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性过程 视频]动物与人性行为全过程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5-14 09:39:1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动物与人性行为全过程篇(一):老人与海赛课课堂实录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为大家分享了老人与海的课堂实录,欢迎欣赏!
  师:我们已经走近海明威这位水面上的老人。《老人与海》水下八分之七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能通过“潜水”发现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课文体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
  师:你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呢?
  生:文中的鲨鱼、大海甚至是天气都是无情的,暗喻的应该是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老人面对大海的坚强与奋斗,就是人与环境的抗争。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
  师:是啊!老人一直在与鲨鱼搏斗。这种搏斗的过程就是一种奋斗的过程。人活着就需要奋斗。人只有奋斗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大家说对吗?
  生(齐声):对!
  师:大家算是从宝山中挖出了第一桶金。谁还能接着说一说呢?
  生:这篇课文还表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课本第28页倒数第二段是这样写的:“‘你想得太多啦,老头儿。’他高声说。他想:你倒很乐意把那条鲨鱼给弄死。”课本第29页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弄死它是为了自卫。’老头儿又高声说,‘我把它顺顺当当地给弄死啦。’”面对鲨鱼这种危险的动物,他仍然可以乐观地面对,这是一种乐观向上的自我鼓励。
  师:这时候,老人的心情怎么样?
  生:他很骄傲,当然也有经历生与死较量后的放松。这种放松中也透露着乐观。
  师:这种自我安慰的乐观精神有时候真的很鼓舞人心。谁再说一说呢?
  生:我读出了精神与肉体的辩证关系。
  师(惊讶):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生:“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似乎在告诉我们:人只要精神上不放弃,即使肉体消失了,也会永存于世;相反,如果人没有精神了,那活着的肉体就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的确,在精神和肉体之间,精神比肉体更重要。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就是要从国民健康的肉体中拯救出更伟大的精神来。
  (掌声响起。)
  师:好一个精神比肉体更重要的辩证关系!这个观点很新鲜。我怎么就没读出来呢?我们在座的都是有精神追求的人,都是有灵魂的人,同学们还能发现什么吗?
  生:我觉得课文体现了对人性的追求。
  师:人性,一个含义多么丰富的词啊!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词的?
  生:我认为,老人是勇敢的人类的化身,海是人类要征服的一切。人类的不完美促使人类追求,人类的追求成就了人类的完美。
  师:这句话很有哲理,请再说一遍。
  生:人类的不完美促使人类追求,人类的追求成就了人类的完美。(掌声响起。)我觉得,《老人与海》就不仅体现了人性的光辉,还诠释了人类活着应具备的品格,如乐观、永不言败等。还有,人类应该去赞美和爱对手,因为它们能增强人类克服困难的乐趣和勇气。
  师:这句话很有韵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老人对第一条鲨鱼是赞美的。课本第26页有“它的脊背像剑鱼一样蓝,肚子是银白色,皮是光滑的、漂亮的”,第28页最下面有“他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师:是的,对于现在或曾经的敌人,只要他们有可取之处,我们就应该有赞美的勇气。前不久,日本大地震后网上疯传着一幅“日本地震了,太好了”的群乐图。我觉得,日本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是人类的一部分。虽然有日本人曾经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但那都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所为,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民来说,他们都是无辜的。因此,我们不能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永远仇恨每一个日本人,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们优秀的民族精神,“师夷长技以制夷”。当然,我们也要有悲悯之心,勇敢地善待每一个遭灾受难的人。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伟大起来,我们中国才能永远骄傲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掌声响起。)显然,对敌人的宽容和赞美,也是《老人与海》要表现的思想内涵之一。
  生:老师,敌人也有不同的类型,因此我们也应该有不同的态度。课本第29页写鲨鱼时说,它是专食腐烂东西的,又凶残嗜杀,饥饿的时候甚至咬船桨,还偷袭海龟,就像社会上那些欺凌弱小的败类,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觉得,这样的敌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对待卑劣者我们就应该给予不屑。
  (掌声响起。)
  师(微笑):你是说不是好东西就不用好词语描绘吧?他用对比阅读的方法,不仅悟出了对待不同的敌人要用不同的态度的道理,用的还是辩证法。说得太好了!
