ∴四边形ABNE是平行四边形,

  ∴EN=AB,EN∥AB,

  而由题意可知,可得AB= =5,

  ∴EN=AB=5,

  ∴PM+PN的最小值为5.

  故答案为:5.

  【点评】考查菱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一):

  17.计算: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原式= ﹣ +2 ,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后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 ﹣ +2

  =4﹣ +2

  =4+ .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18.设a、b为实数,且 =0,求a2﹣2 的值.

  【考点】实数的运算.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且| ﹣a|+ =0,

  ∴ ﹣a=0,b﹣2=0,

  解得:a= ,b=2,

  则原式=2﹣4+2+4=4.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AE∥CD,CE∥AB,判断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首先判定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判定该平行四边形的邻边相等,即可证得四边形ADCE是菱形.

  【解答】解:四边形ADCE是菱形.理由如下:

  ∵AE∥CD,CE∥AB,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又∵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

  ∴CD=AD,

  ∴四边形ADCE是菱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菱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菱形).

  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第20、21题各6分,第22题7分,共19分)

  20.小明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在一起,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它各边的长,若已知CD=2,求AC的长.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在直角△B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的长,进而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

  【解答】解:∵BD=CD=2,

  ∴ ,

  ∴设AB=x,则AC=2x,

  ∴ ,

  ∴x2+8=4x2,

  ∴3x2=8,

  ∴x2= ,

  ∴x= ,

  AC=2AB= .

  【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BC.

  2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以格点为顶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三角形三边长为4,3 , ;

  (2)平行四边形有一锐角为45°,且面积为6.

  【考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作图题.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画出三角形即可;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画出图形.

  【解答】解:(1)如图1所示;

  (2)如图2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观察下列等式:

  ① = = ;

  ② = = ;

  ③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化简: =  ﹣  ;

  (2)化简: =  ﹣  ;(n为正整数);

  (3)利用上面所揭示的规律计算:

  +…+ + .

  【考点】分母有理化.

  【专题】规律型.

  【分析】(1)根据已知得出式子变化规律写出答案即可;

  (2)进而由(1)的规律得出答案;

  (3)利用发现的规律化简各式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1) = ﹣ ;

  故答案为: ﹣ ;

  (2) = ﹣ ;(n为正整数);

  故答案为: ﹣ ;

  (3) +…+ +

  = ﹣1+ ﹣ + ﹣ +…+ ﹣ + ﹣

  =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正确发现式子中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五.解答题(三):

  23.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 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1)是否会受到影响,需要求得点A到台风所走路线的最短距离,根据垂线段最短,即作AC⊥BF于C,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比较;

  (2)需要计算出受影响的总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解答】解:(1)过A作AC⊥BF于C,则AC= AB=150<200,

  ∴A市会受到台风影响;

  (2)过A作AD=AE=200km,交BF于点D,E,

  ∴DC= =50 Km,

  ∵DC=CE,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 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

  ∴该市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 =10小时.

  【点评】(1)此类是否受影响的题目,必须计算出最短距离进行分析,注意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2)根据受影响的距离是200千米以内,设出距离正好是200千米的点,结合第一问计算的数据,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受影响的路程,再进一步计算受影响的时间.

  24.在正方形ABCD中,过点A引射线AH,交边CD于点H(点H与点D不重合).通过翻折,使点B落在射线AH上的点G处,折痕AE交BC于E,延长EG交CD于F.

  (1)如图①,当点H与点C重合时,可得FG = FD.(大小关系)

  (2)如图②,当点H为边CD上任意一点时,猜想FG与F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②中,当AB=8,BE=3时,利用探究的结论,求CF的长.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连接AF,根据图形猜想FD=FG,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G=AD,再结合AF为△AGF和△ADF的公共边,从而证明△AGF≌△ADF,从而得出结论.

  (2)连接AF,根据图形猜想FD=FG,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G=AD,再结合AF为△AGF和△ADF的公共边,从而证明△AGF≌△ADF,从而得出结论.

  (3)设FG=x,则FC=8﹣x,FE=3+x,在Rt△EC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连接A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G=AD,

  在Rt△AGF和Rt△ADF中,

  ,

  ∴△AGF≌△ADF.

  ∴FG=FD.

  故答案为:=;

  (2)猜想FD=FG.

  证明:连接A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G=AD,

  在Rt△AGF和Rt△ADF中,

  ,

  ∴△AGF≌△ADF.

  ∴FG=FD.