  生:我和他们的观点不一样。课本第28页说:“我猜想一定是罪过,虽然我把鱼弄死是为了养活自己,也为了养活许多人。不过,那样一来什么都是罪过了。”这说明“我”内心纠结,也道出了“我”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因此,我觉得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归属的,人如此,动物也如此,如果我们强行夺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我们终究会失去很多。比如,马林鱼属于大海,尽管老人经历多次搏斗终于把它捕回来了,但他最后还是失去了很多。
  师:你的观点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赤壁赋》里的话——“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生(齐声和):“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师:是啊!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就可以强取万物。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对动物的剿杀,对自然的破坏,都是人类犯下的错误。我们人类的确应该学会忏悔。我们从课文里也可以读到人类这种赎罪与悔过的意识。比如,课本第28页就有这样的心理描写——“此外,我还觉得这样做是一桩罪过”,“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有些人是专门来考虑犯罪的事儿的”。同学们再找找,看看课文中还有类似的描写吗?
  生:课本第33页有“他提高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这是“我”在反思自己的捕捞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表现了一种对“越权”的自责和悔恨。
  师: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类似的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小狗包弟》。巴金面对“人性不如狗性”的文革现实,为人性感到悲哀,为自己的行为而忏悔,更勇于向狗道歉。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分子,难道不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吗?《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就这样悔恨地说:“我真盼望这是一场梦,但愿我根本没有把它钓上来。鱼啊,这件事可真叫我不好受。从头错到底啦。”如果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都相安无事该多好啊!那样的话,老人的世界就是一片安宁。显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课文要表现的思想内涵之一。
  生:的确,人类不能因为自己是高等动物就滥杀无辜,而是要学会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显然,《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但我们还是应该学习他面对失败的精神。
  生:我觉得,老人身上还有一种尊重被征服者的精神。比如,课本第32页就这样写:“他总喜欢想到这条死去的鱼,想到要是它能够随意地游来游去,它会怎么样去对付一条鲨鱼。”显然,大马林鱼虽然被他杀死了,但他仍然把大马林鱼当成可以与鲨鱼搏斗的强者。
  师:很好!这应该与对自然的尊重和平等观念是一个类型。
  生:从课文第32页的心理描写中,我还读出了老人在挫折面前永远都保持希望的信念。
  师:老人水下的世界越来越丰富了,同学们的手也越举越高啦!谁还有说的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人的失败与准备不充分有关。课文第33页中老人的无可奈何表现得很明显。如果老人有朋友相伴,而且装备也更好,他一定能成功带回大马林鱼。
  师:这又是我没能读出来的。佩服!不过,老人为什么没有朋友相伴呢?
  生:圣地亚哥连续84天捕不到鱼,大家都认为他走“背运”,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出海捕渔。就连那个小孩也不去帮他了。你说,他捕渔时能不孤独吗?
  师:是啊!老人眼前“只有飞鱼从船头那边飞出来,向两边仓皇地飞走,还有就是一簇簇黄色的马尾藻”,除此之外“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孤独感呢?同学们还记得海明威吗?写这部作品时的海明威孤独吗?
  生:海明威应该很孤独。亲历二战战火的海明威身心都受过创伤,创作低谷期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小说《过河入林》又遭到嘲讽,所以创作《老人与海》时的他很孤独。
  师:当时的海明威的确很孤独。我们只要仔细读《老人与海》,再联系海明威的生平,就会明显地感觉到他是在写自己——流露了许多他灵魂深处最本质的东西,如孤独、自信、好斗、刚强等。显然,《老人与海》这部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品就是海明威永不屈服的宣言。
  (掌声响起。)
  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一旦你失败或背运,就会有朋友离你而去。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师:你的解读可以理解为老人的这种孤独应该是一种时代特征,能够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奇妙关系——你得势的时候,花儿红有人捧,你失势的时候,谁都不理你。
  生:我觉得,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没你们说得那么完美。他捕鱼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就是为了卖钱。我觉得,他奋力与鲨鱼搏斗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利品不受侵犯,或者说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比如,课本第29页就有“他知道可以在市场上卖大价钱”。
  生:老人毕竟是凡人,我们不能苛求他完美无缺。他饥饿,他贫困,所以他想赚钱生活。其实,只要是人就会为自己的生活着想,就要想办法活下来。因此,我们不能对英雄有过多的苛求,更不能因此就否定他的英雄本质。
  生:课文这是在告诉我们:欲望可以支撑起整个生命。老人独自面对两条强悍的鲨鱼,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其中的一条打入海中,但此后不久这条鲨鱼又浮出海面。这显示了鲨鱼顽强的生命力。我想,鲨鱼正是因为对食物有如饥似渴的欲望,才会“被打倒后又站起来”。 鲨鱼的这种欲望从辩证的角度看显然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正是这种欲望促使它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才去努力和奋斗的。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至少,《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就是这样的。
  (掌声响起。)