  (3)设FG=x,

  ∵AB=8,BE=3,

  ∴BC=CD=8,

  ∴FC=8﹣x,FE=3+x,EC=8﹣3=5,

  在Rt△ECF中,EF2=FC2+EC2,即(3+x)2=(8﹣x)2+52,

  解得x= .

  ∴CF=8﹣ = ,

  即FG的长为 .

  【点评】此题属于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掌握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25.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BD⊥CF.BD=CF.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它条件不变,第(1)问结论还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它条件不变:

  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②若连接正方形对角线AE、DF,交点为O,连接OC,探究△AO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1)设法证明△BAD≌△CAF与∠FCD=90°即可;

  (2)与(1)同法;

  (3)中的①与(1)相同,可证明BD=CF,又点D、B、C共线,故:CD=BC+CF;

  ②由(1)猜想并证明BD⊥CF,从而可知△FCD为直角三角形,再由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判定△AOC三边的特点,再进一步判定其形状.

  【解答】(1)证明:∵∠BAC=90°,AB=AC,

  ∴∠ABC=∠ACB=45°,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DAF=90°,

  ∵∠BAC=∠BAD+∠DAC=90°,∠DAF=∠CAF+∠DAC=90°,

  ∴∠BAD=∠CAF,

  在△BAD和△CAF中,

  ∴△BAD≌△CAF(SAS),

  ∴BD=CF,∠ACF=∠ABD=45°,

  ∴∠ACF+∠ACB=90°,

  ∴BD⊥CF;

  (2)(1)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

  ∵∠BAD=∠BAC+∠CAD=90°+∠CAD,

  ∠CAF=∠DAF+∠CAD=90°+∠CAD,

  ∴∠BAD=∠CAD,

  在△BAD和△CAF中,

  ∴△BAD≌△CAF(SAS),

  ∴BD=CF,∠ACF=∠ABD=45°

  ∴∠BCF=∠ACB+∠ACF=45°+45°=90°

  ∴BD⊥CF.

  (3)①BC、CD与CF的关系:CD=BC+CF

  理由:与(1)同法可证△BAD≌△CAF,从而可得:

  BD=CF,

  即:CD=BC+CF

  ②△AO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与(1)同法可证△BAD≌△CAF,可得:∠DBA=∠FCA,

  又∵∠BAC=90°,AB=AC,

  ∴∠ABC=∠ACB=45°,

  则∠ABD=180°﹣45°=135°,

  ∴∠ABD=∠FCA=135°

  ∴∠DCF=135°﹣45°=90°

  ∴△FCD为直角三角形.

  又∵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对角线AE与DF相交于点O,

  ∴OC= DF,

  ∴OC=OA

  ∴△AOC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一般情况下,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就得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关键是掌握图形特点挖掘题目所隐含的条件.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 2016七年级下册英语大视野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大视野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法大视野湘教版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基训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法大视野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法答案 七年级下册学法大视野数学答案 七年级下册学法大视野湘教版地理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 九年级下册学法大视野答案 九年级下册物理学法大视野答案 五年级下册学法大视野的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学法大视野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学法大视野答案 八下学法大视野英语答案 八下数学学法大视野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法大视野的答案 八年级下册英语学法大视野答案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语文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地理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地理答案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数学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生物答案。湖南版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答案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语文答案 学法大视野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学法大视野八年级下册 学法大视野八年级下册历史 学法大视野八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学法大视野八年级下册英语 学法大视野数学答案七年级下册 学法大视野答案 学法大视野答案网站 学法大视野英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学法大视野语文答案七年级下册 英语大视野八年级下册答案 英语学法大视野八年级下册答案 英语学法大视野答案八年级下册 初二数学下册预习教案(北师大版) 初二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2015年初三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四年级小练笔大全 名校课堂九年级下册28.马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一食或尽粟一石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内容 2016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答案 八年级政治书下册课本 天津2016年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5课 初二下册的25课是什么

2017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法大视野人教版答案由小学生作文网(www.zzxu.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zzxu.cn/wendang/978125.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11553/

推荐访问:数学学法大视野湘教版 湘教版学法大视野答案 八下数学学法大视野 七年级学法大视野数学 六年级数学学法大视野 六数学学法大视野答案 语文学法大视野人教版 八年级英语学法大视野 八年级学法大视野生物 八年级学法大视野地理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 数学学法大视野八上 学法大视野数学九年级 五学法大视野数学答案 数学6学法大视野答案 学法大视野数学答案8 学法大视野数学五年级 学法大视野八年级物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