  师:你说得太好了!其实,《老人与海》的水下世界远远不止同学们说的这些。不过,大家的细心发现、深刻思考和真情感悟,还是很让我感动,更让我佩服。你们的个性化阅读读出了自我,读出了问题,读出了答案,读出了反思,更读出了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我们要在课堂上得到的收获。
[老人与海赛课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1.老人与海课堂实录
2.老人与海鸥的教学实录
3.《老人与海鸥》教学实录
4.老人与海的教学实录
5.老人与海教学实录
6.老人与海鸥教学实录
7.《老人与海》教学实录参考
8.《老人与海》教学实录
9.高中《老人与海》教学实录
10.老人与海教学实录设计

动物与人性行为全过程篇(二):读藏羚羊的跪拜有感范文

  读完《藏羚羊的跪拜》一文,我不由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既为母藏羚羊那份沉甸甸的爱,又为老猎人所丧失人性感到悲从心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藏羚羊的跪拜有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读藏羚羊的跪拜有感范文一
  读了《藏羚羊的跪拜》有感盐城市亭湖小学六(2)班蔡锟今天下午的作文课上,我读了一篇叫《藏羚羊的跪拜》的文章。我被文中藏羚羊深深的感动了。当我读到“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这段话时,我想动物原来也是通人性的啊!接着往下读,当我读到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的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藏羚羊的腹腔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发育成形的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这时,我为老猎人做出的事痛惜不已,他怎么可以杀掉这样一只有人性的动物和它的孩子?仔细想想,在生活中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知道,猫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我却做出了伤害它的事,一次奶奶家的猫生了四只小猫崽,我看见了便拿出一只小花猫,捏着它的脖子,使足了劲甩,直到它奄奄一息,我才开怀大笑。我又拿水灌它,幸亏爷爷及时将它救下,不然必死无疑。我反思了一下,我只顾自己取乐,却不知道被我折磨的痛苦和猫妈妈的焦急!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真正懂得了珍惜生命。因为有生命的东西也有情有义的,当它们看到自己的亲人被杀时,该是多么的难受呀!让我们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克制自私行为,和自然界的动物们和平相处吧!
  读藏羚羊的跪拜有感范文二
  《藏羚羊的跪拜>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几篇别的同学谈感受题目的答题方法,请大家学一学。
  《藏羚羊的跪拜》一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亲情可贵,母爱伟大。藏羚羊为了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在猎人面前下跪,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一幕。这一跪是神圣的,是震撼人心的。看似简简单单的动作,却饱含着母爱!母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看了这篇文章,我又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妈妈从没有张扬的动作,从没有激情的话语,但我知道妈妈为了我的成长花了很多的心思,这难道不也是母爱吗?妈妈,我想对你说:我爱你,妈妈!
  看了《藏羚羊的跪拜》后,我的感想是:人有感情,同样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文章中藏羚羊的跪拜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它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猎人希望他高抬贵手,放过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母爱的自然流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看到这里,我深深地被感动。
  《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没有什么语言可以代替那神圣的跪拜。自然界所有的动物,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都是通人性的,都是具有伟大的母爱。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平凡的话语、亲切的问候……看到这里,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的身影,我的妈妈不也是如此吗?当我碰到困难时,当我犯了错误时,当我有了成绩时,妈妈总会在我身边出现,妈妈,您辛苦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说:世界上不仅人类有爱,动物也有爱。母爱是毫无保留的,是全心全意的,是至死不渝的,母爱真伟大啊!
  读了《藏羚羊跪拜》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我觉得所有的母亲对儿女们的爱都是十分伟大的,包括动物。文 中藏羚羊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不惜生命代价去乞求老猎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展现着母爱的事情,比如母亲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生病,不管多冷, 也会把外套给孩子披上;一些穷困的家庭,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吃饱喝足,不惜卖血赚钱,有的甚至到街上去乞求呢!母爱是多么伟大呀!所以我现在一定要珍惜这些有着母爱的日子,长大后,我一定会把更加厚的爱还给我的母亲!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母爱是神圣的。小 小的一头藏羚羊为了救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的母亲也和这头藏羚羊一样。我敢说,要是我们遇到了危险,那么我们的母亲也会为了我们牺 牲自己的,因为在一个母亲的眼里,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更值得去宝贝了,可以说我们身上流着的血是母亲的,我们身上长着的肉是母亲的,我们的命就是母亲的 命。母爱是伟大的,是神圣的,没有人能破坏。
  读了《藏羚羊跪拜》这篇文章,我被这只母藏羚羊的一跪所震撼了,我认为那一跪体现出了那只母藏羚羊对它的孩子的爱,那一跪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神圣。在这世上,最美丽,最无私的情感莫过于母爱了,无论是人类或动物,都拥有这种情感。母爱就如同一杯纯净的水,没有任何杂色。母爱可以包容我们的一切。当我们成功时,母亲会与我们一起欢呼;当我们失败时,母亲会给予我们勇气;当我们有危险时,母亲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保护我们。文中的母藏羚羊奋勇保护自己的孩子。当我们去细细品味母爱时——难道她不是平凡而伟大的吗?

动物与人性行为全过程篇(三):赤壁赋学习资料(2)


  开始,苏东坡还视图拿点儿正常逻辑顶几句嘴,审问者咬定他的诗里有讥讽朝廷的意思,他说:“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这种意思来。”一切诬陷者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某种“险恶用心”的发现者,苏东坡指出,他们不是发现者而是制造者。那也就是说,诬陷者所推断出来的“险恶用心”,可以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内心,因此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我想一切遭受诬陷的人都会或迟或早想到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能在中国普及,诬陷的事情一定会大大减少。但是,在牢房里,苏东坡的这一思路招来了更凶猛的侮辱和折磨,当诬陷者和办案人完全合成一体、串成一气时,只能这样。终于,苏东坡经受不住了,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连续逼供,他想闭闭眼,喘口气,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于是,他以前的诗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说自己不被朝廷重视;诗中有“小人”字样,是讽刺当朝大人;特别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兴冲冲去看钱塘潮,回来写了咏弄潮儿的诗“吴儿生长狎涛渊”,据说竟是在影射皇帝兴修水利!这种大胆联想,连苏东坡这位浪漫诗人都觉得实在不容易跳跃过去,因此在承认时还不容易“一步到位”,审问者有本事耗时间一点点逼过去。案卷记录上经常出现的句子是:“逐次隐讳,不说情实,再勘方招。”
  苏东坡全招了,同时他也就知道必死无疑了。试想,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竟一心想着写反诗,那还能活?
  他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对不起老妻,又特别想念弟弟。他请一位善良的狱卒带了两首诗给苏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埋骨的地点,他希望是杭州西湖。
  不是别的,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铁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诗文。没想到,就在这时,隐隐约约地,一种散落四处的文化良知开始汇集起来了,他的诗文竟然在这危难时分产生了正面回应,他的读者们慢慢抬起了头,要说几句对得起自己内心的话了。很多人不敢说,但毕竟还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毕竟还有侠义人。
  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种种美好行迹,在他入狱后公开做了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狱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审问人员离开时尽力照顾生活,连每天晚上的洗脚热水都准备了;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镇、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他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帝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如果严厉处罚了苏东坡,“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
  最有趣的是那位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最直截了当的是当朝左相吴充,有次他与皇帝谈起曹操,皇帝对曹操评价不高,吴充立即接口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东坡呢?”
  对这些人,不管是狱卒还是太后,我们都要深深感谢。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价值,就连那盆洗脚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据王巩《甲申杂记》记载,那个带头诬陷、调查、审问苏东坡的李定,整日得意洋洋,有一天与满朝官员一起在崇政殿的殿门外等候早朝时向大家叙述审问苏东坡的情况,他说:“苏东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诗文,审问起来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以为,对这么一个轰传朝野的著名大案,一定会有不少官员感兴趣,但奇怪的是,他说了这番引逗别人提问的话之后,没有一个人搭腔,没有一个人提问,崇政殿外一片静默。他有点慌神,故作感慨状,叹息几声,回应他的仍是一片静默。这静默算不得抗争,也算不得舆论,但着实透着点儿高贵。相比之下,历来许多诬陷者周围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热闹,以嘈杂助长了诬陷。
  就在这种情势下,皇帝释放了苏东坡,贬谪黄州。黄州对苏东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土禀]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人生的境界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恰当的。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节选)
  人生的价值何在?这是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家们常常讨论到的一个问题。如果就价值的归宿来说,大致有两种主张:一谓人生的价值在死后的满足,一谓人生的价值在现世满足。前者是宗教的说法,以为人生所追求的最大快乐和满足是死后的世界,基督教有天国,佛教有涅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6056/

推荐访问:动物和人性过程 视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